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野貓叫春, 藍綠抓狂
市長:傌偀仇  副市長: likolalo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野貓叫春, 藍綠抓狂】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政治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抓「包」 高雄捷運公共藝術 黑幕重重
 瀏覽1,454|回應3推薦4

likolal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Rebec
809666
likolalo
B

.

2005.09.09  中國時報

抓「包」 高捷公共藝術 黑幕重重

陳景清、林凱盈

    高雄捷運因外勞管理不當,引發公共工程BOT外包後的種種問題外,高捷各車站的公共藝術,更是黑幕重重,外界不僅搞不清發包過程,連發包預算多少也說不清,讓本土藝術家望穿秋水,甚至傳出由「捷運高層親屬」一手策畫,讓國外藝術家搶走難得的藝術大餅。

    依照文化藝術獎助條例規定,對公共藝術的支出,以公共建築造價的1%計算,但重大公共工程不在此限。高雄市府捷運局比照台北捷運,公共藝術經費每站以5百萬元計算,36個車站共編1億8千萬元,約是高雄捷運總經費1813億元的千分之一。

    36個站共編1億8千萬元創作費

    然而,捷運公司委託特定人士策畫,光大港埔站、機場站、半屏山站、技擊館、橋頭等五個站的藝術創作費,由3位國外藝術家承包就花費1億元,其餘31站的經費只剩下8千萬元,又被以辦理各項藝文活動名義瓜分。三減四扣之後,竟然只有2千5百萬元可以運用,讓國內藝術家徒呼負負。

    據了解,有某技術學院系主任就爆料說,委託的策畫人,就是「捷運公司高層的親屬」;而委託與公開創作的公共藝術品,也看不出有公共參與的跡象,國內僅陶藝家朱邦雄,有幸參與其中一站的部分創作。

    蘭庭畫會前理事長張雲龍對此曾提出疑問,捷運公司人員卻一問三不知,顯然有所隱瞞;律師林瑩蓉也說,她已出席三次捷運公共藝術會議,但所有疑問都沒有獲得澄清,出席的高捷公司人員永遠說不清楚,令人起疑。

    特定人士策畫 獨厚國外藝術家

    如果這些發包過程是公開透明,國內藝術家應該都沒有話說。問題是從委託策畫人開始,外界根本無緣置喙。有人向高捷公司提出質疑時,結果只是一句「民間企業」回應,就堵住攸攸之口。

    外勞事件發生之初,捷運公司內部人員也以一句「民間企業」回應,結果是露出愈來愈深的黑幕。此舉也讓藝文界人士不免懷疑,公共藝術發包,是否也會有不可告人的內幕?

    處處隱藏 國內藝術家難參與

    事實上,公共藝術策畫人委託過程,就和委託華磐管理外勞一樣,都是由內部人士指定。連委託國內陶藝家裝置橋頭車站到底花多少?捷運公司人員也是閃爍其詞,不願正面回答,更讓藝術家氣結。

    政府訂定公共藝術設置辦法,就是要讓藝術公共化,希望透過公共參與的機會,讓民眾從介入、參與、執行與享受時,能有本土的感覺,也能藉此提升藝術文化水準。

    但從高捷處理公共藝術的過程中,卻完全看不到公共參與的內容,反而是扭扭捏捏,處處隱藏,連附近才完工的南科都比不上。參與其中的藝術家都能深深體會,捷運會出事,絕不是意外。

高雄捷運因外勞管理不當引發泰勞暴動,也揪出整個高雄捷運在BOT之後的種種問題。即使內閣閣員辭職、院轄市長求去,仍無法讓民眾釋疑。

.


在漂流中~美麗,在書寫中~奔放~~~*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581&aid=1375139
 回應文章
湯金全七日上午曾向市議會表示,高捷公司要自行吸收一億六千萬元公共藝術經費,市府不埋單
推薦1


likolal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likolalo

.

2005.10.10  中國時報

高捷補送公共藝術設置計畫 仍有爭議

許文媛/高雄報導

    身兼捷運公共藝術審議委員會的高市副市長湯金全,七日上午曾向市議會表示,高雄捷運公司未將公共藝術設置計畫送至市府審查,因此高捷要自行吸收一億六千萬元公共藝術經費,市府不埋單。據悉,高捷當天下午立即補送資料至市府,希望市府審查並追認這筆費用。

    不過,由於公共藝術審查委員陳文霓、許一男、李俊賢等人,曾在七日列席議會時向議員答覆不會再接受高捷公司重提公共藝術設置計畫書,也不接受事後追認程序。因此,高捷希望市府付錢的這項公共藝術計畫仍存爭議。

    高雄市議會為了捷運公共藝術計畫未審先決,曾於七日召開專案會議,親民黨議員童燕珍與吳益政砲轟高捷公司黑箱作業,沒把市府放在眼裡,一手遮天地承攬一億八千五百萬元的公共藝術決策權,又未依市府規定將公共藝術審查權交審議委員會審查

    高捷公司總經理范陳柏事後證實,為了補救公共藝術的問題,已在七日下午立刻將捷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分送給市府文化局及捷運局,希望市府追認高捷公司公共藝術設置計畫。

    依「公共藝術設置辦法」及「高雄市辦理公共藝術自治條例」的規定,高捷要將公共藝術設置計畫送委員會審查,該委員會成員有學者、專家及市府官員,正副召集人是湯金全與文化局長王志誠。

    捷運公共藝術總建設經費一億八千五百萬元,其中一億六千萬元由高捷藝術策畫經理周渝珠主導,周渝珠是高捷董事陳敏賢的大姨子,包括R4站引進樂子大師(德裔加拿大籍)的作品、O5、R10站引進水仙大師(義裔美籍)的作品、R17站引進RWAAG團隊(美國)的作品、R23站引進朱邦雄(台籍)及O9站引進卡本特(英裔美籍)作品,及部份數位藝術畫廊計畫,含R8、R9、O5及R10、O13站的藝術品等。

    至於公開徵選的廿五個車站,僅由國內的藝術創作者共分二千五百萬元。

.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581&aid=1409564
高捷:公共藝術設置計畫 上週末補送審查
推薦2


likolal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badminton
likolalo

.

高捷:公共藝術設置計畫 上週末補送審查


中央社高雄九日電

高雄捷運公司為了彌補「未審先決」的捷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已經在上週末把相關資料補送高雄市政府。捷運公司總經理范陳柏證實捷運公司補送公共藝術設置計畫案,希望讓公共藝術配合捷運工程趕進度。不過,委員會召集人副市長湯金全已揚言不買單。

高雄市議會為了捷運公共藝術未審先決,於十月七日召開專案會議;當天捷運公司、捷運局都成了箭靶,議員輪番砲轟捷運公司不尊重市府、黑箱作業,擅自作主,一手攬下一億八千五百萬元的公共藝術決策權,未依照市府規定,將公共藝術審查權交審議委員會審查。身兼捷運公共藝術審議委員會的副市長湯金全揚言要捷運公司自行吸收公共藝術經費中的一億六千萬元

捷運公司總經理范陳柏今天證實,高捷為了早日解決公共藝術的問題,已經在上週末將捷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分送給市府文化局及捷運局。希望市府追認捷運公司公共藝術設置計畫。

依據市府的規定,捷運公共藝術應依照「公共藝術設置辦法」及「高雄市辦理公共藝術自治條例」的規定,將公共藝術設置計畫送委員會審查,委員會由學者、專家及市府官員組成,召集人是湯金全,副召集人是文化局長王志誠。

捷運公共藝術總建設經費一億八千五百萬元,其中一點六億元由高捷藝術策畫經理周渝珠主導,包括R4站引進樂子大師(德裔加拿大籍)的作品、O5、R10站引進水仙大師(義裔美籍)的作品、R17站引進RWAAG團隊(美國)的作品、R23站引進朱邦雄(台籍)及O9站引進卡本特(英裔美籍)作品,及部份數位藝術畫廊計畫,含R8、R9、O5及R10、O13站的藝術品等。

至於公開徵選的二十五個車站共分二千五百萬元,由國內的藝術創作者共分,分屬紅線R3、R4A、R5、R6、R7、R12、R13、R14、R15、R16、R18、R19、R20、R21及R22站;橘線O2、O4、O6、O7、O8、O10、O11、O12、O14及OT1站等。

捷運公司積極爭取市府補追認公共藝術設置的合法性,不過,在捷運議題炒得沸沸揚揚之際,市府是否會召開公共藝術審查會追認,動向備受關注。

【2005/10/09 中央社】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581&aid=1408690
高雄港站 將變身「鐵道博物館」
推薦3


likolal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Rebec
809666
likolalo

2005.09.09  中國時報

高雄港站 將變身「鐵道博物館」

邱順斌/高雄報導

    高雄市第一座火車站「高雄港站」,即將蛻變為「鐵道博物館」。八日代理市長陳其邁前往做實地勘查表示,市府將斥資1700餘萬元對高雄港站做整修,成為市民休憩優質生活空間。

    陳其邁昨天下午三時許,由工務局長林欽榮、養工處長黃景茂、文化局長王志誠及新聞處長王時思等人陪同前往勘查,當地里長與居民也踴躍出席。

    陳其邁說,將地方人文與鐵道文化等元素串連,不僅可以重現百年建築古蹟的往日風華,更可帶動哈瑪星周邊地區的繁榮與發展,塑造出優質的生活空間。

    他表示,配合「高雄港站及周邊水岸地區」更新計畫,市府動支1700餘萬元整修計畫內容,包括有增設照明、改造周邊地景與圍牆等工程。

    多位鼓山區里長聽取規畫簡報後,關心未來引進人潮可能衍生出交通、衛生等問題,陳其邁與工務局則詳加解釋獲得大家肯定,共同期待明年初「鐵道博物館」的誕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581&aid=137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