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化過程
對於有些人而言,行道是艱難的。由於五蓋等
敵對狀況的頑強抵抗,所以行道困難。
《清淨道論.第三章.第15段》
人們經常感到不解:為什麼有些人修行止禪進
步很快,有些人卻進步很慢?除了運用正確的方法
之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有一些煩惱還在障礙
著我們。因此,如果我們真正是真心的修行者,就
應該在修行的過程中努力克服自己的煩惱。如果我
們不改變內心的惡劣傾向,即使不斷地靜坐,我們
仍然會卡在那裡,不能進一步提昇。
修定的過程中,心會逐步地淨化煩惱,由粗煩
惱到細煩惱,經歷數個階段的淨化,最後才達到禪
那。在經中,佛陀用金匠冶金的譬喻,來描述修定
進展中各個階段的淨化。
【引證】由粗到細地淨化煩惱――出自《增支
部.三法集.第100經》
「諸比丘,金(礦)裡有粗的雜質,就像泥土
與沙礫,碎石與沙岩。金匠或金匠的學徒首先將金
倒入水槽中洗滌、沖涮、清潔。如此清除雜質之
後,金裡還有中等的雜質,就像細礫與粗沙。於是
他再將金洗滌、沖涮、清潔。如此清除雜質之後,
金裡還有細的雜質,就像細沙與黑塵。於是他又將
金洗滌、沖涮、清潔。如此清除雜質之後,只留下
金粉而已。
然後金匠或金匠的學徒將金粉倒入溶鍋當中,
冶鍊、精鍊、鍛鍊它。但是他還不將金從鍋裡取
出,因為渣滓還未完全去除,而且金還未柔軟、適
用、明亮,還易碎,不容易塑造。
然而,到了某個時候,當金匠或金匠的學徒冶
鍊、精鍊、鍛鍊金時,渣滓完全去除了,這時的金
柔軟、適用、明亮、容易塑造。無論想要將它做成
什麼首飾,像皇冠、耳環、項鍊或金鍊,它都能達
成那項目的。
同樣地,諸比丘,對於致力於培育增上心(即
修定)的比丘,在他心裡有粗的雜染,就像身、
口、意的惡行。熱心與能幹的比丘放棄、驅逐、廢
止、滅除這些惡行。
棄除了這些之後,在他心裡還有中等的雜染,
就像欲望的念頭、憤怒的念頭、傷害的念頭。熱心
與能幹的比丘放棄、驅逐、廢止、滅除這些念頭。
棄除了這些之後,在他心裡還有細的雜染,就
像親戚的念頭、家鄉的念頭、名譽的念頭。熱心與
能幹的比丘放棄、驅逐、廢止、滅除這些念頭。
棄除了這些之後,還留下法的念頭。他的定還
不寧靜、不殊勝、未獲得輕安、未達到一心、還需
要靠勉強來維持。
然而,到了某個時候,他的心向內安住、穩
定、一心、專注。於是他的定是寧靜、殊勝、獲得
輕安、達到一心、不需要靠勉強來維持的。
由這段經文,我們可以了解修定時念頭起伏由
粗到細的動向。最初有很粗的煩惱,它們甚至會表
現在身業及語業方面,例如違犯五戒等。如果你能
守好五戒,那麼最粗的煩惱平伏了。這時,縈迴在
心裡的主要煩惱是五蓋。然而,對於大多數第一級
修行者而言,最難克服的大敵是內在的評論。這種
煩惱涉及「我」與「我的」:「我修得好嗎?」、
「我修得不好嗎?」、「我的修行何時才能進步
呢?」、「你不覺得我能靜坐一小時是很了不起的
嗎?」、「如果有一天我證得阿羅漢果,你會覺得
如何?」、「我現在能夠如此平靜,人們會不會注
意到我的偉大?」……
只需要稍存一點覺知,我們就會發現我們的內
在評論總是圍繞著「我」與「我的」在打轉。我們
會對自己感到厭煩,只想關掉這內在的收音機,讓
自己能清靜一下。
經過一番的漸次訓練之後,最後這收音機終於
關掉了。那時,正如佛陀所說的,我們內心還會留
下分析法的慣性念頭。讀過很多佛法的人那時會去
標記、分析他們當下的一點修行體驗(境界):「
這就是平靜覺知的境界嗎?」、「這到底是近行定
還是安止定呢?」、「我現在是不是有了很強的能
量或定力?」……在這個階段,如果你能夠清楚地
記起修行的目的,你也許就能超越這一關。修行止
禪的目的在於內心的完美寧靜、靜止與清明,在於
摒除所有先入為主的成見,以自在的心去體驗、享
受當下的境界,而不去分析它。當分析法的念頭也
消失時,心自然會進入絲毫不需造作的一心專注。
結語:
藉著淨化以下四個階段的煩惱,最終我們會獲
得禪定:
(一)能夠表現在身體和言語方面的粗顯煩惱:違
犯五戒。
(二)在意念方面,由於過去事件和未來計劃而生
起五蓋等的念頭。
(三)在意念方面,圍繞著「我」和「我的」的內
在評論。
(四)在意念方面,分析法的念頭,用來標記與解
釋修行的體驗(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