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浪漫的南美風情
市長:龍公主 卡門演出側記  副市長: 多硯坊 (休) 琪 ( 龍公主)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文學創作其他【浪漫的南美風情】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陳柏達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倫敦
 瀏覽2,150|回應4推薦8

陳柏達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8)

天平
夏洛蒂
reaizuguo*😻愛吃的民族
黃平
快樂水兵甲狗狗
龍公主 卡門演出側記
Rondo
楊風

倫敦
London


倫敦金融區的景致,從皇家交易所的街景到從勞埃銀行玻璃升降梯拍攝的景致。
  英國的首都及國協的中心。位於英格蘭東南部,橫跨泰晤士河,距北海河口灣80公里(50哩)。該城一度是富裕、龐大帝國的工業、商業及政治中心,現在仍是英國主要的人口、商業和文化中心。面積︰市區2.7平方公里(1平方哩);倫敦內城321平方公里(124平方哩);大倫敦1,579平方公里(610平方哩)。人口︰大倫敦約6,679,699(1991);7,172,091(2001)。


景觀
城市位置
地質構造
  厚而起伏不平的白堊層造就了英格蘭東南部的地形。該白堊層由純淨的石灰岩組成,上部的幾層雜有燧石礦瘤。在白堊層之下是不完整的海綠石砂岩層和60公尺(200呎)厚的不滲水的重黏土層。再往下才是倫敦真正的地質基礎,由古生代(約24,500萬~54,000萬年前)的堅硬岩石構成的穩定平台。這一基礎深埋在倫敦地下約305公尺(1,000呎)處,向南傾斜而去,至英吉利海峽處深達1,006公尺(3,300呎)。
  倫敦盆地是個楔形的斜坡,南面與北丘(North Downs)北南走向的白堊層相接,北面則與從戈林峽谷(Goring Gap)向東北而去的奇爾特恩丘陵(Chiltern Hills)的白堊露岩接壤。盆地的白堊岩床堆積著層層疊疊的第三紀(160萬~6,640萬年前)黏土和砂土,主要為堅實的藍灰色倫敦黏土。在都會區底下這種黏土厚達132公尺(433呎),支承著大部分的隧道和深層地基。底土的最上層是沉積的石礫,最深可達10公尺(33呎),多為燧石、石英和石英岩石礫。也有一片片的製磚土沉積,由黏土和砂土混合而成,常被用作建築材料。最後,現代倫敦實際上是建築在「人為地表」上的,多少個世紀以來連續的人類居住留下了大量的積存物,在倫敦城和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最古老的市中心底下平均厚度達3~5公尺(10~16呎)。

泰晤士河谷
  倫敦大都會散落在一個有點對稱的河谷地段發展起來,四周低矮的石礫和黏土山嶺將它與周邊地區隔開。這些山嶺在北邊的漢普斯特德(Hampstead)高約137公尺(450呎),在南邊18公里(11哩)處的上諾伍德(Upper Norwood)約116公尺(380呎)。在南北這些斷裂的高地之間,地表為一系列高低不等的石礫台地。其中一些高約30~46公尺(100~150呎),其次為面積大得多的泰普落(Taplow)台地,高15~30公尺(50~100呎),倫敦城、倫敦東區和西區,以及南邊較高的幾個區都坐落其上。地勢最低的是河谷底的大片氾濫平原,只比漲潮水位高出幾公尺。泰晤士河在其蜿蜒入海的行程中迅速穿越被限制在南北高地間的台地。古羅馬人在最北面河道切割較高的石礫台地處最早建立起了倫敦城。這裡是泰晤士河漲潮水位航行的上限,無論對防衛和經商來說都是一個理想的所在。倫敦以後的發展主要是從這個中心出發,沿著北岸排水較好的台地進行的。在19世紀建成泰晤士河河堤以前,在南岸的沖積地面上建房較為困難。
  要完整地描繪在建築物崛起之前倫敦所在地的自然風貌,泰晤士河的眾多支流是不能不提的。它們多以石礫層中的清泉為源頭,從南北兩邊的山上向谷底的大河匯流。除了那些流經公園供觀賞的支流還露在地面(如海德公園中的曲流)外,穿越市中心的那些支流早已被涵洞所覆蓋,只剩其名字還被用在一些地名中,如︰霍爾本(Holborn)、艦隊街、沃爾布魯克(Walbrook)等。從倫敦中心往外是一系列較大的支流,或用於航行和相關的行業,或用於取用飲水,或用於石礫的開採,或留作觀賞休閒。西北面的科恩(Colne)河和克倫(Crane)河分別在斯泰恩斯(Staines)與艾爾沃思(Isleworth)匯入泰晤士河。東北面流貫赫特福德(Hertfordshire)大部分地區的利(Lea)河在狗島上游不遠處的布萊克沃(Blackwall)匯入主流,羅丁(Roding)河在下游4哩處的巴金(Barking)與泰晤士河合流。倫敦南部則有一些小得多的河流向北貫入主流。

城市概貌
  倫敦地面的自然概貌可以從幾處觀賞。在漢普斯特德可以看到大倫敦中央盆地的最佳景觀。但從秀特斯山(Shooters Hill)、上諾伍德或亞歷山大宮則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色︰向內有倫敦城和倫敦西區擁擠的空中線,向外有周圍各郡的開闊地、泰晤士河河口、南丘和維耳德(Weald)。儘管倫敦相當開闊,其概貌更接近於20世紀早期有一定局限的大都市,而不像東京或洛杉磯等現代都市那樣毫無限制地散開。戰後新建的綠帶沿著倫敦盆地的山丘伸展,向南沿著南丘和北丘長長的邊緣,向北則是斷裂較多的成串高地。

氣候
  倫敦連續的氣象紀錄可回溯至1659年,記錄風向的資料始於1723年,降雨的資料始於1697年。各種數據的變化顯示了一定的週期性,1740年代和70年代、1809~1817、1836~1845以及1875~1882年都有嚴冬和寒春,但1919年之後則有一段長期的氣溫升高過程,在此期間倫敦的氣溫變得暖和起來,主要是因為秋季的幾個月氣候較為溫和。
  現代倫敦的氣溫與英格蘭東南差不多,冬天不很冷,夏天比較涼快。白晝的平均氣溫為11℃(52℉),其中1月的白晝平均氣溫為5.5℃(42℉),7月為18℃(65℉)。統計資料顯示,每6天中有5天日照,儘管時間不長。倫敦人在4或5月才脫去他們的冬裝,到10月底又開始穿得暖和起來。風向主要為西至西南風。由於奇爾特恩丘陵及北丘的屏蔽作用,城市的降雨略少於周圍各郡。在普通的年份,365天中約有200天為晴天,總降雨量約584公釐(23吋),相當均勻地分布在12個月中。
  雨夾雪和降雪的情況較難預測。從長期的統計來看,平均為20天左右,但每年的變化出入很大。有記載的降雪最多的年份是1695年,降雪多達70天。一般只在每年的頭3個月會降雪,但降雪很少會積存起來。在倫敦的花園裡半硬質的植物可以越冬,不過只有在那些屏蔽得很好、日照充分的地點,倫敦的葡萄藤才能結出甜度夠釀酒用的葡萄。
  大倫敦地區的氣候差異清楚地顯示出城中有個「熱島」,這是由於高樓、內燃機、供暖及空調設備的集中造成的。市中心的氣溫趨高、空氣較乾燥。總的來看,倫敦與周圍地區的最低氣溫差異平均為1.9℃(3.4℉),但個別晚上這種差異可達9℃(16.2℉)。城市的化學、機械及熱力學效應也影響到風速和降雨量。暴雨在倫敦地區往往更為強烈,因為空氣中的塵埃使水汽更容易凝聚而降雨。

環境
霧都與空氣污染
  倫敦曾長期被稱為「霧都」,這是20世紀初的倫敦因其煙霧瀰漫而獲得的外號。城市上空豌豆湯似地飄散著的迷霧是由燃煤生成的煙和二氧化硫的懸浮污染。受其影響最深的是內倫敦19世紀時的居民區與工業帶,尤其是倫敦東區,因為這裡工廠和居民的煙囪密度最高,而又處於地勢最低處,阻礙了煙塵的飄散。直到1960年代早期,內倫敦東部冬季接受日照的時間要比其他地方少30%。議會的立法(1956和1968年的《潔淨空氣法》)針對燃煤作出規定,加上拆遷陳舊住房和減少製造業,才減輕了污染的危害。
  其他較少能被肉眼察覺但同樣有毒的污染物質,如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苯和醛等,也在破壞倫敦的空氣。汽車燃油和其他廢氣在周圍群山之間以及城市上空914公尺(3,000呎)處覆蓋著的一個暖空氣團的作用下積聚起來,造成眼睛疼痛、哮喘及支氣管炎等問題。但倫敦的氣候多變,難於形成在別的氣候較為穩定的地區如洛杉磯等容易形成的完全的光化煙霧。

水污染
  倫敦地區的河流同空氣一樣也曾受到嚴重污染,下水道的污物再加上無法控制的工業廢棄物導致河水污黑缺氧,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60年代。此後加強了環境管理措施,並且關閉了一些工廠,使河水的質量得到改善。鮭、海鱒、擬鯉和?鰈等都重新出現在泰晤士河中,還有各種蝦和海馬,以及大康吉鰻(就尺寸大的那些來說)。鰻是倫敦佬寵愛的美食,鰻的大規模捕撈在中斷150年以後又重新開始。鷺、鸕鶿、塘鵝、鷿鷈、翹鼻麻鴨、潛鴨和燕鷗也都返回到河邊。

洪水控制
  泰晤士河管理中最引人注目的問題是發生洪水的危險。這裡的河水每100年上升0.9公尺(2.8呎)。1791年的洪水紀錄超出固定測量點(倫敦橋處的平均海面高度)4.2公尺(14呎),到1953年上升至5.4公尺(17.7呎)。在春季漲潮水位又適逢雨水滿溢的時候,河裡的船隻就像是在高出路面的維多利亞河堤上航行,那情景真是讓人吃驚。萬一河水越過河堤,後果便不堪設想。一場嚴重的水災會威脅倫敦117平方公里(45平方哩)的低地,影響那裡的125萬居民和上百萬棟建築物。導致首都地鐵密集的基礎設施、下水道系統、水電煤氣系統、電話線和通勤隧道全部癱瘓。
  水災的危險是由一系列因素造成的。更新世冰原融化引起的構造運動使整個英國東南部都向海傾斜。因為採用現代技術從白堊蓄水層中抽水而導致土層失水,使倫敦比當地的其他地方下沉得更快。與此同時,全球氣候變暖對極地冰蓋的影響導致海平面一直在上升。再加上泰晤士河航道的疏浚以及在河口灣築壩圍淤造田,亦使上溯河道的潮水更為猛烈。
  傳統的防水辦法是修建水牆和堤壩。1879年通過《泰晤士河洪水法》後,在泰晤士河岸築起了長長的堤壩。1928年的嚴重水災造成威斯敏斯特有14人在地下室溺斃,1953年又發生更嚴重的水災,此後,人們採取了進一步的防洪措施。官方針對1953年洪水的調查報告建議,「除了修築更多的水牆和堤壩以外,應該研究在泰晤士河上修築橫貫河道的防洪壩的可能性」。此後的20年中,人們一直為防洪壩的設計和壩址的選擇爭論不休。大倫敦議會最後通過了一個不尋常的防洪方案,可以使泰晤士河的潮水不受影響。在倫敦橋下游 13公里(8哩)處的錫爾弗敦(Silvertown)樹起了一排橋墩,上面吊掛著10個巨大的鋼門及其平衡錘,其中4個主要的各重達3,000噸。平時它們都平臥在河床底,遇到洪水來襲時便用機器旋吊起來,形成使倫敦與海隔離開來的連續的屏障。在泰晤士河防洪壩的下游,為了阻擋因河道關閉而形成的回頭浪,又沿著河口灣沼澤建起了精巧的水牆,在各支流的河口處都設有斷頭台式的防洪閘。

城市布局
三種基本格局
  倫敦複雜的地貌可以用三種基本格局來簡明概括。首先,泰晤士河彎曲的河道將倫敦北部和南部分開。由於歷史原因,倫敦的大部分重要地點都位於泰晤士河以北。南部則基本上是由傳統的直通街道連接起來的一片片錯綜複雜的居民區,這裡沒有快速的通衢大道。
  其次,倫敦的東部有別於西部。泰晤士河水向東流,倫敦的風向主要也是向東,這便導致運輸、載重拖運、製造業和勞工社區都在下游的東區發展起來,而富裕且有閒的階級則在西區建起了他們的家園,盡享其樂。位於威斯敏斯特、肯辛頓(Kensington)、里奇蒙(Richmond)和溫莎(已越出倫敦邊界)的皇家宮殿更進一步地加劇了這種社會分野。
  倫敦東、西區畫的特徵,無論就其街區外貌還是倫敦人的心態來說,都是相當強烈的。不過,隨著港口經濟和製造業的衰退,以及白領階層和居民的遷入,這種特徵在20世紀晚期有所減弱。1981年後由於政府大量資助重建占地2,024公頃(5,000)的殘破的倫敦舊碼頭住宅區,也使減少東西差異的過程加快。
  與南北、東西區畫相重疊的是一些明晰的向心圓布局,它們反映了倫敦歷史發展的不同階段。在其中心是一個為來訪者所熟悉的區域,布滿了辦公大樓、商店和公共建築。接下來是近郊的一環,在統計學的意義上被稱作內倫敦,大約在18世紀晚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之間發展起來。這裡以英式排屋為主,房屋樣式適於家居,親切舒適,但在那些戰爭中遭到轟炸或戰後被鏟平的地區,地方政府修建的密密麻麻供租賃的屋舍已取代了原先的住房。第三個向心圓是外倫敦。這裡主要是20世紀的郊區建築,大部分是在1925~1939年間一個短暫的住房建造的高峰期修建的。最常見的建築樣式是半獨立的單元,這是一種介於街道成排屋舍與獨立住屋之間的英式混合物。大都會的綠帶形成了最後一個向心圓,勾勒出整個首都的大體輪廓。

人口密度
  大都會地區總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哩10,500人多一點(每平方公里剛好超過4,000人),大致為英國人口密度的平均水準(伯明罕為9,900,利物浦為11,000),但只是巴黎人口密度的1/5。外倫敦的20個自治市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哩8,000人,內倫敦的13個自治市則高達21,200人。不過,即使是在內倫敦,其街道布局和住房樣式也不像歐洲大陸大城市中那般擁擠。只有1/3的住房是那種公寓式的。半數以上的倫敦住房都會有周圍的片片空地。最常見的是排屋或街區房屋。紀念性的和各類機構的建築物在寬鬆的城市居民區間占了不少地位,使即便是開發最為密集的地區也留下了許多空地。城市中的建築各有特色,風格迥異,反映了這個資產階級大都市對強制規定的反感;極少數的建築物被用作較大城市景觀組成部分。


居民
人口趨勢
  1891年倫敦總人口為560萬人。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其人口增加了300萬,達到了巔峰。20世紀隨後的歲月裡,倫敦人口減少了約200萬,平均每年減少4萬。人口減少的的原因是同類的大城市所常見的。休閒時間和節假日的增加,工作時間的減少,以及使用汽車的方便,使人們不必住在離上班地點近的地方。許多公司也因同樣的原因而搬出市區,尋找更寬敞也更方便的所在。由於留下的人可以更寬疏地分散在居民區裡,一家三代同堂的情況已很少見,只有一些少數族裔例外。住房的大量興建和私人排屋的重建同樣也降低了人口密度。
  人口最密的地區經歷了幅度最大的下降。內倫敦各自治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幾十年間人口減少了1/3以上。到80年代,外來人口的增加和新移民中出生率的上升減緩了人口下降的趨勢。1991年的人口調查顯示,每3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個的母親不是英國出身。倫敦的出生率一般說來要高於全國的平均數,死亡率則較低。它的人口穩定在660萬左右,以其大小而論大體可與紐約市相比照。紐約市的大約2,000萬人口正好居住在一個更大點的城市區域裡。

種族
歷史基礎
  總人口數的相對穩定標示了人口不間斷的流動。同其他的大都市一樣,倫敦就像是一個搖籃,不斷地接收新生代和吸引移民,然後送出成熟的公司和家庭。但移民的來源地已發生了變化,在19世紀,移往倫敦的人大部分是英國國內的,其中主要是倫敦附近的幾個郡,另外一些則來自較遠的威爾斯、愛爾蘭和蘇格蘭。也有海外移民,但倫敦種族龐雜的程度低於紐約市和波士頓。它的外國人社區很小(大部分不超過1,000人),而且已經地方化了,有些已有了很長的歷史。西班牙系猶太人在城裡的教堂貝維馬克(Bevis Marks),建於1656年。聖彼得義大利教堂(1863)是義大利國外首座義大利人教堂。

來自歐洲的移民
  在19世紀後期的倫敦,義大利人聚居在霍爾本和芬斯伯里(Finsbury),法國人在蘇活(Soho),中國人在萊姆豪斯(Limehouse)港區的附近,還有一些德國人和北歐人分散在城裡各處。愛爾蘭人(其時仍為英國臣民)社區則建在沃平(Wapping)和康登(Camden)。1880年代和90年代沙俄的迫害導致約2萬名波蘭和俄羅斯猶太人來到這裡,定居在城區東緣的懷特查珀爾(Whitechapel)。1930年代德國法西斯的迫害又導致一批猶太移民逃往倫敦,接著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的動亂中從中歐逃亡而來的難民。
  戰後,波蘭人在倫敦西邊的伊令(Ealing)紮根。猶太人家庭成為郊區居民,主要集中在西北部的埃奇韋爾(Edgware)、戈爾德斯格林(Golders Green)、亨登(Hendon)和芬奇雷(Finchley),以及東北部的伊爾福德(Ilford)。最為正統的猶太人沒有搬到這麼遠的地方,僅停留在倫敦東區邊緣的哈克尼(Hackney)。為數不少的希臘和塞浦路斯土耳其人來到城邊開設商店、餐館和小型企業,順著朝北散射的各條道路迅速崛起,帶來了沿途郊區的繁華。

來自國協各成員國的移民
  在1950年代和60年代經濟快速增長的時期,倫敦的黑人人口有了顯著增加。其時勞力短缺,特別是公共服務業如交通運輸(巴士和地鐵)和醫院。原先的藍領工人已離開倫敦在新城鎮裡找到職位,為了填補這些空缺,雇主們開始把目光轉向原先的殖民地但現在已是國協成員的國家。首批移民來自加勒比地區,這些黑人發現很難租到公共住房,紛紛成了北肯辛頓以及泰晤士河南布里克斯頓(Brixton)私人寓所裡的房客。肯辛頓地區8月底的諾丁山狂歡節(Notting Hill Carnival)一直是西印度群島來的人在倫敦地區一年一度的主要節日。後到的大英國協國家的移民散居在城市的不同部分︰印度人在伊爾福德、伊令和豪恩斯洛(Hounslow);孟加拉人在懷特查珀爾(他們在這裡以一種少見的移民交替取代了猶太人);非洲人在哈克尼、薩瑟克(Southwark)和蘭貝斯(Lambeth)。

多種族的大都會
  倫敦一直是一個國際都市,語言和文化變得越來越多樣化。儘管有嚴格的移民法規,來自許多國家的難民和尋求政治庇護的人源源不斷,越南人、庫爾德人、索馬利亞人、厄利垂亞人、伊拉克人、伊朗人、巴西人、哥倫比亞人等紛紛建起了新的社區。外國人中有許多住進了內倫敦較貧窮區域裡本來很難出租的寓所,特別是東部內城幾個自治市的新月帶。就經濟發展的另一面來說,倫敦處於全球經濟重要焦點的地位也為它帶來了國際商界的流動人口,以及為這部分人口服務的學校、商店、出租業和其他服務設施。這些人的地理分布與前者完全不同,他們散居在從西北到西南成弧形的一片郊區。倫敦也吸引著富有的外國佬來此置產和季節性地居住。來自中東、東亞和拉丁美洲的人們買下了諸如梅費爾(Mayfair)、公園路(Park Lane)和貝爾格拉維亞(Belgravia)等處的房產和外國人集中的居民區。從海德公園向北的商業大街如皇后大道及埃奇韋爾大道的南端都已完全被阿拉伯人控制。
  雖然很難就倫敦人的種族構成給出一個可靠的數字,但在電話簿和學校註冊簿的欄目裡很容易發現,迄至20世紀中葉仍然以英國出生和盎格魯血統占主要地位的倫敦人口構成發生了轉變。現代倫敦有1/4不到一點的人口來自海外。西部的幾個自治市鎮在倫敦轉變為種族城市的過程中走得更遠一些(靠近希思羅〔Heathrow〕機場是其部分原因),而倫敦東部遠郊黑弗靈(Havering),巴金和達格納姆(Dagenham),貝克斯利(Bexly)以及布羅姆利(Bromley)則組成了一個幾乎完全是英國出身的白人人口的弧形區域。這裡也是最少受到國際化的飯店、俱樂部和商店影響的地區,這類國際化的店鋪已在都市的其他地方將傳統的英倫三島的餐飲習俗掃地出門。

居住模式
  倫敦的社會地理向來都是變動不定的。該城市從來就沒有種族隔離的聚居區或實施這一類的嚴厲政策。因為地方政府管轄的區域太大,住區的樣式也千變萬化,無法實行某些北美城市那樣的排外做法。即使是在某個集團高度集中的區域,內部人口也還是多樣化的。區域邊界和分布情況也一直在變化。少數種族定居的過程都很相似,先是到達,逐漸聚居,隨後向外分散,地位有所上升。1890年代來到懷特查珀爾的猶太人向東遷移到半獨立的郊區伊爾福德。以前沿七姐妹路定居的塞浦路斯人沿老的牲口道路──格林街──向北移至托特納姆(Tottenham)和哈林蓋(Haringay)。早期猶太人的遺跡在內倫敦到處可見。倫敦的11所威爾斯教堂大部分集中在市中心附近。如今在切爾西(Chelsea)的拉德諾沃克(Radnor Walk)的威爾斯公理會教堂為散布各地而不只是本地的會眾服務。瑞典、挪威和丹麥的路德教信徒在星期天早上驅車向東到船廠門的老教堂去做禮拜。


經濟
貿易、行政和休閒
  如上所述,倫敦匯聚了各種活動的中心。伊利莎白時代的地圖顯示,地塊和河流將這些不同的中心畫分開來︰倫敦城有航運、商貿和工藝中心;薩瑟克有許多花園、醫院和劇院;威斯敏斯特則是皇家宮廷所在。現代倫敦的經濟是持續地從3種互補的活動即貿易、行政和休閒中形成的。就貿易來說,倫敦是與紐約、東京和香港齊名的屈指可數的幾個中心之一,貨幣、股票、期貨和保險經紀人透過這些中心進行全球規模的運作。在20世紀的最初50年裡,這裡還是一個相當可觀的製造業中心。與英國其他大城市發生的情況不同,倫敦工廠的停業至少已經部分地從該市活躍的金融業和傳播媒體得到補償。
  身為一個行政中心,倫敦在一種少見的程度上主導著全國的生活。英國從憲法來說是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在政治上它是歐洲所有國家中集權程度最高的。英國裡的其他3個成員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在行政上有其本體但卻缺乏政治機構。所有的立法活動都集中在英格蘭首府威斯敏斯特,各種壓力集團和遊說活動的需求也就隨之而來。英國各級地方政府的開支只有不到1/4來自稅收,嚴重依賴中央的年度預算。在英國政治中,「條條道路通倫敦」。
  如果說,倫敦是一個爭取影響和賺錢的地方,那麼,它同時也是一個大娛樂場──一個休閒娛樂的大都會。傳統上,擁有地產的那些階層每年都要到倫敦去,在靠近宮廷的地方打發一個季節。權貴們消遣揮霍的習俗如今依然存留在倫敦西區的造槍工匠、藝術品經紀人、裁縫和釀酒人中間,只是服務對象變成了世界各地來訪的旅遊者。倫敦的飯店每年接待的遊客如按天計算有1億人次。對旅遊業的影響很難作出全面估價,但它顯然已經取代了製造業成為倫敦人的就業出路,直接提供的就業人數超過20萬,透過其多方面的影響提供的就業機會或許遠超過此數,其中有一些是黑市上。

工業
航運
  航運業在以往的幾個世紀中曾一直是倫敦經濟的命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倫敦一直保持著世界上最大的商業港口的地位,平均每週有1,000艘船到港和離港。成立於1909年的倫敦港務局監管著7個自成系統的港區及總面積達291公頃(720)的水域。它的碼頭長達56公里(35哩),還有同樣長度的沿河停泊處、碼頭設施、船塢,以及沿著泰晤士河從格雷夫森德(Gravesend)到倫敦橋的重工業。
  1968~1981年間,航運業相當突然地離棄了倫敦。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海運的貨櫃化、散裝貨運的規模增大、勞資關係差,以及來自沿海小城鎮新的私人港口的競爭。在將位於倫敦下游42公里(26哩)處泰晤士河河口的蒂爾伯里(Tilbury)的幾個碼頭重組之後,留下的倫敦港務局占全國港口運輸總量的比重下降到只有8%左右。

製造業
  除了在行政和銀行業方面具有其重要地位外,倫敦以前還是個重要的製造業中心。18和19世紀時,倫敦的工業堪與歐洲其他國家的首都或皇城齊名,生產各種奢侈品如絲綢、精美家具、鍍金首飾、手錶、樂器、婦女頭飾和服裝等。這類需要高度技巧的貿易及其授徒傳業的系統集中在倫敦城及附近的幾個區裡。到20世紀,倫敦成了服務大眾消費市場且用電作動力的新一代工業熱衷選擇的地方。眾多的公司中有許多是美國的跨國公司,包括海因茨(Heinz)公司、胡佛公司、福特汽車公司和費爾斯通(Firestone)公司,其他的企業也已經脫離了傳統的手工藝作坊。這些工廠的廠房常常採用潔淨的白磚瓦覆蓋的裝飾派風格,成排地建在倫敦外圍新的主幹道旁。不管是新的還是舊的項目,倫敦的製造業基本上是以消費品生產為主(而不是中間產品或生產資料產品),如皮革製品、服裝、木材與家具、食品與飲料、醫藥、特種產品,以及印刷出版和儀器電子等行業的產品。
  倫敦製造業的這種成功同英格蘭東北及克萊德塞(Clydeside,蘇格蘭)等老工業區的高失業率形成了強烈對比。政府害怕都市的規模無限擴張,決定限制城市的增長。它強制設立了綠帶,或稱終線,試圖將戰後的倫敦嚴格限制在這一範圍內。許多發展中的企業,連同它們年輕而熟練的勞力,都搬遷到周圍的衛星城鎮去。特許權及獎勵等措施將工廠吸引到失業率高的周邊地區,而在倫敦則實行行政控制,不鼓勵工廠的建設。在50和60年代地方上有一股潮流,即在城市的重建工程中將較陳舊的混合工業區排擠出去,零星散布的工業廠房則被地方當局以「不相適應」為由而掃地出門。
  即使沒有倫敦公眾的反感,這裡的工業或許現在也會因製造業整體狀況的改變而衰落。各處的企業都試圖遷出大城市,搬到靠近全國高速公路網以及更方便也更實用的不那麼擁擠的綠化地帶去。倫敦的非工業化是一個拖延時日、令人痛苦的過程。在50年代,舊有的以手工藝為基礎的製造業在內城的衰敗被戰爭期間新興的工業的持續發展所掩蓋或補償。遲至1961年,倫敦郊區就業人數的一半尤集中在製造業。到70年代差不多有50萬人,80年代仍有30幾萬人留在這一行業,但到20世紀末葉,這個一度為英國最大的製造業城市已經變成了一個「後工業」都市,僅剩1/10的勞動人口還留在製造業中。
  存留在倫敦的主要工業都集中在交通要道沿線。居於首位且一直比較突出的依然是泰晤士河及其支流,特別是同海上大宗貿易有關的產業如石化、糖、穀物和木材等集中在這裡。從格林威治向下游的河流沿岸仍然是以工業廠房為主,但上游的情況已截然不同,居民公寓和辦公大樓完全取代了廠房。其他主要的工業區是在倫敦向外的幾條主幹道以及在離倫敦中心8公里(5哩)處的北環路(North Circular Road)附近。

金融
國際地位
  倫敦的經濟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幸運的,參與全球金融市場的發展足以抵消其製造業的衰落。到1990年,倫敦的職工總數中有1/6介入金融業或商業,占英國該行業職工總數的1/3.據稱倫敦金融業的就業人數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倫敦成為世界金融業的一個中心有著長遠的歷史背景。在19世紀末葉,世界貿易的一半以上是以英鎊為資金的。到20世紀早期,倫敦在大英帝國以及英鎊區各貿易國間扮演著一個較為遜色的銀行家角色。1958年放寬對貨幣交易的控制,50年代發展起來的歐洲貨幣與歐洲債券市場,以及80年代撤消對資本市場和股票市場的管制──所謂的「大爆炸改革」(Big Bang),都有助於倫敦重新在全球金融界確立其地位。
  到90年代,倫敦已成為世界銀行業的一個中心,這也成了倫敦最主要的財政收入來源。來自全球各個角落的銀行齊聚於此,使貨幣的交易範圍非常廣泛。在20世紀末葉全球金融業競爭非常激烈的情況下,倫敦在諸如互惠信貸、交叉匯兌資本交易、貨幣期權交易等一些較新的、專業化的市場上占據了很大的分額,同時在國際銀行借貸、承擔保險、債券買賣、外幣交易以及投資管理等傳統的領域裡繼續保持其歷來所有的地位。倫敦已成為歐洲大宗股票交易的主要中心,它也主宰著國際海運與空運的再保險業務。

金融區
  金融業的辦公大樓擠在倫敦城各傳統的中心商業區,或所謂的「平方哩」(Square Mile)。銀行、保險、海運服務、商品和股票交易在城中各有其特殊的區域。距離近和面對面交易的好處卻也因空間太小而受到影響。「平方哩」同香港、曼哈頓或芝加哥內環的情況不同,這裡是一個中世紀的城區,由於受古老的紀念性建築的局限再加上土地所有權相當分散和複雜而使建築空間非常有限。在80年代,金融業的活動開始向較易獲得土地的附近區域發展。廢棄的鐵路車站為辦公大樓的建設提供了許多機會。著名的有在「平方哩」以北利物浦街車站的百老門(Broadgate)工程,還有西邊艦隊街處的大片建築,這片空地是因報業由鉛字印刷過渡為電腦排版而騰出來的。最為壯觀的第二中心是加那利沃夫(Canary Wharf)商城,這是由加拿大的里奇曼兄弟在「平方哩」以東1哩半左右廢棄的碼頭區上建立的。該項工程最後導致它的開發者們破產,卻為倫敦金融業革命的大發展歲月留下了一個永久紀念。

交通運輸
泰晤士河
  倫敦最古老的交通要道是泰晤士河。在1750年威斯敏斯特橋開通之前,橫跨河上的只有倫敦橋。大部分人過河及在倫敦通行都要靠渡船。兩邊的河岸都有階梯通往渡口。泰晤士河上的船夫們自14世紀起就受管束,1603年組成了他們自己的行會或公司。在開發鐵路以後,河上載運的乘客人數顯著減少,儘管仍不時有人嘗試用水翼船、雙體船和氣墊船作為大量載客的交通工具來使其復甦。

公路
  倫敦外貌上最顯眼的是缺少通衢大道。城市的規畫者們不斷作出努力,想讓首都看上去顯得更有規畫。近代的這類努力中最令人矚目的是阿培克朗比(Sir Patrick Abercrombie)1944年的大倫敦計畫和1969年的大倫敦發展計畫,兩個計畫都想讓現代公路穿越城區。幸運的是,這兩個計畫都遇到了挫折,給倫敦留下的只是一段段孤立的高速通道而不是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沿「平方哩」北面經過的1/4哩長的雙向道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這是阿培克朗比計畫中擬修建的繞行中央商業區的內環路的一段。經歷了經濟上的連年挫折以後,計畫中擬向西擴建道路的方案最終被放棄,連地皮也被賣了出去。如今這條被遺棄的名為11號大道的內環路的街口已被城裡律師業的一棟後現代辦公大樓堵死。
  公路建設的失敗事實上對倫敦有利。倫敦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在英國各城市中是比例最高的。開車到倫敦上班的人很少且還在繼續減少。每天早晨有將近1百萬人進入倫敦,其中乘火車而來的遠超過3/4。

鐵路
  倫敦鐵路的基礎是在1836~1876年的40年間打下的。鐵路公司相互競爭,從不同的起點修築了10條各自獨立的鐵路進入倫敦。每一條都有其自己的終點站,盤據在寸土如金的市中心和倫敦西區的邊緣。1884年開通的倫敦首條地鐵──大都會鐵路──將各終點站連接起來。倫敦黏土有助於地鐵的早期開發,因為它易於挖掘,挖出的棄土又為製磚來砌隧道的護牆提供了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隧道開掘技術的改進使地鐵網路獲得了迅速的發展,皮卡迪利(Piccadilly)、貝克魯(Bakerloo)、中央和北區等幾條線路的開通,將米德爾塞克斯(Middlesex)以及艾塞克斯(Essex)的幾百平方哩的土地都變成了倫敦郊區。在泰晤士河南,此前便已開發了密集程度不亞於此的鐵路網站,它們分布在從維多利亞橋、滑鐵盧橋和倫敦橋伸往郊外的電氣化鐵路沿線。這些鐵路或者穿行在沖積平原的漂亮高架橋上,或者陷入起伏不平的高地上的凹槽裡,交匯成倫敦南部最有特色的地貌之一。把倫敦北部的地鐵和倫敦南部的地面加在一起,其鐵路線同車站的規模和密度只有日本東京可以與之相比。鐵路網的大部分在1939年即已建成並投入使用。20世紀下半葉僅在原有的基礎上填補一些空缺,如皮卡迪利、朱比利(Jubilee)、維多利亞和多克蘭斯萊特(Docklands Light)等線向希思羅機場的延伸。

出租車
  黑色的出租車是人們熟悉的倫敦街景之一。出租車及其駕駛員是可遠溯至1639年的駕駛執照體系的產物。早在1900年左右倫敦就有11,000輛經登記的出租(馬)車在街頭兜攔生意,一個世紀以後此一數目已經成長了一倍。機動出租車最早是在1904年出現的,很快就取代了馬車(馬車一直存活到1947年)。1906年的一項法令規定,新的機動車必須要設計成像兩輪的輕便馬車那樣,能在不超過8公尺(25呎)的圓弧內轉彎。這條法規至今仍有效,以致那些黑色出租車在擁擠的倫敦大街上表現得異常靈活,而且維持著「坐等乘客」的風格。對車夫的規定甚至可以回溯至更久遠的年代,那些規定要求他們通過一個詳盡的考試,內容包括查靈克羅斯(Charing Cross)方圓10公里(6哩)範圍內的地貌、街名以及主要的目的地。受訓駕駛員需要有倫敦街頭一個熟悉地點的「知識」。


行政與社會狀況
政府
倫敦市管理當局
  倫敦市長和市政當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方政府之一,其市政自治的歷史可以上溯至中世紀早期的群眾大會,以後一直持續不斷。「平方哩」在其歷史形成的邊界內始終維持著自治的管轄範圍,有其自己的警力和完整的市政服務體系,滿足不到6,000人的常住居民和400萬上班族的需要。幾個世紀以來,這裡的市政當局已經積累了巨額的資本和財產,同其傳統的對手皇室及貴族一樣高居於英國社會階層的頂端。倫敦城從不過問大都會地方政府的更廣泛的事務,除非這些事務侵犯其地位和利益,這種地位和利益是它要竭力維護的。
  在「平方哩」的周邊,更廣泛的都會事務的管理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倫敦城對周圍事務漠不關心的態度導致19世紀中葉有將近300萬人處於無政府的雜亂狀態下,其政權實體或以中世紀的神職堂區為基礎,或是由地方立法機構設立的特定服務部門,多少都有點不民主。1855年整個城區的供水和污水處理部門畫歸都市勞動委員會管轄。在被指為腐敗和不負責任以後,其組織於1889年整個轉入倫敦選舉產生的地方政府──倫敦郡議會(LCC)的管理核心手中。不過,倫敦市政當局成功地進行了遊說活動,保留了它的自治地位,並且促成了選舉產生的第二層地方政府──都會範圍裡的自治市,使其成為同倫敦郡議會相抗衡的政治力量。

大倫敦
  1965年當大倫敦議會取代倫敦郡議會時,這種雙層的政治結構連同其對立的緊張關係都留存了下來。大倫敦的疆界延伸至1888年以來開發的所有郊區,近似於綠帶以內經開發的全部區域。與此同時,現存的100多個地方政務委員會合併組成33個自治市的現代系統,包括倫敦市及稍後於1900年獲許成立的威斯敏斯特市。大倫敦當局從一開始便與各地方政務委員會不和,隨著全國、大倫敦以及自治市各級政治權力的轉移,它們之間的敵對情緒也日益加劇。1986年柴契爾首相刀砍亂麻,解散大倫敦議會,將其市政資產一掃而空。威斯敏斯特宮橋對面的郡府大樓被賣給日本開發商,改建成一座豪華旅館。倫敦遂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沒有市政領導的大城市。市政事務分散到33個自治市議會,輔之以各種特殊團體和由中央指定承擔單項的機構。
  倫敦政府分權的作法是一項引起頗多爭議的試驗,後來證明不會永久持續下去。它所能做的只是去印證舊倫敦城市政當局的觀點的廣泛影響,即倫敦是許多地方的集成而不是一個單一的實體。1998年舉辦公投,倫敦人接受一項政府計畫,重建一個管理全市的行政部門,其將和現存的大倫敦各自治市一起運作。
  1965年設立的倫敦各自治市是一些大的單位,人口通常有10~20萬。設市的主要著眼點是有效的服務,而不是反映地方的忠誠和認同感。如果去問倫敦人他們住在哪裡,最有可能的答案是離其住地最近的火車站或商業中心,還是1965年以前的行政區畫,而不是現在的自治市。

郵政區
  在地方上,各區域的畫分經常是以郵政區來確定的。首都的郵政範圍畫分成120區,每個區都以一個支局為中心。以SWI這樣一個地址為例,它攜有一種可以換算成地產價值的成分。郵政編碼的系統相當複雜,稠密的市中心分成東中(EC)和西中(WC)兩個分區,下轄6個小區(EC1-4和WC1-2)。都市的其他地區分成6個分區,北(N)、東(E)、東南(SE)、西南(SW)、西(W)和西北(NW),每個分區由最多達28個小區組成。最靠近市中心的區總是1號,因此N1(伊斯靈頓〔Islington〕)、SE1(薩瑟克)、SW1(威斯敏斯特)、W1(蘇活、梅費爾)和NW1(瑪麗勒本〔Marylebone〕和康登)形成了圍繞中心地區的一個環。

警察
  倫敦大都會警察是由內政部國務祕書皮爾(Sir Robert Peel)於1829年建立的,且一直由他的繼任者負責,而不歸地方行政管轄。到1900年,原先即負有公路巡邏防範搶劫責任的大都會警區將其警力延伸至倫敦周圍方圓32公里(20哩)的農村地區,總面積達1,813平方公里(700平方哩)。目前其管理面積已增至2,035平方公里(786平方哩),足以為整個大都會地區和部分邊沿農村提供服務。成立大都會警察局的方案是在與勢力很大的倫敦市政當局達成某種妥協後才在議會獲得通過的,倫敦市政當局將「平方哩」從新建的警察局的範圍內畫了出去。市政當局於1839年建立起自己的警力,自那以後,兩支警力一直並存。兩者可從衣著上識別︰綴有銀釦的白色上衣的是大都會警察,而倫敦城警官卻在藍色上衣上綴有金色的制服飾物。英國交通警察局和皇家公園保安隊也都在大都會範圍內保持自己獨立的警力。

醫院
  倫敦大醫院的歷史開始於中世紀的教會慈善機構。最早的聖巴多羅買(St.Bartholomew's)醫院建於1123年,蘭貝斯的聖托馬斯醫院建於1213年,薩瑟克的蓋斯(Guy's)醫院建於1725年,海德公園角的聖喬治醫院建於1733年。倫敦醫院建於1740年,自1757年以來一直在懷特查珀爾。瑪麗勒本的米德爾塞克斯醫院建於1745年,斯特蘭德(Strand)的查靈克羅斯醫院建於1818年,皇家免費醫院建於1828年。所有這些醫院都保存了下來,儘管有的經過搬遷。作為一個整體,它們既有普通醫院的作用,又集醫學院、研究所以及最高水準的專業診所於一身。由於醫療資源高度集中於倫敦中心,首都的醫療保健管理被畫分成4個楔形的區域,每個區域都有一所醫學院的直屬醫院處於其上,其向外延伸的部分則遠超過了都市的實際邊界。

教育
  倫敦的學校教育由33個自治市分管。9/10的兒童上自治市學校,其餘的在付費的私立學校讀書。私立學校中最老和最有權威的是威斯敏斯特學校(最初為教會學校,由伊利莎白一世建於1560年)、聖保羅學校(1509)、哈羅公學(1572)、達利奇學院(Dulwich College,1618)和倫敦城學校(1834)。
  倫敦高等教育的狀況相當複雜,也很有其特徵。或許因為市政分散以及牛津和劍橋兩所大學一統天下的緣故,倫敦大學學科的開發遠落後於歐洲其他國家的首都。1836年作為一個考試機構組建的倫敦大學,直到1900年才成為一個教學機構,比巴黎、羅馬和馬德里的同類學校晚了幾百年。現代倫敦總共有12所大學,全日制學生超過11萬,非全日的學生有5萬。倫敦大學在布盧姆斯伯里(Bloomsbury)的行政大樓相當有氣派,但除此之外,最早的倫敦大學只不過是下屬42個教學機構的一個勉強組合。這些機構有小規模的專門學院,也有帝國學院、大學學院、國王學院,以及倫敦經濟和政治學院等組織,其中的每個都有權按自己的意願像綜合大學那樣運作。
  除了在布盧姆斯伯里的大英博物館的北面有較集中的一批大學建築外,倫敦高等教育的設施分散在都會的各處。學生的住所則更為分散,大量學生住在家裡或寄宿舍裡。倫敦沒有一個明顯的學生聚居的中心,學生們的放浪形跡、夜生活和政治激進主義的混雜組合像酵母一樣散布在內倫敦各處。


文化生活
藝術中心
  倫敦各地區的相互競爭使其公共管理複雜化,卻為這裡帶來了少有的文化上的多樣性。在具有對立背景的各種中心裡,藝術創作活動十分繁盛。皇家資助創立的艾伯特音樂廳,每年夏天都舉行亨利伍德漫步音樂會(Sir Henry Wood Promenade Concerts),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音樂節之一。大都會當局(開始是倫敦郡議會,以後是大倫敦議會)在原先滑鐵盧橋河岸附近的工廠和貨倉場地建成了南岸藝術中心,其中有皇家藝術節禮堂、伊利莎白女王廳、海華德美術館(Hayward Gallery)、菩賽爾廳(Purcell Room)、國家電影院、活動影像博物館以及國家劇院。倫敦城當局也不甘落後,在「平方哩」範圍內的巴比坎(Barbican)建設自己的藝術中心。巴比坎緊靠中心商業區的北邊,這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轟炸的地點,戰後重建了稠密的城市建築群。這裡有一座音樂廳、幾家電影院、一座美術館、一座圖書館以及一座劇院,該劇院是皇家莎士比亞公司在倫敦的居所。每個中心都有它們自己的節日和各種特別節目安排,另外還有各自治市當局和一些商業行銷單位舉辦的活動。在歐洲沒有任何一個其他城市能像倫敦那樣為年輕而富有才華的音樂家、作家、畫家、製片人和表演藝術家提供如此眾多的機會。雖說無法取得精確的數據,有人估計倫敦文化事業雇用的人員占全國的40%。普通的星期五和星期六晚上,提供各類表演節目的地點通常會有100多處。雖說倫敦支助藝術的資金相當分散,無法同其他地方能獲取強大的公共資助相比,但人們不得不承認,倫敦的藝術在廣泛的國際化和地方特色的結合方面獨具一格,且相當繁盛。

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創建於1753年。當時政府收購並合併了3家收藏館︰斯隆(Sir Hans Sloane)醫生收藏的古董和自然歷史文物;由威斯敏斯特的科頓(Cotton)家族收藏逾50年的科頓圖書館和古董珍藏;以及由第一和第二代牛津伯爵修建的哈萊安手稿收藏館(Harleian Collection of Manuscripts)。透過發行樂透彩券的方式籌集了收買所需的款項,還買下了布盧姆斯伯里的一棟建築來安置這些東西。以後更多的收買和禮品,以及戰爭和殖民地征服中的掠奪物使館藏迅速擴展。1823~1846年間,布盧姆斯伯里的這片地產根據斯墨克(Robert Smirke)的設計全部進行了重建。斯墨克在博物館的南門處採用了愛奧尼亞式的有圓柱的宏大門廊。其設計的最重要的部分是博物館內部的一個大四邊形。1850年代在這個大四邊形的上方加蓋了一個巨大的銅圓頂,這就是著名的閱覽室,卡爾‧馬克思曾在這裡寫下了《資本論》。
  收藏品的不斷增加占滿了布盧姆伯里博物館的現成空間。1880年代,大英博物館的植物學和動物學館藏移到南肯辛頓,在那裡設立了自然歷史博物館。那是棟有許多雕刻和裝飾的維多利亞式羅馬風格建築,由沃特豪斯(Alfred Waterhouse)設計,它構成了部分後來的科學與藝術展區。新展區由維多利亞女王的丈夫艾伯特親王親自提議開發,占地35公頃(87),用1851年大展所得的錢買下。緊靠其邊上的還有科學博物館、地理博物館,以及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這裡收藏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藝術品和實用美術作品。
  其他著名的收藏還有格林威治的國立海洋博物館(船及海洋),巴比坎的倫敦博物館(地方史),皮卡迪利外的人類博物館(人種起源),貝斯納格林兒童博物館(Bethnal Green Museum of Childhood,玩具),蕭迪奇(Shoreditch)的格佛萊博物館(Geffrye Museum,家飾)。倫敦對外開放的博物館總數超過250家,內容包括幾乎所有工業、宗教、種族、職業、愛好和奇趣等方面。

美術館
展覽空間
  據認為,倫敦的美術館占全國總數的1/3,展覽面積則幾乎占全國的一半。最大的永久性收藏是在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的英國國立美術館。在它的後面有國立肖像畫陳列館,那裡收藏有大量的油畫、線條畫、雕塑、蝕刻畫、攝影作品,以及過去與現在的著名人物的臉部模型。英國的美術作品同國際當代的油畫和雕塑作品集中在米爾邦克(Millbank)的泰特藝廊(Tate Gallery)。斯特蘭德的索美塞得大廈(Somerset House)中的考陶爾德藝術研究中心(Courtauld Institute Galleries)有法國印象派和後印象派的主要收藏。曼徹斯特廣場的華萊士收藏館(Wallace Collection)設在一所貴族的獨立住屋裡,有從不同國家來的著名畫家的作品,還有家具、陶瓷和金飾等。在河的南邊,達利奇學院有英格蘭最古老的公共美術館,收藏17~18世紀重要畫家的代表作,包括林布蘭特(Rembrandt)、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根茲博羅(Thomas Gainsborough)和普桑(Nicolas Poussin)的作品。這所房子的建築師索恩(Sir John Soane)1812~1813年還在林肯酒店地界(Lincoln's Inn Fields)為他自己蓋了所房子,收藏他的私人藏品(特別是霍迦斯〔William Hogarth〕和卡納萊托〔Canaletto〕的雕刻及油畫)、中世紀的藝術作品以及古董(古典的與埃及的)。他把這所房子遺贈給國家,今日參觀者所見正是當年他遺留的樣子。
  國立美術館和泰特藝廊都舉辦特別的展覽。其他主要的藝術展覽館場地是在南岸的海華德美術館──這是60年代建成的一座雕塑感很強的水泥建築,以及皮卡迪利的伯林頓大廈(Burlington House)中的新古典主義的皇家藝術學院。主要的商業畫廊集中在倫敦西區龐德街(Bond Street)附近。專業和前衛的畫廊散布在倫敦各處,但以北部和西部為主。

藝術家聚居地
  很長時間以來,高昂的價格已使藝術家們離開了傳統聚居的切爾西和漢普斯特德。如今,放浪不羈的藝術家們居住的主要區域是內工業郊區,以東邊的哈克尼及陶爾哈姆萊茨(Tower Hamlets)和南邊的薩瑟克為主。那裡被廢棄的工廠空間和大量管理不嚴的公共出租房屋吸引了幾百名藝術家。東區懷特查珀爾藝術畫廊兩年一次的展覽也使那裡的繪畫工作室的數量劇增。

劇院
  倫敦的戲劇多種多樣,從由沃納梅克(Sam Wanamaker)復建的全球劇院裡莎士比亞劇目樸實無華的露天演出,到兩年一度的倫敦國際戲劇節千奇百怪的劇目,應有盡有。由政府資助的南岸的國家劇院公司和巴比坎的皇家莎士比亞公司每天都會有幾台保留劇目上演。西區有將近40座商業性劇院,其觀眾中倫敦人、外郡的戲劇愛好者(許多是坐長途汽車來的)以及國外的旅遊者各占1/3.倫敦的許多中心,如斯特拉福(Stratford)、伊爾福德、格林威治、克羅埃頓(Croydon)、巴特西(Battersea)、里奇蒙、奇爾本(Kilburn)和漢默史密斯(Hammersmith)等,都有表演給當地觀眾看的藝術劇院。如果把較次要的小劇場演出也算進去(其中許多在小酒店),每晚上演戲劇的地方超過100處,這還不算在教堂、學校和堂區禮堂裡舉行的業餘戲劇活動。

音樂
  倫敦行政管理上的分散局面所造成的競爭氣氛最明顯地反映在古典音樂這一領域裡。5個規模完整的樂團互相爭奪觀眾和資助,包括倫敦交響樂團、皇家愛樂管弦樂團、愛樂管弦樂團、倫敦愛樂管弦樂團,以及BBC交響樂團。在稍微小一點的規模上,倫敦還有一些音樂團體如聖馬丁學院管弦樂團(Academy of St. Martin-in-the-Field)、倫敦交響樂團、倫敦市交響樂團、21交響樂團、啟蒙時代管弦樂團、科芬特廣場的博街(Bow Street)的皇家歌劇院小管弦樂團以及特拉法加廣場以北科利西姆劇院(Coliseum Theatre)和英國國家歌劇院管弦樂團。如此眾多的器樂人才為不斷推出新的表演團體和室內樂團創造了條件。據音樂家協會估計,英國音樂表演藝術家中的44%以倫敦為基地。

稱譽
  倫敦每個城區都積存著幾世紀的人類交往的歷史。較早的幾代倫敦人的遺跡出現在街道名稱、公共塑像和半身像,以及成千上萬的墓葬紀念碑和銘文中。自1867年以來,倫敦向傑出的公民和來訪者賦予稱譽,在他們住處綴上藍色的圓形飾板。這類受到尊崇的人物中有喬叟、莫札特、南丁格爾和喬伊斯。首塊這樣的飾板被綴在拜倫爵士在威斯敏斯特的霍利斯街(Holles Street)出生地的牆上。

運動
足球
  無論就參與還是觀賞來說,足球都在倫敦的各項運動中位居榜首。每個公園和開闊地都可見到成百的業餘愛好者在踢球。倫敦東部利河沿岸的哈克尼沼澤,有片100個足球場大的草場。職業球賽同倫敦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一樣,是由地方組辦而不是全城性的。結果,沒有一個人是倫敦隊的球員,但首都卻有13個足球俱樂部。此外,全城各地還有許多俱樂部,並都擁有本地的球迷。賽季從當年8月持續到次年5月,平均每場球可以吸引1.5萬人,大型的高水準比賽可達3~4萬人。

板球
  倫敦身為英國人口最多的郡卻沒有自己的板球隊,但歷史上與現代倫敦關係密切的一些郡如肯特、薩里、艾塞克斯及以前的米德爾塞克斯等都部分地代表著倫敦。倫敦有將近1,000個板球俱樂部。夏季週末廣泛開展的業餘比賽常常在開闊的草地和公園裡舉行。倫敦東北的伍福德格林(Woodford Green)的俱樂部自稱保持著該國最悠久的鄉村板球傳統,並以邱吉爾曾是他們過去的會員為號召。

其他運動
  6月全英草地網球和槌球俱樂部在倫敦以南的溫布頓(Wimbledon)舉行賽事,吸引各國的網球明星前來。較早的運動賽事高潮是春季牛津和劍橋大學的划船比賽。賽事在從帕尼橋(Putney Bridge)到奇爾西克(Chiswick)之間的潮路上的激流中進行。1970年亞歷山大公園的跑道關閉以後,倫敦人看賽馬要出城才行。6月裡幾千人到艾普孫唐斯(Epsom Downs)去看德貝(Derby)馬賽,同月在溫莎附近的阿斯科特(Ascot)有皇室週的賽馬,7月薩西克斯(Sussex)的古德伍德(Goodwood)也有馬賽。


歷史
早期
建城和早期拓居地
  倫敦的歷史實際上始於羅馬時期。格雷斯徹奇街從倫敦橋通往康希爾,在羅馬時期則從橋通往倫迪尼烏姆中心,羅馬人在該處建造了一座長方形會堂。羅馬人在此安居17年後,愛西尼部落王后布狄卡(Boudicca)發動叛變並洗劫了該城。從他們焚毀的遺跡看,可以斷定拓居地已經開始向西延伸,通過沃爾布魯克,通向後來聖保羅大教堂所在的丘陵地帶。經過掠奪後,建造了一座更大的會堂︰長達150公尺(500呎)的中間有通道的會堂。今天,利登霍爾(Lendenhall)市場坐落在同一地點,是1881年用鑄鐵和玻璃建成的。為了保衛這個城市,在西北邊緣建造了克里普爾門(Cripplegale)要塞,城牆直到2世紀末才建成。城牆的殘跡在巴比坎的邊緣(稱作倫敦牆街)和塔山(Tower Hill)的小公園中仍然可見。中世紀時,這些城牆曾經重建並延長,因而需要建造更多的城門,但是仍保留了羅馬時期的城門︰奧爾德門(Aldgate)、奧爾德斯門(Aldersgate)、畢曉普斯門(Bishopsgate)、克里普爾門、拉德門(Ludgate)、新門(Newgate)。5世紀初古羅馬軍團被召回羅馬,在以後的兩個世紀中,這個城市發生了什麼情況只能以推測得知,雖然羅馬街道格局沒有消失(奇普錫德〔Cheapside〕街和坎農〔Cannon〕街是中世紀繼承羅馬東-西道路模式的街道)。
  沒有任何記載說明倫敦是如何或什麼時候落入撒克遜人手中,但是,到了597年,當教宗(教皇)格列高利一世派遣聖奧古斯丁從羅馬前往英格蘭時,倫敦仍然是或者重又成為一座重要城市。肯特國王艾特爾伯赫特一世(Aethelberht I)建造了聖保羅大教堂,604年梅利特斯(Mellitus)被任命為教堂主教。在下一世紀,聖比得(Venerable Bede)描述倫敦是一個有許多來自陸地和海上的人們聚集的商業中心。此後,倫敦城從盎格魯-撒克遜人的編年史中消失了一個多世紀,直到阿佛列大帝(849~899)以及對丹麥人作戰的時期。

中世紀的倫敦
  這座城市未來作為財政、軍事──因而也是政治──力量中心的重要性在諾曼人征服時(1066)已經變得明顯。征服者威兼一世最初行動之一是授予特許狀,向公民們許諾他們將享有懺悔者愛德華統治時期同樣的法律保護,而且他不會容忍任何人傷害他們。為了對這座城市的潛在威力進一步表示尊重,他就在城牆外面建立了恫嚇性的諾曼人城堡高樓,稱作白塔。它是稱作倫敦塔的城堡要塞的中心堡壘。倫敦塔大體上呈四方形(35.4×32.1公尺〔118×107呎〕),高30公尺(90呎)。城牆各個角落均有塔樓,底座厚5公尺(15呎),頂端雉堞厚3.3公尺(11呎),英王理查一世從十字軍遠征歸來,帶回一個新的築壘概念,開始環繞城堡高樓興建同心的幕牆體系,其間穿插著塔樓。這項工程由亨利三世完成。事實上,從那時起,每個朝代都增添了它的一小部分建築。倫敦塔容納了幾乎每個時期的英格蘭建築風格。它是正式的皇家官邸直至詹姆斯一世時為止。它內部設有皇家造幣所、皇家動物園、公共檔案所、天文台和軍械庫。雖然人們一般認為它是一個傳統的刑場,但在倫敦塔長達千年的歷史中,該處只進行了6次多名罪犯處決。其餘的處決都在塔山上舉行,嚴格的來說,塔山是在倫敦塔城牆以外的。倫敦塔一直是關押政治犯的監獄。第一名囚犯是1101年被監禁的達拉謨主教,最後一名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納粹德國副黨魁赫斯(Rudolf Hess)。現在皇家御寶在此展覽,同時展示的尚有珍藏的英格蘭軍械與盔甲。
  亨利一世1135年去世,倫敦居民行使他們選舉英格蘭國王的「權利」,選中了史蒂芬,3週後他在西敏寺加冕。1136年左右一場大火焚毀了城市許多木建房屋以及聖保羅教堂本身。在重建中,石頭磚瓦房開始出現,街道地面經過鋪設,至少由於露天下水道和地下管道而使部分的地面變得潔淨。到了12世紀末,丹麥商人廣大居留地的人數被德意志人超過,後者擁有他們自己的商業飛地河畔的斯蒂爾亞德(Steelyard),直到1598年。其他重要的商業集團是加斯科涅人、佛蘭芒人和北義大利人。當後者銀行家們的地位鞏固建立後,猶太人(1290)遭到剝奪、監禁,然後被流放,幾百年沒有回歸。
  到1400年,已有110個基爾特組織。它們精明的和窘困的君主進行交易,從王室手中買到更多的自由,擺脫王室對它們事務的干預,加強了它們的自治權。第一任倫敦市長菲查爾溫(Henry Fitzailwin)約在1192年就職。一個普通議會最初出現的跡象始於1332年。因為國內的混亂狀況引起城內的騷動,倫敦通常支持堅強而紀律嚴明的政府,特別是在愛德華二世被廢黜(1327)、理查二世被廢黜(1399)、英格蘭農民暴動(1381)和以凱德(Jack Cade)為首的叛亂(1450)等危機發生的時候。

都鐸時期的倫敦
  將近16世紀中期,倫敦的商業和人口有了驚人的增長。1530~1600年,倫敦居民人數增加了兩倍。過剩人口最初在亨利八世在宗教改革時期占有的宗教機構的庭園中找到了生活空間。為了填滿因宗教慈善事業的停頓而留下的空白,這個城市在1547年組織救濟貧民活動,在歉收時期提供糧食,主持了5家皇家醫院的創辦或重建。這5家醫院是聖巴多羅買醫院、基督醫院、伯利恆醫院(稱作貝德勒姆精神病院)、聖托馬斯醫院和布賴德韋爾(Bridewell)醫院。許多這時成立的私人慈善機構仍在營運。由諸如莫斯科公司(Moscovy Company,1555)、土耳其(後稱萊文特)公司(1581)和東印度公司(1600)所控制的壟斷企業的建立,商業獲得了更大的發展。
  到了1605年,倫敦城人口達到了難以置信的75,000人,儘管法律試圖控制人口數量。另外還有150,000人住在城外。位於最初的倫敦橋較遠一端的索斯沃克成為這個城市的第26處收容所。新興工業包括絲綢織造和玻璃及馬約利卡陶器的生產均建立起來,往往位於城門以外,因而不受城內同業工會的限制性規定的約束。
  亨利八世1529年開始把樞機主教沃爾西的約克宅邸改為懷特霍爾皇宮並在曠野對面建造聖詹姆斯宮時,威斯敏斯特城在宮廷周圍開始呈現更明確的形狀。在威斯敏斯特城和倫敦城之間,貴族們的巨大宅邸開始出現,花園延伸到河邊,各自有水門。沿著斯特蘭德街在這些宅邸對面的是在法定開會時期來城居住的顯貴人士的豪華住所。不久,倫敦這一名稱已將倫敦城和威斯敏斯特城以及它們之間的蓋滿房屋的地區都包括在內了。
  伊利莎白(1558~1603)統治時期標誌著倫敦城對英格蘭的支配達於頂峰。女王將她的力量建立在倫敦城的民兵組織、財富及愛戴之上。它在1585和1589年提供去國外服役人員的1/4並組織了它的武裝「民團」,以防西班牙威脅要進行的入侵。

17世紀的倫敦
  民團仍是一支值得重視的力量。查理一世曾損害了倫敦城的商業利益,滿不在乎地藐視它的特權如同他藐視議會的特權一樣,1642年卻由於民團駐守特思格林而不敢攻打倫敦。對英王的敵對態度使這座設防城市成為議會支持的核心,而議會在內戰中所獲勝利大部歸功於這座城市的效忠。
  自1638年的黑死病後,鼠疫經常襲擊倫敦。1664~1665年的一場鼠疫,造成75,000倫敦居民死亡。翌年,一場從9月2日燒到9月5日的大火,使城市4/5地區焚毀。從東北和西端末焚毀的角落開始了重建工程。一個合理的街道設計遭到否決,但是,沿著舊有遺跡建造的街道則更為寬闊些而且稍微挺直些。1667~1671年間,大部分新房(磚建,不再准許使用一半木結構)重建完竣。許多小堂區予以合併,少數教堂免於火災,因此,除新建的聖保羅教堂外,只重建了50座教堂。克里斯多福‧雷恩爵士是數學家、天文學家、物理學家,但是未受過建築師的正規訓練,但他卻被授予設計教堂並監管建造這一重大任務。
  在聖保羅教堂中有雷恩的一句銘文︰「讀者,如果你們尋求紀念碑,請環顧四周。」其實,整座城市是雷思的紀念碑。他的教堂從樸實的荷蘭風格到哥德式式樣不等,但是,主要是他自己對古典風格的表現手法。所有教堂都顯得巧妙得體,生氣勃勃,是一系列由名家根據基本建築觀念創作的變體。聖保羅教堂的圓頂是世界最完美的,而且如同教堂的其餘部分,體現出古典主題思想並具有巴洛克優美風格的特徵。為倫敦大火所建的紀念柱是根據經過修改的雷恩設計,建造在普丁巷附近,大火就是從這裡國王的麵包師家中開始的。雷恩建造了城外其他4座教堂、位於切爾西的皇家醫院、肯辛頓宮的一部分、格林威治醫院、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和漢普頓考特宮。
  在查理二世統治時期,皇家政府繼續廢止倫敦城的權利。雖然詹姆斯二世於1688年出逃前,恢復了被剝奪的城市特許狀,但是,上議院的神職和世俗議員們是在民團的保護下,在倫敦市政府集合向奧蘭治親王威廉(此後稱英國的威廉三世)表示效忠的。
  1694年為了支持對法戰爭,40名倫敦商人組織成立了英格蘭銀行,此後,倫敦城的貨幣市場成為國家事務中一個重大因素。倫敦城在國家享有權力的另一方面是全國報刊集中在艦隊街(《泰晤士報》於1785年在布萊克弗賴爾斯巷附近成立,1974年才遷至新址)。

現代城市的發展
  到了1820年喬治四世繼位時,倫敦的整個特徵已發生了變化。它的人口已增加到1,100,000.一些鄉村和村舍在1666年曾是夏天從城市中心出去郊遊的目標,現時已成為房屋林立地區的一部分。有些建築是大地主設計完美的作品;然而,有些則是那些卑微貪婪人們粗製濫造的建築。
  1689~1820年的變化並沒有遵照任何有意的計畫。在倫敦城內,市政府取得完全控制並進行適當的活動。而城外,自從中世紀以來,沒有發生什麼變化。對於新區域的政府服務和交通只得到零星發展。重要的開發者們獲得了議會的地方法案,使他們能夠徵收地方稅,以這項收入支助鋪設道路、照明、清潔和值班人員(負責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團體)等項開銷。由於這些服務,使得開發者們的街道深受歡迎,而且通常這些服務是管理得當的;次要的人們則遺留下貧民窟和無人管理的狀況,等待後世去清理整頓。
  倫敦是國家社會、貿易和金融的中心。它接受東印度和西印度貿易利潤以及與大部分已知世界貿易的哺育。由於擁有巨大財富,倫敦在戲劇、文學和藝術等方面,在英國居於最重要地位。這是加里克(David Garrick)、哥德斯密(Oliver Goldsmith)、約翰遜(Samuel Johnson)、雷諾茲(Joshua Reynolds)爵士的倫敦,是偉大的家具製造者和銀匠、常住和來訪的著名外國音樂家的倫敦。但是,倫敦的規模卻帶來了日益增多的問題。

組織、創新和改革
  雖然新的診療所和新的或擴大的醫院減少死亡率,這個前泰晤士河畔的市鎮如要繼續發展,就必需有新式的政府、交通運輸和環境衛生。1820~1914年的倫敦,這些事項都緩慢且費力的發展著。統計數字表明,蓋滿房屋地區的人口從1,225,694(1821)增加到6,586,269(1901),在這種情形下,創新改革只是零星進行的。1829年建立了一個集中的都市警察部隊,受內務大臣指揮,以取代互不協調的更夫和堂區警察。街道微弱的油燈照明,因採用煤氣而進行了徹底改革,不久,緊接著煤氣燈和焦炭公司(1812)以後,又成立了同樣的公司,遍布在倫敦各地。公共馬車(1829)為陸地運輸方面開始了一場革命,鐵路輸送在不到10年裡也實現了。1845年對公共衛生進行了調查,暴露了倫敦最嚴重的缺陷,隨即在1852年通過立法,保證有更潔淨的水源供應。1855年的一項法令(《大都會管理法》)將地方政府的一些較小單位予以合併,以所有納稅人直接投票選舉制來代替混雜的選舉辦法。重要工程如主要排水系統由都市工程管理局控制。
  這些改革的勢頭在整個19世紀持續不斷。新教堂,新學校,更佳的治安,重要的排水系統,對無家可歸者的照顧,都是改革家們留下的部分遺產;特拉法加廣場,泰晤士河堤以及例如沙夫特斯伯里街、查靈克羅斯街這些穿過最破敗不堪的貧民窟的街道,都是他們的最顯著的紀念碑。政府的改革即使沒有這麼強烈,卻也繼續進行著。1889年倫敦郡議會取代了都市工程管理局,教區委員會根據《倫敦政府法》(1899)被改為都會市鎮,各種供水公司在1902年合併為一個公有的都市供水管理局。
  公共與私人工程繼續改變倫敦的面貌。1863年一條蒸汽鐵路──倫敦地下鐵──啟用,1869年霍爾本(Holborn)高架鐵路的建造與新的泰晤士河橋的建造和巴特西、威斯敏斯特、布萊克弗賴爾斯、倫敦等橋的重建相伴隨。經過多年的商討與鼓動,倫敦城外的道路橋梁成為公有,而且通行稅徵收關卡也取消了。許多南部主要鐵路將其路線向北延伸,橫過泰晤士河進入倫敦,抵達維多利亞、查靈克羅斯、布萊克弗賴爾斯和坎農街等車站。在這個時代,充分的首創精神、充足的資金與充裕的勞動力結合起來,最廣泛地使用新技能、廉價運輸和豐富原料。
  技術不斷的進步,逐漸改變倫敦居民的生活和這個城鎮的面貌。票價低廉的郊區火車使工匠和辦事員們住在離開他們工作越來越遠的地方。倫敦學校管理委員會是根據1870年的《教育法》設立的,它開始進行為所有居民提供初等教育的任務。火車或馬拉的電車在1861年開始時並不順利,但是在1870年代變得重要了。由於它們的電氣化在20世紀最初幾年獲得發展,它們成為都市運輸的重要一環。到了那時,電力被用作地下交通的動力。1890年11月4日,威爾斯親王為威廉王街通往斯托克韋爾的世界第一條電氣地下鐵道揭幕。在1914年前,隨著汽油驅動的公共汽車的到來,現代倫敦的運輸輪廓已經完備,也為郊區開啟了迅速發展之路。
  不可避免的是隨之而來的中央地區地價的增長,建造更大的辦公大樓、工廠和倉庫以取代小房屋,同時繼續支出公共和私人資金建造更佳房屋和改善街道狀況。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空襲,造成倫敦2,600名人員傷亡,但是,戰爭只是帶來暫時停頓,戰爭結束後,發展持續進行且規模更大。作為一國之都,而在某些方面亦被視為是世界的首都的倫敦,必需能夠滿足其需要的體制。一個合併與擴大的時代接踵而至。從銀行到醫院,從電話交換站到發電站,幾乎一切都得到了擴展。到了1939年,大倫敦的人口已超過8,000,000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重建
  第二次世界大戰由於人們疏散和空襲造成的嚴重損失給現代倫敦的歷史帶來了最大的挫折。空襲炸死了30,000餘人,炸傷50,000餘人,損壞了大部公共建築,而在倫敦市和斯泰普內(Stepney)這類地區,街道體系整個被摧毀。西敏寺和議會上下兩院遭到損壞但卻保存下來,聖保羅教堂和倫敦市政府的情況亦復如此。一般房屋和碼頭遭到猛烈轟炸。
  戰爭結束使許多疏散人員逐漸返回。房荒因房內結構腐朽變得更為嚴重。重建工作雖受許多原料短缺的限制,卻能立即進行,且已先作了設計和勘察。《城鎮與鄉村設計法》(1944)以及隨後通過的1947、1954、1959、1968年的各項法案,給予重建工作空前未有的購買、指揮與控制權力。戰後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對新房屋的巨額投資,恢復各項服務和倫敦港口,普遍接受一種計畫城市經濟,並不斷努力將工業轉移到倫敦以外的新興的或擴建的城鎮。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309&aid=5213524
 回應文章
克隆尼妻 倫敦最具影響力女性
推薦4


龍公主 卡門演出側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仔仔1009
天平
ching 回台
Rondo

克隆尼妻 倫敦最具影響力女性

根據「倫敦標準晚報」今天公布的最新調查,美國知名影星喬治克隆尼的新婚妻子、英國人權律師阿瑪爾,獲選為倫敦最具影響力的女性。

「倫敦標準晚報」(Evening Standard)委託YouGov公司對1002名成人進行的調查,財政大臣歐斯本(George Osborne)被選為倫敦最具影響力的人,42%的受訪者肯定他是優秀的財政部長,倫敦市長強生(Boris Johnson)排名第2。

9月在威尼斯與萬人迷喬治克隆尼結婚的阿瑪爾(Amal Clooney),升格為克隆尼太太後,一舉一動都受媒體注目,她日前到希臘雅典,公開呼籲大英博物館歸還希臘神殿的大理石雕像古蹟,主張讓文物回歸希臘,引發連串熱烈討論。

不僅阿瑪爾的言論,她身上的行頭都成為媒體報導的焦點,也成為追求時尚女性爭相追逐倣效的對象,她公開亮相的衣服幾乎都被搶購一空。

前足球明星貝克漢的妻子維多利亞(Victoria)改行做服裝設計師後,事業一帆風順,最近她在倫敦市中心高級地段的第1家專賣店開幕,又被聯合國任命為慈善大使,成為排名第9倫敦最具影響力的人,名次甚至高於首相卡麥隆。

而日前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成為史上諾貝爾獎最年輕得主的馬拉拉,排名第12。不過她本人和家人目前住在伯明罕。

根據調查,倫敦最具影響力的前10名依序為:財政大臣歐斯本、倫敦市長強生、英國Deep Mind科技公司創辦人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律師阿瑪爾、英國中央銀行總裁卡尼(Mark Carney)、內政大臣梅伊(Theresa May)、哈利王子、諾貝爾獎得主納斯(Paul Nurse)、設計師維多利亞貝克漢、首相卡麥隆。

【2014/10/17 中央社】@ http://udn.com/<轉貼>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回應給: 楊風(meicom) 推薦3


龍公主 卡門演出側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仔仔1009
天平
Rondo

可見男女想法

大不同喔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我想到的是鐘,霧
推薦4


楊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仔仔1009
天平
Rondo
龍公主 卡門演出側記

還有,福爾摩斯的Baker Street。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309&aid=5214318
王妃 足球 和八卦
    回應給: 陳柏達(ChenBoDa) 推薦4


龍公主 卡門演出側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仔仔1009
天平
Rondo
楊風

一般我們談到英國

最直接的就會聯想到

從前的戴安娜王妃

現在的凱特王妃

還有足球等等

這篇有關倫敦的介紹還真是詳細

以後去時 就可來這兒參考一下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