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明全文》以民主價值 豐富對台灣認同
記者羅曉荷/台北報導
中研院研究員吳乃德、副研究員范雲與前美麗島雜誌總編輯張富忠等人,近日已擬妥「民主政治和台灣認同的道德危機——我們對總統、執政黨和台灣公民的呼籲」,他們表示,在失去道德威信及人民信任時,陳總統應慎重考慮辭去總統職務,他們並直指政治領導者以動員族群情感來取代反省。以下是聲明全文:
族群取代反省 令人遺憾
台灣憲政史上第一次總統罷免案雖已落幕,可是總統家人和親信涉嫌弊案所引發的社會政治動盪仍未平息。政治領袖及其周邊人士涉及弊案,是民主社會常見的道德和領導危機,也是我們透過反省和檢討,以提升民主品質的契機。令人遺憾的是,政治領導者卻以動員族群情感來取代反省。更令人憂心的是,民眾,甚至學界,則以認同立場來壓抑對民主理想的追求。結果是,我們的民主品質無由提升,我們對台灣的認同也成為空洞的口號。
失去信任 政策將受懷疑
陳水扁總統的親信與家人,陸續遭指控涉入各類弊案、關說、和收賄,他的副秘書長及女婿已先後遭羈押、去職、甚至被起訴。總統對外代表台灣全體人民,對內統帥三軍,重要榮典頒授以及法律均以其名義發布,無疑是全國最崇高的職務。任何人擔任這個職務,都必須受到人民的尊敬與信賴。而且,總統對公共政策和國家的走向擁有決定性的影響力。當總統失去人民的信任,政府的政策和作為,也將受到人民的懷疑。我們期待陳總統體認這個職務所賦予的重大責任,以及政治責任與法律責任的區別。在已經失去道德威信和人民信任的時候,我們呼籲陳總統慎重考慮辭去這項職務。
主動辭職 民主難得典範
罷免案的結果顯示,陳總統仍然享有足夠的權力和影響力,來護衛他的職位。他如果願意在這個情況下主動承擔政治責任而辭職,將為台灣民主樹立難得的範例。他的辭職將對台灣政治做出巨大的貢獻,對台灣民主發展也將有深遠的影響,其價值遠超越司法正義所能衡量。
本土政黨 別忘歷史責任
民進黨是台灣第一個本土政黨,不應輕忽自身所擔負的歷史責任;應以台灣民主政治長遠發展的歷史高度處理目前的政治危機。民進黨在黨綱中宣示追求的政治藍圖是為提供人民追求自由、民主、幸福、正義及自我實現之機會。如今,民進黨能否以自我反省批判的態度,處理首度執政即遭遇的重大危機,正足以檢視其能否信守黨綱所楬櫫的政治理想。
而對台灣的公民,我們呼籲:讓我們以民主的價值和理想,來豐富我們對台灣的認同。當我們因為認同立場,而放棄對提升民主的追求,我們其實也殘害了我們的台灣認同。
台灣認同目前正遭遇著艱難的挑戰。外部,我們面對中國崛起的強大軍事威脅和經濟影響力;內部,台灣民眾的認同仍處於分裂的狀態。民主品質的提升,是台灣認同目前唯一可恃的基礎。如果沒有高品質的民主生活,我們如何說服自己及他人,為台灣奉獻心和力?義大利民族主義運動領袖馬志尼在建國運動中,告訴他的義大利同胞:「如果有一天義大利人不再追求自由和民主,我將以身為義大利人為恥。」我們則要如何對自己、對我們的後代解釋,我們今天的努力和作為呢?
認同 不是區辨敵我口號
民主不只是一套安排政治權力的制度,它同時也是一個要求其公民不斷反省、有意識地更新,不斷充實其內涵、提升其理想的道德社區。認同不應是一個區辨敵我的口號,它更需要充實的文化價值做為其內涵。我們期待陳總統在這個民主的初生階段,體認他對未來民主發展可能發揮的關鍵影響。我們也期待台灣的公民,用民主價值來豐富台灣的認同。讓台灣成為一個所有人都願意為它奉獻的地方,讓台灣成為一個值得所有住民驕傲的民主自決共同體。
【2006/07/13 聯合報】
-----------------
冷眼集》扁政權面臨道德危機
本報記者羅曉荷
在民進黨全黨都被惡搞民粹的陳水扁總統綁架之時,長期支持民進黨的學運世代、社運界領袖及美麗島受難者卻毅然站出來,公開呼籲陳水扁下台。這不僅代表民進黨與知識界及學運界的決裂,更為陳水扁政權帶來最根本的道德危機。
范雲、吳乃德這些學者,與反對運動關係極深刻,並實際與民進黨一同參與台灣民主的進程,他們也長期支持陳水扁總統;與高舉反叛大旗的學運分子鄭麗文、駱武昌不同,他們並非民進黨內權力競逐下的失敗者,也無意從政。此時他們跳出來批扁,象徵陳水扁及民進黨在知識界、學界及社運界的全面崩盤。
事實上,民進黨早期對台灣民主的堅持,讓綠營有一批死忠學界分子跟隨,他們與民進黨一起創造了反對運動的高度,早期以解構黨國資本主義一書出名的台大教授林忠正等人,也是其中代表;范雲等人最後未投入政壇,仍在學術界關懷台灣政治及民主發展。
但曾幾何時,民進黨執政後,因路線不清,道德性及理想性備受質疑,讓這些當年與民進黨當權者併肩奮戰的學界人士相當失望;他們一開始保持緘默,但在扁大舉操作族群,以本土政權挾制人民,甚至綁架了台灣民主發展的成果,在民進黨一致反對罷免陳水扁總統後,他們忍無可忍,決定跳出來。
這樣對抗的威力,比來自反對陣營的力量更強。正如范雲所說,藍營不具備批判扁的道德正當性;扁可以輕易將藍營打為「賣台」、「政治惡鬥」,但面對這些長期支持綠營、根本就算綠營一分子、且毫無權力野心的學者,陳水扁還能扣什麼帽子?這樣的反省力道,恐怕是民進黨承受不了的吧。
【2006/07/13 聯合報】
在漂流中~美麗,在書寫中~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