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女人故事
市長:寧靜姐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婚姻愛情【女人故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孝順孝行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父母不會永遠等你,陳建仁:及時說愛,才不會留下無限遺憾
 瀏覽386|回應0推薦2

寧靜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馮紀游陸游:悼念大哥
寧靜姐

作者 / 張淑芬整理文章出處 / 天下生活出版

世事無常、天意莫測,及時向關心的人道愛、道謝、道歉和道別,才能減少無常帶來的遺憾。前副總統、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在《如果還有明天》書中分享對父母先後猝逝的愛與不捨,也和大人分享,在父母健在的時候,應毫無保留與猶豫,及時說出心裡對父母的愛慕、欽佩和感恩,好好把握相處的每一刻。

小時候,我和母親的關係比較親密,和父親的關係比較嚴肅,有點像日本幕府時代的親子關係,父親總是保持一家之主的威嚴,盡力栽培子女進取向上,很少有親密的擁抱和互動。

我在家排行老七,出生時,父母都忙碌自己的工作,我很少和他們談心聊天。我家常隨著父親的工作而搬遷,母親一直在台南市經營幼稚園、市場與戲院。

在我初二的時候,我們全家搬到台北,母親仍留在台南市經營東安市場和東安戲院。我讀高一的寒假,母親特地從台南回到台北,和我們一起慶祝父親的生日。

母親驟逝,才明白愛要及時

可能太過操勞,母親在第二天心臟病突發到臺大醫院治療,經醫師診斷為缺血性心臟病,必須住院觀察,父親和四姐留在醫院照顧母親。五姐、弟弟和我計畫在第二天到醫院探望母親,孰料當晚,母親就復發心肌梗塞驟逝。

我們姊弟3人匆忙趕到臺大醫院,抱著母親的遺體痛哭失聲,內心無比的哀傷和遺憾。我們連要告訴母親,我們是多麼愛他、多麼思念他、多麼感謝他的機會都沒有。

母親一輩子盡心盡力經營家業、相夫教子,終生忙碌操勞、煩惱憂苦,從未稍歇。她不曾跟我談及
的後事,我不僅無法報答的無限關愛與照顧,在臨終前,也來不及向「道愛、道謝、道歉、道別」,這是我一生第一件的大憾事。

如果我能夠在母親生前,和
聊聊我對的孺慕深情和無盡感謝,為曾經讓失望難過的事向道歉,告訴我會如何思念,並且盼望未來的再相聚,那該有多好!

父親生前交代後事、傳承正向生命觀

母親過世後第3年的5月,父親罹患了硬皮症,這是一種自體免疫引起的膠原症。他在臺大醫院住院檢查時,寫了一篇遺書給子女們,叮嚀一切後事的處理。

他的病情逐漸惡化,手腳四肢堅硬僵化、失去靈活,12月住進馬偕醫院治療,進食和排泄都需要幫忙。但是父親並不灰心喪志,他告訴子女們說:「你們已經沒有媽媽,不能再沒有爸爸。我會堅強活下去!」

父親在生病期間,一直努力和子女們分享他的生死觀與人生觀,讓我們能支持他、鼓勵他、陪伴他。父親常常說:「品德和健康最重要,功課成績並不重要。做一個樂觀進取、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的人,才是人生的目標!」

照顧生病父親,拉近父子關係

從小,我很少和父親有親密的肢體接觸,在他罹患硬皮症以後,我必須幫他洗澡、搥背、按摩、敷藥,晚上睡覺時也必須陪伴他。當他筋骨痠痛難忍的時候,會叫醒我為他按摩,直到再入睡為止。

不久,我考上公費留學出國深造,就在大哥、弟弟和我都一起出國留學的時候,父親病況一度惡化,希望我能返國照顧他。

我知道父親總是給我們充分自由,放手讓我們翱翔高飛,不會羈絆我們。他一定是在最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提出需要幫助的要求。我答應他會盡快完成學業,希望他和我都努力度過難關。我也在9個月後學成歸國,陪伴他走完78歲人生的最後6年。

父親的坦率讓我能夠和他溝通,做出對兩人最好的安排。

父親生性豁達樂觀,他認為人生就是要「盡人事,聽天命」。他常說他要「呷百二」,即使罹患了硬皮症,仍持續年輕時養成的運動習慣,每天早上出外散步一小時,邊走邊唱歌。他遵從醫囑定期吃藥檢查,也常鼓勵病友要堅強對抗病魔。

把握父母健在的幸福時光,道愛、道謝、道歉、道別

1988年11月13日,父親突然吐血嗆到氣管,救護車送父親到臺大急診室時,已經回天乏術。我接到緊急通知,匆忙從講堂衝到急診室,看到的是病床上的父親遺體。我放聲大哭,相當懊悔未能提早一天送父親就醫,這是我一生中第二件的大憾事,來不及向父親「道愛、道謝、道歉、道別」。

我的父母親都是虔誠的佛教徒,對生死都看得很開,也認為生死有命。但是,他們的倉促辭世留給我無限的惆悵和哀傷,也留給我無限的遺憾。好好送別摯愛的父母親,竟是如此難求的期望,幸好我的信仰讓我仍能期盼未來的相聚。

我常常想,如果父母健在時,我就能和他們分享心裡的話,及時說出我對他們的愛慕、欽佩、感恩,也就不會那麼不捨和難過了。雖然經過漫長的人生歲月,我仍然默想著父母親緊緊擁抱著我,給我永不止息的愛!

(本文由天下生活出版授權大人社團原文轉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