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愛的安德烈》:父母與孩子之間,最重要的是「距離」
珮珊 2022/08/23
拿起《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一段話映入眼簾,一種強烈的感受撲面而來。
「媽媽,你和我說話的方式,還是把我當作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明白我是個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予’,你并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對,這就是你的生態啊。也就是說,你到這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于你的‘別人’!」
這段話,會戳中大部分孩子的內心。
父母與子女之間,常常在控制與反抗中漸行漸遠。
正如心理學家告訴我們: 父母與孩子之間最重要的是距離!
然而,在與兒女漸行漸遠的過程中,也有父母會及時覺察到與孩子之間的變化和距離,并想重新努力認識自己的孩子,比如,龍應台就想認識自己十八歲的兒子安德烈。
本書的作者龍應台于1952年出生于台灣,有 華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支筆之稱。她的文字溫柔纖細,深情動人,擅長以溫柔細膩的筆觸來描寫親子間的親密互動。
《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是龍應台和兒子安德烈用了三年的時間,通過以專欄的方式收錄的書信。
書中的三十六封書信,感動了無數被「親子關系」而深深困擾著的讀者。
這本書消除了母子之間的隔閡和距離,跨越了不同國界間的文化阻隔,也為兩代人的溝通交流帶來了全新的思維和方法。
一、大部分家庭的親子關系:我愛你,但是我并不喜歡你
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台離開歐洲,前往台北市政府任職。
等她結束工作卸任回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十八歲的小伙子,已經一百八十四公分高,有了駕照,可以進出酒吧,是高校學生了。
臉上早已經沒有了可愛的嬰兒肥,線條棱角分明,眼神里透著一種獨立的距離,坐在桌子的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著媽媽。
龍應台覺得與兒子之間有了一座無形的墻:「我可愛的安安哪里去了?」她感到:兒子「愛」她,但并不「喜歡」她。
的確,他們既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同時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其實最不適應的就是父母。我們總是在想念曾經那個可愛的孩子,那個可以讓我們擁抱,讓我們親吻,讓我們有點牽腸掛肚,還常常因為跑鬧而帶點汗味的孩子,到底是什麼時候不見了的呢?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對話變得干巴巴的。可能你就坐在他的對面,可他始終默默無語,眼睛手指一刻都不肯離開手機。
但卻不是所有父母都和龍應台一樣,有這樣敏銳的危機意識,有這樣迅速又果斷的執行力。
成長不可逆轉,失去了可愛小男孩沒有關系,我們還可以認識自己已經變得成熟了的這個孩子,就像龍應台想要重新認識自己悄悄長大的兒子安德烈。
于是,龍應台想了一個辦法,她決定和兒子共同開設一個書信專欄,唯一的條件就是,一旦答應,就絕不能半途而廢。龍應台卻沒想到兒子一下子就同意了。
就這樣,他們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生活、世界和心靈。
龍應台「 認識了人生里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 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做兒女的,往往自己已是三四十歲的人了,跟父母依然無法溝通;雖然心中有愛,但是愛,凍結在經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著一個疼痛的傷口,沒有紗布可綁。
二、親子關系如何破冰:愛與尊重打破冷漠疏離和對抗的壁壘
在三十六封書信中,安德烈竟然真的和母親談自己的喜好、談彼此對人生、愛情的理解、談人文、談價值觀、談民主制度……
他們不再像高高在上的母親,與叛逆冷漠的兒子,而像是一對至交好友,他們暢所欲言,無所不談。
安德烈在和媽媽龍應台談年輕人的價值取向時這樣說:
「我們這個年齡的人啊,每個人都在走自己的路每個人都在選擇自己的品味,搞自己的游戲,設定自己的對和錯的標準。一切都是小小的、個人的,因為我們的時代已經不再有「偉大」的任何特征。」 從孩子成長為年輕人,最關鍵的一個因素就是「自我意識」越來越明顯。
最讓人心情緊張的,還是在安德烈和媽媽談音樂和青春時的情節,旅行回來的安德烈,猶豫著是否能真實告訴媽媽自己都干了什麼。
因為,看似放蕩不羈的安德烈,還是有些擔心自己的媽媽,能不能理解、受不受得了歐洲十八歲青年人的生活方式。畢竟大多數的父母,都無法理解和接受。對于安德烈和大部分的歐洲青年,他們在青春歲月里的信條就是,「性、藥、搖滾樂」。
大多數父母聽到這三樣中的任何一樣,都會心驚膽顫、暴跳如雷,進而拼命壓制。龍應台也不能免俗,雖然她并沒有發飆,但也立刻給安德烈發了郵件,問他信中所說的性、藥、搖滾樂」是現實描述還是抽象隱喻。
安德烈回信說當然是隱喻,所謂「藥」,其實可以是酒精、足球或者任何可以讓自己全心投入、盡情燃燒的東西。而「搖滾樂」不僅只是音樂,它是一種生活方式和品味的總體概念:一種自我解放,不在乎別人的眼光,自由自在的生活,對不可知的敢于探索,對人與人關系的聯系加深……
德語有個說法: 如果你年輕卻不激進,那麼你就是個沒心的人;如果你老了卻不保守,那麼你就是個沒腦的人。
安德烈發現自己即使發現,中國的婦女在極不人道的工作環境里,為耐克做苦工,也不會因此而不買耐克的運動鞋。所以他覺得自己是「日子過得太好」的年輕人,是一個百分百的混蛋。
母親龍應台和他談起了人際關系和兩種道德:
「你將來會碰到很多你不欣賞、不贊成的人,而且必須與他們共事。這人可能是你的上司、同事,或部署,這人可能是你的市長或國家領導。
你必須每一次都做出決定:是與他決裂、抗爭,還是妥協、接受。抗爭,值不值得?妥協,安不安心?在信仰和現實之間,很艱難的找出一條路來。你要自己找出來。」
所以我不認為你是個「混蛋」,安德烈,只是你還沒有找到你可以具體著力的點。但你才十九歲,那個時間會來到,當你必須決定自己行不行動,如何行動?那個時刻會來到,而且我相信那個時候,你會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不做什麼,做不到什麼。
這樣的書信對話真好,這樣的媽媽真的很棒,這樣的兒子也很出色,對吧?
龍應台說: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
安德烈說:所謂家嘛,就是一個能讓你懶惰、眩暈、瘋狂又放松的地方。
三、對于孩子的人生規劃和未來發展:只能引導,不能強加干涉
安德烈畢業了。
當時的他正坐在陽台上,近傍晚的陽光穿過樹林,把長長的樹影灑地面上。剛下過一陣雨,到處還是濕的。
安德烈點起一根煙,給自己倒了一杯紅酒,看天空很藍。煙,緩緩地繚繞,又消失,他開始想那過去的日子。
他馬上要去香港了,一個和現在不一樣的世界。他發愁的是,他不知道怎麼跟他的克倫堡朋友們說再見,又知道,這種再見很可能是永遠的。
甚至那些你沒有深交、但是很喜歡的人,他還沒有機會去告訴他們自己對他們的好感,以后,他們將從自己的人生完全地消失。
安德烈感覺一種遺憾。
或許有人會說,安德烈,人生就是這樣,一條線往前走,沒什麼好遺憾的。他知道,但是,不過還是覺得遺憾,不舍。
所以他坐在這陽台上,細細回想他們共有的美好時光,把回憶擁在心里,往前走,但是知道自己來自哪里。
每個父母,都特別喜歡介入孩子的人生,甚至有很多孩子,不管從上學選擇專業,還是畢業選擇工作,又或者是結婚選擇對象,甚至連穿衣吃飯這些細枝末節的東西,都要以「 我是為你好」的名義,而強加干涉。
每個父母都知道讀書的重要性,但是在讀書這件事上,更多的父母都會勉強孩子選擇那些他們認為好的學校和專業,強迫孩子要讀書。
讀書,的確是改變人生最好的捷徑,但是強行賦予給自己的孩子,卻往往會適得其反,難以得到理想的結果。
之前就有過北大的留學生,控訴父母對自己干預過度,甚至最后拉黑了父母與之斷絕關系的案例。
關于讀書這件事,龍應台是這樣教導兒子的: 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是啊,父母希望孩子好好讀書,不就是希望他們能夠擁有改變命運和生活的能力嗎?不就是希望他們擁有更多選擇的機會嗎?現在,承受一些讀書的苦,將來就會少吃社會的苦,就擁有更多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的機會。
關于工作、生活和未來,龍應台告訴兒子安德烈: 對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
而在現代的生活架構里,什麼樣的工作比較可能給你快樂?
第一,它給你意義,你的工作不把你綁架,讓你工作的俘虜,
第二,它給你時間,容許你去充分體驗生活。
如果不想與孩子漸行漸遠、冷漠疏離,首先要學會的就是愛與尊重,允許他不再是你可愛的孩子,允許他只做獨立的自己。
正如龍應台在書中所說:
「母親想念成長的孩子,總是單向的;充滿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愿景,眼睛熱切望著前方,母親只能在后頭張望他越來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線有多遠,有多長,怎麼一下子,就看不見了。」
如果,你有幸讀到了《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那麼,請一定要努力做一個可以和孩子平等溝通的父母,千萬不要讓自己的孩子,在將來的某一天去羨慕安德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