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患過敏性疾病的人增多,到醫院進行
過敏原檢測的患者也越來越多。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患者對檢測結果都滿意,陳小姐就曾經對檢測結果產生過很大疑惑。原來,陳小姐吃海鮮後發生過蕁麻疹,當時醫生告訴他是海鮮過敏,從此他不敢再吃海鮮了。後來,他到醫院做了過敏原檢測,想看看自己到底對哪些食物過敏。檢測的結果讓他吃驚:他對海鮮並不過敏但對雞蛋過敏,可是他吃雞蛋並沒有不舒服的感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難道是檢測結果錯了嗎?
檢測出對某種食物過敏,並非一定不能食用
其實,檢測結果並沒有錯,主要問題是如何解釋這一結果。首先,檢測的是患者是否對某種過敏原存在致敏,並不能證明患者所患疾病是由該過敏原引起的。有的患者進行過敏原檢測後發現對很多種食物都過敏,結果不敢吃所有檢查出過敏的食物,這是不對的。因為檢測出的過敏原是否有意義,還需要醫生根據每位患者的情況具體分析才能作出合理判斷。比如陳小姐雖然檢測出對雞蛋過敏,但是沒有任何症狀,患蕁麻疹前後吃雞蛋也一直沒有反應,可以肯定雞蛋過敏不是陳小姐患蕁麻疹的原因。那麼怎麼會檢測出雞蛋過敏呢?
醫學研究早就發現,過敏是機體對過敏原產生的一種異常免疫反應。這種反應只在少數敏感的個體中發生,大多數人並不會發生。而機體一旦致敏,這種狀態將終身存在。比如某人曾經發生過染髮過敏,以後雖然不再染髮,做過敏原檢測時仍然會發現他對染髮劑過敏。陳小姐應該也是在長期吃雞蛋的過程中對雞蛋致敏了。但是,致敏以後是否發生臨床症狀,還與機體的免疫機能狀態、是否合併其他疾病、是否應用了抑制免疫機能的藥物或抗過敏藥物等因素有關。更重要的是,在長期少量吃雞蛋的過程中,有些人可以產生對雞蛋耐受的現象,從而平安食用,不會出現任何症狀。
過敏原檢測為陰性的食物,也可能導致過敏反應
那麼,為什麼陳小姐吃海鮮後發生蕁麻疹,而過敏原檢測他對海鮮並不過敏呢?這種情況最大的可能是假過敏反應。醫學研究已經證明許多食物,如海鮮、肉、蛋、蘑菇、草莓、茄子、竹筍、菠菜、蘋果、李子以及食品添加劑,如酵母、水楊酸、檸檬酸等均可以直接促進機體肥大細胞脫顆粒,結果產生與過敏反應非常類似甚至完全相同的症狀。但是這種反應並不是真正的過敏反應,所以做過敏原檢測時查不到過敏原。這種假過敏反應的重複性不高,並不是每次吃都會發生反應。而過敏反應則不同,機體一旦致敏,以後哪怕遇到非常微量的過敏原也可能發生反應。除了假過敏反應外,不新鮮的海鮮尤其是蝦和螃蟹,本身就含有一些胺類物質,可以導致皮膚發紅、瘙癢等過敏症狀,經常被醫生或患者認為是過敏。這種情況過敏原檢測自然也是查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