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羅貫中的千鈞之筆,諸葛亮被捧為智慧的化身,但衡諸史實與考古文物(尤其是出土的銅錢-可用於推估當時的經濟狀況),諸葛亮並沒有這些文人所吹捧的那般高明-無論是政治還是軍事方面。嚴格來說,扣除高貴的人品,在所有的民國武人中,軍事才華和諸葛亮最為相似的其實是馮玉祥。
諸葛亮非常善於練兵,所訓練出來的軍隊紀律嚴整,戰鬥力極強,是其優長,此點和馮玉祥所調教出來的西北軍非常的類似(西北軍大刀隊的近戰能力,足令對手膽寒)。此外蜀軍的士兵均帶甲,又有威力強大的諸葛弩做為火力支撐,屬於典型的科技建軍,其裝備勝於同時期的魏軍(但在戰馬數量上有很大的差額),相對的西北軍的裝備則相當低劣。
至於在用兵能力上,兩人的用兵模式都偏向保守,沒有出色的軍事統帥那種膽大心細,在必要時豪賭一把的勇氣。在此僅試論諸葛亮在用兵戰略上的失誤:
(一)隆中對
隆中對有點像田中奏摺(貧道非常懷疑田中奏摺的實際操刀者是日軍唯一且最出色的戰略家石原莞爾-一個戰略頭腦與市長同等級的高手),在史學上其存在與否的真實性待更進一步的考證,但可確認的是當時接受獻策的統治集團,實際上都是依據這兩個戰略規劃的方案在執行的。
可是隆中對這個戰略規劃有兩個非常明顯的戰略缺失,首先就是兵力分散(尤其是在其執行面上),難以形成一個拳頭來打人,對於總體軍事實力較弱的蜀漢集團(在劉備尚未丟失荊州時期,三國的國力強弱是魏-蜀-吳)來說,不能在戰場上迅速集中相對優勢,打倒總體實力戰優的對手,是致命的缺失。以劉備自稱漢中王時的情勢來研判,當時蜀漢兵力三分為漢中,蜀中與荊州等三個部份,對蜀漢就是一個隱憂(這可能與劉備集團勢力擴充過速有關)。此時,蜀漢軍事集團未考量到選擇正確的戰略方向。反而讓蜀漢第一戰將關羽獨立北伐中原(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卻未對之有足夠的支援,最終導致關公敗走麥城,以死殉國,對此劉備與諸葛亮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其次,戰略方向選擇錯誤。隆中對主張要聯吳抗曹,這在劉備軍事集團參與赤壁之戰時,是極為正確的判斷,因當時劉備集團主要的戰略目標是求存(避免被消滅)。但到了劉備自稱漢中王時,這個規劃實際上就應該要主動拋棄。因為蜀漢已得漢中防線,北境已得鞏固,鑒於赤壁之敗,魏短期內也不敢輕易再度南征經州,此時對蜀漢最正確的做法應是在荊蜀之地大造戰艦,順流而下於短期內滅吳,以形成一個南北朝對抗的形勢(若能再得襄樊與淮南,魏與蜀漢的軍事對抗將有可能發展到百年以上)。這是由地緣戰略所決定的,與講不講道義亦無關,成功的機率也很大。須知自古中原王朝成功消滅南方政權都是先取蜀再順流而下,幾無例外!相對的,東吳的決策層對此就有非常清醒的認識,寧可用卑鄙無恥的手段(本子由呂蒙白衣渡江的策略推估,東吳的偷襲部隊實力應難勝過完整的荊州軍),也要保證江東根據地的安危。
(二)北伐的策略
從諸葛亮六出祁山,更可看出其軍事能力並不高明。嚴格講他的數次北伐,可視為一種攻勢防禦性質的戰略,希望將戰場引導向魏國實際控制的區域。必要時只要能讓蜀軍大舉在關中成功立足,進而佔領關中地區,就足以讓蜀國搖身一變成戰國時期的秦國,在三國爭霸中佔有最大的地緣優勢。
但是,理想是美麗的,現實卻很骨感。諸葛亮低估了蜀軍在翻山越嶺時所需要的後勤保障,除了第一次北伐之外,他的每一次北伐最終失敗的原因,都是糧盡而還。這個致命弱點也被其主要的軍事對手,最善於養寇自重的司馬懿所利用。而對於補給線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不能稱得上是一名優秀的軍事統帥。
相較於用兵堅實,非常難以在軍事較量中找到弱點的倫德斯特元帥,貧道認為,諸葛武侯的實際軍事能力與他有一大段的差距,此外,希特勒再差也比劉阿斗這個昏君的典型強上太多,所以兩人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可比性。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