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普魯斯特的家討論區
市長:■♀醫楊曉萍  副市長: 晨曦CatherineAll about PROUST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人文藝術藝術天地【普魯斯特的家討論區】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戲劇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捕月魔君 -- 卡里古拉 《卡繆的名劇》
 瀏覽1,267|回應1推薦2

yadu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醫楊曉萍


在入口大堂演出捕月的舞者!


前兩天與老妻到香港大會堂看了一場很特別的戲劇「捕月魔君 -- 卡里古拉(Caligula)」,該劇是法國著名的文學及哲學家卡繆的作品,由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導演系及編劇系陳敢權主任改編及執導,香港話劇團演出。

演出前,由演藝學院的學生,在入口大堂處以現代舞的方式,詮釋捕月的荒謬,舞者一身黑衣,背上繫著長棍,棍端掛著象徵月亮的燈籠伸在前面,猶如懸在騾子前面的胡蘿蔔,舞者以肢體語言表達捕月的企圖,但總是徒勞無功。

這一齣戲,與一般的戲不同,卡膠透過羅馬的君主卡里古拉,展現人存在的困境與世界的荒謬。在歷史上,卡里古拉是一個暴君,但在卡繆筆下,他的暴虐變為對存在的荒謬進行挑戰與嘲弄的一種手段。

在該劇中,卡里古拉有一句名言:「人會死,且不快樂。」成為他暴虐的藉口,並以月光隱喻真理的虛無,以捕月的荒謬對比掌握真理的不可能,作者企圖以卡里古拉身居權力的頂峰,可以無限制地實踐個人的自由意志,他可以任意剝奪任何一個人的財產、榮譽、甚至生命,他也可以盡情地發洩他自己的原始慾望,支配或佔有別人的身體,但卻難使他摯愛的情人也是他的妹妹杜西娜(Drusilla)回生,甚至連他自己最後仍然難逃一死。卡繆更企圖塑造卡里古拉是向存在的荒謬挑戰的英雄,導演在該劇的結尾,讓卡里古拉在被刺殺時大喊:「卡里古拉不會死!」來彰顯一種卡里古拉式的永恆挑戰。

人面對死亡、衰老與各種不幸,與現存的幸福與快樂形成強烈的對比,恆古以來多少帝王、將相、哲人、術士,用盡各種理論與方法想戰勝死亡與衰老,追尋永遠幸福與快樂的妙方,最後都是頹然倒下。

人作為一個生命的個體,追求永續的生存,是合理且無庸置疑的,但「人會死」卻是至今為止宇宙的鐵律,這種困境,比之薛西弗斯神話中,徒勞的推大石頭上山的懲罰,更為絕望,至少當推著大石頭上山的時候,能確證自己的存在,而死亡作為一切生命的終結型式,充滿虛無與疑惑!

在不同文化的領域中,看待死亡的心態,實有著天壤之別,在中國文化中,死亡恐懼的張力不致於繃得太緊,以前很多人五十歲上壽便把棺木置於家中,每年上漆保養,甚至買好壽衣,備妥墳地,坦然的面對死亡的來臨。這種面對死亡的態度,與卡里古拉相比,究竟誰才是勇者?

在中國文化的紛圍裡,存在主義的土壤是貧瘠的,因為中國文化對人的定義,是擺在倫理的架構之中,人不需獨自去面對蒼茫,那種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孤獨相對鮮有。香港話劇團在香港這個重商輕文的都市,排演這一齣劇,多少有一點像卡里古拉挑戰存在荒謬的勇氣,值得鼓掌!

在演出之後,劇團安排了導演與飾演卡里古拉的主角邱廷輝與觀眾對話,這時一個難得的安排,但觀眾留下來的不多,可見在香港演出這類戲劇要多大的勇氣!

全劇安排得緊湊,各演員的表現亦不錯,尤其主角邱廷輝對卡里古拉的詮釋有其獨到之處,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劇中安排了幾節情慾的戲碼,其實可以演得更含蓄一些,畢竟這是舞台劇,用過度的肢體動作來詮釋卡里古拉的荒淫,不見得有此必要。

最後總結一句,這一齣戲,還是值得一看,演期到1月19日,在香港大會堂。

yaduo

「同時在 《眾說紛飛外》發表」

背景音樂:命運交響曲 / 貝多芬


野渡 / 原鄉人客棧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582&aid=3208337
 回應文章
裁者的時代
    回應給: yaduo(yaduo) 推薦1


■♀醫楊曉萍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yaduo

想不到這是25歲德作品, 1938, 除了存在的議題

也反應出那個獨裁者的時代
因此, 在港演出更具特別意味了
你這介紹 寫得真好.....謝謝不棄嫌在此貼文
http://www.camus-society.com/caligula-albert-camus.htm
Camus completed Caligula when he was 25. The play begins with the death of Drusilla, and the turning point of Caligula's life. The work itself is about cruelty and the arbitary exercise of power. Written in 1938 and first performed in 1945, no-one was left with any doubt of the influences and inferences of the play. Consider the time of writing. The world had witnessed dictators from both ends of the political spectrum espousing and putting into practice fantastic ideological plans. Mussolini bragged about a building a "New Rome"; Hilter guaranteed an "Aryan" empire; Stalin assured the necessity of his purges in the bringing about of a communist utopia [Stephen Bronner Camus: Portrait of a Moralist. (1999)].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582&aid=3231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