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峰大哥在一開始的分析有關書寫和閱讀不同的比較,可謂一針見血,小弟深表認同,但是後來對漢字的批評,小弟十分不以為然。
梅峰認為和拼音文字相比,在初學階段,漢字較拼音文字難學,小學生花在漢字學習上的時間太多、而漢字難檢索、難排序。又認為,漢字難以學習,因為一無法像拼音文字一樣的讓人見字識音;二為以圖當字,漢字有近千個部件,不如精簡成卅個左右之羅馬拼音字母,較無「心理」初學障礙。
像梅峰所說對漢字的看法,普遍存在於華人和韓國人之間,我相相信他們之所以會這麼想,是因受到那些對漢字反感的人所編造出來的說法的影響。
第一、沒有任何証據或可靠的語言理論可以証明,拼音文字會比漢文容易學。也沒有事實的根據說,學漢字必須要花比學拼音文字較多的時間才能學好,事實上,無論什麼文字,都要花很多時間。事實上,沒有任何語言文字會比其它的語言文字容易學或更難學。某些語文對某些人而言容易學,這是因為個人特殊背景不同所致。譬如對德國或法國人來說,學會英語文相對比學會漢語文容易,同樣的,對於華人而言,日本語文和英文相比又顯得容易許多。小孩別的沒有,就是時間多,世界各國的小孩,每天不知花了多少在學習他們的母語上面,台灣或中國的小孩,並沒有花的比別國家的小孩多。
國字注音符號乃由漢字偏旁取出,共有三十七個,台灣小一學生學注音符號的時間是十個星期,絕大部份小孩,只要老師按部就班的教,在十星期內,可以學會(因為有些家長讓小孩偷跑,使得部份老師隨便跳過不教,造成一些特別現象,這是教育問題,在此先不討論)。反觀英文只有二十六個字母,台灣國中學生不計課外補習和家庭作業時間,每週在校上三至五堂課英文,三年畢業,二十六個字母寫不全的,唸不清的,比比皆是。
在美國,從學前一年開始,英文二十六個字母,就以各種方式在灌輸給小孩,小學一年級學生,每天大部份的學習時間是用在這方面,一年級讀完,大小寫分不清,依然比比皆是。在美國的中文學校,一般一個星期只上一次課,兩個小時,很少有注音班的上課週數超過二十週,這些小學生同時還要學英文,應付美國學校的功課,而且又沒有中文的環璄(在台灣還到處可見英文,在美國除了華埠,你去那裏找中文,即使是華埠,也往往以廣東或福州人為主),大部份學生三十七個注音符號照樣學會。
事實上中文並不會比英文較難檢索、排序。文字特性不同,自然需要採取不同的檢索排序方法,端看你的方法好不好,還有會不會用。英美人士,二十六個字母要按順序學,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他們的字典是那麼的編(他們還有別的編法,但不普遍)。王雲五發明四角號碼,任何漢字,都可歸納成四個號碼,翻查十分容易,不像英文,到一個個字母去對,可惜沒人去推廣。現在有了注音符號,中文一樣可以用讀音去查,因為中文文字的特牲,反而比查英文容易。以部首編排是最麻煩的,但這符合中文語言特性,會中文的人,稍加練習,也不是問題。
至於說拼音文字可以讓人「見字識音」,顯然也不是放諸四海皆準的說法,至少英文就不是這樣,而且這只是它的一個文字特性,沒什麼優劣可言,一個不會拼音文字或沒受過訓練的人,他見了字一樣識不了音。拼音文字的字母如果本身就是音標,而且在任何地方發音一致,是有可能見字識音,但這不表示中文如果羅馬化後就可得到一樣的結果。北京話有五聲,同音不同聲就會是不同的字,如一、伊、倚、義,音皆同而聲不同,把中文變成拼音文字,只會造成中文的大災難。
至於說中文以圖當字,有近千個部件,我認為這正是漢字的優點,也正是繁體字較簡體字為優的原因之一,它讓文字成為一個有意義的符號,也許不容易「見字識音」(但也不見得,下面再分析),但絕對較容易「見字識義」。你說識音重要,難道識義就不重要嗎?事實上,漢字的分部要看你怎麼分,你可以說它只有不到十個(永字不是只有八法嗎?),你也可以說數千個,每一個字算一個。像英文或其它拼音文字只有三十左右個字母,問題是它排列組合出上萬個字來,你一樣要一個一個去學。認學漢字主要從形學去學,認拼音字,主要從音入手,真要我選,我寧從漢字,因為漢字變化反而較少,更有其不可取代的藝術性,相對而言,英法德文等,反而顯得鄙陋無文。
不知你是否聽過這麼一段話:「有邊唸邊,沒邊唸中間,沒中間讀上天」雖然這是笑人唸白字的話,但也証明許多中文一樣有見字識音的部份,而且數量眾多,尤其是所謂形聲字部分。我們必須知道,中國歷中經過四千年的各種民族和語言的混合變化,許多文字的發音,已產生變化,但還是有大部份保留,如今的北京話或國語,就見証了這個現象。以工字和江字為例,北京話發音固然有所差異,但如果你以閩南語發音,兩字發音完全相同。想想中國是一個多麼大的國家,融合了多少的民族,這點差異真的不算什麼。想想歐洲在這一點,同樣使用羅馬符號,二千年而已,到了現在同字母的發音在不同國家或地方,已經差異到什麼樣的地步。同樣一個B,英文發成bi,拉丁原音卻是Beta,我不會英文以外的其它歐洲語言,但你自行比較一下,到底有幾個來源相同的字母,在歐洲各種語言中發音相同的。
因此,象形文字如漢文,固然發音會因時代而改變,拼音文字一樣有此現象,不要認為拼音文字發音就比較固定。讀一下中古英文就知道,發音不同連字都和現在寫得不一樣。即使字寫得一樣,不見得你就不會自己改腔調。看看六十年代的美國片和八十年代的美國片,才二十年,就可以聽出口音的重大差別。
今天的漢文有了注音符號,或改良的漢語拼音(人們自動改良),在教育普及,加上有聲圖書和影音媒體的廣泛,發音改變的機率非常小。我們可以相信,一二百年後可能到時候的人語調也有所變化,但和今天的漢語發音不會有大太差別。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