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式三权分立看卢丽安当选中共十九大代表
沁园春 2019/10/11
台湾进入选举季节,两岸政策的攻防自然又是热门议题之一。
看了很多名嘴的节目,总感到一般而言台湾的舆论对中共的了解缺乏深度,比如赵少康评论香港反送中运动引发世界各地的港生陆生对垒集会,中央社全部引用美国媒体指控中共的爱国教育非常成功,赵少康干脆称之为“中共的留学生”。又比如由蓝军军师之称的唐湘龙指责红卫兵操纵的十年文革等等,这些都反应台湾蓝营对大陆历史和现实的了解不深或者太少,绿营就更差挡了。
中共建政七十周年成绩举世公认,当然仍有很多不足。但是光从综合国力到了令美国如芒刺背,美国的政治精英阶层大谈美国霸权面临比二战后苏联日本挑战更为严峻,足以说明中共的治国之道有其独特之处,其中权利的监督和制衡是重中之重。
没有看到台湾的舆论评价中共权力的中式三权分立,离开这个关键,对中共的权力架构运作的了解会是有限的。在我的记忆中,中式三权分立是港媒首先提出的,已有好多年了,足以说明港台大陆了解的差距。
众所周知,中共已成地球上最大的执政党,拥有党员近八千万,权力中区是中央委员会,决策核心是政治局,实行的是集体领导制度,中式三权分立的第一权是政治局委员的无记名票决制,第二权是政治局常委的无记名票决制,第三权是每年夏季的各路退休元老参加的北戴河会议。
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五年一次,北戴河会议一年一度,政治局委员会每月一次,常委会每周一次。
这些权力架构真有制衡的作用吗?看看历史上的毛泽东也曾被集体领导的紧窟咒套牢,最后不得不发动政变不惜打烂全部国家机器发动文革,可见制衡作用真实存在而且非同小可。
卢丽安当选中共十九大代表,台湾媒体除了好奇之外并无特别兴趣,想想看,在两岸关系迈入多事之秋前景太多变数,大陆民间武统之声有增无减,中南海决策层显然处于拉锯战的时候,假如卢丽安可以进入政治局,对挟制武统绝对会有帮助,不是吗?
台湾自祥民主自由人权,那么对于统独有多元不同的声音才是正常的,可惜蔡英文修法禁止退将赴陆参加会议,哪怕是纪念孙中山诞辰的大会,修例要惩罚参加大陆基层社工的台湾人,惩罚要求加入中共的大陆台生,还有修订《中共代理人》法案等等。
坦白的说,从民主政治的立场,今天如果一个中华民国的国民没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自由,台湾的民主人权就是玩假的。蔡英文大声疾呼的“没有人需要为自己的认同受到迫害”的实际情况是,在今日的台湾仅有台独认同的自由,红统的自由是要受到严厉的惩罚的。
从台湾的安全防范武统悲剧的角度,蔡政府严控和围堵她认为是统战的两岸交流,两岸必然会越来越疏远,最后走向武统的几率是增大还是减少了?答案不言而喻。
两岸分治七十年了,随着近年大陆军力的步步提升,距离终局或许已经不远了。台湾人的统独立场应该是多元可以自由表达的,多几个卢丽安进入中共的决策机制,或者多几个黄智贤那样在大陆网民中具有影响力的台湾人,对防范武统悲剧绝对是会有帮助的。
看到韩国瑜下战帖将与蔡英文辩论两岸关系,期待台湾大选的两岸关系辩论会有深度和广度的提升,以历史的纵深和全球视野的阔度,真正站在台湾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说实话讲真话。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