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人生
存在主義的大師笛卡爾,三十歲的有一個晚上,作了一個石破天驚的夢。他描述說:「有一種突如其來的光華透體而過,照徹我的身心;我在夢中聽見一聲青天霹靂,彷彿真理之神從天而降,對我發出震聾啟聵的吼聲。」
他因此說出了名句:
「我思,故我在。」
四十歲時,他正想把唯一的愛女帶到巴黎好好教養,不幸女兒卻因病夭折了。笛卡爾痛不欲生,感覺「片刻的憂傷,幾乎淹沒了永恆的思想。」面對這樣深沉的痛苦,他不但沒有選擇退縮和逃避,反而在過濾的思想中,更驗證自己的存在。他因此說了另一句人們沒太注意的名言:
「我苦,故我在。」
後來,他應聘到瑞典擔任女王克瑞絲迪納的哲學教師。女王堅持天剛破曉就上哲學課,這對習慣晚起的笛卡爾是件痛苦的折磨。一六五○年二月十一日清晨,他在黑暗中睜開眼睛,問侍者說:
「現在是什麼時候﹖」
侍者回答說:「現在是清晨四點。」
他勉強從床上坐起來,卻因體力不支而又倒下。他緩慢的對侍者說:
「這該是靈魂起床的時候了﹗」
他閉上眼睛,思想追隨著起床的靈魂,走了﹗時年五十四歲。
( 這就是「往生」啊﹗靈魂往另外一個世界出生了!)
無論是「思」、「苦」、「靈魂起床」,都因為笛卡爾有「感覺」的緣故。有些人除了「感覺」,還會進一步思想;而成熟的思想,還會幫助自我超越進步。如果沒有體察到自己的「感覺」,笛卡爾就無從追索每一階段的超越和「存在」了。孔子十五歲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不就是在超越中感知成熟的自我存在過程嗎﹖
人生是連綿而不能切割的,但是人生的價值,每一個階段卻未必一樣,而境界是逐漸超越提昇的。「現代哲學之父」笛卡爾,用生命見證了自己的超越和提昇,也告訴我們要透過敏銳的感覺來思想。感覺,除了苦,還有樂,凡是喜怒哀樂愛惡欲…等都是「感覺」的範疇。可以這麼說:
「我感覺,故我在;我思想,故我更在。」
感覺,可以啟發思想;思想,可以強化感覺。只因我感覺,故我在;只因我思想,故我更在。一個沒有感覺思想的人,只是存而不在罷了。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