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喬茜
這一天,旗山的天空很陰霾。 用完一百二十元一客的「鳳梨炒飯」,思及腳下這塊土地,曾是日據時代日人練武練兵的武場,不禁興滄海桑田之慨。 「日本人在台灣蓋了不少武德殿呢!旗山的武德殿最美!」旁座一名旗山人這麼說著,說話時,有著自以為是的驕傲。 「不過,民國八十三年被火燒了,現在的武德殿是重修的。」有點遺憾地:「廣場晚上有表演,白天展演廳有藝術展出。」他熱誠地邀約我進入旗山文化。 「旗山除了武德殿,就只剩老街可看了!」進入展演廳,向櫃臺服務小姐問路,她的答案令我失望,不過,我還是不改初衷地打開旗山的門扉。 原來旗山如此豐富──「香蕉王國」、「高雄的後花園」、「地方建築博物館」你相信嗎?這些都是旗山自來的美譽。 旗山的香蕉輸出曾經賺取台灣八分之一的外匯,旗山也因此產生不少因香蕉致富的「田僑ㄚ」。但當香蕉一再因生產過剩,不得不以壓土機碾碎,旗山的農業只得被迫轉向加工產業,於是香蕉乾、香蕉湯、蕉肉粽、香蕉船冰品等應運而生。 至於「後花園」一說,乃是因為旗山獨具一格的山色。你可以往鼓山公園的「高雄縣孔子廟」一探幽微。高雄縣孔子廟擁有全國最大的祭孔殿堂,此地據說是「越夜越美麗」!夜裡,你可以在孔子廟前識遍整個旗山,將廣闊的天地盡收方寸;至於白天,卻鮮少人拜訪,偌大的空間任其荒廢,似乎是各地孔廟安於的命運。 旗山的寶,藏在不被留意的暗處,除非你願意下車徒步,否則很難在一片零亂的街景中虜獲。「旗山老街」是提供觀光客觀光的樣板,來回走過不少趟,除了它的「老」,似乎度量不到它的內涵。「老街特殊的是,南段是『石拱圈亭仔腳』,北段卻是『洋牌樓』。南段有鄉土味,北段卻很洋味──」當一名耆老如此告訴我時,才察覺自己的粗心,原來老街的美,美在中西相映。 旗山建築兼具土著、漢式、日式、歐式等風貌,這是旗山獨有的歷史資產。平埔族與漢埔的土埆厝茅屋,野性地杵入旗山的歷史;或者你可以漫步在由31塊砂岩石塊、十五塊馬蹄形石串接而成的石拱圈下,享受古意盎然的逸趣;而擁有九十多年歷史的旗山火車站,造型小巧、活潑,是旗山的開始,旗山的地標,維多利亞歌德式建築更是全國絕無僅有。試問,你能坐視這一切落入埃塵,輕蔑旗山「建築博物館」的美譽? 下雨了,用手撫觸旗山媽祖廟前庭石階與石碑。據聞每一塊鋪成石階的青斗石皆遠自福建而來;而廟前石碑上,竟然是乾隆年間禁絕流棍(流氓)的揭示,廟的社會功能在此與宗教意義充份結合。廟前一名老者獨坐,任雨絲飄打,寧靜的午後,此刻不知他腦中是哪一段人生?哪一幕景致?哪一個思慕的人? 「枝仔冰城」有七十五年歷史,是許多旗山人童年的記憶,旗山人即使離鄉在外,也依然心繫著童年最真實的滋味。 「『日本ㄚ』壞是壞,至少是照步來!」一名在老街擺攤賣菜的老先生這麼說。對他而言,回憶過去似乎比活在現在快樂多了! 走出旗山,陽光普照,我期待下一個城鄉不再有烏雲竉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