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天下縱橫談
市長:YST  副市長: 貓靈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天下縱橫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科技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建造核電站的嚴重危害-----中國應引以為戒
 瀏覽5,802|回應14推薦4

dal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中華民族的端午節
Newyorker
卜算子
精衛填海

日本的核電站爆炸,已經比地震更加引人注目,破外力正在不斷擴大。不由得各國的核電站都在考慮其安全性的問題。

這次日本核電站的災難和一些歷史經驗表明,如果核電站出點問題的話,人們將陷入無限的災難之中。比如25年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毀掉了周邊的城市,25年來那些廢棄的城市依然荒廢。

這次日本的核電站爆炸,相信會對中國核電站的建設問題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當代中國建設對能源的需求正在不斷加大,目前中國也有了自己的核電站,而且比較接近人口高密度的城市。好像也有大力發展核電的規劃。

中國政府和人民應該警惕起來,對核電站提出質疑。中國現行發展核電站的規劃是否可行?是應該繼續建設核電站,還是謹慎研究,從緩甚至放棄這種可能引起無法挽回損失的項目?以下的引文希望引起中國政府和人們的重視。

定時炸彈

個人認為,中國核能項目不能“大力發展”,而是需要小心謹慎,核能應該“搞一點”就好。因為誰也不能保證核能在在將來是絕對安全的。任何不顧後代的安危,“大力發展”中國核能項目的計劃都可能是盲目的。雖然中國的經濟發展過熱造成能源短缺,但是不能不顧將來可能的安全問題而大力發展核能。

有些技術專家說,現在使用的核能技術是最先進的,最終指向的是終極解決方案聚變堆。所以核能是正道。然而,誰能保證核能在是絕對安全的?誰能保證核電站的技術能隨時得到更新呢?誰能保證在利益的驅使下,核能不會因為更新滯後而造成危害呢?40年前的福島核電站也應是當時先進的吧?現在又怎麼樣呢?

前幾十年中國的經濟過熱,過分開發資源而形成“涸澤而漁”的情形。當年不怕幾十年後“噎死”而造成的環境污染,現在已經難以修復了。所以環境污染已經是深刻的教訓了,如果讓核能污染走環境污染的老路,那麼將貽害無窮。以前對環境的短視還嫌不夠嗎?

核能污染比環境污染危害百倍,只要稍有意外,核電站就會成為定時炸彈。就算沒有海嘯,也無需地震。將來只要有一次戰爭或者政治動亂,什麼花革命的,導致核電站管理疏散,有可能就完了。所以考慮問題不能只顧經濟發展,連生命安全也不要了。現在說大話誰都會,40年前日本人也會,可現在傻眼了吧?真的到那個時候,看看是“因噎廢食”,還是大家“噎死拉倒”!

當然到時受害的只是普通老百姓,有錢的各種精英當然有辦法,叫兩句口號忽悠一下,然後拍拍屁股走人。就像金融危機後的華爾街巨頭們一樣。然而核能危機要比金融危機厲害千倍,死人可以以萬為單位,到時誰來管?所以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度,事關人命的更要適度。否則物極必反,造成萬劫不復。

現在經濟社會是要發展的,但千萬不能被發展經濟搞昏了頭,連子孫後代的安全也不顧了。環境污染已經是深刻的教訓了,現在的各種短視還實在太多了。以前毛主席也說過核能只“搞一點”,偉人就是眼光長遠!中國只能搞一點核電就好,起到研究核能並保持核能技術先進的作用,順帶產生一些效能。

有些經濟技術專家怕不高核能而使得經濟發展“因噎廢食”,核能技術專家也高喊有“終極解決方案”,華爾街技術專家也不怕金融風暴,可是誰考慮過核能發展過熱給普通百姓可能帶來的危險呢?

(以下為引文)生前最後吶喊 日本前核電廠技師的泣血控訴

日本311強震讓福島第一核電廠進入「緊急狀況」,甚至已有19人被確認遭受輻射感染。最近有網友轉貼一篇名為「前核電廠技師的瀝血控訴」文章,內容提到從造廠、管理到核廢料存放等問題層出不窮,而這位擁有20年工程現場的監督人員作者平井憲夫,也因遭受100次以上的體內幅射污染,于1997年1月因癌症逝世。

平井憲夫在文章中指出,東京電力的福島核電,曾因鐵絲掉進原子爐,差點發生席捲世界的重大事故,主因是工程現場裏「有真功夫的師父」實在是太少,隨著他們逐漸凋零,迫使建設公司只能以「經驗不拘」的條件徵才,而這些年輕工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負責的部分多重要。另外,連建商也查覺此事,把工程圖儘量分割簡化,做出連菜鳥也看得懂的製造手冊。

平井憲夫談到,核電廠只要插入核燃料棒運轉過一次,整座核電廠就會變成一個大型放射性物體,因此必須停機做定期保養。而這些工人入場時,除了要換上防護衣,還得在畏懼輻射污染的高度心理壓力下工作,就算只是基本的鎖螺絲,往往進去不到幾分鐘後,佩帶在身上的輻射測量儀就會發出高分貝響鈴警告立刻退場,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絕對無法精確工作。

平井憲夫提到,大家都知道三里島跟車諾比事件,卻不知道日本一直持續發生重大核安事故,其中在1991年發生在關西電力美濱核電廠的細管破碎事故,原子爐中含有放射性的冷卻水,因為細小的配管破碎而外泄到海裏,只差0.7秒,失去冷卻的原子爐就要像車諾比一樣暴衝了。幸好值班的是個老經驗的職員,當機立斷手動開啟ECCS(緊急爐心冷卻裝置),避免了一場大慘劇。

平井憲夫還指出,核島區內所有東西都是放射性物質,無論多麼微量都會長期累積在人體,連灰塵也不例外,若經由口鼻吸入體內,通常在3至5天內會隨著汗水或小便排出身體,但也不會百分之百排出體外。

根據放射線健康管理規定,一年的曝曬量不得超過50mSv。平井憲夫表示,依據這個量除以365天,在一些高污染區一天只能進去5到7分鐘,但為了順利完成工作,會要求工人一口氣曝曬三個禮拜到一個月的量,卻沒想到這短短的十幾二十分,會為帶來白血病或癌症等疾病,而電力公司完全不告訴他們這些事情。

另外,平井憲夫說,在老舊核電廠的處理也是一大問題,因為核電機組內充滿大量的水蒸氣及冷卻水,如果停機後放著不管,水氣馬上會使機件生銹,接著使金屬產生破洞,排放出放射能,就算是放機器人進去作業,也會馬上因為放射能而短路,因此無法廢爐、拆除,只能「關閉」。

平井憲夫談到,然而所謂的「關閉」,為了不讓機組內部的機件生銹,造成輻射外泄,就算不再發電,也必須把水導入系統,維持機械運轉。當水壓造成配管磨損,或者零件毀損時也必須補修,以免輻射外漏。這些作業必須持續到核電內部的放射能完全衰退為止。他質疑電力公司真的會完善管理這些毫無經濟效益的廢核電廠嗎?

至於核廢料的存放又是另一隱憂。平井憲夫指出,現今日本政府將低階核廢料放置在青森縣的六所村核燃基地,並預計在那裏埋300萬桶核廢料管理300年;而高階核廢料,必須與玻璃一起固化封閉在堅固的金屬容器裏,由於人類只要站在容器旁兩分鐘就會死亡,因此必須冷卻30至50年,等溫度降低後再埋入幾百公尺深的地底,存放1萬年以上。他質疑,300年後管理這些廢棄物的業者還存在嗎?

平井憲夫也抨擊日本政府缺乏中止一項錯誤政策的勇氣。他提到,曾任原子力局長的島村武久,在退休後寫了一本名為「原子力講義」的書指出,「日本政府的核能政策只不過是在自圓其說,其實根本沒有電力不足的問題。不敢明言拒絕美國的日本一口氣蓋了太多核電廠,搞得自己手上屯積了一堆鈾跟鈽,不知該如何是好。」

這篇被譽為平井憲夫生前最後吶喊的文章引起許多網友共鳴,不過,也有人質疑其真偽,並指出這是幾年前出現在網路上的怪文章,但原譯者認為作者的確受到多次輻射污染,最後還因癌症逝世是不爭的事實,且這他的肺腑之言,更不會因為這些發言得到任何好處。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563789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如果不懂,請不要亂說
推薦0


scoutcast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複製粘貼誰都會,腦子就不是每個人都有的了

另:不要拿那些在天朝媒體上頻頻露面的磚家叫獸們的東西出來說這說那,他們很多人也就只配這個稱謂;真正在做實事的人根本沒功夫到媒體上瞎掰去。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565295
日本核電站爆炸:比地震和海嘯更可怕的衝擊波(轉貼)
推薦0


dal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山哥)

此次日本世紀大地震和海嘯造成的人員損失過萬已成定局。與此同時,有關東京電力公司所屬福島核電站因地震引發冷卻系統故障,導致核電站三個機組接連發生爆炸和核污染外泄的報道不斷傳來,震撼了國際社會。

據有關背景報道,日本現有55個核電站,核電發電量超過總發電量的30%,在國際上名列前茅。記得16年前,山哥與世界各國學子在澳洲討論世界能源與環境的問題時,不免提到80年代後期蘇聯慘痛的切爾若貝利核電站大事故,並因此對國土狹小且地震頻繁的日本建設了如此眾多的核電站表示了安全上的憂慮。可是日本學者們基本上都用“日本需要電力維持經濟社會發展”,“核電建設充分考慮了地震可能造成的隱患”等等理由來搪塞。由於當時日本經濟如日中天,大有雞的屁總量趕超美國之勢,大家也不好再多說什麼。這次地震和海嘯誘發如此嚴重的核事故,山哥對此並不十分意外,基本上是“該來的一定會來”的感覺。

日本如此大膽地開發核能工業,竟然與日本民眾的普遍過分的“核恐懼”如影相隨,令人感到十分詫異。我們作分子生物學實驗時,經常需要使用一些低劑量的放射性同位素作標記。此時與山哥在國際實驗室裏同事的日本學者就會高度不安,幾乎是“惶惶不可終日”。於是我便好奇地問他們在日本的作法如何?他們基本上都會向山哥描敘日本大學和國立科研所對核放射物質的超嚴格管理與隔離措施。並且他們一般都儘量避免使用放射性同位素,而使用其他代用品。從不同人員口中得到如此相似的答案,看來,日本社會對此的確有共識。

日本學者也常提到日本人對中國北韓的核武器的恐懼。甚至對印度巴基斯坦進行核武器試驗可能引發的核競賽,日本社會也反應強烈。他們的理由是日本是唯一經受過核打擊的國家,廣島長崎的原子彈襲擊將是日本人永遠的慘痛噩夢。

從這次地震和海嘯的世紀大災難看來, 與日本媒體和政府有些遜色的表現相比, 日本民眾在如此劇烈自然的災害表現上乘,不少人評論是由於日本人已經習以為常了。 然而福島核電站爆炸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對環境的破壞,將在高度“恐核”的日本民眾的心中造成遠為巨大的衝擊。甚至有可能改變許多人對政府的信任態度。

福島核燃料洩露也完全可能對中國等日本週邊國家造成潛在的危害。至於對中國目前的核電熱產生多大程度的衝擊還有待觀察。中國計劃未來10年投資萬億建立數十座核電站,這股核電熱應該會由此遭遇更嚴格的安全制約的壓力的寒流。畢竟中國民眾對政府信任度更低,政府因核安全需冒的政治風險也更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565064
第三代核電技術只是紙上談兵
    回應給: frankzhuang(frankzhuang) 推薦1


dal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精衛填海

有些專家說中國的核電站安全,主要論點是採用第三代核電技術。但是這項技術是美國發明的,除了中國其他國家沒用過。就是在美國也沒有申請到許可證。既沒有安全紀錄,也沒有事故處理的經驗。只是紙上談兵!

那些主張引進這個技術的專家, 當然要說沒問題。可是事實在於,就連沒有任何災害的情況下,大亞灣核電站也出現過2次核泄漏,但一直被專家認為是在安全劑量範圍內,沒有危險的。 由於大亞灣靠近香港,有人檢測,而其他核電站則根本沒有人檢測,所以專家說是什麼就是什麼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564501
還好。
推薦0


frankzhuang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目前中國引進的EPR和AP1000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技術。保護措施很好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564454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