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抗戰結束之後,中國境內並未統一,蔣介石所領導的國民政府雖然是國內最為強大的勢力,但蔣介石心心念念的是想要獨裁,可是外受制於全球頭號偽君子美國所推銷的民主制度,對內則遭到中共,各路公知以及雜牌軍扯後腿,導致蔣介石的政治行為與作風成為不上不下的:獨裁無膽,民主無量.然而對於獨裁情有獨鍾的蔣光頭,豈願搞民主哉?非也!他正一步步地想先安內後再跟老美談條件,他安內的對象,自然就是上述那三個扯後腿的(中共,公知與雜牌軍).
首先倒楣的就是雜牌軍,國民黨內的各路雜牌(雜牌中最具分量的領袖就是桂系的首腦李宗仁將軍)均屬於清末以來的各地方省份的新式陸軍的餘緒,是各自獨立發展的地方武力,假設蔣介石是幕府將軍,各雜牌們就是所謂的外樣大名,蔣對之只有大義名份,無法完全將各路雜牌們進行嚴格的控制.原本在抗戰中,蔣老早就計畫要透過日軍來替他解決雜牌們的問題,但這問題並未完全解決,所以到戰後復員的時候,陳誠揣摩上意,替老闆開出了藉復員工作裁兵裁官的建議,這個主張正合蔣介石的心意,所以中山陵很快地就上演五百上校哭陵的好戲,而混不下去且有豐富作戰經驗的各種中下級軍官(主要都是雜牌部隊的校尉級軍官),就開始成群結隊的投靠到毛老大的麾下,要指揮人民的軍隊向老蔣討要個說法.除此之外,狡詐的蔣介石還在雲南趁龍雲不備,武力解決滇系,這種不義的政治行為讓國府內部的各路雜牌人人自危,為著自保,雜牌們也開始在政治與軍事上面各顯神通,同老蔣進行對抗,這叫你不仁我不義,例如在東北投共軍作戰的原滇軍,在收到老闆(龍雲)被迫到中央任官的消息後,就迅速的火線起義,這是雜牌們在軍事上的反蔣作為,至於在政治上的反蔣作為更明顯,德公在副總統選舉中擊敗蔣介石所屬意的孫科就是最好的例子.
至於在對付公知上面,蔣介石要到內戰進行到一定時間後,才開始撕破臉皮箝制思想,讓公知們閉嘴,這也導致絕大多數書沒讀通的公知們的反抗,讓國府十分頭疼的各種學運,除了有中共地下黨的領導與指揮外,公知們也擔任助攻的角色.當時的公知,基本上是中共反蔣的盟友.
但說來說去,有組織有紀律,且在抗戰中透過敵後戰場與日軍進行殘酷搏殺(在抗戰中,國共雖然頗有摩擦,但在抗日的立場上大體是一致的,共軍同樣面臨過日軍殘酷的掃蕩,也從而鍛鍊了部隊)而存留下來的各根據地內的共軍,才是蔣介石真正的心腹之患,不將中共徹底絞殺,蔣介石寢食難安.而在整個中共的高層領導中,對蔣介石的反共政策認知的最為清楚,堅持隨時準備與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做軍事鬥爭者,實際上只有毛老大一人.
既然國共兩黨的最高領袖對於打有著高度的共識,最後也就真的打起來了!現在我們先來看在第二次國共內戰前雙方軍隊的優勢與劣勢:
在國民黨方面,國軍明顯的在裝備與訓練上有優勢,國軍的中層軍官(沒被裁員的-以黃埔系為主),基本上大都經過軍校的培訓,有較好的軍事素養,所以在一開始的正規作戰中,國軍的作戰能力要強於共軍.所以某些實際上受雇於國民黨卻不知兵的秀才,替國軍的失敗找理由,胡亂詮釋歷史,認為蘇聯將關東軍的軍火移交給共軍,大幅增加共軍的作戰能力,卻不知關東軍的日械在火力輸出的效率上遠遠及不上接受美械(日械與美械的火力輸出比,至少是1:3,美械的火力強多了)援助的國軍,所以接收大批日械雖能增強共軍的戰力,卻絕非國共戰事勝敗的決定性因素.這幫人的妖言惑眾在台灣曾有龐大的市場,但也只能騙騙不知兵的群眾.
而在中共方面,共軍在裝備與訓練都遠不如國軍,部隊在第二次國共內戰初期才剛完成野戰部隊的編組,許多部隊尚存有游擊隊的習氣,軍隊的指揮員沒有大局觀,對正規戰還不適應.但是共軍在後勤供應與情報上具有極大的優勢,所以能在戰役上擁有充分的主動權.此外,共軍組織嚴密,成員對於解放全中國有著堅定的信仰(這是延安整風的重要效益),動員能力強,調動行軍能力遠勝於國軍,相當於兩條腿的機械化部隊,堪稱全球最具機動力的步兵,這讓共軍有極強的捕捉戰機的戰術能力,即使打不贏,也能迅速撤退以保持有生力量.
所以對國軍而言,其最主要的戰略當時是抓住共軍的主力進行決戰,利用自己在裝備和訓練上的優勢來擊敗共軍,最後再對共軍的散兵遊勇進行追剿和殲滅,這是國軍的如意算盤.但由於情報上與軍隊機動性的劣勢,這種戰略非常難以實現.所以國軍只能採取笨方法,透過佔領解放區進而壓縮共軍的活動空間,這是消耗戰的思路,也是蔣介石剿共的最高戰略.具體而言,國軍一旦成功打下某解放區,就會大肆抄掠,只要戰爭都在解放區內,國軍就可以以戰養戰,透過吃光解放區大米,抄光解放區棉紗,弄走所有的礦產資源,這種變相的三光政策足以消耗掉解放區內所有可供中共調動的軍事以及非軍事資源.嚴格講:蔣介石的這套戰略與日軍名將岡村寧次對付八路軍的手法大同小異,但一樣的狠毒.也側面證明蔣介石懂戰略,不是無能之輩!
反觀共軍方面,共軍最好的戰略就是在前期避免主力決戰,透過戰役主動權與情報上的優勢,逐次消耗對手的有生力量,不斷削弱對手的實力,如果能抓住對己有利的戰機(如粟裕殲滅張靈甫的整編七十四師),殲滅性的打擊對手的主力,就能轉弱為強,只要能獲得戰略上的主動權,就能贏得勝利(目前老狐群對川普及其三流智囊團的鬥爭,本質上也是採用這種思路).
縱觀第二次國共內戰的戰史,雙方都犯過錯誤,不存在毛是戰神而蔣介石的軍事能力不如一條軍犬這種情緒性的邏輯(雖然蔣介石在人品上就是一個混帳),但客觀而言,毛老大在軍事指揮上即使出錯,也能迅速改正錯誤,同時接納手下諸將正確的建言,在總結經驗與改正錯誤的表現上遠遠超過蔣介石.但蔣介石除了心胸狹小外,還愛越級指揮,犯了錯也不願改正,反而越做越錯,危急之刻又昏招頻出,最後當然敗下陣來.接下來貓爺將用史實來說話:
國民黨的全面進攻
國共因為在政治思想上南轅北轍(國民黨代表的是地主買辦階級的利益,共產黨則代表貧民的利益),雙方的鬥爭是傳統的農民起義的兩極對抗,但由於中國近代化的轉型問題,有其特殊的時代特色,但本質仍然不變.中共是依靠農民(尤其是貧農)階級起家,搞農民革命,和蘇聯以工人為倚靠階級是不同的,中共的指導思想:毛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結果.
在抗戰結束時,毛老大手頭上有大軍九十一萬人,外加可動員參戰的民兵約二百萬人,這是其全部的武力基礎.反光蔣光頭手頭有四百三十萬的正規軍.若再加上雙方實際控制的地盤加以比較,可以清楚的推估,即使經過抗戰八年的努力發展壯大,共軍的總體實力還只能達到國軍的四分之一左右.雖然還與國民黨有一定程度的差距,但比起共軍參與對日抗戰的初期,共軍的實力已暴漲三十倍之譜(若把戰力較次的民兵加入,共軍戰力暴增百倍).這得益於中共驚人的組織效能,國民黨在敵後的混不下去,日軍則兵力不足,無論怎麼掃蕩?都無法壓制已經在淪陷區內生根的中共,以致共軍有如斯驚人的發展!
關於此點,除了睜眼說瞎話,錯解中共在洛川會議上提出的:七分發展,二分應付,一分抗日的國府蠢秀才之外,包括毛老大在內,同時知道這點的還有蔣介石以及美方派人促進國共停戰,最後被蔣介石拿來遮掩自身失敗,當替罪羊的美國名將馬歇爾.
凡能當上高階將領(以上將階級為分水嶺)者,除了少數靠逢迎拍馬以求上位者提拔的混帳外,都是人精.除了本職的軍事能力外,都懂政治!而面對中共的發展形勢,作為盟友高階將領兼特使的馬歇爾,以其對軍事和政治的判斷力,建議蔣介石於內戰中大勝一場(第二次四平戰役)後,應在對國府有利的前提下,展開對中共的和談.因為他清楚地看到,以中共在各地的整體表現,蔣介石想在幾個月內速戰速決消滅共軍,完全不現實(歷史證明:馬歇爾的眼光是正確的).而看到共軍的發展勢頭,蔣是下定決心非將中共消滅不可.而在正式開戰前,蔣就開始全力籌措戰費,宋子文對於前淪陷區的劫收(透過操縱匯率),極可能就是蔣授意宋如此做的,而有了充足的戰費資助,蔣才有辦法對共軍發動全面進攻.
正因有充足的戰費作為支撐,在國民黨的全面進攻時期,國軍可謂節節獲勝.於東北,國府猛將杜聿明(杜公的作戰模式,其實和許和尚有點像)打敗了林彪.在西北,彭德懷保著毛老大,不斷的與胡宗南玩捉迷藏.於華北,傅作義在大同和張家口兩戰,打敗聶榮臻.中原的鄭位三帶頭逃跑,逼著李先念極力閃躲劉峙的追擊.兩淮方面,陳毅為薛岳所敗.共軍真正打得好的,其實只有劉鄧與粟裕麾下的部隊.
在國軍到處高奏凱歌之下,蔣介石志得意滿,認為自己可以迅速的消滅共軍,渾然不知自己在這一連串勝利中,實已埋下日後失敗的種子:
首先,就是組織效率低下,導致前線的兵力不足,這也和國府的財政問題有關.國府的組織屬於錢本位(有別於中共的糧本位),乍看之下在制度上比較先進,但由於國府的貪腐嚴重而組織低效且臃腫,國軍只要一調動軍隊,馬上就要涉及編制完善,軍餉發放,糧食設備,交通運輸,處處都要花錢,而且前還花得遠遠沒有中共有效率.以史實來看,即使在第二次國共內戰國軍兵鋒最盛的1946年10月,國軍在最前線剿共的兵力約一百萬人,即使加上空軍與後勤單位,也不過是一百五十萬人(換言之,國軍系統有一半以上的軍隊在後方看戲),講更明白一點:在前線的國共軍事較量中,共軍相對於國軍實際上擁有優勢兵力,但由於國軍的裝備和訓練比共軍強,短期內可以彌補國軍兵力上的劣勢,到了越後期,國軍的美械轉手到共軍手中,轉以日械與兼有日械美械的共軍較量時,兵力與裝備均不如人(後期國軍在訓練上也及不上共軍),國軍在所有基本指標都比不過對手的前提下,輸得很難看就不令人意外了.
其次是東北的戰略問題.彪哥在部隊整訓未完成之前(彪哥的四野是以中共的幹部為主,收編包含偽滿,朝鮮游擊隊,舊東北軍與東北抗聯所組成的一個大雜燴-所有夥伴要完全擰成一股繩,共同奮鬥-要時間的),就在戰略要地四平與杜聿明統帥的以新一軍和新六軍為主的純美械精銳主力,外加劉玉章(彪哥的同學-渾名劉光頭)所指揮的第五十二軍這支戰鬥力很強的國軍和其餘國軍進行會戰,放棄自己最擅長的運動戰,實為一大錯誤.然杜聿明打勝後,國府受到馬歇爾的壓力,蔣介石與在前線監軍的白崇禧發生戰略上的爭執,白崇禧認定該宜將剩勇追窮寇,非要打到北滿,活捉彪哥不可!蔣介石卻認為國軍的力量已經使用到極限(畢竟國軍只有二十萬人-兵力不夠是事實),國軍也需要透過停戰期間加以休整.誰對誰錯還很難說(個人比較支持健公的主張)?但蔣介石是老闆,他做的決定才算數,不過在第二次四平戰役後蔣所制定的:關內進攻,關外維持卻十足十是錯誤的戰略,而林彪也在這短短的停戰期間迅速恢復麾下軍隊的戰鬥力,拋棄硬碰硬的錯誤戰略,改對國軍打起最擅長的運動戰,後頭東北國軍就被彪哥一直牽著鼻子走,直到遼瀋會戰灰飛煙滅為止.
最後,隨著戰線的拉長,佔領區的加大,國軍在各戰區都陷入嚴重的兵力不足,更糟糕的是分兵把守所得據點後,國軍在第一線的機動兵力越來越少,即使想要追擊共軍,都難以做到.到了1947年,宋子文前期對於國統區在財政上的掠奪政策的報應終於來到,國統區的經濟出現危機,國府能徵收到的稅源越來越少,財政上的越發窘迫,更限制了國軍持續進行全面進攻的能力.
反觀在中共方面,共軍面對國軍的全面進攻,在地盤上固然損失頗大,某些戰役的失敗(例如陳毅在淮陰之戰敗於薛岳之手),也喪失了收入頗豐的稅源(主要是鹽稅).但中共的有生力量損失並不嚴重(因中共擁有戰役主動權-即使打敗仗,仍能有效地進行撤退),還有翻本的機會.
真正比較需要檢討的,反而是中共上至毛老大,下至林彪的高階指揮參謀團隊在第二次四平戰役時:化四平為馬德里的錯誤戰略,平白讓共軍損失頗重,只能說這是高層指揮者對於戰場形勢的集體誤判,這在中共的決策體制內是不多見的錯誤.
隨著國府的經濟出了問題(蔣介石與宋子文這兩人的存在,是挽救國府經濟最大的問題),無法再支撐國軍對於共軍的全面進攻,所以蔣介石將剿共戰略改成重點進攻,毛老大方面也在總結經驗,準備找回場子,雙方也開始新一輪的較量.
國民黨的重點進攻
因為國統區的經濟開始出現問題,國府的戰費已無法支應國軍對於共軍進行全面進攻(同等數量的國軍在進行戰爭時所需的戰費遠高過共軍-這和國民黨從上到下的貪腐有絕對的關係),無奈之下,蔣介石只好將全面進攻改成重點進攻,目標仍是尋求共軍做主力決戰,以求速戰速決.這原本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值得注意的是:此時的國軍相較於共軍仍握有戰略上的主動權,能在所選定的戰略方向投入兵力向共軍發動進攻,整體而言,此時的共軍仍居於戰略劣勢,必須要以守代攻等待國民黨犯下戰略性的錯誤,才能進行反攻,從而奪取戰略主動權.
剛剛好,蔣介石在規劃國民黨的重點進攻戰略時犯下三個致命的錯誤,給了中共方面翻盤的好機會(這裡的翻盤是指中共的實力從弱於國民黨到與國民黨成為平手),這三個錯誤分別是:
(一)關內進攻,關外維持的戰略失誤
在國共第一輪較量中,已明顯表示國軍的速戰速決戰略並沒有完全實現,內戰有變成持久戰的可能性.而打持久戰扣除民心士氣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工業生產的能力,以製造更多的軍火,在戰場上用火力來壓倒對手.對此點毛老大始終有著清醒的認識,所以他所派出來爭奪東北的是有著當代韓信和戰爭魔鬼之名的心腹重將林彪,中共黨內最出色的人才幹部,如高崗,陳雲,羅榮垣,朱瑞等傾巢而出以為彪哥的羽翼,顯示毛老大對於東北是志在必得!
反觀蔣介石在第二次四平戰役後,過高估計杜聿明獲勝後對共軍的實質殺傷,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對東北進行增援,另外由於熊式輝等狗官群在東北的胡搞瞎搞,部分國軍紀律敗壞(其實語言不通占了很大的因素),讓東北老鄉對於蔣介石的軍隊印象極差,哪像東北共軍的下層士兵都是東北鄉親,紀律又遠比國軍嚴格,基本上能做到對百姓秋毫無犯,在國軍無法掌握東北民心的前提下,東北戰場上的天秤日益往共軍方面傾斜(百姓會主動向共軍通報國軍的動向).
若非東北民心傾向共軍,林彪部隊要打運動戰,利用南滿(背後有北朝鮮金家的鼎力支持-東北四野的抗美援朝某方面可視為四野大軍對老朋友的報恩行動)與北滿間共軍的協同作戰,就會遇到很大的困難,彪哥的戰略非常簡單:國軍打南滿,北滿共軍就渡過松花江發動攻勢,國軍往北滿進攻,南滿共軍就出兵扯國軍的後腿,弄到國軍首尾難以相顧,最後導致東北共軍的地盤越打越大,軍隊越打越強.而國民黨在東北則不斷地喪師失地,最後所剩的只有瀋陽,長春與錦州三地.
蔣介石在實力相對還有優勢時,誤判東北的實際局勢,是他在國民黨進行重點進攻時所犯下最為致命的錯誤.
(二)關內戰略的執行出現問題-犯下比共軍更多的錯誤
蔣介石關內進攻的目標擺在延安,沂蒙山區,膠東半島,前者位於陝北,後兩者位於山東.在蔣介石的認知裡面,位於陝北的延安是中共的政治中心,出動大軍打下之後,可對共軍造成極大的打擊(蔣介石好像忘了對手是搞游擊隊起家了,丟了一個政治上的根據定,隨時可以轉移到另一個根據地重起爐灶),而沂蒙山區是共軍的老根據地,膠東半島握在共軍手裡,則能透過海運(當時山東的良港煙台由共軍所掌握,可將東北生產的軍火源源不絕運往關內支援關內共軍作戰).所以蔣介石的設想是要在關內的山東戰場與共軍做主力決戰,同時出動大軍端了毛老大的老巢,以迎向國軍的全面勝利.至於陝北到山東間的國大區域,蔣則計畫以水代兵,透過堵上花園口的河堤讓黃河重回故道,以防堵共軍趁隙進攻.從紙上談兵的層面來看,蔣光頭的戰略誠屬高招,至少趙括先生如果復生,肯定會大為贊同!
但在實際層面則不是這樣子,蔣介石在派胡宗南大軍進攻延安時,毛老大早就化名李德勝,混在西北野戰軍中在彭德懷的保護下與胡宗南繼續玩捉迷藏,胡宗南率領大軍殺過來後,僅得到延安一座空城.所謂的對匪重大打擊?實際上只存在於國民黨報紙的誇大宣傳上,共軍根本絲毫無損.國軍的延安攻勢正如一拳打在空氣中,糜費巨大而所得甚微(也許透過拳勁,嚇跑了許多細菌),徒然讓幾十萬大軍做了場武裝大遊行.換言之,在這最不重要的地方投入重兵去鑽山溝,蔣介石的戰略失誤一目了然.
與對延安進攻時的鼓足了勁相較,蔣介石對山東的進攻才更令人費解!嚴格講國軍對山東的進攻是先敗(蔣介石判斷失誤)後勝(陳毅判斷失誤),最後再因戰略判斷失誤而敗(與劉鄧的千里躍進大別山有關),要清理這一團混戰的經過有點困難,只能大體言之.
一開始由於情報上的失誤,蔣介石集結了四十五萬的大軍,對總共擁兵五十七萬人的華東野戰軍發動進攻,企圖在山東戰場上殲滅共軍的華東野戰軍.在兵法上講,以劣勢兵力在情報不明的情況下作戰,這個計畫一開始就非常的危險,而且此時的共軍經過密集度極高的正規作戰洗禮後,既保持了原有的機動靈活的用兵方式,也開始懂得布陣攻防.
更賊的是陳毅等華東野戰軍的指揮官,採用誘敵深入的方式,處處詐敗,故意丟失一些據點讓國軍來佔領,讓國軍在表面上節節勝利中,逐步分兵把守新佔地區的城市與交通幹道,不知不覺間,國軍能集中使用的機動部隊大約只有二十五萬人,不到共軍華東野戰軍總兵力的40%,於是共軍在戰場上進行反撲的機會來了.先是李仙洲兵團在萊蕪吃了大敗仗,五萬國軍全軍覆沒,後是國軍最為精銳的整編七十四師(純國民黨血統中最強的部隊),在孟良崮慘敗,遭到殲滅性的打擊,一時間國軍上下唉聲嘆氣!
在兩場大勝之下,共軍開始有了嚴重的輕敵思想,毛老大對陳毅做出戰略上進行分兵的指示,希望共軍能夠再接再厲,於六到七個月的時間內完全殲滅濟南,臨沂,海州之線的國軍,徹底擊潰山東境內的大部國軍,獲得在山東省內的全域大勝.
嚴格講:此時毛老大的指示已經明顯超過華東野戰軍的能力,這是一個明顯的戰略判斷失誤.而國軍在兩次慘敗後,也不敢再冒進,而是從其他方向調動軍隊支援,採用穩紮穩打的方式與共軍周旋.此時在前線的指揮上,過於樂觀的陳毅進行了所謂的七月分兵,把華東野戰軍分成兩個方向出擊,導致共軍的攻勢沒有重點(分兵作戰的基本模式是有主有從,要有明確的攻勢重點),反而在兩個進攻方向都遭到重新補充後的國軍的有力反擊,一時間陷入極為被動的狀態,例如在南麻臨朐,粟裕就在胡璉與李彌兩員國軍名將手下吃過大虧,至於在膠東作戰的許世友,更差點被范漢傑趕到黃海裡頭餵魚.這一輪的交手,國軍大占上風,共軍慘敗.而在華東野戰軍即將面臨滅頂之刻,之前已挺進大別山的劉鄧大軍,由於其行動突出,加上白崇禧虛應故事的軍事作為,迫使蔣介石從山東戰場調兵回救(蔣如果夠聰明,應該從西北戰場調兵),以保護南京周邊的安危!山東地區的華東野戰軍最後才能挺過最危險的階段,避免覆滅!
(三)錯判劉鄧千里躍進大別山的威脅
蔣介石做為一個合格的戰略家,不會蠢到笨人下棋,死不顧家的地步.但是他對於任何在自己實質根據地(首都南京)周邊遊蕩的共軍,都有先天性的敏感與恐懼,這個心病也多次為敵手所利用.
純從戰略上來講:毛老大要求劉鄧進行千里躍進大別山這招,是明顯的險招.因為共軍之所以能打?與根據地群眾的密切支援是分不開的.而大別山是四方面軍的老根據地,但受了楊永泰的七分政治荼毒之後,外加在抗戰期間桂系名將廖磊與李品仙對此地的苦心經營,這裡的百姓對於共軍並不是那麼的歡迎,劉鄧大軍與當地百姓可不是所謂的魚水關係,這大幅限制了共軍的作戰能力.另外,由於鄧黑貓決定在過黃泛區時拋棄所有的重裝備(劉帥對此事大為不滿),導致輕裝出擊的劉鄧大軍幾無攻堅能力,從天下聞名的強軍,直接降級為有紀律聽指揮的流寇.
但這支流寇的流竄方向,畢竟太靠近南京周邊,而負責華中防務的白崇禧又拿老蔣那套方案來應付蔣介石,沒有積極的去殲滅實力極弱的劉鄧(在千里躍進大別山的過程中,過義陽三關與黃泛區的共軍,處於最好對付的狀態,白崇禧對之都只有消極進攻,擺明在應付蔣介石).導致蔣介石在高估劉鄧威脅的情形下,從山東戰場緊急調兵回防.
嚴格講:劉鄧這場戰略攻勢在實際的戰場上是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但在心理上卻給蔣介石非常大的威脅.導致蔣介石發生嚴重的戰略誤判,蔣介石的錯誤在於不知劉鄧的進攻雖對南京周邊有一定的威脅,卻忽略了少了重武器支援的劉鄧攻堅能力有限,只要各地堅壁清野,劉鄧最後只能退走而且一無所獲(加上丟失的大量重武器,這舖毛老大肯定會蝕了大本,劉鄧回去也肯定挨批).反而從山東戰場緊急調兵回援,從而失去在山東給華東野戰軍致命一擊的大好機會.
國民黨的全面防禦
隨著國統區經濟危機的加深,國軍可用的戰費越來越少,軍隊戰力也越來越弱,導致到後來即使國軍想再發動重點進攻,也發動不起來,因為沒錢.此時國軍的剿共策略是意圖向岡村寧次曾經在華北執行過的第二套剿共戰略靠攏:透過確保點(重要的軍事據點-一般是城市),掌握線-據點間的交通線,進而控制面,以對共軍的反攻進行全面防禦.而共軍則透過另一套戰略-以鄉村包圍城市來加以反制,雙方較量的結果,國軍的軍事形勢日趨不利.
在中國的傳統社會,基本上是皇權不下縣,縣以下政府是透過鄉紳地主(與政權有勾結者)搞三老和保甲一類的制度來協助統治,然中共與貧中下農打成一片,一方面殲滅地主,另一方面則透過現代化的嚴密組織,掌握地方上的一舉一動.如此一來,鄉村地區所產的糧食,地方民政機關可以掌握的兵源數字,都在共軍的阻撓之下,無法變成國府剿共時可以使用的資源.被共軍堵在一個個城市中的國民政府,在鄉村都佈滿共軍後,反而要頭痛自己的生存問題.要知道城市的人口雖多,卻要靠鄉村的糧食與廉價的勞力來供養,而國府除了養大批的軍隊外,還要負擔大批公教人員的生計,相較於能提供第一級產品(農林漁牧礦)的普通百姓(基本上居於鄉村),公教人員實際上是不事生產的,但政府又不得不養他們,這對國府的財政也是一大筆負擔.說穿了:毛老大的以鄉村包圍城市這套戰略,與兵書上所謂的絕敵糧道,有異曲同工之妙(中共目前搞的一帶一路,也是在連結整個歐亞大陸的鄉村-原材料生產區,以包圍歐美先進工業國).
而共軍透過以鄉村包圍城市的做法,逐步削弱國軍重要據點的抵抗力,待國軍的實力若到一定程度後,國府只能採取兩種飲鴆止渴的方法來做應對:
(一)從濫發鈔票到貨幣改革,再到繼續濫發鈔票
這種搞法讓國府的經濟更加迅速地崩潰,完全得不償失!出這套主意的王雲五,完全是書生誤國!
(二)抓壯丁充軍
這玩意以前就有,此時更是大張旗鼓地做.問題是壯丁有腿,稍一不注意是會跑的,國府此舉徒然造成惡名在外.
反觀共軍,在士飽馬騰,實力日漸壯大後,就開始擇肥而噬,在中共中央軍委的策畫與各地共軍戰略集團的執行下,共軍在下列三次重要戰役連續擊敗國軍,使國軍的全面防禦計畫徹底破產:
(一)四戰四平
作為中國長春鐵路上的交通要點,國共對於四平有著四次大規模的戰役,其中第一次與第四次四平戰役是共軍取勝,另兩次則是國軍取勝(第二次四平戰役,杜聿明大勝林彪,第三次四平戰役,當時屬於國軍體系的陳明仁就贏的極險),雙方多次圍繞著四平發生大規模的戰役,足見其戰略地位的重要性.
到了四戰四平時,國府名將陳明仁被排擠去職,換上來的彭鍔在國軍體系裡並非一流戰將,四周又是林彪手下已被武裝到牙齒的大批共軍,結果短期內國軍就被擊敗,四平一丟,國府在東北就僅剩長春,瀋陽與錦州三個孤立的據點,等待被包圍(如常春)或是被關門打狗(錦州).四戰四平的勝利是共軍最後在東北戰場上發動遼瀋會戰的先決條件.四平之失也代表國軍在東北全面防禦計畫的失敗.
(二)臨汾-晉中戰役
在山西與國軍作戰搶地盤的共軍將領是徐向前,徐帥和晉系的第一號人物閻老西曾有師生之宜,他還在小學裡當老師教書時的校長是後來晉系在行政體系上的第二號人物趙戴文(晉系在軍事上的第二號人物是楊愛源-位高權重卻沒啥軍事能力),作為老師能教出優秀的人才本來是值得欣慰的事情.但因為閻老西某次裁減山西超額老師的行為,因故下崗的徐帥只好跑到到廣東去參加革命,過了二十餘年後的徐帥此時正率領著一手拉拔起的軍隊,準備向自己的老師和老長官討回積欠的薪資(不多,二十塊大洋而已.這個實例告誡我們-欠錢真不能不還,誰知道哪時會面對現世報?).
這位有著徐老虎威名的良將,雖然身體極其不好,傷風感冒一類的是家常便飯,卻智勇兼備,尤其擅長圍點打援,國軍體系裡非常多人都曾傷在徐老虎的虎口之下.戰略眼光精準的徐老虎發現對手表面上人多勢眾,卻戰力低下,又死守在幾個軍事要點中,其最致命的弱點就是怕缺糧,因為兵是不事生產而要靠糧食供養的.所以徐帥拿出來找老師麻煩的方案還是圍點打援的老主意,這是看準老閻缺糧而針鋒相對的計畫.只要圍攻山西的產糧地區,晉軍即使知道共軍想圍點打援,卻也不得不援,這正是徐帥攻敵所必救的陽謀,如此一來,出來送死的晉軍正好讓徐帥能夠在運動戰中予以殲滅.
而晉軍善守,不會坐以待斃!依託在臨汾所構築的堅固防線,晉軍也頂了二個月有餘,共軍實際上贏的並不輕鬆.但共軍在臨汾-晉中戰役獲勝以後,整個山西只剩太原一座孤城,共軍更能在適當的時機堵住華北國軍最為強大的傅作義集團的西逃路線,徐帥在中央軍委授意下所打的戰爭,收到了一石二鳥之效.
(三)豫東戰役-國軍鬥志從此瓦解
真正打垮國軍對於全面防禦計畫的,實際上是共軍中最為善戰的粟裕大將(粟裕和林彪同樣善於大兵團指揮,但林彪出身黃埔,為人又相當孤僻甚至囂張,和出身老師,從小兵一路做到大將,且為人謙遜的粟裕相較,個人還是高看粟裕一籌),作為出色的統兵大將,粟裕極善捕捉善機.在原本的計畫之中,粟裕一直希望能率領華東野戰軍在中原戰場設法殲滅掉國軍第五軍(由黃埔名將文武雙全的邱清泉指揮)以及第十八軍(指揮官為曾讓粟裕在南麻吃過大虧的胡璉),只要能殲滅這兩支精銳的國軍主力,其餘中原戰場的國軍,不過是土雞瓦狗,可以迅速擊潰之.
戰役是從華東野戰軍計畫攻打第五軍開始的,由於邱清泉本身頗善用兵,粟裕手下的共軍並無機可趁,但共軍在調動的過程中,發現開封國軍的守備薄弱有機可趁,故在粟裕的指揮下,共軍以泰山壓頂之勢,一戰而克名城開封,這是共軍在關內戰場上第一個打下的省會城市,有龐大的政治影響力.
收到消息的蔣介石,迅速做出因應,指示區壽年(粵系出身),邱清泉以及臨時從山東調過來的黃百韜(北洋系統出身)三個兵團救援開封,並企圖對粟裕指揮下的共軍進行圍剿,但蔣介石這種做法是有代價的,代價就是原本被用於救援兗州的黃百韜部隊被調來河南,直接導致兗州因無援兵而失陷,堵住了第二綏靖區的國府名將王耀武唯一的一條後路,讓第二綏靖區於日後的濟南戰役中被共軍全殲.
而三路來援的國軍速度不一致,軍隊的戰力也不一,讓用兵一向膽大心細的粟裕起了想各個擊破國軍三路大軍的念頭,首先倒楣的是行動遲緩,手下多屬雜牌的區壽年,區公資歷甚高,當粟裕參軍時只是一個小兵,當時粟裕的頂頭上司(團長)就是區壽年,但資格老並不代表會打仗,區壽年的部隊很快就被打得七零八落,區公也被共軍所俘,區兵團也僅剩一個師的部隊.接下來共軍想打擊的對象是臨時組建起來的黃百韜兵團.黃百韜原屬北洋系統,是江蘇督軍李純身旁的一個小兵.後靠著自身的努力和勇敢善戰,一路從小兵幹到將軍,是一個猛將必發於卒伍的典範.面對共軍的兇猛進攻,剽悍善戰的黃百韜率部對共軍發動逆襲,一手持大刀,一手拿手槍,坐在戰車(日本九七式中型戰車)上親自率隊衝鋒,共軍這次遇到一場硬戰,始終無法殲滅黃百韜兵團,雙方損失都非常嚴重.最後邱清泉從共軍的後方率大部隊殺至,已至強弩之末的共軍由宋時輪率部進行斷後,主力得以撤出戰場.
在這次戰役中,共軍雖然損失甚大,但對於在最後階段才免強反敗為勝的國軍來說,這種結果卻是震撼性的,甚至直接打垮了國軍的戰鬥意志和士氣,進而瓦解了國軍的全面防禦.主要原因有三:首先是國軍原有的兩個整編師(實際上是軍級單位)編制的小型兵團,已經難以和共軍集團做正面對抗,區兵團被迅速殲滅,黃兵團在苦戰中損失慘重就是例子,導致國軍在編制上改採用大兵團(四個整編師或軍),且部隊採用蝟集的方式來機動,代價就是將整個戰場的面讓共軍所佔領,且讓共軍的機動作戰能力更形突出.其次,開封屬於國軍的大據點,無論如何在共軍的兵鋒之下應能頂住幾天,如此才能讓友軍有解圍的機會(守能守得住,才有空間可以進行全面防禦),結果這個大據點守不到幾天就完蛋了,導致所有據守在大據點裡的國軍,也開始感到人人自危.最嚴重的,則是蔣介石選擇以未來放棄重要據點(兗州)的方式,盡可能集中優勢兵力以殲滅華野的有生力量,結果只是讓華野受到可以恢復的傷害而已(共軍的整補速度與所需的資源量遠低於國軍,可以更快的恢復戰力),導致所有知兵的人,不論其屬於哪一個陣營?都看的出來國民黨軍實已日薄西山,離完蛋大吉不遠了!
共軍的總攤牌與國軍的總崩潰
到豫東會戰結束後,毛老大決心在軍事上與蔣介石進行總攤牌,故在中共中央軍委與共軍各前線司令的策畫下,共軍發動了北起遼瀋,中到平津,南到淮海的三次大決戰.而士氣已經垮掉的國軍則是連戰連敗,最後導致其黃埔系精銳喪失殆盡.
而除了外部共軍不斷進攻的壓力之外,國民黨內部的雜牌頭子,第二號大股東桂系,也在白崇禧的策劃下開始對蔣逼宮,在內外交困的情形下,蔣介石以退為進,直接下野,但仍在幕後控制所有黃埔系軍隊的調動.此時蔣介石的主要鬥爭目標,由共產黨轉成了桂系.蔣桂雙方的這次內鬥,直接導致國民黨在大陸勢力的總崩潰.
原本在戰略上來講,長江以南原無共軍的一兵一卒(地下黨倒是如過江之鯽),國軍在海空軍上仍有相當優勢,若國軍上下一心,兼之美國願意經援國府(軍援是不太可能的,出兵助蔣更是休想),守住長江防線,實質搞出畫江而治,還是有可能的,這其實也是外國列強最願意看到的結局.
但由於多方面的原因,這種現象沒有出現.首先是毛老大向來主張宜將剩勇追窮寇,他才不屑於沽名釣譽學霸王,若不能統一中國?他領導的這場的革命就始終不能圓滿.其次是國府在美國總統大選中押錯寶,徹底得罪了逆轉勝的杜魯門,杜魯門地方政客出身,心胸同蔣介石一樣狹小,根本不願管國府的死活.
更惡劣的是蔣介石自己不顧黨國的軍事利益,只想要保存黃埔系殘存的軍事實力,每每在戰鬥進行中就直接將仍聽自己號令的黃埔系軍隊調走,導致在前線理論上可以統一指揮各路國軍的白崇禧,每每在關鍵時刻就於防線上出現漏洞,可讓共軍充分利用.所以從渡江戰役開始,國軍除了在青樹坪一戰小勝共軍一回,其餘的戰爭不管規模大小,國軍幾乎都是慘敗,只是要看到底敗得有多慘而已.而各地的大小山頭,如川康的劉文輝,湖南的程潛與陳明仁,雲南的盧漢,更是在國民黨已經樹倒猢猻散的前提下,一個個都當了識時務的俊傑,紛紛改換門庭,最後蔣介石只好將所有剩餘的本錢都轉移到台灣,改行當台灣島的島主.
總結
所謂禍患常發於忽微,蔣介石做為知兵且政略過人的一代梟雄,戰略水平相當高,他在國共內戰中的失敗,主要是從剿共時的重點進攻戰略目標錯誤開始的(如果他將目標放在東北,且派遣真正的人才主政東北,鹿死誰手還未可知),加上他在第二次國共內戰開始時,就採用竭澤而漁的方式籌搓戰費,又一直不能解決掉自己政府貪腐嚴重的問題,經濟出了大問題後,又用幣制改革這劑虎狼之藥繼續搾取民間的財富,讓民間經濟直接進入回天乏術的階段.而國軍在戰場上的實力強弱,又與其戰費籌集的能力,也是民間經濟的狀況成正比.經濟的崩潰也讓國軍的戰鬥力驟降,這是國民黨在內戰中失敗的主要原因.
到了全面防禦階段,中共方面以鄉村包圍城市的戰略奏效,在幾場重要的軍事較量失利後,國軍面臨進攻打不過,防守也守不住的窘境,尤其在豫東戰役失利後,鑒於國軍用集中兵力的方式也不能在共軍(華野)最弱的時候將之殲滅,代表國軍實際上已無在戰場上有取勝的希望,整個國軍的高階將領都受到了影響,戰鬥意志大減.而國軍戰鬥意志大減後,毛老大則不失時機的推動三大會戰,與國府做軍事上的總攤牌.而連戰連敗後的國軍,到最後幾乎是毫無抵抗能力,在共軍渡江後的蔣介石,更是昏招連出,且不顧大局的發動一連串窩裡鬥,扯同夥的後腿.此時的蔣介石已經沒有一個合格戰略家的風采,完全只像是一個輸光絕大多數籌碼,急於翻本的賭徒.
本文於 修改第 2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