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看人家, 怎麼樣抗爭選舉弊端.
|
瀏覽2,111 |回應26 |推薦3 |
|
|
花了美金六千五百萬 以及其他操縱:
U.S. Money Helped Opposition in Ukraine
WASHINGTON -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has spent more than $65 million in the past two years to aid political organizations in Ukraine, paying to bring opposition leader Viktor Yushchenko to meet U.S. leaders and helping to underwrite exit polls indicating he won last month's disputed runoff election.
|
|
|
美國人, 從來不在乎臺灣! myata 2004/12/04 02:59
今天, 美國人, 證明了:
他們在乎烏克蘭, 但是, 從來不在乎臺灣!
|
烏克蘭民主的勝利: 美國幫助烏克蘭, 卻出賣臺灣!
|
|
推薦1 |
給時報鼓掌: 報導烏克蘭國會通過總理不信任案
|
|
推薦0 |
|
|
正在大家覺得: 作弊者, 已經快要投降. 今天, 忽然, 傳出:
烏克蘭反抗者 走下談判桌
其實, 用不著奇怪. 這好像是, 買車子, 殺價的時候, 說: "不買了!" 拂袖而去!
前陣子, 國親和的談判, 也發生: 宋楚瑜, 不上談判桌的事情.
表示: 走下談判桌的一方, 要求更大的條件. 因為, 他手上籌碼充足.
我們看: 阿斗有這樣子的技巧嗎?
|
|
|
寫得真好, 全文轉貼: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Moment/newfocus-index/0,3687,931130033+0+0+212950,00.html
台灣像美國還是烏克蘭?
郭崇倫
台灣的民主發展,雖然有本土特色,但並不是獨特的,其他國家平行軌跡,可以參照,美國與烏克蘭是近來被提及最多的。
有人把已連任兩屆的民進黨政府,比喻成柯林頓時代執政的民主黨,為了執政勝選,模糊原本堅持的左翼立場,疏離了原來樁腳的草根團體,未來若要長期執政,有必要重新開展有組織、有理念的社會運動。
但是更多人悲觀的將國民黨,比為二零零四年敗選後的民主黨,不僅失去了總統與行政資源,地方基盤也逐漸流失,套句白宮國師羅夫的話:要把他們(在美國指民主黨、在台灣指國民黨)放逐到政治荒原裡幾十年,不得超生,民進黨就此長期執政。
哪種比喻是對的?可能都看到了部分真相,但都沒有顯示整體的趨勢。
布希的當選不是靠中間路線,而是靠挖掘出真正意識形態頑強的基督教選民,換句話說,布希第一任的新保守主義政策,不僅沒有因為空前激烈的選戰而淡化轉變,反而因為確認自己基本教義派選民是「根本」,第二任保守傾向更強化了,從這點來看,民進黨反倒像現在的共和黨。
遭遇到空前危機的民主黨,目前兩條路線現正進行大辯論,一是強調堅持民主黨真正的左翼意識形態,來對抗布希的極端右翼,二則認為應該要回到柯林頓的新中間,在傳統民主黨思維中,雜揉入共和黨的主張,好讓更多選民可以認同,反諷的是,贊成柯林頓路線的人,反而認為他的太太希拉蕊太過分極端,不是適合的總統候選人,這個路線之爭乍聽起來,與泛藍內部竟有幾分相似。
但是看在台灣人眼中,真正驚心動魄的則是烏克蘭的選舉爭議。
許多類似今年三月凱達格蘭大道上的情況,每天出現在基輔市中心,已經無須重複,譬如廣場上聚集憤怒的群眾、國際認可在選舉爭議中的作用,族群分裂的加深。
但是烏克蘭政局的互動,有幾個關鍵,不禁讓人猜想,如果換成是台灣的話,會是怎樣?
其一,反對黨國會議員自行集會,決議選舉結果無效,在總統職位有爭議時,這是民意的展現,也是最有正當性的機構;三二○當時,泛藍還掌握國會多數,如果自行召開立院臨時會,通過選舉結果無效的決議呢?
其二,烏克蘭國防部長發表聲明,表示沒有調動任何部隊,而且也不打算升高警戒狀態,外界解讀為軍隊中立化,總統庫奇馬一度曾威脅如果反對派引發騷亂,將動用武力維持秩序,但大家知道軍隊不會介入;如果台灣國防部長湯曜明當時不是稱病住院,而是出來公開表示軍隊服從憲法,在選舉沒有確定結果前,維持中立,結果會怎樣呢?
其三,烏克蘭中央選委會雖然宣佈選舉計票結果,但反對派緊急要求最高法院制止中央選委會宣佈當選人,而最高法院也馬上審理,糾紛進入法律爭訟階段;如果泛藍提高訴訟層級,不在高院糾纏,直接向大法官會議提起憲法爭訟官司,制止中選會宣佈當選人,結果會有不同嗎?
|
|
|
一樣的大選,眾多的懸案,關鍵在美國的態度迥然不同。
平時阿扁的一席話,一口號,便足以激起美國的關切,
總統大選的兩顆子彈,在美國國內銷聲匿跡,平淡程度非比尋常。
烏克蘭素為俄羅斯禁臠,美國如能抽手佔有一席,於美則大有利。
我不曉得美國基於何種考量不願支持泛藍,但顯然他們的價值遠低於那些高鼻子阿朵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