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渣男,」他說:「只是手握一本愛情經濟學。」如果說愛情與婚姻可以用經濟學來詮釋雖不為過,卻也顯得冷冰且現實。將要中年的他,日子過得還可以,身邊有著不少女性,卻依舊懸著沒打算結婚。他想過結婚,甚至嚮往婚姻跟自組家庭。只是如他所說的,還不到最佳的入市時機。有些人批評他是渣男,他沒有回擊也沒有打算反駁。

現實生活中,人們不乏遇見渣男、渣女的形象人物,到處留情、把對方當工具人。似乎談起愛情騙子總是讓人恨得牙癢癢的。但如果,用著不同的角度去審視這些人,是否會得到不同的啟發與想法呢?這並非合理化渣男的行為,而是用另一個角度讓人們識別愛情在某些思惟上的本質。
建立多角化收入
「如果愛情可以換成收入的話,你可以說我在創造被動收入。」他說:「我當然在乎對方,也喜歡對方,只是我更希望對方更愛、多愛我一些。」他曾經試著去深愛過、投入過,但付出愛情不代表有好的回饋。事實上,當一段情感結束時,他感覺自己付出的一切都被掏空了。
這是一個多角化經營的時代。在老一輩的口吻中,他們會勸解現代的年輕人們多交往看看,多比較看看。過去的老一輩對工作沒得選,安穩就好。愛情沒得選,能配得上、看上眼就好。但今日不比當年,人們有更多的空間選擇自己的事業、未來,當然也能選擇更適合自己、更合得上的對象。工作與興趣的跨領域被稱為斜槓,那麼愛情上的斜槓又被稱為甚麼?
「我從年輕女性上得到撒嬌的樂趣,」他說:「從比我年長的女性得到性愛的歡愉。然而,這兩者不一定會是一個人。」
比照起過去愛人愛得很深,卻也跌得很重。現在的被動收入則是小投資就會大回報。他問起我知道『複利效應』嗎?正確的投資會使得利潤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而正確的去愛則會讓愛的力量越益強大;每個回報的愛都有不同的形式,有些人的愛是狂野放肆的性愛,有些人則是無微不至的呵護與照顧,有些人則是靜靜守護一旁的期盼。現實遠比薩德侯爵的小說更繽紛且變態。有不同的需求,間而進行多樣投資,愛不只是單一型態。
「劈腿是為了創造更多的收入。」他說:「因為我害怕自己失去深愛的人,於是只能劈腿更多對象,創造被動收入的機會。」對他而言,劈腿是對愛的徬徨,還只是對愛情的享受主義,似乎已經不再重要了。
考驗愛情 挑戰收益遞減
「不是陪你到最後的人就是最愛你的。」他說:「是陪你到最後,仍然同樣愛你的人才是真的愛你。」有些人不說分手,有可能是礙於面子不願當犯人、或者是面對愛情擺著爛、已然習慣的生活,能走下去的不一定是踏上婚姻,也可能是分手。
愛情是否也存在著『收益遞減規律』呢?隨著時間與投入的愛情成本到達某一個水位線,對方的愛是否會逐漸降低呢?一開始付出30分的愛,就能獲得回收85分。但幾個月後,同樣付出30分的愛,卻可能只有40分的回收。當付出後沒有得到等同的回報,愛情終究會疲乏,愛意逐漸遞減。「女人說我愛得很淺,」他說:「但火熱的愛,能燃燒多久?」
愛情不會永遠轟轟烈烈,歲月靜好與甘於平淡很重要。一旦過了激情愛戀、猜忌磨合期,彼此是否能維持穩定的愛情、彼此信任很重要。初識的愛情火苗被點起,也會有逐漸蠟燭燒完的時候。「投入多少、回收多少,找到平衡很重要。」他說:「投入多回收少,或是投入少回收多可能造成不平衡都會有問題。」愛情必須歷經考驗,挑戰收益遞減才能取得相處上的共識,平衡的愛情投報。
細水長流的情感,好過煙花易逝的燦爛。有些人對感情一如樂透彩的投注心理,加大投資力道期許能一夜暴富。巴菲特說:「我一生99%的財富,是在五十歲以後獲得的。」當然,婚姻的最好時間不是五十過後,但不要急,不要只想著一夜致富,而要思索著長期利益。愛情也是如此,時間總能回收當初耕耘的努力。愛情一旦無法增值就只能折舊。
不要急著吃棉花糖
人所以變窮,有太多因素。人之所以沒人愛,也有許多的狀況。他引用由阿比吉特.班納吉與艾絲特.杜芙若合著的《窮人的經濟學》,告訴我,窮人短視近利而無法做長遠規劃。因為經濟上的匱乏,許多人只能窮於應付緊急,而沒能儲蓄,或投資未來。
「追求的時候,你把甚麼條件擺優先位置?」他說:「家世好不好,還是身材、美貌,或者是個性善良、明事理。」這些條件並不彼此衝突,卻也不意味都能結合一塊。但那些條件會隨著時間而逐漸遞減,那些則會持續留下來?不要因為短期利益而失去看遠的目光。雖說如此,他找尋的對象也盡可能是美貌、身材以及善良、聰明的結合。「因為我配得上。」他說。
有些人外在華麗,內在卻空泛,武裝並塑造自己的外在模樣,是起源於自我的焦慮與沒信心。有些人不著華服卻能口出珠璣。短視近利除了造就人之所以更窮,也會讓愛情更為貧乏。如果你意外取得一筆錢,你會拿去買衣服、褲子還是玩意兒(前提是你並不缺),還是拿去投資、買一份充填自我成長的工具呢?「不要投資購買當下令你喜悅的東西,要買之後會讓你心生喜悅的東西。」他說:「不要只看當下的美麗,要思索未來年華老去、仍然能吸引你的特質。」
對愛情美好的企求
「總有一天我會找到真愛,」從他口中聽到這句話很感詫異,他接著說:「完美的婚姻,就是愛情自由了吧。」可以好好地享受這段婚姻過程的美好,而不是汲汲營造、堅持婚姻的模樣。於征戰愛情沙場中退下,不再血淌黃土,因為收穫的愛已能滿足心靈。
在愛情裡難以覓得大富大貴,但總能有一分耕耘溫飽之地。不用再記掛其他異性,知道身邊人已完全投向他,而也全然能接受他的溫柔。他笑說,找尋真愛的過程是一場淘汰賽,起初許多人匆匆而過,有些人停留了下來,而再從那些異性中找到適合自己條件的,甚至是懂得彼此默契、能願意為彼此付出的。
「所以你就不再繼續當渣男了?」我問。
「一旦找到真心愛戀、可以走向一輩子的對象,」他說:「就沒有你這樣的問題了。」那是他的財務自由之路,如果渣男的最後結果是尋覓真愛與美好的婚姻,似乎也沒辦法說些甚麼。
誌我們活過的年代,終究不離生命太遠
而存在的每一天,喜樂哀悲都是確實、並非無可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