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剛比丘尼: 佩瑪,丘卓
|
瀏覽5,877|回應25|推薦1 |
|
|
胡因夢翻譯的書
When Life Fall Apart:
佩瑪,丘卓 跟西藏密宗大師學習. 用英文寫來, 比三藏法師翻譯的佛經, 深入我心.
http://www.sanmin.com.tw/page-image.asp?pf_id=000286579&
I S B N: 957301631
■ 作 者: 胡茵夢 譯
■ 精平裝: 平裝本
■ 出版社: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這本書能打開你的慧眼,讓生活更踏實、喜樂。他是西藏金剛比丘尼佩瑪‧丘卓對弟子的開示紀錄,實際上市一盞盞精神生活的明燈,能照亮你心中的晦暗,打開無名的心結。相信你會從中尋獲亮麗的生命珠寶。 ─ 鄭石岩 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作家
到目前為止,本書是我所閱讀過的最具啟發性的現代實修經典。佩瑪,丘卓以信手拈來、才華橫溢的宏法風格,將藏密大手印直下覷透的立斷智慧,融合西方心理學對內在現象的詮釋技法,幫助現代人在日常生活中以基進、慈悲而又充滿著幽默的無求之智,勇敢面對生命陷落時的悲苦與困窘。
-胡因夢 作家、身心靈療癒課程講師、譯者
身為佩瑪,丘卓滿懷感恩的一名學生,我長久以來一值都在學習一們最緊要、也是無法逃避的功課;如何讓我的心胸更加開闊。
-愛麗絲‧華克 作家
佩瑪深刻的體悟和看待事物的嶄新方式,就像山涧一般,明澈而令人神清氣爽。
-傑克‧康菲爾德 心理諮商師、南傳佛教修行者、作家
佩瑪‧丘卓的書有許多有用的建議,她告訴我們婆法如何幫助讀者面對現代生活的嚴峻現實--包括恐懼、絕望、憤怒,還有控制不了自己生活感覺。
-《出版者週刊》
|
When the bottom falls out myata 2004/06/19 22
|
|
推薦1 |
|
|
安住, 和 stay, 這兩個字眼, 非常不同:
Stay with the shackiness, broken heart ...
我想, 換用"面對", 甚至於, "接受". 因為: "安" 與 "住", 各自介紹新的感覺進來.
======================================
在前文
異議: 有關>>翻譯 myata 2004/05/05 20:22 cathy20048 2004/12/18 09:37
談及[實體]觀念
從此引申一個實體觀念>
spirituality作為本論的關鍵字眼
在貫穿佛經中
常出現兩個字眼 [住][地]
先講後者
[地]作為[境界][境地][狀況][程度]的縮字
並不是有個[地方][所在][處所][廳堂][國甸]
可以雙腳走在其處
請觀照spirituality
故而[住]也不是一種動作
呆在某個可以遮風避雨的地方
而是[保持][無畏於][堅忍不拔於][毅力不搖於]
故而[安]是就
[篤定於][安心於][寬心於]
故而[安住]就成了
[不論外在為何 就是要...]之意
英文中使用stay
也是有這樣的語意
|
異議: 有關>>破題: 接近害怕 myata 2004/06/03 22:37
|
|
推薦0 |
|
|
>>破題: 接近害怕 myata 2004/06/03 22:37
Fear is a natural reaction to moving closer to the truth.
這句話, 我無法認同. 在海上航行, 害怕的是風浪, 與自己無法在波濤裡生存. 對於未知, 因為是未知, 可以選擇自己嚇自己. 也可以選擇靜觀其變. 對於真像, 我有期待, 卻不庸人自擾的害怕.
==================================
從語意學的角度來看
英語中 FEAR 一詞未必是中文中的[恐懼][害怕]
此字有時作為[操心][擔憂][心有悽悽焉]的強調
因為宗教的修持
到了高深之刻
會有[前不見古人 後不見來者]的寂寞與不肯定
FEAR 因此油然而生
|
異議: 有關>>>我覺得.... colors 2004/06/03 11:05
|
|
推薦0 |
|
|
>>我覺得.... colors 2004/06/03 11:05
金剛經, 囉哩八嗦的.....
==================================
金剛經
並不是出現在早期原始佛教時期的經典
換言之
原始佛教的權威權釋者--
上座部(小乘的僧侶)
認為這樣的教義有損其權威存在
所以金剛經從社會學的理解就是
>>>這樣的思維典範不在當時所允許<<<<
而是由大眾部(知識程度較低 或不識字的教眾)
>>>>通過記憶口語傳唱千年而保留下來
>>>>予以成典化的
這個傳統其實並不是始自金剛經
早在更早以前 婆羅門時期
吠陀 奧義書 都是這樣而來的
============================
從密法的修持而言
這種反覆吟唱
是一種MANTRA(佛咒)
一如六字大明咒
也是一種CONCENTRATION
在相當層面上被
唯識學 心理學 所能解釋的
|
異議: 有關>>翻譯 myata 2004/05/05 20:22
|
|
推薦0 |
|
|
>>翻譯 myata 2004/05/05 20:22
...如實安住, 對仗工整. 卻失去Relax as it is的真實簡潔...
==================================================
個人對佛教的理解
有相當部份來自德國國學--本體論(die Ontologie)
儘管印光法師
並不同意以[實體]觀念來解釋佛教的終極宗旨
例如[空][解脫]
但是這是目前理性(言說理性 理論理性 邏輯理性)
所能達到的最有體系的解釋
有關即此 個人認為
海德格的[時間與存有(Zeit und Sein)]寓意深遠
所以 [如實安住]的譯筆
在這個意涵上
是遠遠高明於[Relax as it is]
這種粗糙的感官經驗的英文譯法
目前在法國德國的佛教經典研究
層次都在這個層面之上
別的不說
心經中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就已經指陳了
從[塵識]中走出
透過中觀 止觀 白骨觀等法
進入[三摩地(SAMADHI)]
======================
附帶一提
日本在唐朝年間
由學問僧帶回日本的漢文經典
當初也有日譯本的產生
結果
或因譯者程度不足
或因一些不可理解的原因
(例如這些翻譯經籍的學問僧 死相奇慘)
日本除了爲作教學
一般情形仍使用拼音讀漢文佛經
有關胡茵夢
一般共識是認為這是女眾出家
容易曲解佛理
不易見正法故
會不會在她往生之日
出現如同
翻譯經籍的學問僧 死相奇慘
我們且拭目以待
|
|
|
藏法弟子, 破題之道. 跟心經, 得道之門, 若合符節: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
|
|
基本上: 坐正, 舌頂上顎, 穩腿, 正身. 都差不多!
特別之處, 在於呼吸.
其實, 她的師父, 要[斷念].
因為, 許多人, 做不到, 才在呼吸上做文章!
|
|
|
屏東有一處上帝之門,
錫安山也在此, 人子老早去過錫安山了
台灣是祂弘法宣揚上帝的第一站
花蓮 是魔王來這個世界的第一站
恐怖的蕃薯喔
極陰極陽的相反力量在這裡打架
頭暈嘔吐很正常
|
When the bottom falls out
|
|
推薦0 |
|
|
When the bottom falls out and we can't find anything to grasp, it hurts a lot.
我想這樣子翻:
失去立足點, 我們找不到依靠, 極端難過.
胡書, 39頁, 最後一段, 寫了31字: 認真過度, 加了很多東西進去. 而且, 比較難懂.
同段:
"Love of the truth put you on the spot"
愛好真理 使你走投無路
愛好真理 讓你面對現實
那個比較接近?
再一句:
when we are nailed with the trueh, we suffer.
一旦被真理釘牢 我們可就苦了
一旦被真像釘牢 我們受苦
安住, 和 stay, 這兩個字眼, 非常不同:
Stay with the shackiness, broken heart ...
我想, 換用"面對", 甚至於, "接受". 因為: "安" 與 "住", 各自介紹新的感覺進來.
第二章最後, 提到一些世界有名的"不安定"地區, 我們"臺灣", 有幸上榜.
|
第二章: 情況不妙時 When Things Fall Apart
|
|
推薦0 |
|
|
其實, 這個本書用以為名的章節, 胡美人的翻譯, 比較響亮: "當生命陷落時"
為什麼, 我要干冒不韙, 換比較遜的名字呢?
只是要把她的原意表達出來而已!
挑出來, 放在前面的兩句話, 足足翻譯了四行, 真是過度用心, 快要跟印度人媲美了.
這是原文:
When things fall apart and we're on the verge of we know not what, the test of each of us is to stay on that brink and not concretize.
我會這樣子翻譯:
當情況糟透了, 我們已快支持不住. 對每個人的考驗, 是要守住臨界點, 而不亂抓救生圈.
這個救生圈, 是我另外找的. 解釋如何肯定自我的嘗試.
照著字面翻譯, 讀來, 真是辛苦!
第二句:
The spirital journey is not about heaven and finally getting to a place that's really swell.
這句翻譯得不錯, 我要指出的是:
這是: 佛法, 與其他宗教, 最大的不同!
聖經, 可蘭經, 都是, 這句話所說的"不是", 所提出的"保證"!
|
|
|
胡因夢的翻譯: "親近恐懼", 比較接近 Intimacy with Fear.
為什麼我要選擇, 比較不同的翻譯呢?
因為, 我讀完全書. 再回頭, 以對於內容的瞭解, 試圖把書裡的精髓, 放在心裡. 找出, 比較符合原意的中文, 來解釋.
佩瑪,丘卓, 開宗明意, 要處理人對於現況的逃避. 所以, 她選擇用"恐懼", 來攫取讀者.
在我們熟悉的佛經, "恐懼", 並不是常被提出的情緒.
只是個人猜測: 這跟西方世界, 從小浸淫在基督教聲嘶力竭的: "你有罪!", 多少有點關係.
不可否認: 如果讀者以 "When things Fall Apart" 的書名, 拾起本書. 用"恐懼"來嚇他們, 讓他們以很大的認同, 繼續讀下去, 是容易引起共鳴的.
到第四章, 她把"恐懼"講完, 才說: 所有的情緒, 都是這樣子.
There is nothing to fear, but fear itself.
別責怪她! 總是要破題. 而她自己出家, 也是在美好的婚姻家庭, 一夕破碎, 所造成的.
我比較幸運, 平靜的走上在家修行. 非常感激她的痛苦, 淬鍊她的智慧, 給我條比較平易的道路.
她另外一本書, 就以標題, 顯示大智慧:
Start Where You Are
是的: 修行, 是入世的. 與你的處境, 不可分的.
孩子的中文課本, 有個富和尚與窮和尚, 取經的故事.
窮和尚一砵一衫, 徒步托砵而去. 幾年以後回來, 富和尚出門的行頭還沒有準備好.
不必要選名師古寺, 也不要等黃道吉日. 隨時就可以修, 也千萬別等待耽誤.
Fear is a natural reaction to moving closer to the truth.
這句話, 我無法認同. 在海上航行, 害怕的是風浪, 與自己無法在波濤裡生存. 對於未知, 因為是未知, 可以選擇自己嚇自己. 也可以選擇靜觀其變. 對於真像, 我有期待, 卻不庸人自擾的害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