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位兄台聽過坎尼會戰嗎西方四大名將漢尼拔.巴卡最著名的一場戰役,這場戰役幾乎奠定了他在歷史上的定位。讓他被尊稱為西方戰略之父
坎尼會戰的發生時間是在迦太基將軍漢尼拔巴卡爬過阿爾畢斯山,進行了兩場小行戰鬥特雷比亞河及雷西尼亞湖戰役後。這兩場戰役的勝利使的羅馬元老院大感震驚,羅馬的政治菁英們意識到要除掉漢尼拔,除了打倒他之外別無他法。在強烈群眾情緒的催化下。羅馬迅速徵招公民,加上原本經歷過前兩場戰役的老兵,總共集結八萬步兵。騎兵部分羅馬僅兩千上下,剩下四千由同盟國提供。羅馬的優勢在行三列式作戰的重裝步兵,良好的紀律與對城邦的忠心構成其戰鬥力的主要來源。劣勢在騎兵,僅占全體騎兵三分之一的羅馬本地騎兵由貴族子弟擔任,傾向於下馬作戰,而非馬上殺敵;而同盟國的騎兵訓練不佳,跟羅馬騎兵的合作效率也令人堪慮。
另外羅馬軍隊的令一項特點在於其部隊的總指揮權是輪替的。整台戰爭機器由兩位執政官,謹慎的貴族保路斯跟衝動的伐羅斯輪流指揮。雖然指揮權不固定,但是因為羅馬遵守戒律的民族性使的整支部隊不至於在平時陷入混亂。
現在來看看令一方,漢尼拔巴卡的部隊。以西班牙人為骨幹,高盧人為輔助。高盧人跟西班人的合作顯然比羅馬跟他的同盟國來的好。漢尼拔軍隊中最致命的部分是騎兵,有三個部分。西班牙騎兵,攜帶兩支輕型標槍,一把刀,一個圓盾。高盧騎兵,由高盧貴族構成,有重行配備跟粗重的刺槍。以及騎兵的殺人蜂努比亞騎兵,使用一對輕型標槍跟鋒利的短刃,他們是地中海沿岸最靠近內齊亞草原騎馬民族的人,即使只是一個小缺口也會蜂擁而致。
不過迦太基的步兵數量僅四萬,跟羅馬的八萬相比明顯在數量有所劣勢。不過在質量上迦太基步兵依然處在上風。首先迦太基步兵有殺過羅馬人的戰鬥經驗,而且有作戰技能的分別在。以輕步兵為例,不僅有其騷擾和掩護的專長所在,更擅長和努比亞騎兵進行聯合作戰,強化後者的效果。而迦太基步兵的主幹同樣是由西班牙跟高盧單位交叉使用。前者的作戰方式跟羅馬人差不多,丟出沉重的標槍後就用彎刀或長刀搭配防護,後者則較擅長向前衝刺,在向前劈砍一陣後可以向西班牙袍澤尋求掩護。
坎奈平原位在亞得里海邊,是一塊非常平坦的地方。以至於雙方都沒有辦法找到掩護點。中間被奧迪亞斯河貫穿。當羅馬人渡河的時候漢尼拔隨即派出輕步兵去建立陣地,使的等一下騎兵跟重裝步兵可以進行部屬。
當羅馬的三列陣擺開陣勢準備作戰後,漢尼拔也隨即應戰。漢尼拔派出勝下的重裝步兵高盧人跟西班人去支援面對三列陣的輕步兵,並把利比亞人部屬在重裝步兵的兩側。形成一個倒C開口。而迦太基騎兵則擺在步兵最外圍的兩側,面對羅馬騎兵。
迦太基的騎兵對上羅馬騎兵的數量跟質量優勢隨即發揮效果。由迦太基將領哈斯魯巴指揮的騎兵衝破執政官保路斯麾下羅馬騎兵。保路斯在開戰時就被標槍打傷頭部,以至於無法騎馬,逼的他的護為不得不下馬保護他。由於羅馬騎兵本來就有馬下作戰的習性,因此看到最高指揮官下馬以為這就是下馬的訊號。結果這個致命的行動使的這支騎兵基本上難逃被殲滅的命運。
再來是中間重裝步兵的部分,比起騎兵這一邊的情勢慘烈上千百倍。羅馬指揮官為了讓步兵能夠成功突破迦太基的陣勢,因此加寬整個隊伍的綜深。一開使羅馬三列陣的紀律使的羅馬占上風,並且有所進展的向前推進。原本外凸的迦太基陣勢逐漸變城內凸的正C。羅馬步兵趁勢向阻力最小的中央衝殺。不過這使的羅馬原本的連隊之間的間隔消失掉,連帶著整個組織結構瓦解。
當羅馬三列陣的秩序消失後,左右兩側的利比亞步兵立刻重新整理好他們的行列,轉身向羅馬軍隊砍殺。偏偏三列陣外圍的都是無經驗的公民跟缺乏效率的同盟國部隊。失去秩序後他們只能以個人來面對恐怖的威脅。而強大恐懼的情緒迅速向中間傳遞。沒了秩序的羅馬三列陣頓時陷入混亂跟絕望。利比亞步兵跟原本向後退的西班牙加上高盧步兵開使向內砍殺。
羅馬的左翼騎兵狀況也不妙,雖然暫時跟迦太基形成僵局,但是隨著詐降的努比亞人突然發動攻擊;加上剛殲滅完右翼羅馬騎兵的哈斯魯巴麾下精力充沛的騎兵,繞過戰場聯合進攻伐羅斯指揮的左翼。伐羅斯麾下騎兵開始全力竄逃,伐羅斯跟著護衛一起逃離戰場。
哈斯魯巴帶著已連續贏的兩場戰鬥勝利的騎兵給予羅馬騎兵最後的重擊。順利合圍C型缺口。此時戰鬥已經結束,剩下的只有屠殺。
第二日清晨,坎尼會戰,這場血腥的傑作昭然若現,大約有四萬五千五百羅馬士兵以及兩千七百騎兵屍首散落在一個沒比一平方哩大的範圍內。
最後漢尼拔不忘清洗留守在對岸營區的羅馬士兵,總共俘虜了一萬三千人。
這場戰役成了西方軍事教科書必選的經典戰役。不僅是一場完美的合圍殲滅作戰,更是少數能成功夠以少圍多的會戰。基本上創了孫子兵法中都認為是奇蹟的行為。在孫子兵法的舉例中要十倍多得兵力才能執行才適合執行這種作戰行動。
漢尼拔的成功除了其指揮藝術高明,用兵懂得趁勢跟詭詐之外,最重要的是他非常幸運的遇到了一個頭腦簡單,衝動的伐落斯。而且會戰之日剛好還是他指揮。假如他遇到凱薩等級的羅馬將領,是否會走入他排下的陷阱就是很大一個變數了。
漢尼拔贏羅馬最主要是贏在他對詭詐之道的熟諳。因為共和國早期的羅馬是講究美德跟紀律的城邦,其打勝仗靠的都是遠遠優於敵人鐵一般的紀律跟平日充分的訓練,其指揮官基本上就是照規定跟往例打,不需要什麼戰爭藝術。而漢尼拔洞悉此點,因此就是先把最精銳的利比亞部隊擺在兩側,先用高盧跟西班人對付羅馬人,等到羅馬人認為勝卷在握秩序因追擊行動逐漸混亂後,在讓精銳部隊殺出,完全顛覆過去羅馬人的作戰經驗和戰鬥手冊上所寫之話。總之,漢尼拔用兵方法可真是孫子兵法上出敵不意的最佳實例。
這場戰役甚至影響到幾千年後的軍事行動。第一次世界大戰德軍的西里分計畫就是以此會戰為雛形。西里分在詳細研究過坎尼會戰後,意圖創造出令一個能為完美圍殲法軍的計畫。不過後來經過小毛奇的一改再改,使的整個計畫偏離原本的核心。但是就算希里分親自對一戰的德軍下指導棋,也不太可能打出令一場坎尼。因為希里分始終的沒注意到,坎尼會戰頂只在一片平原上,而德軍對法軍的進攻是橫跨兩個小國,要深入法國領土好幾百平方公里的作戰行動。其複雜度與涉及的各種問題是今非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