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是一個大陸沉重的話題。這裡參考纏中說禪的思想編撰成文,希望對網友思考這個問題有一點幫助。
一.馬克思的人類社會五階段論。
費爾巴哈作為老馬的前驅比黑格爾的更重要性往往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了(這大概也和列寧有意無意的策略影響有關)。歷史的事實是,費爾巴哈清算了黑格爾,老馬站在費爾巴哈的肩上最終超越了他。老恩:《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極為重要的意義也就相應地被忽略了,從某種意義上說,費爾巴哈才是哲學大轉向的真正開端(康得是前驅就不用說了),看看海德格爾羞羞答答的樣子,就更能知道費爾巴哈的意義了。從費爾巴哈開始,所有類上帝的神性、本體假說都成了笑話,老馬用費爾巴哈的異化概念寫出了著名的手稿,然後突然在某一天,老馬發現費爾巴哈的人、類、異化同樣是一個笑話,他拋棄了這些,拋棄了一切幻想,終於第一次站在現實的土地上,直面現實的人,直面現實的人與人和人與自然的關係,滿眼青山,觸目菩提,老馬開始成為老馬。
老馬從現實的人與人和人與自然的關係分析中得出了五階段的分類,這個統一分類基礎是現實社會中現實人與人以及人與自然的處境的一個完全分類:
1、社會中不存在一部分人對另一部分人的依附,但全社會必須整體性地依附於自然界,就是原始社會;
2、在對自然的依附前提下,社會中一部分人對另一部分人存在以人身為前提的依附關係,就是做奴隸社會。
3、在對自然的依附前提下,社會中一部分人對另一部分人的依附不再以人身為前提,而是換成身外之物,如:土地、官爵等等,就叫做封建社會;
4、社會中一部分人對另一部分人不再存在依附關係,而是全社會的人都毫不例外地依附于一個非自然的身外之物:資本,就叫做資本主義社會;
5、把4中最後那個依附也給去掉,達成現實中人和社會、人和自然的完全和解,就是共產主義社會。
二.列寧式社會主義是一個基於民族主義的策略性誤讀,是一個反資本主義的資本主義過程。
列寧是世界歷史上少有的明白事的人,他那些諸如有關帝國主義論述之類的東西咱就不說了,今天只是專挑刺,明白事的人也有犯糊塗的時候,總結過去,才能更好地面對未來。
以前說過,歷史與邏輯的統一的想法,最主要和列寧的哲學筆記有關。列寧還說過不瞭解黑格爾的邏輯學將讀不懂老馬"資本論"的第一章之類的話。這類話姑且不論列寧的真實想法,但對史達林以及後來的人肯定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一件最明顯的事情就是很多唯物辨證法的所謂規律順理成章地通過顛倒過來式的唯物主義改造從黑格爾式變成史達林式,從而走向全世界。不過有一件事被大多數人忽略了,就是老馬從來就不會引用什麼黑格爾式或黑格爾顛倒式的規律來證明什麼。那種認為不瞭解黑格爾的邏輯學將讀不懂老馬"資本論"的第一章之類的話,絕對不會出自老馬之口;那種從兩者相似處亂起狂華者,安識老馬?
由於列寧在這裡只是隻言片語,其影響史達林是肯定的,對他的真實想法就不進一步深究了。但下面一條大概是列寧思想中一個最大的問題,這涉及到他最著名的有關可以在一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想法。該問題十分敏感,但卻必須面對,否則曾產生的影響將繼續困惑未來。我們先從邏輯上分析:
1、可以在一國建設社會主義。2、不可以在一國建設社會主義。前者是老列的,後者是老馬的。在兩者對社會主義的內涵有相同理解的情況下,這兩個命題在邏輯上是對立的,非此即彼。所以這裡有如下的可能:1、兩者對社會主義的內涵有相同理解,老馬錯了,老列對了。2、兩者對社會主義的內涵有相同理解,老馬對了,老列錯了。3、兩者對社會主義的內涵根本就有著不相同理解,所以在這個層面上,兩者都無所謂對錯,各說各話而已。這三種情況最根本的就是兩者對社會主義的內涵是否有著相同的理解,很不幸地,本人認為,他倆是各說各話,而後來的人對社會主義的理解都是列寧式的,而列寧崇高的地位,沒人會覺得他竟然會和老馬的理解不同,因此就不知不覺地將錯就錯了。
社會主義作為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兩者是沒有疑義的,但兩者關鍵的不同點在於用什麼去區分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老列大概誤解了"共產黨宣言"裡面"消滅私有制"的話,把公私有制之類的東西作為了區分的標準(這裡就可以看出其黑格爾的特色);但老馬是站在人與人和人與自然這兩重現實關係中分析這個問題的,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有人可能要問,那公私不是標準嗎?不是,只是一個其中的推論,雖然是一個在現實地球環境中的必然推論,但只是一個推論,只具有必要性而沒有充分性,社會主義必然是公有制,但公有制不一定是社會主義。如果把推論變成前提甚至是唯一的前提,將變成瘸腳的名言,最終掩蓋真實。這裡,醒目的人已經不難理解:為什麼列寧式的社會主義都是從封建社會直接跳過來的,最終都有轉向史達林式的傾向。
只要把“資本主義社會就是社會中一部分人對另一部分人不再存在依附關係,而是全社會的人都毫不例外地依附于一個非自然的身外之物:資本。”中的資本換成權力或權力資本,就成了史達林式的最好定義。由此就不難明白下面這句可能有點不可思議的話:史達林式社會主義只是某種類型的資本主義。由此更可以明白下面這一句更觸目驚心的話:二十世紀風起雲湧的列寧式社會主義革命,從本質上只是一個某種類型的資本主義過程。從蘇東突變後權力或權力資本迅速變成資本的過程就可以知道它們之間的同源性。
有關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的N種可能發展模式。從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一個關鍵的變化就是社會中一部分人對另一部分人不再存在依附關係,原來的依存關係被打破了,全社會的人都毫不例外地依附于一個非自然的身外之物:X。這個X有多少現實的可能性,就有多少種類型的資本主義。從這個分析,就不難理解史達林式是某種資本主義。而下面這一句也會變得不難理解,就是:從17世紀到目前為止,所有的變化、鬥爭都只是不同類型資本主義發生、強大以及互相之間通過競爭取得最後統治地位的過程。所有現實國家層面的意識形態之爭,從根本的意義上說都是在資本主義前提下進行的。
列寧式社會主義的歷史意義在於它是當時一種最好的民族主義的策略,一個落後的封建主義的民族在當時的環境下,如果按照通常的策略,必然將面對滅頂之災,而列寧有意無意的策略挽救了當時世界上最大多數的落後民族,給了他們一個喘息追趕的機會。從本質上說, 列寧式社會主義是一個民族主義的過程,是一個落後民族為避免被先進入資本主義的民族吞食的反資本主義的資本主義運動。在這一點上,列寧是不朽的,是全世界弱小民族的導師。
三.毛澤東的文革問題及其影響.
老馬和老列對社會主義內涵的理解是各說各話。而列寧崇高的地位,沒人會覺得他竟然會和老馬的理解不同,後來人不知不覺地將錯就錯,對社會主義的理解都是列寧式的。大概直到文革之前,毛澤東也沒有擺脫這種相同的想法:從56年宣佈社會主義改造結束,到後來的人民公社等,其理論指導的邏輯基礎都是列寧式的社會主義理解。但毛澤東最令人佩服的就是從失敗中總結經驗的天生直覺,27年的失敗後有了農村包圍城市,60年代初期的困難有了文革的最初思路。
這裡,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困難的話題:文革。本人不準備在這裡涉及有關文革的一切具體問題,只是考察毛澤東文革思路裡最基礎的邏輯部分。首先,毛澤東敏銳地覺察到列寧式到史達林式之間某種必然的關係;其次,中國傳統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主題以及毛澤東天生的平民性使得他能夠從另一個方面繞過列寧,接近了老馬。
由於從人與人和人與自然兩重現實關係出發分析,封建社會就是在對自然的依附前提下,社會中一部分人對另一部分人的依附不再以人身為前提,而是換成身外之物,如:土地、權力等等;資本主義社會就是社會中一部分人對另一部分人不再存在依附關係,而是全社會的人都毫不例外地依附于一個非自然的身外之物:資本。而列寧式的社會主義都毫不例外地從封建社會而來,單純把對資本主義社會為前提的"消滅私有制"作為社會主義改造的前提,列寧式必然將導致史達林式。本人相信毛澤東在60年代初的某個時刻突然明白這件事時,其震撼程度大概無法表述。由此大概就不難明白毛澤東把文革作為其最重要的兩件事的意義,也不難明白文革中那些最多出現的口號的意義,當然,在那時,可能只有毛澤東一人明白這件事,列寧這個有意無意的玩笑也開得太大了。毛澤東在敏銳覺察到這個問題後,文革就成為擺脫這種宿命的偉大嘗試。這也是毛和劉之間在理論邏輯上最核心的分歧。正象27年毛在一片淒風苦雨中對宿命進行的抗爭,文革的抗爭從某種意義上也是一個孤獨的航程,而更重要的是,前者很快就被同行者所瞭解,而後者,一個老人只能孤獨地面對。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毛澤東的問題難道就單單是一個偶然,一個時運的問題?為什麼27年他成功了,他有了同路人;66年卻是一片喧鬧的孤獨?這裡有著一個無情的必然,這個必然再次殘酷地宣示著老馬的正確,他那從人與人和人與自然兩重現實關係出發分析的正確。文革是毛澤東力圖擺脫列寧式必將導致史達林式這一歷史宿命的偉大嘗試,而其失敗卻有著一種殘酷的歷史必然性。清醒往往是痛苦的,毛澤東文革的反抗在清醒中註定著失敗的宿命。對抗史達林化,其實也是在對抗一個資本主義化的過程。但在人與人和人與自然兩重現實的關係中,人與自然的關係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人與人的關係無疑有著反作用,但力圖通過調整人與人的關係來對抗人與自然關係的某種現實趨勢,其不可能性就構成了所有文革型活動失敗的必然性,任何偶然因素在這種必然性面前都是無關緊要的。在這一點上,毛澤東無疑是悲劇的,但卻是英雄的悲劇。
今天資本的鐵蹄正按老馬所揭示那樣席捲全球,正象它在以前很多單一國家中表現的那樣.資本的全球化,進而帶來經濟的一體化,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必然帶來政治的一體化,進而帶來國家的消亡,馬克思意義上的社會主義的出現。劇本在無情地進行著。全球的資本化已經是一個現實,任何不敢面對這個現實的人都只是懦夫;但資本的全球化將使得資本被揚棄的時間更加地迫近。我們能做什麼?責怪過去?粉飾現實?不,毛澤東的偉大正在於其勇敢地面對現實,對世間的一切不平等進行不歇地抗爭。今天我們大概能更好地理解毛澤東,更好地擺脫那種歷史的宿命。
老馬意義上的、作為共產主義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是不可能在一國單獨實現的,它只能是資本全球化後的一個全球性的事件。列寧的策略就是民族主義的策略,而鄧小平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策略同樣也應該是一個民族主義的策略。
資本全球化是一個不容逃避、必須面對的現實,是資本主義內在發展邏輯的必然趨勢,在這個大趨勢面前如何發出自己的聲音,甚至去主導這個過程,才是最重要的、核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