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北斗導航系統正式提供亞太區域服務
正如預期(見 大陸已配置足夠北斗導航衛星 即將組網覆蓋亞太),中國北斗於2012年年底前,12月27日起正式提供亞太區域服務。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簡稱北斗系統,英文名稱為 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北斗系統是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與世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共用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可在全球範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根據 Yahoo 的報導,北斗將創造每年4000億元人民幣(630億美元)的商業市場。
相關部門也公佈了北斗的系統標誌:
北斗系統標志釋義:圓形構型象征“圓滿”,與太極陰陽魚共同蘊含了中國傳統文化;深藍色太空和淺藍色地球代表航天事業;北斗七星是自遠古時起人們用來辨識方位的依據,圖中的司南*是中國古代發明的世界上最早的導航裝置,兩者結合既彰顯了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成就,也寓意著衛星導航系統星地一體,同時還蘊含著中國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名字“北斗”;網絡化地球和中英文標識也象征著我國的北斗系統開放兼容、服務全球的願景。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建設是國家級的科技重大專項,實施“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一步,2000年建成了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解決了中國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有無問題;第二步,建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2012年形成區域覆蓋能力;第三步,形成全球覆蓋能力。
這是又一件值得我們喝彩的大事!同時,我們期盼北斗在2020年左右形成全球的覆蓋能力。
*司南早在戰國時期就發明了。我國古代辨別方向用的一種儀器。用天然磁鐵礦石琢成一个杓形的東西,放在一個光滑的盤上,盤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鐵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是現在所用指南針的始祖。
司南,由理論基礎到製造成功起碼有5000多年的歷史。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