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收藏以壽山石和沉香木為主
對田黃與沉香這兩項曾經下過功夫研究
有興趣的市友 歡迎一起討論
這文章 研究立論頗為中肯 貼過來與大家分享
殊勝之田坑石
作者:佚名
來源:中華網
發布:2011-5-23
明朝開始才有田石問世,繼而清朝皇帝喜愛田石,官場與富紳才跟随風氣競逐收藏,迄今有三、四百年的曆史。适逢“文革亂世”,才有機會目賭大量從内地流出的老田石,并且用來和新出土的田坑原石作觀察參考比較研究。這得天獨厚的機緣,使我們對田石的認知與古籍上的描述産生了一些差距。
要了解田石,首先要從地形的認識開始。我們都知道田石的産地是在坑頭底下一、兩公裏的位置,這個地方本來是河床,以後才開墾作田,可見是先有石頭,後有田,所以要跟坑頭附近幾個坑的石頭聯合起來研究才有意義。
研究田石應着眼于酸化程度。古書因爲資訊不發達,靠着口耳相傳留下來的線索,難免失之于主觀臆測,硬把田石和坑頭分開來獨立研究,結果是衆說紛纭,莫衷一是。其實看坑頭地形就知道田石的來龍去脈:坑頭、水坑加上左邊的都成坑、馬背與同性質的尼姑樓、迷翠寮。右邊則爲高山性的荔枝、太極頭,這些石頭後來被山洪沖刷’下來埋在河床,以後才開作田。開墾的時候殘留的石頭,經過漫長的酸化過程,甚至也受到農民施肥的影響,加深了酸化的程度。
因此,我們要了解田石,不能隻研究表面上的紋路或者它的格來分别,應該著眼在田石酸化的程度來進行研究,這才是正确的。換言之,也就是由坑頭附近幾坑的石頭有什麽顔色,田裏就有什麽顔色,這才合理。并不是在紋路上、格上、皮上來做文章。
另外書上也提到蘿蔔絲紋是田石的特征,這也是不可靠的。山坑很多石頭都有蘿蔔絲紋,就是連巴林、泰國石(泰來石)、韓國石,都會找到一樣的痕迹。相反地我們還會見到凝固沉澱得特别幹淨,完全透明狀而沒有蘿蔔絲紋的田石。可見蘿蔔絲紋隻是石頭在凝固沉澱的過程中,同類的礦物質重新結合,還有些許沒有沉澱幹淨的現象。關于這一點,我們可以用放大鏡檢視石頭的紋路,看到一層一層結合然後再沉澱,就可以了解。
紅格與石皮非田石獨有。其次,紅格也不是田石所獨有,像在山坑石、芙蓉、巴林、泰國石等都可以看到紅格。其成因是鋁、矽變成膠體以後往下堆積、填充時産生的間隔,凝固以後,再吸收到由地底岩漿噴發到地表的汞的紅色色素,才産生紅格。而不是如有些書所言“壽山石崩裂下來的裂痕吸收紅的色素",因爲壽山石崩裂時已經凝固到穩定的程度,再去吸收紅色并不容易,何況我們所看見的紅格的裂都是直線的,如果崩裂下來的裂痕則應該是雞爪紋,不會是直線的。
還有“皮"也不能視爲判斷田石的依據。因爲近二十年來就開采到很多沒有落到田裏的獨石有皮,甚至浙江所開采出來的獨石也有皮,有的人就幹脆稱之爲浙江田,這就可以證明“皮”不是田石特有的特征。
田石所見到的“皮”有兩種,一種是有間隔的皮,它是當膠體凝固沉澱時,與岩石接觸所粘黏的礦物質。崩裂于河床後,經過漫長的翻滾曝露,使黏岩皮産生質變,再隐埋于不同酸濃度的土壤中而成爲如黑如黃色澤不一的石皮。另一種沒間隔的石皮則是受酸化侵蝕而成。倘若石質松軟石皮受腐蝕的程度就既深而厚;反之石性堅硬,皮的腐蝕就顯得稀薄。有時沒有皮的田石也屢見不鮮。
由此可見,有石皮并不一定是田石,而沒有石皮也不一定不是田石。因此要辨别田石,首先應分辨是否與上遊坑頭周圍礦石有關,再觀察它酸化深淺來取決,如此更能客觀妥當。
上中下坂皆有殊勝處。田石有上坂、中坂、下坂之分,每當看到灰暗色的田石,便稱爲下坂田。但近期出土田石中,往往發現下坂比中上坂更精純亮麗,上中坂反而經常挖出比下坂差的劣品石。可見這種區分是沒有意義的。隻因玩石都有偏愛黃色的貴氣、紅色的喜氣、白色的雅氣,而石農爲投其所好而透出的訊息,也僅能作爲參考罷了。
總之,田坑石是聚集很多天然條件而形成,相信其他地區不易再有類似巧合物發現。無論大小好壞,都是很殊勝的寶貴文物,我們不宜隻重視作爲商品的精純品,而忽略了劣質品的保存,更應該鼓勵愛石同好,積極找回以往較不受重視的各色各樣的雜石,以便與坑頭附近的礦石作比對歸納保存,以供後學研究之用。不然,假以時日要認識田坑石,将無物作爲教育後進的參考,會是一大遺憾。
發表於20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