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到「如何真誠說對不起」,或許我們要先明白說對不起的意義。除了向對方表達歉意,更重要的是傳遞這件事情⋯⋯
鄧惠文:你能面對犯錯的自己嗎?談關係裡的真誠道歉
我的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不管怎麼樣都不肯說「對不起」,我因此有感而發寫下《我不想說對不起》這本繪本。裡面描述小女孩吵著要爸爸帶她出去玩,因為爸爸沒有即時回應,小女孩就去拉扯父親的手,父親手上的咖啡就這樣灑下來。父親非常生氣,擔心要是灑到孩子的臉上怎麼辦,很生氣的要求孩子一定要道歉。
故事中的父女對話,延伸出兩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為什麼孩子不道歉?為什麼父親堅持孩子一定要道歉?繪本中有一個細節,讓這位爸爸的心中出現一個破洞,其實爸爸很自責也很恐懼,擔心如果沒把孩子教好,之後闖下更大的禍該怎麼辦?而孩子也很受傷,懷疑自己是不是個帶來麻煩的小孩呢?爸爸看起來不喜歡我了⋯⋯
孩子需要爸爸的安撫,才能填滿心中的缺口,但要求道歉和被要求道歉的雙方心裡都有破洞,此時要對方填補自己的心中的洞是很困難的。談到「如何真誠說對不起」,或許我們要先明白說對不起的意義。我認為,說對不起並不是「我錯了、我糟糕透了」或「把我丟掉是應該的」,更重要的意義在於「我知道我讓你難過了」、「我讓你期待的事情沒辦法發生」、「我在意你的感受」。
即使沒有做錯事,有時我們也會說「對不起」這三個字。在英文裡,我們會用 “I'm so sorry to hear that.” 來表達同情與安慰,這都是表達我們的在意。
在我們道歉時,不是只有把糟糕透頂的自己攤在對方面前而已,而是表達出我們的在意。當然,這也代表我們必須有能力承載「覺得自己很糟糕」的感覺。
學會誠實面對糟糕的自己
要做到真誠道歉,無論後果多麽難以正視,犯錯者都要能誠實面對自己造成的傷害,直視自己做過的壞事、所有的糟糕和糊塗⋯⋯這真的不太容易,要有非常強大的責任感,或者出於對對方的愛和在意,即便在覺得自己很糟糕的情況下,仍願意承受這樣的感覺,並想想有什麼能夠彌補對方的行動。
有些錯誤是可以修補,但也有無法逆轉的過錯。我曾參與過公視的紀錄片,探討無心犯下大錯的人如何度過餘生。帶著這樣的內疚、用一輩子去贖罪,第一步就是先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在意與重視,直視自己犯下的錯,在這種很糟糕的感覺下,繼續堅持付諸行動,並與對方溝通這樣的彌補有沒有用。
我們在平常就可以做這樣的練習:過去有沒有做過哪些很糟糕的事?真實的面對、撫觸那種糟糕的感覺,不要別過眼,而是選擇正視它;即使只是看著自己缺點和軟弱,也可以試著跟這個難堪和糟糕的自己對話,承認那就是你的一部分。透過這樣的練習,面對那些我們深感抱歉的人,會感到更踏實、更能誠實面對自己的過錯。
你還執著於一句道歉嗎
我在婚姻諮商遇過不少男性告訴我:「男人不道歉,只能彌補和贖罪。」當夫妻之間發生外遇等信任破裂的事情時,太太在諮商時經常會跳腳,表示幾年過去,自己等不到等先生的一句道歉,但為什麼兩個人還是能繼續一起過日子?因為太太還是有感受到先生的「贖罪感」。
像將財產過戶、在家中多以老婆意見為主、多幫忙做點家事,或是對太太的家人好一點⋯⋯這是很多傳統男人心裡的觀念:耍嘴皮子沒有用,行動才有用!甚至我還聽過某位大哥在諮商室裡告訴我「大恩不言謝,大過不道歉」,大恩大德無法只用輕飄飄幾句話來還,大過大非當然也不能只用輕鬆幾句話帶過,得要用更多身體力行的方式來彌補。而大哥的太太後來輾轉聽到這句話也就釋懷,不再糾結於一定聽見對方那句說出口的道歉。
有些道歉確實發生了,只是不在言語上,而是用行動達成贖罪的承諾。年輕時的我還不明白,但現在我慢慢可以理解:真誠的道歉不一定要執著於道歉的語言,對方做了什麼行為來彌補,我們的心是真實可以感受到的。
(莊堯亭整理,責任編輯:實習編輯莊蕙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