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女人故事
市長:寧靜姐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婚姻愛情【女人故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本文已被刪除
 瀏覽1,569|回應6推薦3

龍冬子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藍色筆跡
涼涼
丁妹妹

本文因「重複貼文」,已由 龍冬子(JOY) 於 刪除。
 回應文章
For your reference
    回應給: 龍冬子(JOY) 推薦3


承啟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丁妹妹
B
寧靜姐

 Hope it might offer you some useful information you need.

公公的遺產

作者:憶文

最近我有個九十八歲高齡的表叔在台灣過世,表哥他們為他舉行了一個逾三百人參加、備極哀榮的葬禮。表叔一向特別寵我,我無法返台參加葬體,內心深感愧疚。

 

接著,聖誕節前,我那九十高齡、身體仍很硬朗的美國公公突然在院子裡摔傷逝世,噩耗傳來我們都很悲痛,可是外子很快就恢復一切的正常活動,唯一不同的是,他立即將每週五晚上定時給婆婆打電話的習慣(這是他的一種孝順方法),改為每天晚上都給婆婆打一通電話了。外子的姊姊和弟弟都住在婆婆家附近,婆婆指示,公公葬禮一切由他們姊弟代勞,我們不用趕去加州奔喪,因為公公生前即已立了遺囑,言明死後家人不用為他舉行任何葬禮,只要通知某公司來把遺體運去火化後,將骨灰灑在山上就行了。婆婆還說:「爸爸生前早就與該公司簽好了合約,並且也已經繳清了一切的費用。」乍聽此言我心中真是萬分不忍,婆婆與其三個子女(包括外子在內)卻都認為,遵從公公的遺囑辦理後事並無不妥。 

公公去世後,外子的姊姊及弟弟擔心婆婆一人獨居,睹物思人,情何以堪,姊弟倆堅持每天晚上都去睡在婆婆家裡陪她,婆婆居然屢次在電話裡跟外子抱怨說:「根本無此必要嘛,我可以自己照顧自己的。」外子姊夫退休前是外交官,交遊很廣。他們夫婦很久以前就已安排了很多歲末年初的社交活動,並未因公公的過世而取消。婆婆自己家裡也仍像往年一樣地擺設了聖誕裝飾,聖誕節那天她還欣然應邀去女兒家參加了聖誕聚餐。他們這些觀念與行為在在都令我感到啼笑皆非,將心裡的感受告訴外子時,他卻很平靜地說:「其實孝順最重要的,就是要在父母生前及時行孝,父母死後的一切繁文縟節都是後人要做給外人看的。人一旦離開了這個世界,任何的追悼會與葬禮,對他們就都不重要了。」 

像我婆婆家這樣不因公公的突然撒手人間而天天哭哭啼啼,攪亂了生活秩序,全家老少都能如此快速地療傷止痛,馬上就恢復了一切正常的起居作息,充分表現了他們外國人「It's time to move forward.」的精神。走筆至此,不禁想起多年前在佛州時,我們與一位猶太裔老教授夫婦很熟,後來老太太死於肺癌,才喪偶沒多久,老教授就帶著一位年輕女朋友來我們家玩,我當時對老教授很不諒解,在辦公室與美國同事提及此事,他們都說:「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that. His life has to go on.」不久接到老教授的喜帖,他娶的居然還是另外一位中年婦女,可見他女朋友之多。 

由於中西文化的不同,中外父母對遺產的處理方式,在觀念上也有顯著的差異。中國人不把錢財全部留給子孫的為數不多,可是在歐美國家有不少老人會將遺產捐給大學建校舍、設獎學金,或者捐獻給各種慈善機構,以嘉惠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公公生前是航空工程師,與婆婆平日生活極為儉樸,家中一切大小諸事全都躬親自理,是個十足的工作狂,七十歲退休後在家裡也總是自己修這修那、割草、砍樹、清游泳池,一點兒也不得閒。他把三個子女都供給到了博士學位,也將他們訓練得都很能吃苦耐勞,這點與傳統的中國父母並無不同,然而在兒女都成家立業之後,公公便曾不只一次地對他們說:「你們都有一技之長,我責任已了。你們別指望我的遺產,我死後將把所有財產悉數充公。」他的三個子女對公公那坐落於加州山上價值上億美元的數棟房地產居然也都能無動於衷,確實難能可貴。他們姊弟三人的態度是:「那是爸爸的財產,他有權對他的財產做任何處置,我們將會尊重他的決定」。現在公公走了,婆婆也已是八十九歲風燭殘年的老人了,日前她已公開宣佈,她將繼續蕭規曹隨,不會變更公公生前的一切決定,三個子女仍然無人提出任何異議。 

公公為人木訥寡言,一生擇善固執,老年生活經濟完全獨立自主,從不打擾子女,最後走的也如此乾淨俐落。他以身作則為子女樹立了一個獨特的楷模──人活著的時候就要努力工作,善盡職責,無須在意身後事,兒孫自有兒孫福,不必為子孫留遺產,一旦上帝徵召,便將財產回饋社會。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44&aid=2118170
My Two Cents
推薦1


ocean9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寧靜姐

您覺得中華文化有哪些?
我覺得﹐中華文化最獨特的地方是﹕「包容」。

您覺得中華文化優於西方文化應該被流傳給下一代的有哪些?
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和諧」而非「征服」﹐卡翠娜颶風在新奧爾良所造成的慘劇應為最佳註腳。

您覺得『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禮』、『義』、『廉』、『恥』算不算是中華文化者之一?這幾項中有哪幾項值得傳承給下一代的呢?
應該傳承給下一代﹐但是首應先將它們之中含有「絕對性」及「單向性」的內涵去除。

您覺得西方文化好嗎?好在哪裡呢?
西方文化得希臘及羅馬之精髓﹐集強權與掠奪之大成。 唯有對物質世界之好奇﹑對求證的執著﹑及對理性的重視值得我們學習。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44&aid=2113973
簡述...
推薦1


B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寧靜姐

調查問卷傳統的西方人?
很難概括哩~ 南歐與北歐人差異就很大,
更別提南、北美洲本身再 與 歐洲人之間的差距?
B只能以本身長年在海外見過的實例, 梢微陳述...

傳統的西方人怎麼對待子女的?

南歐人跟臺灣人就比較相近, 寵小孩生活較無規章;
每個家庭有不同家教...只是一些綜觀的傾向.
譬如: 瑞士人家庭的小孩上小學以下的年紀, 大概一家人晚餐後不超過21:00 小孩一定上床休息. (即使偶而睡不著, 也得留在自己房間, 不許跟大人混到三更半夜) 

上餐館不見小孩把餐館當遊戲場, 一般都會好好坐在自己座位上用餐, 不守規矩的小孩, 父母是不會帶出門獻醜或去干擾別人.

最常見的是: 教育子女, 凡事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臺灣的情況呢?
全家人如連湊在一起用晚餐, 溝通閒聊的機會都少有.... 如何談家教?
為什有保人制度? 再看臺灣檯面上的政治人物, 有多少人是專開空頭支票的?


為子女繳學費到幾歲?

無一準則, 完全依家庭的經濟狀況而定. 當初B在美國求學, 有不少同學是自辦貸款, 一半以上的有打工....  B的老公, 家裡供他到大學畢業, 工作後一切完全自理. 瑞士只要上公立學校完全免費, 連書籍、作業本、課外活動...都包括. 大學也只象徵性年收約NT$ 25,000.- 但生活費用極高, 教養孩子並不容易.


讓子女幾歲獨立不再予以經濟資助?

一般瑞士人, 不上學就習藝、然後進入職場. 年齡不是明顯界線, 在經濟無法獨立前可暫住家裡.... 工作正職後, 一般會搬出去獨住.  除了農村見不到三代同堂, 即使住同一宅院, 也各自獨立門戶.


西方的社會福利為何?(略述即可)

羊毛出在羊身上, 社會福利的錢不都從稅收來嘛?
要談?太庬大覆雜....


所繳的稅約為收入的幾成或幾%?(略述即可)

B公在美國工作時, 單身、無房、無貸款, 約有 1/3薪水進稅
西方人重隱私, 絕不談個人收入明確數字. 即使是同事或親人.
瑞士的稅率比西歐國家低, 繳稅的計算很覆雜...貸款、不動產、子女數...
結婚剛返瑞士的第一年, B公年收入比在美時多1/3以上, 卻只付約10%稅.
現在嘛?朋友圈中哀哀叫...不少人付45~30%. 想逃稅根本不可能, 除非自營業.


傳統西方人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比如我們若以『孝』為先,西方人呢?

可能是基督教義裡的傳統吧? 可中歐人又很少人進教堂.....



旅人世界 & B's 心眼 -
遊賞世間美的人、事、物...究境一探,是否真的"物以類聚"?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44&aid=2113185
請翻看市政中心
推薦0


寧靜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早已取消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
    回應給: 龍冬子(JOY) 推薦0


B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城主瑣右鍵, 要回應此文得重覆寫很多字....很麻煩哩!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44&aid=2111616
孝, 不該等於犧牲自我的靈魂
推薦4


B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涼涼
丁妹妹
809666
華碩

每個成長於臺灣的子民, 或重或輕總承載著中華文化的傳統.
不管有多少的愛或憎, 都已溶解在自己的潛意識靈魂中.....

人在海外面對不同衝激, 開始有迴異的思緒.
處在不同環境, 那"原生傳統"的壓力如何比擬? 理喻?
換穿鞋子...或許能解二、一?

華人傳統中最為難的是: 不懂什麼是"尊重"
很多人的觀念仍是:  孩子是我生、我養, 當然是我的, 理該順從我意!

一個生命並不該屬於另個生命, 否則為何會有不同靈魂與意識呢?
親人之間的良好互動理生於愛, 而非以權來主宰。

感覺上在海外生活較容易擁有: 只當自己的自在.
而在華人的世界里, 往往有著太多的人情珈瑣..........

*也算是回應: "二個女人 一個男人" 一文.
遠離只是壓鬱下, 不再遵從的解套反撲..... 外人如何評置對錯?
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2107562&no=344&raid=2107948#rep2107948


旅人世界 & B's 心眼 -
遊賞世間美的人、事、物...究境一探,是否真的"物以類聚"?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44&aid=210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