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女人故事
市長:寧靜姐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婚姻愛情【女人故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親 子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帶孩子徒步200公里 「在想法和慾望上斷捨離,是對孩子最好身教」\李珮琪
 瀏覽415|回應0推薦3

寧靜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華碩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寧靜姐

帶孩子徒步200公里 「在想法和慾望上斷捨離,是對孩子最好身教」

2020-03-03作者 / 李珮琪

40歲的李珮琪是一位花蓮的國小老師。她長期實行「斷捨離」,去年她在《大人社團》的文章「3個孩子的媽,長達2年斷捨離實驗 重新認識自己且意外瘦回國中體重」引起廣大迴響。

後來她又把生活上的斷捨離延伸到想法和觀念上。「果決判斷,積極面對」是她現在對待事情的觀念。她運用這種新得來的果斷積極,從去年夏天開始即知即行,陸續帶著3個孩子徒步走了200公里,北至太魯閣、南至台東市。

她也在這段路程中,跟孩子建立起了難以忘懷的默契和記憶。以下是她自述徒步心路歷程的內容:

我和阿文徒步往南的第二天,加上第一天的路程,已經走了50幾公里,時近傍晚,我們在往瑞穗的路上遇到了施工路段,很不好走。天氣變來變去,雨停了我們把傘收起來,但沒多久又下雨,腳下踩著拖鞋蹣跚前行。

從早上開始,衣服就沒有乾爽過,一下是汗水的黏膩,一下又是雨水的悶濕。種種的不適,終於,阿文又生氣了,不斷抱怨,覺得走路很無趣,媽媽更是無聊,安排這種活動,問我為什麼要帶他出來走路?在家裡玩平板不是很好嗎?

我說等到我離開你的那一天,或許你會想起的,就是我們一起走的這段路。但他還是很不開心,不想跟我肩並肩,我們的距離逐漸拉開了。

在大雨滂沱下穿拖鞋繼續走、在天色漸暗時得趕路不能休息、在膀胱飽漲時沒有廁所只能忍耐、更不用說陽光普照時,從柏油路上傳來的熱氣.。兩天走了67公里後,我和阿文有以下的對話:

我問:「阿弟,上次學隆哥哥走路環台,為的是想找尋自己的人生目標,你覺得為什麼他做這件事就可以找到目標呢?」

阿文想了想回答:「因為他已經經歷過人生中最辛苦的事了。」

(與阿文的徒步之旅,汗水和雨水交織在一起,但這些艱辛,最終都成了母子倆成長的養分。)

40歲的我,陪伴3個孩子徒步走過200公里路

我住在花蓮,40歲,是一個普通的國小老師,有3個小孩。要帶孩子長距離走路,一開始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動機,許多帶孩子爬山、騎車環島的父母都更值得敬佩。

去年老二阿文國小快畢業時,我跟他有一個共同的空檔,於是我帶著他從花蓮市出發,徒步往南走67公里到瑞穗。後來放暑假了,又帶著三年級的老三阿得,從瑞穗走42公里到富里。再趕在暑期輔導開始前,帶著升九年級的老大阿咪,從富里走30公里到鹿野。

今年寒假我們繼續走,往北走到太魯閣,往南走到台東市,和3個孩子一共走了5趟路,總計200公里。

身為3個孩子的母親,分身乏術、顧此失彼是日常,分別和每個孩子走路時,他們都(不得不)獲得媽媽全心全意的陪伴。我也才有機會,在沒有外力的干擾下,分別和他們有較深入的對話。

即將升高中的老大,原來對未來已經那麼有想法;剛進入青春期的老二,其實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傢伙;一直沒機會好好撒嬌的老三,終於可以獨佔媽媽。也由於長距離徒步並不是一個生活中的常態,我可以藉機觀察每個孩子在面對體力極限、心理壓力時的反應。

(陪著阿得的這42公里,看見了孩子不同的面貌,也在過程中激發更多對話與想像。)

從生活斷捨離做到想法斷捨離,才有勇氣踏上旅途

以前的我,因為有著處女座A型的龜毛性格,凡事要求完美,若沒有百分之百完整的計畫,是不可能去做的,做了以後又會擔心東擔心西,搞得旁人很有壓力。

這2年我在生活上執行斷捨離,個性改變了,不再拘泥小節、不再猶豫不決。因此,帶孩子長距離徒步的念頭一冒出來,我想的就只是「如何執行」,而不是產生「我一個人有辦法帶孩子嗎?」這類於事無補的消極想法。

這其實是一種想法上的「斷捨離」,即「果決判斷、積極面對」。而且,一路上不斷的練習,時時刻刻都在做決定:「要不要搭便車?」「孩子走不動了怎麼辦?」

走路時看了花蓮南區玉里、富里一帶的田園美景,我同時也思考了很多事情。人生,只需要一個背包就可以存活了,到底有什麼好捨不得的?或是有什麼好計較的?

(帶著即將上高中的老大阿咪,走過第三趟徒步旅行。看著途中的美景,一路上不停練習如何和自己的想法「斷捨離」。)

徒步之旅後,孩子變得容易滿足、也更隨遇而安

而過程中,我也發現孩子的變化,變得容易滿足:休息時能在便利商店吃一點東西就歡天喜地;不一定要去什麼地方旅行,走路就很好玩了(今年寒假的徒步,反而是孩子們主動要求的);走第二次時,遇到不好的天氣,他們也能轉念告訴自己「凡事老天爺都有最好的安排」,下雨又沒什麼,換上拖鞋就可以繼續走啦!

我認為,能在想法和慾望上斷捨離,就是對孩子最好的身教。

這幾趟路走完後,我分別和每個孩子有了「專屬」的回憶:我和阿咪在卑南的路上聊她對高中生活的想像;我和阿文在壽豐的鄉間小路上和黑狗對峙;我拖著啜泣的阿得在富里的鄉道上,邊走邊說著人生大道理。

而以「距離」來衡量「時間」,則是屬於我和孩子們心領神會的默契了,停下來「休息30分鐘」,我們會說「休息了2公里」。這些經歷,應該會成為我們的勇氣存款,未來人生遇到困難時,就提領勇氣幫助我們突破重圍!

我想,我們還會繼續走下去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