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文章〈筆記〉部落客2007三堂必修課
「人的生活有多豐富,Blog就有多豐富。」
「社會有多複雜,Blog就有多複雜。」(杭州洪波)
「一切都只是諧擬罷了。」比利這樣想:「最多推薦,最多文章,最多瀏覽,最多回應……一天內最HOT的Blog創作。呵~」
比利的作品已經連續蟬聯一天內最HOT的Blog創作了。
事實上,剛來到這處全國排名前五大的HOT網站時,比利只是轉換跑道的Blog書寫者。
Blog的功能在連結、引用與轉貼――
社會上民調不也造假,至於選舉的勝負呢?因此之故,比利決意挑戰作品一天內最HOT的Blog創作。
實際上比利原本一點也沒有勝算的,只因為推薦別人的Blog作品時,出現的推荐頭像,突然讓他靈光一閃罷了。
那樣的靈光讓他的腦袋突然像捉住了什麼一樣,畫面一閃而逝。如果可以在程式中寫入一串通往――瀏覽人次增加的大門呢?
怎樣讓瀏覽人次增加?作品就能夠成為一天內最HOT的Blog創作了。只是,好~玩~而~已~~
於是,比利登記了許多掛名的人頭帳戶,每一個帳戶都申請登記一個Blog。倘若有20個空頭位址時,再填入參數,那麼,只要有人點入任何一個帳戶,都能夠自動連結到我所創作的最新文章了。
1000,2000,3000,4000……瀏覽人次,比利終於連續蟬聯數週,不,正確來說是九個月作品一天內最HOT的Blog創作了。
他感覺到失去新意。
身分變多了以後,比利像角色扮演遊戲一樣,常常得飾演許多的角色,任意置換的結果,使他對最多回應的遊戲失去玩心。
比利改變玩法,決意朝向最多推薦人數衝刺……
這一晚,他擁著笑意入睡……
一週,兩週,連續幾週,文章裡他的推薦人數,逐漸上升,甚至是數百人次……終於引起了其他Blog書寫者的警覺:「我根本沒有進入這處Blog看文章,為何會有我的推荐出現?」
問題逐漸喧騰開來……終於,一發不可收拾。
數天之間,雪球愈滾愈大,想要補救早已鞭長莫及。
問題是怎樣發生的?
在首頁網誌排行榜最多推薦裡,可以連結到每位Blog主的作家簡介推薦人欄。只要有人點選進入比利的作者推薦欄眾多的頭像時,就可以同時開啟連結回路到比利的最新文章,造成作品推薦人次的增加。
只有一個正常值數據值得參考:在HOT首頁裡,點選拉下Blog排行榜以後,會出現最多瀏覽,那才是他真正上網的點閱數據。
羅馬並非一天造成,數天之間,比利想掩蓋事實,早已不可能了……
身為部落格主,維護一處Blog光是貼文、人情回應、看文章等,都要佔用一天裡的許多時光,因為過年的緣故,他更改了Blog裡的一些參數,讓Blog能跑得更為順暢些,他才能有餘裕回應農曆年時的親友酬答。但是,災難也就由此而產生――
Blog裡面並非24hr都有人監控,無形中早已長成一隻碩大無比的龐然巨獸――
《24個比利》這本書的封底裡有這樣一段話:「無論如何,其中還有一些未解開的疑點:威廉.密里根是如何學習到由湯姆《其中的一個人格》所展現的霍迪尼似的逃脫技巧呢?他對那些被強暴者聲稱的『游擊隊』和『殺手』指的究竟是什麼?醫師們認為,威廉.密里根或許還有未經揭露的其他人格――其中的一些人或許犯過一些未被發現的罪行。」
比利,還有多少秘密呢?Blog上的身分倘若全是虛構的,那麼比利的真實身分是什麼?是男是女?
比利說:「他的分身裡最有名氣的是比莉,當你點入以後,她所進行的工作就好像是帶領著你來看風景……實際上,他的手上可是同時拉著好幾條風箏的線――邀你去看風景。」
現在發現有問題的比利只是眾多『比例』分身裡的比利罷了?
作品一天內最HOT的Blog創作排行,這處場域,是最佳的名利試煉場。好像參加RPG競技一樣!每次提供20個名額爭勝負,不想被KO就得要乖乖參加比賽唄!
說不定,比利現在還在這個20個名額以內,只是更換了一個ID,更換了一個身份而已。
Blog的功能在連結、引用與轉貼,Blog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下去。人的生活有多豐富,Blog就有多豐富;社會有多複雜,Blog就有多複雜!
文章標綠色部分為虛構的情結,標紅色部分為重點註記,有好事者史蒂芬將網路上流傳的故事集結起來。記住,只是增加故事的娛樂性而已!
By四分衛
2007.03.12
PS.本篇文章只是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延伸閱讀:謎團已解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mayersu&f_ART_ID=810397
延伸閱讀:你今天被盜了嗎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loli&f_ART_ID=807472
延伸閱讀:網路城邦盜名事件之我賤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chengjackal&f_ART_ID=809353
感謝Blog裡的本文登上 聯合新聞網首頁,閱讀藝文|作家Blogs 96.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