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傳統失傳了,
集體記憶失落了…
啊,西方人注意,
文明病來了
===========
.
黑暗時代即將來臨?
【陳昭如(文化工作者)】
預言西方文明的衰亡,並非本書之創見,尼采、史賓格勒及其它諸多學者,都曾提出過類似的看法。既然如此,那麼珍‧雅各的觀點有什麼不同?她何以選擇「黑暗時代即將來臨」(Dark Age Ahead,本書英文書名)如此強烈的字眼,表達對西方文明前景的憂心?
珍‧雅各對「黑暗時代」的定義,是指集體的文化失憶。她以肥沃月彎、古中國與北美原住民等文明的衰退為例,指出一個自認「贏家」的社會,一旦忘卻了信仰、習俗、知識等傳承,將導致文明的頹圮與凋零。準此,她以社區與家庭、高等教育、批判性科學觀、政府效能及專業人員喪失自律為指標,認為這幾項構成「現代社會的五大支柱」業已搖搖欲墜的現象,顯示西方社會正處於空前未有的危機之中,提醒人們勿重蹈覆轍,以免走上文明死絕之路。
捨棄種族偏見、貧富差距與環境污染等議題,而以家庭、社區與公共政策為主軸,用來檢視當代社會的病況,自然與珍‧雅各的專業背景有關。身為都市計畫專家的她,在其經典之作《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一九六一)裡,便曾主張應視城市為一個有機體,每個人在這個生態系統中都有重要角色;書中對現代主義計畫哲學的高度質疑,以及對抗單調、同質化與標準化的設計觀,亦深深影響了日後都市規劃的概念。而在去年出版的這部新作裡,珍‧雅各意欲展現更大的企圖心。
她從歷史脈絡中發掘新鮮的觀點,除了闡述其最為擅長的都市規劃問題之外,論述範疇更擴及整個西方文明的發展。她再次提出《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裡的主要論點,質疑都市規畫者與技術官僚的自大行徑,對於汽車文化、都市擴展與市中心重建的蔑視,也一如往昔。全書花了極大篇幅討論社區價值的淪喪、文憑主義、政府效能的低落等當代文明的弱點,觀點犀利且富於洞見,只是,這些文明的弊病,是否就一定會導致作者所謂「黑暗時代」的來臨?縱觀全書似乎只有提出諸多的推論與預測,並未提出有力的證據足以說服讀者。
雖然本書有個悲觀的書名,但在結論中仍對西方文明的未來有著樂觀的期待。或許,「黑暗時代」這個字眼在本書中只是一個象徵,一種隱喻,它所反映的只是年近九十的珍‧雅各對當代西方社會逐漸向下沉淪的焦慮與警示吧。
【2005/07/04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