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慍不火的易卜生溫泉 【莊裕安/作家、醫師】 書名:今天不寫病歷
作者:李宇宙
出版社:心靈工坊文化公司
李宇宙在探討沈富雄的「政治醫學隱喻」裡,提到沈說的一句話,「台灣的醫師因為歷史的某些因緣,社會角色被過度膨脹了」。這話說得頗鞭辟入裡,即使不說政治,台灣醫師在電影或是連續劇裡的印象也很單薄。
遠從莫里哀、果戈里、托爾斯泰對醫生的揶揄,到當代醫師作家薩克斯、傑米森、古柏曼、努蘭、手塚治虫、渡邊淳一呈現的多重面貌,台灣醫學界的寫作光譜,不管是「自寫」或「被寫」,確實偏窄。
《今天不寫病歷》是我心目中理想的類型,雖然既不「財前」也不「里見」,談不上「小說人物」的深入刻畫,還是沒為台灣醫生鑄血醬肉一番。那什麼是「理想」的類型?如果我們開出一條醫路,走在上面的孫中山、魯迅、賴和、蔣渭水,依舊是不朽的標竿。
如何收縮台灣醫生被過度膨脹的角色?「回歸專業,少問政治」,曾是沈富雄暮鼓晨鐘之言。我想到易卜生的《國民公敵》,也許可以為沈富雄的「八字箴言」做註腳。挪威的史塔克曼醫生發現為全鎮帶來繁榮的溫泉浴場水質有毒,和鎮上唯利是圖的官員政客、見風轉舵的報紙媒體、愚昧無知的群眾產生衝突對抗,終至獲冠「國民公敵」的稱號。
「有毒」是專業,「政客、媒體、群眾」就是政治。溫和的李宇宙雖然沒有變成「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行動派,但心裡必然有「易卜生主義」的信仰。身為醫療環境的針砭者,溫泉裡有多少菌數或毒物,專業就是不能被蒙昧;至於「多數人」的福祉,這多數人到底是居民還是觀光客?
當今醫療環境,最適合拿「溫泉」做隱喻的,莫過健保制度。很多人都知道「黑洞」在哪裡,但就是沒有「國民公敵」能夠站出來大刀闊斧,因為它牽涉到政治。李宇宙把台灣的「健保奇蹟」看成亦莊亦諧的烏托邦,點出一般人未必體會得到的傾斜。比如,問診「e化」以後,向病人、向健保局傾斜的「數位病歷」,可能正悄悄影響醫生對疾病的感覺、情緒、思考與判斷,這種觀察是數據報表察覺不出的變化。
五十篇出自肺腑的文章,橫←十年,幾乎是當代醫學史重大新聞事件的小縮影。我們所熟知的SARS、邱小妹人球、倪敏然自殺、馬兜鈴中毒、提神飲料與千面人、愛滋轟趴派對、大規模醫師上街遊行,像走馬燈一幕幕迴轉過眼前。
精神科是所有科目裡問診最迂迴的,也許是這樣的特性,讓李宇宙思考「十大死因」、「外勞看護」、「醫療外交」等等問題時,格外要穿透到冰山下,看清每件事的隱喻與情意結。這是一本議題處處令人沮喪的文集,反應台灣醫療生態的種種坑坑疤疤。但是作者文脈清晰、以理服人,又帶著斯文懷舊的暖意,倒像與君泡了一趟不慍不火的「易卜生溫泉」。
【2006/08/14 聯合報】
本文於 2006/08/18 15:20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