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知悔過的劍
11月過後,香港的街頭示威隨著區議會選舉的結束有所減緩。香港街頭的暴力亂象也暫時落幕,泛民派的逆賊們都喜不自勝,收穫了政治成果。香港的暴徒們更覺得自己好像在戰場上打倒了共產黨,熱烈慶祝的氣氛不在話下,躍然地在報章紙上高唱造反有理,紛紛將毛語錄燒成了紙片,並將灰燼碎片扔到了倒楣了大陸遊民臉上。好不熱鬧。
而在當下,本壇也有一大部分的輿論覺得。香港的暴徒翻不了天,香港再鬧就變臭港。昔日的金融城將毀於一旦,而看香港動亂則是看笑話的心情,看待暴徒們的歡樂心情,只覺得愚蠢又好笑。這種喜不自勝的心態竟然與香港街頭呈現一致的情景。
對於這種情況,必須先哀嘆一聲。但不是為了香港的金融穩定哀嘆,背後的政治洗牌才正要開始。我直接破題,如果北京在這方面不作徹底改變,等待的將是下一個意想不到的政治風波。
在新華社的記者看來,香港區議會的選舉是保住了香港的基本盤,建制派還有40%的席次,立法會的功能組別還能掌握住。初步的結論不外乎是建制派還可與泛民派均勢。
仔細讀過新華社的文章,找不出任何一點隱憂的評論,還在高唱迎接下一個偉大的勝利。似乎在官媒的宣傳話語中,社會主義是絕不可能失敗的,中國政府的政策始終走在一個正確方向。
2019年即將過去,如果中國政治局沒能料到香港的反送中動亂,還可以當作意外解釋。從北京的角度看,區議會選舉表面是一場沒有賭注的賽局,不論是建制派、泛民派或政治局都拿到了好處。檯面上沒有人會承認自己失敗。
為什麼一場區議會選舉如此重要?其實不重要。
考驗才正要開始,這場選舉結果說明中國政治局在香港的佈局產生崩潰了。如果不作調整,接下來恐將面臨香港的政治洗牌。
有沒想過建制派是一個怎麼樣的群體?
在97回歸之前,這些人與北京的利益密切相關。英國人撤退之後,這群人就代替港英政府取代香港的政治空窗。然後算是穩定了統治20年,直到反送中事件爆發。
隨著建制派的議員陸續落馬。接下來香港的局勢可能會是,剩下40席的建制派議員開始看風向。當看見中國政治局在港的權力機構中聯辦威信喪失,他們會開始考慮接下來的後路了。
香港建制派大部分都是投機份子,跟共產黨沒有革命情感,也不懂社會主義的精神。建制派與北京共舞,只是確認了97回歸後保證政治地位,香港繼續走資本主義。
但是選舉過後的影響開始呈現了。香港的建制派失勢,他們將不得不考慮接下來的選舉。在共產黨確定不會出兵的情況下,建制派極有可能集體倒戈。
隨著貿易戰的展開,統戰的經費只會越來越高。對中國而言,維持一國兩制成本就讓政治局疲於奔命。同時,建制派的議員就不得不去考慮,如果自己失勢了,是不是應該投奔未來的新勢力?或者建制派叛變到泛民陣營也並非不可。
多少建制派議員在北京沒有身家。香港的很多議員應該是在大陸沒有置產的。建制派的忠誠問題本身就要打上一個大問號。
只要時機成熟,建制派就開始成批投奔敵營,就好像抗戰時期看見南京淪陷,就有一群漢奸汪精衛等人出現。
香港有多少潛在的漢奸?而建制派如果不選擇跟多數的香港人站在一起(多數是指反送中的暴徒們),建制派也會被香港人當成港奸。恐嚇、食物被下毒,群毆大陸人等現象也會很快發生在他們身上。
中聯辦不嚴查港人,建制派就會投奔香港未來的新主人。下一次的選舉結果也就是親北京陣營的比例更少。只要確認了北京的統治權動搖,建制派就會集體倒戈。
香港人的忠誠問題不是一再獲得確認了嗎?
不動手,建制派集體倒戈。動手,問題還比較好解決。
卡在決定香港命運的關口上,政治局該當何為?
香港的黎巴嫩化勢在必行。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