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肝膽腸胃醫學權威之一宏恩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譚健民昨天說,如果民眾有消化性潰瘍或胃癌病史,又確定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者,應該加以治療。他說,除了靠抗生素與潰瘍用藥的三合一療法外,民眾也可以飲用蔓越梅汁來對付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譚健民說,全世界有半數以上人口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台灣健康成人感染達五成,八成三的消化性潰瘍的患者都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問題。幽門螺旋桿菌早被醫學界證明是造成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元兇,WHO更在一九九四年把它歸類為第一類致癌因子。
譚健民與美國加州大學藥學博士鄭慧文昨天表示,根據最近出版的國際醫學期刊Helicobacter的一篇文章顯示,在中國山東進行的一項實驗結果顯示,飲用蔓越莓汁有助減少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關鍵在於它所含的「初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具有抗幽門螺旋桿菌黏附作用,可減低消化性潰瘍。 譚健民說,該實驗共有183位被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民眾參加,他們被分成飲用蔓越莓汁的「實驗組」與飲用安慰劑的「對照組」,實驗期間為90天後,在第35天與90天時進行試驗是否有變成陰性(即已無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問題)。結果發現「實驗組」呈現陰性的人數較「對照組」的人數多,顯示喝蔓越莓汁可有效減少感染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