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就像我前面说过的,团是最小的合成战术单位,共军以“团”为基本单位组织的战斗已经不是游击战,而是正规战。共军的指挥官就是在抗战中通过指挥这种级别的战斗积累大兵团作战经验的。
第二,共军有一个十分有特色的制度,即“军事民主”制度。具体的说,就是:以班务会和全连干部战士大会为组织形式,在作战前发动干部战士讨论如何完成战斗任务,战后进行战评。战前讨论和战后述评都要整理成正式材料上交。这种做法使得整个共军的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到决策中,这就使得共军有了“细胞”级的主动进化能力。这种能力是国军所没有的,也是共军从与国军相同的起点起步,但后来技战术水平却远远超过国军的根本原因。
给你看一个志愿军第15军44师130团3连在抗美援朝战争后期“冷枪冷炮运动”中的一次会议,很具代表性。兹摘录如下:
战士龚士华提出:工事强度不够,且枪械发射后,不仅有爆烟,而且会激起尘土,暴露位置,招致敌人火力报复,怎么办?
班长原流经回答:工事用装土的麻袋加强,新土用旧土盖起来,并事前用水浇一下,这样就不会出现尘土了。更重要的是,要想打敌人,就不要怕敌人报复,我们不打敌人,敌人照样用炮轰我们,因此就是要和敌人拚顽强,今天打他一个,明天打他一个,见了敌人就打,打了之后马上转移,这样集中起来就是一个歼灭战,就能真正打痛敌人。
射手唐玉堂提出:目标距离较远,瞄准困难,敌人又在活动,等你想打的时候,敌人已经消失了,怎么办?
射手苏绍财回答:一是增强信心,提高射击技术,今天打不准,明天再打,只要沉着、敢打,慢慢地总能打着敌人。二是讲究战术,事前划分射击区域,标号射击目标,测准距离,人员进行明确分工。
会议最后确定:1、由14名射手组成冷枪队,分作四个小组,并通过实地勘察地形,将敌军阵地的所有工事、道路都进行了编号,划分各组的射击地域和具体目标,全部枪炮均测定了距离。阵地与阵地之间、组与组之间、射手与射手之间,均可形成交叉火力,从而形成一个可以覆盖敌军阵地每一个角落的火力网。 2、为每位射手构筑3个射击工事,明暗结合,佯打与主打相结合,打了之后迅速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