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目前有二萬一千多人插著管或氣切,連在呼叫器上,無法言語,四肢攣縮變形,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其中七至八成意識不清。一般人以為癌症最花錢,一年要使用八個人的保險費,但其實呼吸依賴者,要花到四十四個人的保險費。
其中近七成是七十歲以上的老者,家屬子女把老人家送進來時是抱著希望,有一天老爸老媽會好起來回家安享晚年,卻不料月月年年過去,老人家被折磨到變形,也沒再醒過來。
我的老爸最後也是被很多管線纏身,接上呼吸器昏睡,直到四個月後離世。他住院時,我常在夜裡從辦公室奔去醫院看他,在昏暗的床間找到已攣縮變形的老爸,看著他像個破布娃娃癱在床上,彼此無法溝通,連他有沒有知覺意識,我都不知道。
另個痛苦也在「沒有下一步」,我們究竟能做什麼呢?醫生也不能做什麼,只能對我的話點點頭,我說「爸最怕痛,請您務必想辦法讓他少受點痛苦。」我們都是不能得到釋放的受害者。
攣縮變形的大體入棺後,要蓋起來時,我知道工作人員有用力,爸又再度受苦了。每次想到,淚水就忍不住。
這個悲慘需要被善待被解決。六大思考方向,包括:
修訂醫院評鑑內容,加強管控呼吸照護病房;
民眾辦住院時簽署安寧緩和意願書;
修法,家屬簽署同意書可撤除病人的呼吸器;
醫界、學界探討無效醫療,推動重症緩和照護;
民眾預立醫囑,維護生命自主權;
家屬應思考如何做,對病人最好,學會善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