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對於英勇的楊靖宇將軍,與願意拼死為華夏民族尊嚴而戰的東北抗聯的戰士,吾等必須先行致敬,但純從實力以及組織力來看,楊將軍以及東北抗聯的失敗,則是必然!
原因很簡單,東北義勇軍是一個大雜燴,除了共同反日之外,內部組織混雜,沒個真正的主心骨,互相不能密切配合,且裡頭叛徒不少,不少手頭有槍者(例如馬占山),政治態度游移不定,影響了整體實力的發揮。東北抗聯(中共主導的)組織力雖較強,總體實力則更弱,除了長期在敵人的圍剿下支撐之外,其實除了鼓舞士氣外,幾乎起不到作用,其戰略與戰術目標不是為了取勝,而是不能輸,基本上根本無法掌握戰場主動權,被消滅掉只是時間的問題-所以東北抗聯最後選擇退入蘇聯遠東地區,保存最後的有生力量,是正確的抉擇。
真正與敵做殊死較量,要有錢,有槍,有糧,有策略,才能對抗強敵。真正的戰略家在對付敵人時,一定會優先壯大自己,建立足夠的戰爭物質基礎,才能與敵周旋,尤其是面對占有絕對優勢的強敵,光靠滿腔義憤與血氣之勇,結局就會如同在巴黎公社之戰中倒下的左派戰士一樣。不管後人多麼同情他們,都不能翻轉最終失敗的命運。
在整個30年代,無論如何,國府都必須抗日,也必須肩起抗日的義務,中共的實力弱小,鼓吹抗日,抓住輿論的主導權可以勝任愉快,正面與日軍較量,實際上無此能力,八路軍至少要到百團大戰時,才有與日軍打運動戰的能力,至於打陣地戰(大規模攻防)八路軍是不行的,還是讓專業肉盾的國軍去幹這個活好了(證據就是國府與日軍打了22場大規模會戰)。
另外一個明證就是蘇聯的態度,基於蘇聯的戰略利益,史達林必須要在中國扶植盟友,且多方下注,國府,西北軍,中共都是蘇聯下注的對象,其中國府所拿到的援助最多,而中共獲得的支援最少(中共的天下是靠自己一步一腳印打下來的,哪像國府一天到晚拿列強的支援),重點就在於國府的實力最強,所以是蘇聯幫助的重點,蘇聯在戰略下選擇支援國府牽制日本在中國的擴張勢頭,防止蘇聯有慘遭德日東西夾攻的風險。
要搞政治與搞戰略,沒有鳥瞰式的眼光是不行的。還好岡村寧次的對手不是閣下,否則他恐怕做夢也會笑!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