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天下縱橫談
市長:YST  副市長: 貓靈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天下縱橫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軍事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略论八路军地方部队的“小团”
 瀏覽3,598|回應6推薦3

镭射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一觉睡到解放前
IKL
老马

讨论抗战中的解放区战场,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团”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概念。这是因为,八路军和新四军作战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它以“团”为基本战役组织单位。这与国军动辄以“师”为基本单位的会战是有很大不同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两点最重要:

第一,八路军的兵力有限。特别是在抗战初期,红军整编为八路军后总共只有三个师,总兵力不足三万人。在这种情况下,八路军根本没有能力组织大规模会战。

第二,八路军的装备太差,特别是严重缺乏炮兵。八路军只有一个总部直属炮兵团,这是全军唯一的炮兵团,一共只有12门山炮。在没有一定规模的炮兵支援的情况下,八路军企图与日军进行大规模正规会战是不现实的。

相比之下,八路军将基本作战单位缩小,从国军的“师”降为“团”,有诸多好处。一方面,在军队中,团是最基本的合成战术单位,可以发动最小规模的“战斗”级别作战,从而给敌以相当程度的打击;另一方面,团级部队有大量的人事、行政管理事务,指挥一个团在很多国家的军队(比如苏军)中被认为是掌握军事指挥艺术的最重要环节,以“团”为基本单位进行作战,有利于锻炼干部,积累大兵团作战经验,这是在作战分队,比如营、连级部队中所做不到的。基于以上原因,八路军以“团”为作战单位,就很容易理解了。

从部队构成上来看,总的说来,八路军中的“团”,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即俗称的“大团”和“小团”。对于此二者的区别,小说《烈火金刚》中有非常详细的描述:

“原来他们自从两个多月以前,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到了山里,马上就参加了整训。在这两个多月之内,整个部队起了很大的变化:原先他们是冀中军区的正规兵团,这一团有三个营,一营有三个连,一连有三个排,一排有三个班,另外还有团的直属机关和直属队,这一个团总共不下一千五百来人,这是大团。现在变成了小团,怎么叫小团呢?这一团只有五个大连;又怎么叫大连呢?一连有三个大排,每排除了三个步枪班之外,还有一个机炮班;机炮班有一挺轻机关枪,有一门小炮儿,这小炮儿就是掷弹筒。这一个连就有一百三十人,五个连再加上团一级的指挥员和少数的工作人员,总共有七百来人,把团的直属队和营一级的组织全都取消了。所以这就变成了小团大连。赵保中现在就当了这个团的副团长。这样改编有什么好处呢?简单来说,就是为适应游击地区的环境,便于战斗行动。”(《烈火金刚》第二十九回《毁公路老百姓暴风卷土歼敌人八路军猛虎出》)

八路军这种特殊的五连制“小团”的出现,与日军对根据地所采取的“分区扫荡,分散配置,灵活进剿”战术有关。这一战术于1939年由日军华北派遣军司令多田骏所提出,具体内容是:按照一定标准将根据地划分为若干小块,先集中兵力扫荡某一区域,将该区域内的八路军基本肃清后,在县城和较大集镇和交通要冲设置据点,派驻守备部队驻扎,并以公路、铁路互相联系,以便利其摩托化部队快速机动和集结。再辅之以封锁沟、封锁墙,构成一个巨大的网络,从而达到全面控制的目的。这就是著名的“囚笼政策”。

这种几乎没有任何行政和后勤部门的团级部队,在应对日军“拉网式”、“梳篦式”、“铁臂合围”和“分区扫荡”的作战中,很快显示出其优点。日军一般在县城里驻扎一到两个中队(多出的那个中队作为机动兵力使用,即所谓“讨伐队”),在据点里驻扎一个小队,一个标准的180人的步兵中队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和3个小队,每个小队有三个班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掷弹筒班,合计52人。每班13人,包括班长、4名机枪射手和8名步枪兵。有一挺轻机枪,编制四人(指挥官、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这四人是配备自卫手枪的,在战斗中有时也携带步枪(机枪射手除外); 其余八名步枪兵,每人一支单发步枪。这样算起来的话,日军一个标准步兵中队拥有9个掷弹筒,9挺轻机枪,以及70到80支步枪。对比前述八路军的“大连”和“小团”可以看出,八路军的一个“大连”与日军的一个小队火力相当,而人数是日军小队的三倍;而无论在火力上还是在人数上,一个小团对日军一个中队都有绝对优势。事实上,这种部队的目标就是在事先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一个连可以在野战情况下单挑日军一个守备小队,一个团能全歼日军一个中队。可见,这种专为日军守备部队量身定做的“小团”的存在,对日军依托据点控制一片的战略是一个极为严重的威胁。

为了适应游击战争,小团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合起来行动,一般只是保留了部队番号,以单个连的形式活动;同时又彼此互相呼应,联系距离在一夜急行军内,所以协同很好,很容易捏起成为拳头。这种忽聚忽散的部队,成为了解放区战场上让日军极为头疼的对手。

日本现代历史学家藤原彰于1938年11月进入陆军士官学校,并于1941年7月从该校毕业,随即被派到中国战场,当年10月被任命为少尉。此后,藤原彰作为第一线的中队长,转战中国各地近4年之久,于1945年4月回国。他在回忆录《中国战线从军记》中有这样一段记录:

“1942年12月18日,中国驻屯步兵第三联队得到在迁安县东部发现八路军的情报,于是第二大队的主力立即从罗家屯出动,其中一部分,即第八中队以浅叶滋为队长率领的小队是从建昌营出发的。当第二大队听到从北方传来激烈的枪炮声后,不久即得到了浅叶小队情况不明的报告。第二大队主力立刻编成救援队向北方急速行军,我也作为临时编成的救援队的小队长参加了救援行动。当我们到达建昌营西南方的义新庄附近时,发现了浅叶小队36人以及配属的机关枪三枝(分队长的名字)分队12人的尸体横陈在村子前面的小河的河滩上。由于冬天的严寒,所有的尸体都变成了瘆人的黑色并浮肿起来,呈现出凄惨的样子,武器和装备也全部被夺走了。附近的山野悄然肃立,寂静无声,我们连八路军的影子也没有看见。八路军在全歼浅叶小队后,早在日军救援队赶到之前就已经越过长城撤退到热河省那边去了。八路军巧妙娴熟地运用其得心应手的伏击战法,将浅叶小队一个不剩地全部消灭。像这样表明八路军的战术成功,日军疏忽大意的事例,在冀东地区特别多,中国驻屯步兵第一联队也经常有小部队被八路军全歼的事例发生。这是因为八路军得到了民众的支持,在情报战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的结果。这也是一件让日军痛感无法掌握中国民众之心的事。”([日]藤原彰:《中国战线从军记》第55页,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这个战例,日军一次被全建制歼灭一个步兵小队和一个机枪分队,共计48人阵亡,而八路军在日军还未做出反应前就已结束战斗,并打扫了战场,从容离去。这种对日军小部队的袭击,显然出自前面所说的八路军那些“大连”和“小团”之手,特别是前者。因为如果是八路军的主力部队出手,那么被歼灭的就不会仅仅是一个小队了。这种小型歼灭战往往一战即将外出巡逻或作战的当地据点日军全部消灭,导致日军被迫重新派遣部队进行据点守备,或不得不放弃据点。而放弃据点回撤的日军又可能成为歼灭目标(如1944年北平附近斋堂川战斗,日军被迫放弃据点,但在撤退途中即被全歼)。

藤原彰关于“经常有小部队被八路军全歼的事例发生”的说法并不是孤证,冈村宁次的回忆录也可以证实,八路军对日军中队以下小部队的袭击极为频繁:“共军的确长于谍报(在其本国以内),而且足智多谋,故经常出现我小部队被全歼的惨状。”([日]稻叶正夫编写,天津市政协编译委员会译:《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冈村宁次回忆录》,中华书局1981年版,325页)

不要小看这种藤原彰等人所记述的这些战果。须知:据有关资料,1942年根据地兵工厂生产掷弹筒167门,1943年生产351门。按一个“大连”辖3个排,每个排下辖一个机炮班,拥有轻机枪一挺,掷弹筒一门计算,到1944年初,仅根据地兵工厂的这些产量就共可装备172个这样的“大连”;按5个大连组成一个“小团”计算,可组成37个“小团”。按照平均一个月一次的战斗频率保守数值计算(日军华北部队每个士兵平均每年作战三百天以上),从理论上来说,这些部队一个月可以歼灭日军100个以上的小队(恰与冈村宁次所说“经常出现我小部队被全歼的惨状”相符),超过5000日军。这相当于歼灭日军一个旅团。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些战斗绝大多数都是歼灭战,因此八路军的这些“大连”和“小团”通过这些战斗,有效的消灭了大量的日军基层军官和有经验的老兵,而这些人是日军的战斗骨干。大量战斗骨干的损失,导致解放区战场上的日军战斗力不断下降。据老八路回忆,1943年后,日军在伏击战里常有未进入伏击圈而脱逃漏网者,而以前则往往是被包围者杀出重围后又主动杀回包围圈。

日军战斗力下降的结果,就是对占领区的控制力度不断下降。按日方的说法,从1943年秋天开始,华北的“治安”又开始“恶化”了,到1944年秋,“在方面军占领的三个特别市,四百个县当中,治安良好的除三个特别市以外,只有七个县(占总数的1.4%)。有一三九个县(31.5%,差不多未部署兵力,不得不听任中共活动。还有相当于66.9%的二百九十五个县(包括华北政务委员会直辖行政区的四个县),属于中间地区。在该地区彼我势力浮动很大,行政力量大多不能充分贯彻执行。其中大部是以县城为中心,只将兵力分驻几个乡村,民心多倾向共产党。”(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华北治安战》,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下册第五章第三节) 在这些地区,军分区所属的地方部队基本都是以这种五连制小团为主,这种小团基本上占据了当地抗日正规军的大半编制,尤其是冀东、中、大清河等军分区,更是清一色的小团。由此可见这种五连制小团的战斗力。

到1945年初,遵照毛泽东“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的指示,这些地方部队开始被整编升级为野战兵团,与主力部队一道投入了抗战胜利前的大反攻。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915713
 回應文章
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
    回應給: zlaser(zlaser) 推薦1


老马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IKL

日本人沒有群眾基礎無法有效的展開活動,八路有廣大群眾的支持小團看重的是靈活的戰術和準確的情報,當然這需要老百姓的支持。國民黨的敵後工作做得很差(看毛毛的鄧小平傳就略知端倪,書中有如此的描述當日軍逼近時政府就忙著撤退,相反的共產黨卻留下在佔領區搞破壞打游擊),所以國民黨指控共產黨在抗戰時發展是站不住腳的,你跑了人家冒著生命的危險留下打鬼子有什麼不對,又不發展怎能壯大打日本人?難道要中國人啥事不幹都做良民不成?其實這種模式應該是不錯的,國軍在正面共軍在敵後,最終把日軍搞的精疲力盡,但問題是戰後共產黨掌握了幾乎所有原淪陷區的群眾,這為後來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918340
日本人不是僵化,而是心有余力不足
推薦1


镭射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IKL

在华北、华东、华中等地的解放区战场,日本人都遇到了共同的问题:兵力不足。为了控制占领区,日军一般是在县城驻扎一到两个中队,在全县的各主要集镇和交通要道建立据点,每个据点驻扎一个小队,也就是说,一般一个县的范围驻扎相当于一个大队规模的日军,大约1000人左右。华北地区的县面积大多在1000到2000平方公里,所以当时有“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到一个鬼子”之说。这已经将日军的兵力用到了极限(华北的沦陷区和解放区加起来超过200个县,而1940年时,华北日军共有214个步兵大队和221个特种(骑、炮、工、辎)大队,八路军用215个团级部队与之对抗),实在没有余力再针对八路军进行特殊编成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918279
哦?
推薦0


muenchen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難道日本人就這么僵化?

他們不會因應小團 而出現想象一些不同的編制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917068
集體的智慧發揮出來了,戰鬥力加倍提升
推薦0


zhihuzheye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那句群衆的力量是無窮的名言,大概源于此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916845
简要回复两点
推薦0


镭射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第一,就像我前面说过的,团是最小的合成战术单位,共军以“团”为基本单位组织的战斗已经不是游击战,而是正规战。共军的指挥官就是在抗战中通过指挥这种级别的战斗积累大兵团作战经验的。

第二,共军有一个十分有特色的制度,即“军事民主”制度。具体的说,就是:以班务会和全连干部战士大会为组织形式,在作战前发动干部战士讨论如何完成战斗任务,战后进行战评。战前讨论和战后述评都要整理成正式材料上交。这种做法使得整个共军的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到决策中,这就使得共军有了“细胞”级的主动进化能力。这种能力是国军所没有的,也是共军从与国军相同的起点起步,但后来技战术水平却远远超过国军的根本原因。

给你看一个志愿军第15军44师130团3连在抗美援朝战争后期“冷枪冷炮运动”中的一次会议,很具代表性。兹摘录如下:
战士龚士华提出:工事强度不够,且枪械发射后,不仅有爆烟,而且会激起尘土,暴露位置,招致敌人火力报复,怎么办?
班长原流经回答:工事用装土的麻袋加强,新土用旧土盖起来,并事前用水浇一下,这样就不会出现尘土了。更重要的是,要想打敌人,就不要怕敌人报复,我们不打敌人,敌人照样用炮轰我们,因此就是要和敌人拚顽强,今天打他一个,明天打他一个,见了敌人就打,打了之后马上转移,这样集中起来就是一个歼灭战,就能真正打痛敌人。
射手唐玉堂提出:目标距离较远,瞄准困难,敌人又在活动,等你想打的时候,敌人已经消失了,怎么办?
射手苏绍财回答:一是增强信心,提高射击技术,今天打不准,明天再打,只要沉着、敢打,慢慢地总能打着敌人。二是讲究战术,事前划分射击区域,标号射击目标,测准距离,人员进行明确分工。
会议最后确定:1、由14名射手组成冷枪队,分作四个小组,并通过实地勘察地形,将敌军阵地的所有工事、道路都进行了编号,划分各组的射击地域和具体目标,全部枪炮均测定了距离。阵地与阵地之间、组与组之间、射手与射手之间,均可形成交叉火力,从而形成一个可以覆盖敌军阵地每一个角落的火力网。 2、为每位射手构筑3个射击工事,明暗结合,佯打与主打相结合,打了之后迅速转移。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916048
長見識了
推薦0


老马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寫的很好很詳細,由於中國近代軍事思想和武器的嚴重的落後,不論國軍共軍都沒有近代戰爭的軍事素養(我也懷疑黃埔的課程有涉及至少在當時中國的環境不需要)國軍與軍閥的混戰在現代的軍事眼光里就像是街頭小混混之間的群架,十幾年戰爭的經驗也只能局限在小規模的陣地戰里,共軍大概更差,我好奇的是共軍是如何從小團的遊擊戰發展到大軍團的戰術的,僅靠兩隻腿的迂迴包抄就使機動化的國軍完全無法招架(這在韓戰里也得到了印證,而且對手是世界的超強),要說國軍沒有大軍團作戰的經驗,但和日軍的幾年戰鬥中也應該累積一些了,至少比共軍要強許多,也許樓主可以釋疑。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915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