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浪漫的南美風情
市長:龍公主 卡門演出側記  副市長: 多硯坊 (休) 琪 ( 龍公主)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文學創作其他【浪漫的南美風情】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陸 游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李叔同 vs. 弘一大師
 瀏覽1,608|回應2推薦7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7)

默默
茱茱愛茱
琪 ( 龍公主)
天平
龍公主 卡門演出側記
心念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弘一大師德相

 

李叔同 vs. 弘一大師

 

前天,2017/06/29,在 「讓我愛上你」部落格上,看到格主 楚楚動人,你的妻的貼文:青青河畔草(96)我家的家庭煮夫 http://blog.udn.com/willing17325/105410023

 

閱讀到文末:

 

……… 卻誰知,他口口聲聲要修道成仙去,放下煮夫的義務與責任。

沒有他的身影穿織我空腹的日子,失去他拼湊簡單的我的宵夜與三餐,頓然失色的家就會少了個屋頂剩下一頭嗷嗷待哺的豬隻,我孤寂且又飢腸轆轆的臨晚境,傷流景。於焉,我打定好主意對他的愛情出擊,挽留他主廚我的飢

 

心中禁不住一痛:痴情的小女子,想以柔絲繫住將要絕情出家的男人心!

 

不論該文是實境抑或虛擬,仍引我聯想到,李叔同絕情出家化身為弘一大師的故事。

李叔同的歌,我從 7.5歲唱到 75歲,上週還唱過那首什麼「遊春人在畫中行……」的歌。

 

至於他出家後的事,倒不甚清楚。因為自幼儒家「子不語怪力亂神」的庭訓,加上一生從事科研的經驗,始終和宗教無緣,故未追蹤。

 

直至隨淨空老和尚學佛的那兩年中,才聽到「李叔同化身弘一大師」的故事:

 

李,說走就是,躲到深山寺院中剃度。他的日本女人,循蹤追尋,獨攀入山,但被摒絕山門之外,在雨中哭喊了七天七夜。

 

這種行為,據說,在佛教講究因緣、因果的基本理念上,說不過去。在他沒有把世緣處理好之前,不應該一意孤行,滿足自己但重傷親人,惡緣一結,怕不糾纏他500? ! (註:電影「劍雨」即延用此禪門之理,但本人不信投胎轉世論;達賴喇嘛亦及身廢止了靈童轉世的傳承。)

 

弘一被尊為律宗大師,但本人對「經、律、論」三藏中的「律、論」沒有親和力(註1),故對弘一沒有興趣,也無任何看法,只嘆那日本女郎的癡情,可憐如雨夜落

花,隨水流逝,無所依止!

 

(註1)無相三皈依與川貝枇杷膏 http://blog.udn.com/jfeng13x/105240152

 

和李叔同相反,處理得好的實例,倒也見過一個:

 

男主角就是那個在三篇拙作中描述過的「怪人」 -- 一位很有趣的怪老頭(234)。他原任中學教師,七十多歲才出家,全心全意深入經藏;八十多歲還循白雲老禪師在四十多歲時的行腳足跡,苦行行腳繞台灣一周。

 

(註2)怪人與智者啟示錄六則之一(不結緣) http://blog.udn.com/jfeng13x/89053656

(註3)怪人與智者啟示錄六則之二(人法)http://blog.udn.com/jfeng13x/89256848

(註4)怪人與智者啟示錄六則之三(頑石化淨石)http://blog.udn.com/jfeng13x/89585596

 

他住錫的菩提寺,原為男女同寺,後來比丘們被新住持比丘尼趕走,獨留此老:一則因其高齡,已無男女之別;再者,比他早出家數十年的比丘尼,遇到佛經上的問題,都得向他請教。

 

怪比丘的老婆,健康不佳,脊柱側彎,行走不便,但人緣極好,四眾弟子皆以「OO阿姨」稱呼。她仍住在成功大學附近的俗家,每週至少三次赴菩提寺。她需要轉兩趟公車到關廟,再步行五公里上山,卻甘之如飴,因為可以接近那位只認她為一般居士的「非老公」。

 

日本人把「離婚」叫做「斷緣」,想必源自佛教,因為出家人的「出家」就是斷絕親緣。一如死而復活,新生命中不再存有俗世的家族、血親,於是父非父,妻非妻,子女非子女。在他們眼中,這些「俗家前生」的親人,只是「可憐憫的眾生」而已。

 

這種理念上的分野,在李叔同時代還是根深蒂固的,但因世態、時局更迭至今,已漸漸模糊。「OO阿姨」的冰貞,是她殘軀生存下去的支撐;雖然在他的眼中,她只是芸芸信眾中的一個居士,但容許她在近處徘徊。雖然兩人只是「偶而碰面」,但對這位癡情的阿姨來說,已是萬幸矣!

 

行文至此,不禁感嘆:人之一念,造成了多少悲歡離合!

 

但願仍處身如此苦境中人,皆能以智慧化解,另拓互不傷害的新人生!

 

延伸閱讀:

老祖終於告上法院了(萬事皆在一念間) http://blog.udn.com/jfeng13x/92346907

不解思。不解念。一轉成休 http://blog.udn.com/jfeng13x/92461041

千佛山的家風 http://blog.udn.com/jfeng13x/93762024

怪人與智者啟示錄六則之五(一音說法) http://blog.udn.com/jfeng13x/89789657

怪人與智者啟示錄六則之六(老和尚的生魚片、烏魚子)  http://blog.udn.com/jfeng13x/89900244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309&aid=5662257
 回應文章
李叔同的中年突變,是否一種姓名學上的奇特現象?
推薦2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小丹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李叔同的中年突變,是否一種姓名學上的奇特現象?

 

劉姐【珍辰】是姓名學專家,2017/07/03 向她請教:

 

很好奇,李叔同的中年突變,是否一種姓名學上的奇特現象?

 

劉姐【珍辰】在逍遙閣訪客簿留言解惑如下:

 

若乃撇開姓名學就叫離題,所以珍辰想以姓名學的觀點試著加以探討

 

叔同加總14劃是破壞改革數在地格表其事業需不斷破壞和改革才合局

 

觀其在藝術領域與當代的保守理念相當不同可算是合了破壞改革特質

 

反觀孫中山破壞改革數是由孫中二字合成的人格故此君終身奔走革

 

即便將入土前仍不忘百般叮嚀革大清的命尚未成功同志們仍需要努力

 

人生最終極的意義在於不斷成長故而才會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說法

 

在藝術領域已無其破壞改革數發展空間因此看破紅塵是最極緻的破壞

 

而最極緻的修行不外乎自在依珍辰我淺見弘一顯然是在道上給修偏了

 

一來對不起紅塵俗世的情緣未了二來且放不下自己的修行之路的執著

 

因此這李叔同改成弘一大師純粹是沾了其未修行時的俗世塵緣之光哪

 

【多情反被無情惱】

 

延伸閱讀:

多情、絕情皆為心之陷阱,談:李叔同 vs. 弘一大師(情為何物?之一) http://blog.udn.com/jfeng13x/105637566

有緣則聚,緣盡則捨;無罣無礙,還我自在。 http://blog.udn.com/jfeng13x/105784848

[有緣則聚,緣盡則捨]的反思  http://blog.udn.com/jfeng13x/105879838

意願?不要強求! http://blog.udn.com/jfeng13x/105880687

緣。因果。輪迴(琴文) http://blog.udn.com/jfeng13x/82441145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309&aid=5666414
簡介:從李叔同到弘一大師
推薦3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琪 ( 龍公主)
心念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李叔同留日時期初學西畫的素描作品(圖:杭州師範大學)

 

簡介:從李叔同到弘一大師

 

(註:本文乃提供資訊轉貼,如不允許,煩請賜告刪除。)

 

轉載自菩薩在線:
http://www.pusa123.com/pusa/news/fowenhua/2016105816.shtml

 

早現茶花女,終成苦行僧:從李叔同到弘一大師

文:佛門網| 2015-10-16

 

今天(農曆九月初四)適逢弘一大師圓寂紀念日,我們整理了這篇短文,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弘一大師住世六十三年,大抵示現了兩種形態的生命:美學與莊嚴。

 

三十九歲前,他叫「李叔同」,所展現的是純美學的生活。年輕時,李叔同縱情聲色,寫詩、書畫、作曲、演戲,以浪蕩不羈的情懷塑造出唯美的生命。他是引入西方藝術的先驅,不僅創辦了中國第一份音樂刊物,還為後人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如大家耳熟能詳的〈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早年留學日本的李叔同,於1907年從報紙得悉江蘇等地水災,造成嚴重饑荒,於是與其他留學生舉行義演籌款賑災。這是他首次男扮女裝,演的是「茶花女」,也是中國第一個話劇團。

 

然而,事業如日中天之際,他卻突然選擇遁入「空」門,化身成佛門比丘。

 

三十九歲之後,他蛻化為「弘一大師」,並且踏實地實踐佛教義理,相對於之前的歲月,他此後所示現的是莊嚴的生命。出家後,弘一大師的生活不但簡樸,更視名聲地位為累贅,唯恐避之不及。此外,他提倡戒律以挽回當時道風頹喪的佛教。他認為僧人的品行道德,應在一般人之上。如果僅與一般人相當,甚至不如在家人,那麼難免遭社會人士鄙視。由於大師篤實殷切地貫徹戒律,他也因此成為律宗第十一代祖師。

 

除了言教之外,弘一大師還以身教示範。晚年有位照顧他的慧田法師,在做飯時,把幾個壞的小白蘿蔔丟掉。弘一大師散步時看到,就撿回地上的蘿蔔,高興地說:「生蘿蔔吃下是最補氣的」。放了少少鹽,便甜絲絲地吃起來。見到大師的身教,慧田法師從此不敢亂丟食物了。

 

直至示寂前,他寫下遺囑,交代身後「五事」,其中一項是,遺體入龕後,須用四個盛滿清水的小碗,墊在龕腳,以免螞蟻嗅味爬上,致遺體火化時損害螞蟻生命。

 

總之,大師以戒為師,行持樸素無華,然則常人見到佛法的高深,卻忘卻修行的樸實。這令人聯想起,蔣勳曾以「萬花筒」形容這位晚晴老人的生命,「萬花筒中其實只是一些簡單元素,但是,經過三稜鏡的反照折射,似乎就出現了絢爛華麗的圖像。」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309&aid=5662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