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野貓叫春, 藍綠抓狂
市長:傌偀仇  副市長: likolalo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野貓叫春, 藍綠抓狂】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唐湘龍觀點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唐湘龍觀點﹕阿扁沒救了。但要救台灣,「清君側」幹嘛?清君吧
 瀏覽1,706|回應4推薦18

likolal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8)

醉米粒
kkkking
zyx100
vicvic
baogong
fanjiamao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evergreen
☆Princess蕾蕾☆
愛台也愛中

more...

 2006.01.03  中國時報

「清君側」幹嘛?清君吧

唐湘龍

    藍、綠,都一樣。有誠意點,不必再裝模作樣,把戰線擺出來,要新憲,不必二○○七,要脫離苦海,也不必二○○八,就是二○○六,就是今年,就是現在,提早對決。說實在的,一個滿意度一成的總統,憑什麼設定時間表?如果阿扁懂得他在文告說的「主權在民」,那麼,不要說一成,就算是把基本教義派的三成票全都綁回來,也不夠格。

    看懂了嗎?阿扁在「報復選民」。講一點政治學ABC。「三一九」,讓阿扁的「合法性」有很大疑問。現在,兩次敗選,加上如此低的滿意度,連「正當性」都出了大問題。一個稍微有民主素養的政治人物,面對自己合法性、正當性都不足的權力,都該「大局為重」,「自虛其位」,豈有「賭輸博大」,「見笑轉生氣」,甚至「恃權報復」的道理。

    但阿扁的戰線已經拉大、拉高。一篇文告,再度皈依「台獨萬歲萬萬歲」的意識型態治國路線,他要重新撐起「新憲、正名、公投」的基本教義大旗,他要繼續當台獨路線的「路隊長」。這樣的反應,等於宣告未來兩年放棄,也承認過去六年白搞

    阿扁是不是「說謊的信徒」?綠營自己判斷。但是,阿扁的用意只有一個:藉著向泛藍宣戰來團結泛綠內部。以意識形態進行「政治綁樁」,以掩護自己從貪腐與無能的批判中脫困。從這兩天泛綠政媒人物的反應來看,阿扁在「安權保位」的戰略目的上初步成功。一、不再有人檢討他在國會、地方選舉重大挫敗的責任,他成功轉移了泛綠內部的注意力。二、他還間接的、技巧性的,為下任閣揆、黨主席的政治主張開出「規格標」,不管是不是阿扁欽定,但都必須對阿扁路線表態。黨府院,三位一體,仍然服膺一個關門做皇帝的扁意志。

    過去六年,不只一些在野黨領袖被阿扁騙不怕,光是中國時報,多少次苦口婆心,寄希望於阿扁早已經破產的誠信,如今證明,都是枉然。其實,阿扁早已沒什麼好期待,重點是,在野黨該怎麼辦?不要手一攤,擺出一副無奈苦相。想辦法,什麼結果都好,就是不要再等、不再內耗、不再空轉。積極點,從政黨、國會、地方三線突圍。萬不得已,該倒閣就倒閣,提早解決國會脆弱多數問題;該罷免就罷免,必要時,先發動公投,讓民意說話。不要縱容一個少數總統,對著多數民意頤指氣使。可惡透了。

    投資人說阿扁才是股市禿鷹,其實,阿扁更像傳說中的年獸。阿扁對縣市長敗因的檢討,果然就是「三合一」與「不夠獨」。阿扁沒救了。但要救台灣,不能只清君側了,要清的,是君

.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581&aid=1506654
 回應文章
唐湘龍觀點﹕讓阿扁贏,就是讓在野黨贏
推薦3


likolal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醉米粒
☆Princess蕾蕾☆
likolalo

.

唐湘龍:

所以,我越俎代庖,為在野黨謀。在野黨最需要擔心的,不是陳水扁耍幼稚、搞自閉或是報復選民,相反的,如果陳水扁竟然在路線與政策上表達出真誠的反省、悔過,在兩岸政策上,做出與在野黨「趨同」的決定,那將是在野黨巨大的政治危機。結果,幸好,陳水扁還是陳水扁,仍然只是在為鞏固自己的權力而努力,將敗選責任全往外推,將政治路線往更背離多數的方向調整。真是天助在野黨。陳水扁真是在野黨的好朋友。

==========

2006.01.24  中國時報

獨立評論 讓阿扁贏 就是讓在野黨贏

唐湘龍

    阿扁總統最早的政治口號叫「全民政府」。其實,「全民」和「政府」一直是分隔的。不要說「全民」,連「多數」都不曾成為主流。

    民進黨黨主席選舉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游錫堃大勝,一人過半。雖然投票率比「任務性國大」還要低。你覺得失落嗎?挫折嗎?

    不必。真的不必。先講重點,有點曲折,我的看法:這次選舉,是陳水扁在黨內的小勝,卻是在野黨的大勝。簡單講,當執政者不再具有政治道德的指導力量,不再代表台灣社會的主流價值,那麼,執政者的短期利益與在野黨的長期利益反而趨於一致。陳水扁在黨內的權力越鞏固,民進黨和「全民」的期待就更疏離,二○○八,民進黨不論天王、天后、天兵出馬,就更吃力

    所以,對元旦的「積極管理」,馬英九何必叫「阿扁醒醒」?對於游錫堃的勝選,在野黨更是應該「爽假痛」。表面上,對民進黨改革、反省力量竟然在權力面前自宮,掉兩滴清淚,私底下,大可暗爽到內傷。不論你是泛藍支持者,或是早就受不了陳水扁的中間選民,你懂我的意思嗎?陳水扁的利益與民進黨的利益,其實是當前最核心的「政治矛盾」。陳水扁是民進黨繼續執政的最大敵人,所以,眼前陳水扁的權力越穩固,民進黨越傷,長線來看,就越符合在野黨對二○○八的「政治期待」。希望民進黨繼續「鞏固領導中心」。希望民進黨繼續將縣市長敗選定調在「三合一」與「不夠獨」。希望民進黨繼續拖著謝長廷去祭旗。當這一切符合民進黨內部氣氛的希望都實現,「全民」就會更進一步對「政府」絕望。

    所以,我越俎代庖,為在野黨謀。在野黨最需要擔心的,不是陳水扁耍幼稚、搞自閉或是報復選民,相反的,如果陳水扁竟然在路線與政策上表達出真誠的反省、悔過,在兩岸政策上,做出與在野黨「趨同」的決定,那將是在野黨巨大的政治危機。結果,幸好,陳水扁還是陳水扁,仍然只是在為鞏固自己的權力而努力,將敗選責任全往外推,將政治路線往更背離多數的方向調整。真是天助在野黨。陳水扁真是在野黨的好朋友。

    不論是北高市長選舉,或是明年底立委選舉,乃至後年的總統大選,泛藍的「陽謀」就是「以陳水扁之勝為勝」。讓陳水扁支持的派系、對象、路線在民進黨內得權得利。越討厭陳水扁,這時候,越要支持陳水扁。在野黨必須在情感上反扁,理性上挺扁,協助陳水扁鞏固領導中心,就是二○○八取得領導中心最佳策略。阿扁贏,在野黨才會贏,所以,看到游錫堃贏、陳水扁贏,我很高興。民進黨真是沒救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581&aid=1533748
說的好
推薦6


黑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6)

醉米粒
FAYUAN28
自由如風
愛台也愛中
likolalo
☆Princess蕾蕾☆

君有問題君側才會有問題.昏君才會用有問題的奸邪之臣,上行下效,國家能不出問題嗎?

若是明君,首先就不會起用奸臣.若不小心任用了奸臣,明君也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若是被奸臣耍了,明君在事後也該擁有及時改正的能力.

但看陳水扁,沒有一樣及格.

也別說他身邊的小人如何如何,就看他五年用了五個行政院長也可以看出陳水扁的無能.此君之禍國殃民,真乃國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581&aid=1531352
王壽南: 清君側!君側能清嗎?
    回應給: likolalo(likolalo) 推薦2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醉米粒
likolalo

清君側!君側能清嗎?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26281

君主身邊的奸佞小人,常是敗壞政治風氣,造成貪汙,迫害善良百姓。在中國人的眼光中,認為這對國家、對老百姓是非常壞的。因此在中國的政壇上有許多正直的士大夫們,會上奏章要求君主清除這些身邊小人,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清君側」。
【文/王壽南】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都會有一種印象,這種印象就是在中國古代君主的身邊總是圍繞著一群奸詐小人。翻開二十五史,查一查史籍的紀錄,我們會發現幾乎百分之九十的君主身邊確實圍繞著后妃、宦官、外戚和一些奸佞小人。

君主身邊圍繞的這些人共同的特質在於吹牛拍馬、會阿諛君主,會為自己圖謀利益,會為達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這些人在中國的道德標準來說他們應該是品德不良的小人。這些君主身邊的奸佞小人,他們在政治上的作為表現出來的常是敗壞政治風氣,造成貪汙,迫害善良百姓。在中國人的眼光中,認為這對國家、對老百姓是非常壞的。因此在中國的政壇上有許多正直的士大夫們,會上奏章要求君主清除這些身邊小人,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清君側」。

和平方式的清君側

實際上清君側可以分為兩種方式來進行,一種是和平的方式,另一種是非和平的方式。我們來看看這兩種清君側的方式效果如何。

先談和平方式的清君側,這就是利用文字或是口頭來進諫,向君主表達其身邊有哪些人是奸佞小人,請求君主清除之。在中國歷史紀錄裡,這種形式是最多的。我們只要看歷史上,都有許許多多正直的官員會上奏章向皇帝檢舉指出君主身邊現在有奸佞小人利用其權勢為非作歹、迫害良民。這些奏章,歷代以來不計其數。用這些奏章和口頭進諫來攻擊君主身邊的近臣,當然會引起君主身邊權勢近臣的反擊,造成政治上若干的激盪。

歷史上利用文字或語言來批評君主身邊小人的最著名兩個時期,一個是在東漢,東漢的士大夫們常批判君主身邊的宦官,尤其東漢中葉宦官干政的時間最多,他們干政後把持政治,把政治風氣都敗壞了。於是當時士大夫們就對這些小人進行強烈批判,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清議」,結果這些宦官們起而反擊,把士大夫囚禁起來,造成史上有名的「黨錮之禍」。

第二個較著名的時期是明代:明代同樣的,君主身邊圍繞著大批宦官,這些宦官為非作歹,且還設立特務機構,使許多士大夫實在是看不過去,起而攻擊批評宦官。當然這些士大夫們也同樣遭遇政治迫害。

以上是用語言、文字來希望「清君側」,但是這種和平的方式,是否能成功地達到清君側的目的呢?我們遍尋史籍,幾乎找不到因為正直人士用和平方式提出「清君側」要求,君主就會真的清除這些小人。也就是說,希望用和平、用議論手段來達到清君側是達不到目的的。我們就要問,為何達不到?

我們要曉得在中國古代的君主是至高無上的,擁有無限權力,要使一個執政者能接受臣民的勸告處置身邊小人,大概有四種力量:

一、司法:

如果司法很公正的話,那些君主身邊小人若為非作歹,違法亂紀,司法會給他們嚴格的制裁,君主也不得不接受,將之清除。但我們須知,中國司法向來沒有獨立過,司法是行政系統裡面的一部分。我們知道,自唐朝以後,司法上最高的官員,一為刑部、一為大理寺,皆是屬於行政系統的一部分,因此,他們會受到君主與宰相的干擾。所以,當有人要告君主身旁的奸佞小人不法時,司法如何審判?甚至宰相本身可能就是君主身旁的奸佞小人,請問,刑部與大理寺官員敢於處分他們的長官——宰相嗎?中國司法系統也許對小官員或小老百姓有一些正義,但對大官們的所有判決,皆須經過君主的裁定才能執行。司法機關判這些奸佞小人有罪時,若君主不同意,則所有罪名都不能成立,因為君主有最後的決定權。中國古代的君主是超越司法之上,一個司法官可以說某人犯了什麼罪,但是君主可以一句話就抹殺否認,因為君主的言行、決定是超越法律之上。因此中國古代的司法對於君主身邊的近臣是無法制裁的。

二、監察:

中國向來就有監察制度與機關,在明朝以前是御史台,明清兩代是都察院。在御史台或都察院裡都設有御史,理論上,御史是監察官,可以監督文武百官,實際上,御史對文武百官提出彈劾以後,被彈劾者是否受到處罰,仍須君主決定。故中國古代監察御史們,他們實際上是只有彈劾權而無決定權。因此我們可以發現,中國的監察制度實際上只有糾彈地方官時才會產生若干的真正效率,因為御史們只有在巡察地方時,才可以威風凜凜,做到肅清地方政壇上的的風氣,使地方官有所畏懼。但御史對中央官的監察效力則大大減低,尤其是對君主身邊的近臣,幾乎是使不上力的,因為有哪一個監察官敢於彈劾君主身邊的近臣?若真的彈劾了,這個監察官恐怕也不能久做。因為,監察官的任免是操在君主與宰相的手裡,於是監察官本身若要保自己的官位,就很難對近臣發生真正的監察作用。

三、輿論:

輿論是一股力量。在今天的民主時代,除了官員之外,全國的人民不分年齡、性別、教育程度,皆有發言權。但是輿論需要有工具來傳播,這工具即是我們所謂的大眾媒體。今天我們有報紙、雜誌、廣播、電視,還有網路,這些工具都是能讓大家的意見充分地表達散播,形成一股力量。但在中國古代並沒有這些大眾傳播工具,所以中國的輿論從哪裡出來?答案是從政府官員口中可稍微表現出一點輿論。前述東漢時代的清議,實際上就是士大夫的輿論。但一個嚴重的問題是,輿論能不能產生真正的力量,實際上要有另一種「實質上的力量」作為後盾。譬如說在今日,輿論可以影響選票,若候選人忽視輿論力量,則選民可以不選該候選人。但在中國古代並沒有這樣的選舉制度,所以君主可以不予理會士大夫的輿論,甚至充耳不聞。士大夫寫的奏章,君主根本可以不看,士大夫若要當面進諫,君主可以掉頭就走,或擺下臉責罵一頓,所以輿論沒辦法表達散播。而且君主不經過選舉,理論上說可以享位至終老,所以君主沒有所謂任期壓力,可以完全不接受士大夫的輿論。因此輿論在中國古代沒有什麼用處,君主可以一手遮天,輿論不能發揮任何效力。

四、壓力團體:

我們知道在今日民主政治的社會裡,有所謂「壓力團體」,譬如工會、商會、或某種職業的協會,他們會為自己團體的利益,向執政者施壓。但是在中國,並沒有這種團體存在。翻開中國歷史,如果說有所謂壓力團體,就是西漢初年所謂「功臣集團」。這些「功臣集團」,其實本身沒有組織,但氣息相通,心意上凝聚在一起,故雖本身無組織,仍可說是構成一集團,對君主產生很大的壓力,所以影響了西漢初年的政治。但除此之外,中國其他時代,找不出一個真正有力、有效的壓力團體,故君主身邊的近臣都不會感覺外界有什麼壓力在逼迫他們。

上述四種力量:司法、監察、輿論、壓力團體,是今天民主社會裡面能使執政者不得不顧及的四種力量。但以上這四種,過去在中國都完全沒有力量,這就是為何中國君主專制政治之下,「言論性的清君側」是沒有實際效用的原因。

用武力清君側

一、漢代

另一種清君側的方式是用非和平的方式,換句話說,即是用武力清君側。歷史上這種用武力清君側的例子,看起來是比用言論清君側少了很多。史上比較有名的用武力來清君側之例子,如:西漢高帝去世時,惠帝繼位,由呂太后在背後執掌朝政。惠帝逝,呂后作主,先後立兩個少帝,朝政實際上由呂后操控。呂后大量進用外戚,即呂氏家族──比較著名的是呂產、呂祿,所以朝政被外戚把持。當時的君主是漢少帝,其身邊實際上都是外戚呂氏。此外當時朝廷上另外一個大勢力,即是「功臣集團」,這些功臣們害怕自己的勢力會喪失,又怕呂氏會篡奪劉家的天下。於是功臣集團聯合起來用武力剷除了呂氏,把呂家這些外戚們都殺盡,這便是以武力的方式來清除君側。

二、唐朝

在唐朝,以武力來清君側的例子較多。如在唐高宗去世後,中宗繼位,武則天(當時的武太后)在背後干預政權、掌控朝政,唐朝的宗親王室們心中都感到恐懼,怕武太后會對他們不利。於是,像琅玡王等這些皇族王爺們便起來想以武力的方式剷除中宗身邊的武太后勢力,結果卻很快被武則天用武力平定而失敗了,所以這次用武力來清君側是沒有成功的。

日後武則天稱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稱帝後,非常信任兩個男妾:張易之、張昌宗兩兄弟,這兩人大權獨攬,做盡壞事。朝廷大臣們對武則天身邊這二人非常不滿,於是由宰相張柬之發動政變,趁武則天重病臥床時,帶軍隊進宮殺掉張易之兩兄弟,武則天也無可奈何,宣布退位。這是歷史上又一次用武力成功的清君側。

另外一次是武則天死後,唐中宗復位之際。中宗非常寵愛其皇后韋氏,但韋皇后卻想效法武則天,成為第二個女皇帝,於是韋皇后圖謀按武則天的老路一步步走下去。武則天做皇帝的步驟,第一步是做皇后、第二步是做太后、第三步做皇帝,所以韋后也想如法炮製。然當時中宗仍在位,韋后很想成為太后、進而成為皇帝,但中宗身體尚十分健康,韋后如果要成為太后,必須要讓中宗死去,再另立小皇帝,韋后才可能如願當太后,於是韋皇后用毒藥毒死中宗,另立了一個少帝李重茂。少帝當然不能問政,朝政實際上操在韋太后手裡。韋太后遂重用自己女兒安樂公主與韋家外戚,以及武則天的姪兒(也是外戚),故韋、武兩家在朝中當政,朝政非常之亂。此時武則天的孫子李隆基(日後的唐玄宗),在某天晚上發動政變,帶領軍隊進宮,將韋太后、安樂公主等人都殺掉,這又是一次用武力來清君側而獲得成功。

另一次用武力來清君側是唐玄宗天寶十年以後,此時是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當宰相,朝政也非常腐敗。當時一個在邊疆地區手握軍權的節度使安祿山,防守中國的長城邊緣地區,手握重兵。安祿山與楊國忠是政治上的死對頭、水火不容,兩人皆在唐玄宗面前爭寵。安祿山本人駐守在北方(今日的北京),而當時的首都是在長安(今日的陝西西安)。楊國忠是在唐玄宗身邊,可以天天面見皇帝,可是安祿山卻難得才進京一次,故非常害怕楊國忠向皇帝進讒言來害他。所以在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就以「討伐奸臣楊國忠」的名義,從幽州(也就是今日北京)起兵,這就是歷史上所謂「安史之亂」的開始。但安祿山起兵的時候並不是說自己要篡位,而是說他要「清君側」。這次安祿山起兵是唐朝歷史上一次重大軍事事變,從此以後唐朝由盛轉衰,唐玄宗也從長安逃難到四川。這又是一次用武力來清君側的例子。

三、明朝

用武力來清君側最著名的例子,是發生在明朝。明太祖在位時,為防範功臣們作亂篡位,便將他自己的幾個兒子都封為王,且各有領地各擁軍隊。明太祖認為用自己的兒子當屏藩,可以保衛在中央的皇帝,讓功臣們不敢輕舉妄動。但當明太祖死後,其孫子惠帝繼位,當時因惠帝尚年幼,眼見擁有重兵都是他的各地藩王們的叔叔,又不聽自己的話。所以明惠帝身邊的幾個大臣如黃子澄等,遂勸惠帝要「削藩」,把這些藩王的勢力削弱,如此可以增強君主的權威。惠帝聽從他們的意見從事削藩,這件事情立刻引來當時鎮守北方的燕王反抗,燕王首先起兵,打出的名號即是「清君側」。燕王認為惠帝身邊有些奸臣在攪亂朝政,所以由河北帶兵南下,進攻首都南京。後來燕王軍隊戰勝,進入南京,當然,這些被燕王指為奸臣的大臣都被殺了,但惠帝也因戰亂失蹤不知去向。燕王在南京登基為帝,做了天子,是為明成祖。這大概是歷史上最有名的用武力來清君側之例子。

清君側!君側能清嗎?(下)

【本文摘自歷史月刊216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581&aid=1529391
一字千金
    回應給: likolalo(likolalo) 推薦3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醉米粒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likolalo

老丐建議唐湘龍, 換個字眼:

!

或是: .

沒錯: 大盜竊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581&aid=1507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