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應你之前有些話要先說,相信你應該都看過YST開設天下縱橫談的宗旨,天下縱橫談是個交流的場所,而不是吵架的地方,你來自大陸(假設),我來自台灣,相信你可以理解我們在學習時接觸到的資訊不同,我知道你有你的立場,你也應該明白我有我的想法,抗戰都是七十幾年前的事了,越來越多的資料被公開,相關著作也都有持續出版,如果要討論我想應該是可以心平氣和的討論,吵架可免。
關於第一點,確實,宣不宣戰有經濟政治的考量,關鍵是敢打就好,但有人說蔣在首都屠城時不必宣戰,惹到美國才要宣戰,這根本不是事實。蔣在淞滬會戰前先是秘密派兵,後來又主動起戰,並逐步投入兵力,而且最初動用的都是他的嫡系部隊(因為他一開始只叫得動他的中央軍),戰役一打就三個月,雖然成功把日軍吸引到華東改變日軍作戰軸線(由東向西而非由北向南),但蔣本身的王牌軍也損失過半,你可以批評他在某些過程中指揮不當,導致不必要的傷亡,但他究竟敢不敢打?有沒有要抗日?完全可以憑良心根據事實來說話。
再回答你的第二個問題,我看到的書籍含其他資料都顯示蔣一直都有持續購買軍火和推動中央軍現代化,怎麼會沒有準備?比方說蔣曾用中國的鎢及其他礦產交易德國的軍火(1934年的中德易貨協定和1936年以一億馬克為基礎的德華信用借款合同),也有在他控制的地盤內推動建軍計畫,他也保送多批軍官或是軍校學生到西方國家學習,除此之外,蔣也派人在世界市場物色各類軍事專家,幫助中國軍隊現代化。蔣的一生任用過很多軍事顧問,有蘇聯的也有德國的,蔣在後期主要器重德國顧問協助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位是第三任顧問塞克特將軍,其被公認為德國在一戰後重建軍隊的最重要人物,1935年移交下任時,繼任人是法根豪森將軍,在德軍中也屬佼佼者,曾擔任過德國步兵學校校長,抗戰前夕和抗戰初期,德國(和蘇聯)顧問被授予廣泛職權,他們參與訓練、組織、調度和各種軍種活動,也協助蔣規劃對日的戰術和戰略計畫,在淞滬會戰前,有德械化陸軍官校教導總隊,另還有87師、88師、36師整編組建,這些部隊在蔣的手底下已屬精銳,持平而論在當時的中國算是一支現代化新軍,在淞滬會戰有很傑出的表現(但在1937年底基本損失殆盡)。
講到此,你的第一個問題我覺得答案已經出來了,1931年蔣為什麼不出兵東北,原因很簡單,我認為是打不過,而且也不符合作戰計畫。蔣的地盤在江南,最遲到1936年國民政府就已經決定第一仗要打就在淞滬打,務必要把日軍主力引到華東,誘使日軍由東向西進攻,可是1931年國民政府令不及四川,中央政府要到1935年1月2日才任命第一任四川省主席,那時才把四川收回來,也才有夠長的腹地打持久戰。另外當時中央軍還未整補完成,我看網路上說塞克特是1934才接第三任德國顧問,另有資料說塞克特在1932年就已受聘到中國,但不管怎麼說都是在1931年之後的事,即便是1937年的實力苦戰數月後在戰術上仍不免失敗,又怎麼能期待1931年在不熟悉的地方上以更弱的力量去挑戰日本關東軍?而且一旦失敗不是鼓勵日本由北往南打嗎?到時只怕會一發不可收拾,平心而論,如果你是蔣的軍事顧問,你會在1931年勸蔣出兵東北嗎?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