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天下縱橫談
市長:YST  副市長: 貓靈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天下縱橫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兩岸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二二八」談台灣的外省人、省籍情結與台灣的命運
 瀏覽23,579|回應17推薦41

卜算子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1)

逆風而行
偉大復興
驀然回首 (新納粹的認知戰)
rookielin
呵呵one
易燁煌
佟湘玉
深藍不肖生
蠍子
不知所謂

more...

 網路上流傳一個名叫「外省人」的PowerPoint檔,內容是陳文茜所寫的一篇文章;大約是講外省老兵是如何的可憐,年輕輕的就被國民黨抓伕,隻身來到這個島上,舉目無親、失學失業,又如何在社會上漂零,勉強成家或終身孤獨,晚年思鄉又受歧視,是如何如何淒涼等等。

    許多本省人都有一種心態,認為外省人都是高高在上的權貴,是站在台灣人頭上作威作福的統治階級。這篇文章的用意,顯是想改變這種成見,籍著敘述老兵的可憐,來告訴大家說「多數的外省人也是被欺壓、被迫害、被時代犧牲…」云云。用心是好的,但很抱歉,這樣的說法,對為化解台灣的省籍情結來說,我以為沒有用。

外省人盤據了社會上層

    為什麼沒有用?因為本省人的認知是其來有自的,並不是「普遍的誤解」。

    1949年前後,大量的外省人移民台灣。社會學者丁庭宇曾指出,這是一個非常態的移民。移來的人口除了數量大(據說當時台灣人口六百萬,外省人移來了二百萬,是在地人的三分之一)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不是一個「正常社會」的移民。也就是說,不是一個社會從上到下各階層常態分佈的移民,而是社會兩個極端階層的移民:屬於下層的士兵,與屬於社會上層的各界精英。

    什麼人跟著蔣介石到台灣來?首先當然是國民黨政界高層,然後是公教人員,大量的學術精英,還有怕被共產黨清算的資本家與商人。就人口素質來說,說這些人是大陸上的「精英」並不為過,甚至許多是精英中的精英(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來了三分之一)。這些人來到台灣,首先是要工作、要吃飯;隨著中央政府在台重新建立,這些人就成了「政府高層」,甚至籠罩了政府中層與低層。學界的情況也一樣,幾乎絕大多數的「老師」都是外省人,大學太少,來的教授太多,只好去教中學,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工商界的情況也大致如此,上層的管理者幾乎都是外省人。雖然他們在台灣沒有親戚、沒有土地,但因為人數多,加上「淪落異鄉」的漂零之感,使他們透過同鄉會、同學會等關係網,互相照顧,彼此拉拔;於是即便是位階較低又孤身一人看似無依無靠者,亦可比同位階的本省人更有人際關係的優勢。所以說「上層社會為外省人所盤據」,「外省人是特權階級」之類的印象,是其來有自,很有事實的基礎。

    在這種情況下,本省人不滿外省人,歧視外省人,乃致仇恨外省人,都是可以理解的。今天,絕大多數人都把本省人對外省人的不滿歸因為「二二八」,我看並不準確。「二二八」只是個單一是事件,他的原因是多重的,就算其中有「外省人欺壓本省人」這個因素,但其時台灣光復才兩年,來的外省人人數不多,依常理,不可能結下五十年還爭論不休的「情結」。即便再加上後來國民黨軍隊的鎮壓與「屠殺」好了,真正受害的家庭,放在人口比例中,仍屬極少數。全部的本省人都為那受害的少數人抱不平而憤恨了五、六十年,這樣偉大的「道德情操」,實在是說不通的。(為了硬要「說通」,所以他們要極端強化二二八的凶狠殘酷,把所有台灣人都說成是受害者,其實這都偏離的事實。)「二二八」之所以鬧騰不休,與其說它造成了本省人對外省人的仇恨,無寧倒過來說,它是本省人厭惡外省人情緒的一個藉口,一個「由頭」,一個方便利用、號召、辨識的旗幟,而不是它本身有這樣大的作用。真正造成本省人對外省人厭惡與不滿的,是「外省人盤據社會上層」這樣的結構性因素。

有「個人行為」的歧視,沒有「制度性」的歧視

那麼,這些社會上層的外省人,是否有歧視本省人的行為呢?基本上,絕大多數的外省人都是「二二八」發生之後才來到台灣的,他們與本省人之間並沒有結下樑子,更談不上仇恨。屬於情緒上的歧視,確實有,而且不少。但基本上,這可以是一種「看不慣」或是一種「優越感」,主要不是「外省」對「本省」這個因素在作祟,而是「上層」對「下層」的關係;只不過,十分不巧的,這兩種劃分是重疊的,所以就被歸類為「外省人」對「本省人」的岐視。事實上,也有許多的本省人對外省人產生優越感,那是因為他們接觸的外省人是屬於另一個極端,即「老兵」這個層級;諸如「拿槍的士兵以為水龍頭裝到牆上就會流出水」之類的故事,解嚴以後就經常在媒體上流傳,給人一個印象,好像外省人就是老粗,全靠手上那枝槍,以暴力來統治台灣。

    言歸正傳,外省人之中,確實有不少人存有看不起台灣人的情緒;但這種情緒要化為行動,比如說,反對兒女與本省人交朋友、反對通婚、反對聘用本省人等等,就要少的多。並不見得是「外省人」的道德情操多麼高尚,而是因為他們很清楚的認識到,「本省人」畢竟是在地人,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更何況本省人人數多的多,所以絕無必要得罪本省人。(既然是「上層精英」,自然會有如此認知的能力。)那些趾高氣揚、耀武揚威的外省人,多半都是些成色不足的「二桿子」、「半調子」,夠不成主流。

    在個人行為上岐視本省人雖然有,但不是很多;最常見的是在人員的聘用與升遷方面,是有一些人會有「人不親土親」的徇私;某些本省人對外省人深惡痛絕,覺得「不公平、被欺負」,往往與他們曾經遇到這樣的經驗有關。但在某些圈子之中,這樣的徇私是微乎其微的。比如說,某些特別照顧學生的大學教授,是完全不分省籍,甚至受到照顧的本省籍青年還要更多些(因為人口比例與社會層級分佈的關係)。以致於解嚴至今的二十多年,許多台籍精英與他們的「恩師」政治立場不同已完全暴露,但「恩師」去世,還是不免要寫感謝當年照顧栽培的紀念文章。這樣的情況,在筆者個人所知的範圍中,就有好多。畢竟「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老師的至樂,是不分省籍的;何況照顧學生本沒有名額的限制,不會有取捨之間的緊張性。

    在個人行為上,我們是可發現有一些歧視,那麼,在制度上的歧視,則真的是完全不存在的。自李登輝起至今二十多年,台灣某些媒體天天攻擊國民黨,但就是舉不出有任何一條法規是歧視性的。講來講去就是「小學時說台語要罰錢」,但可以舉出公文來證明嗎?政府要推行國語是天經地義,在大陸上也是這樣做啊!更何況「外省人」各有自己的方言,並非都是天生講國語者。「講台語要罰錢」,是某些本省籍老師自動延續日本時代推行「國語」(日語)的作法,而非國民黨政府的行政命令。至於限制黃俊雄布袋戲的播出,只能說是「推行國語」中的一個失策,忽視民意,並非歧視。(如果是歧視,那一開始就不會讓它上電視啊!那時電視台不都在政府手裡嗎?)在念書、考試、就業、當兵、出國、居住、交通…等等所有的國家政策上,都沒有任何的不公或歧視。(阿扁貧戶出身,升學、考試、拿獎學金、當律師…,沒有一樣是受到歧視性不公待遇的。)看到一些媒體常說國民黨不如日本政府,不免覺得悲哀又好笑。日本是殖民政權,在台灣的一切建設,其好處是要拿回日本去的,留在台灣的只是少數。而國民黨及兩蔣政權,再怎麼混蛋、無恥與邪惡,他們也知道除了台灣他們無處可去啊!他們有什麼本錢可以歧視台灣人呢?台灣人「出頭天」至今二十餘年,可有找到兩蔣把台灣的財富移往國外的證據?(倒是阿扁移出去了不少。)若說孔宋家族貪污,貪的也是大陸的錢,並沒有貪到台灣的頭上。

    總而言之,台灣的省籍情結,如實而論,並沒有人為刻意的因素,而是歷史的因緣際會造成的。國民黨移入了一個整體性的「上層結構」,而非只是取代日本人成為「統治階級」。殖民統治與被殖民者間有不可逾越的鴻溝,而國民黨政權之於台灣,顯然並非如此。殖民階級只要移入少數統治者即可,然而國民黨移入的是「中央政府」規模,是台灣本來所沒有的,而非僅僅是取代那已有的「統治階級」。然而,也正因為如此,其所造成的文化與社會的衝擊、改變,更遠甚於日本據時代。

本省人的委屈抑鬱

    時至今日,外省人第一代多已老去,今天社會上的「外省人」,都是台灣生長的第二、三代;這與第八、九代的外省人(也就是本省人)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差別;早年那些結構性的因素也隨之消失,台灣基本上已不存在省籍問題了。然而,當我們再回頭看這段歷史,其所造成的影響與代表的意義,則未能在台灣人(現今生活在台灣的人)之中取得共識。例如,被時代所犧牲的老兵族群與感覺受到壓抑的老一輩本省人,同樣有委屈之感,但對過去這段歷史以及對兩蔣的看法卻迥然不同,這又是為什麼?

    其中的差異,就是對歷史的認知與詮釋不同。老兵雖然被國民黨「綁架」而來,但他們很清楚的知道,如果不是來到台灣,他們的生活其實會更慘。尤其在開放探親之後,更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但在老本省人的心目中,卻一直覺得如果國民黨不來,他們的日子會好的多。直到今天,一些台獨媒體還是不斷地宣傳此一論調。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國民黨不來台灣,台灣會更好嗎?

    如果國民黨不來台灣,那麼,台灣的情況只有下列幾種可能:

第一、共產黨佔了台灣。產黨佔了台灣,那麼,連不流血的土地改革都不可能了,更不要說連年不斷的政治運動。台灣會比今天好?相信大家心知肚明。

第二、如果美國搶在共產黨之前佔領了台灣,台灣如某些人所願的成了美國的托管地,那麼,台灣會比今天好嗎?首先,毛澤東可能就難以忍下這口氣;現今的歷史研究已經說明,1958年的八二三砲戰之後,毛因為確知蔣不會與美國人扭到一起(因蔣不願聽美國建議放棄金門),因而放鬆了對台的軍事壓力,並稱贊蔣不失為一民族主義者。如果台灣落入外國之手,那麼,就算毛能忍住不打仗,台海也必定出現高強度的軍事對峙,於是,台灣最好的狀況就是成了另一個關島。請問,今天會有人認為關島好過台灣嗎?

第三、如果讓日本繼續佔領台灣。雖然因為日本戰敗而使這可能性已不存在,但我們還是可以設想一下。就算日本不再對台殖民,而給台灣國民待遇,那前述的情況(中共不能忍受)依然相同,台灣的價值仍然只在軍事方面。就算一切天時地利人和都對台灣好的不得了,台灣最多最多就是今天的琉球。那麼,今天台灣引以為傲的一切,如高科技等等,琉球有嗎?今天有台灣人願意與琉球互換嗎?

第四、如果台灣獨立了,並且受到美、日的卵翼與扶持,讓共產黨打不過來;這也許就是許多獨派心中最好的狀況。若果如此,請問誰來擔任台灣的領導?台灣當時的「精英」,都是地主階級,如何指望他們完成土地改革?(日本人在台五十年,並不進行土地改革;因為他們只要台灣的出產。至於土地,集中在地主手中,反而方便日本人的控制。)就算他們都道德高尚不牟私利,放棄田產發展經濟,但治國人才從那裡來?日據五十年,並不為台灣培養人才啊!台灣的底子甚且不如南韓(人口、面積、天然資源、歷史積淀…),而中共又較北韓強大數十百倍,台灣的發展如何能超前韓國?(台灣經濟落後於韓國,是民進黨執政之後的事。)二次大戰後的新興國家多的是,接受美援的國家也多的是,那一個可以比台灣好?台灣若獨立,憑什麼會是例外?

    以上任何一種狀況,就算把它的優點極大化,也不能如同國民黨般,為台灣帶來大量的、全方位的高端人才。不是國民政府遷台,胡適、錢穆、吳大猷、錢思亮、梅貽琦、蔣夢麟、張大千、溥心畬、…名單可以列的好長好長,這些文化學術界的「大咖」都不會來台灣,尹仲容、李國鼎、孫運璿、…這些經濟幹材也不會來台灣;不論把台灣交給美、日、或是獨立,都不可能有大量的第一流的學者專家名流來台灣,並且終身供獻於台灣。這些人來了,就「佔位子」來說,當然產生「排擠效應」;但對台灣整體發展而言,毫無疑問的是一項無可取代的超級大利多。

台灣是「幸」還是「不幸」?

    在中國文學裡,有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之說;今天我們亦可套用此句:「中國不幸台灣幸」。這中國的「不幸」,發生在大陸上的不談,在台灣,固然包括第一代外省人的離鄉背井、流離失所;但也包括了老一代本省人委屈與抑鬱。若說國民黨治下的「白色恐怖」,那反而是不分本省與外省;坦白說,台灣不論由誰當家,只要身處美國全球反共的第一線,就必然免不了軍事對峙下的人權緊縮與「抓匪諜」的社會氛圍。連隔著一個太平洋的美國都有麥卡錫主義,台灣憑什麼就可以是一派祥和的歌舞昇平?

    台灣的這點「不幸」,若放在大的歷史背景中觀察,其實是「萬幸」。乙未割台,台灣固然受到日本人的壓榨,但日本人也帶來的較為現代化的基礎工、商業與社會管理。這可說是不幸中的大幸。日據時代,台灣人心向祖國,大陸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運動,台灣文人均可以組社團桴鼓相應;但發生在「祖國」的一切內戰與動亂,則波及不到台灣,這不能不說是又一次幸運。二次大戰,歐亞大陸赤地千里,能幸免者幾希?但因麥克阿瑟不顧戰略優勢而執意要實踐「我將再來」的諾言,捨台灣而直取菲律賓,所以戰火亦未直接燒到台灣;台灣受到的損失,不但與中國大陸完全不能相比,甚至比日本都要輕微。(日本好歹受到盟軍的狂轟猛炸,也嘗了二顆原子彈。)台灣可說又躲過一次浩劫。國共內戰,中共建國與國民黨來台,這回台灣受到的影響與衝擊是有了,還發生了「二二八」,但比起大陸「千萬人頭落地」的烽火連天與連年政治運動,那就絕對是「小巫見大巫」。更何況前述的大陸籍高端人才的大量來台,對台灣是「短空長多」,使學術、教育、文化、科技…等水平迅速提升,「民至於今受其賜」;這難道還不能說是台灣的「萬幸」?

「悲情史觀」將伊於胡底?

    老一代本省人因委屈抑鬱而產生的「悲情史觀」,我們可以理解。但當他們逐漸退出歷史舞台,現今的台灣人還要延用「悲情」觀點,如果不是愚昧、幼稚,那就只能說是居心叵測了。

    古巴是美國東南方的一個島,面積是台灣三倍,約為美國的九十分之一(台灣是中國大陸的二百六十六分之一),人口約為美國的三十分之一(台灣是大陸的六十分之一),與美國也是隔著一條一百多公里的海峽,人種也是以歐洲移民為主。請問有沒有人認為,古巴應該領先美國,或至少與美國分庭抗禮呢?先天的地理環境因素,其實就決定了許多事情。台灣能有今天,無寧是非常幸運的;一百多年來,中國大陸的衰敗與連年戰亂,給了台灣獨特的機會。台灣能在一連串的歷史事件中因禍得福、趨吉避凶,坦白說,真不是我們有什麼過人之處,而是我們的運氣使然。我們應該有的是「幸運史觀」「惜福史觀」,而不是「悲情史觀」。悲情史觀可以反映出老一代本省人的抑鬱,但卻不能解釋台灣一百多年來的命運。反之,「幸運史觀」才使我們更清楚的看清自己的位置。即便到了現在,中國大陸逐漸成為正常的國家,但台灣也沒有因為地理的因素而被邊陲化;那是因為大陸選擇了「和平崛起」的戰略,不想在經濟發展之外另生事端,因此對台灣極盡攏絡之能事。換言之,幸運之神又再次眷顧了台灣,台灣好的「運氣」仍然沒有走完;我們如不能如實地了解而因勢利導加以珍惜,反而偏要逆勢操作,恣意妄為,…,則不但是「人在福中不知福」,恐怕還要應了那句「自作孽、不可活」的古話。

    正確的歷史觀,可以充分的說明事實,釐清層次,廓清迷霧,使我們可以從紛繁的事件之中超越,看清大局,激發信心,受冤抑的情感也可以釋懷。反之,錯誤的歷史觀,眉目不清,治絲益棼,使人迷於種種矛盾的訊息之中,結果只能偏聽偏信,自陷偏執。

    過去數十年來,台灣本土派為了凝聚人心,向國民黨奪權,「悲情史觀」縱然部分地扭曲了歷史,但卻可以充分發揮鼓動情緒、激發力量的效用;可以說,有他的工具性作用。如今,台灣政治、社會格局已翻然丕變,如果還要沿用「悲情史觀」,則不但找不到鬥爭、打倒的對象,也看不到正確的發展方向,徒然使自已深陷自我暗示的悲情之中,怨毒積惡,自誤誤人。

    十分不幸的,台灣的政治、媒體、乃至教育,仍然「悲情史觀」當道,繼續迷惑我們善良的大眾,荼毒我們的下一代。有良心、有見識、有責任感的台灣人,還能不猛醒嗎?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545745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日據時代台灣就是人間天堂?
推薦4


Ding Dong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逆風而行
阿法則徐,終身不履米土
轻松一笑
大風

日本殖民者在台灣造橋鋪路蓋水庫為了方便把掠奪的資源運走、讓台灣人接受小學日本語的基本教育,這樣才能聽得懂日本主人的使喚、才能有基本的技能例如算術等把活幹得好,都是基於殖民者的心態而做的,但全世界沒有想台灣這樣奴性的,把殖民者當神,給了台灣人天堂的生活,我是1960年代出生的台灣人,聽到日據時代生活過來的人普遍都是連吃番薯簽、醬油泡飯都很奢侈的年代,但這一代的人死光了,現在台獨一代只相信台獨宣傳的日據時代台灣就是人間天堂,比日本的建設還要好、台灣人非常富有、全世界沒有這麼賤的被殖民者了!
台獨宣傳說日本人培養了很多台灣菁英,但都被國民黨殺光了?我就覺得呵呵了,日本據台50年,到底培養了多少台籍“菁英”,供國民政府所用?
更具體一點兒,日本據台50年,連一個小學校長都是日本人,日本人會培養了什麼台籍“菁英”?我們把上校團長以上、大學畢業、鄉鎮長以上的人當作“菁英”的標準,請台獨告訴我,日本人到底培養了多少台籍“菁英”?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7091501
日據時代,日本人培養了大量台籍菁英?
推薦0


Ding Dong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台獨常常嘶吼228、白色恐怖國民黨殺了很多台籍“菁英”(台灣的白色恐怖殺的幾乎都是外省人、真的、被冤枉的共產黨或左翼,現在也被台獨移花接木成了鎮壓台獨)?
或以算人頭、比例的方式,說外省人佔據了不成比例的高層位置?
我就覺得呵呵了,日本據台50年,到底培養了多少台籍“菁英”,供國民政府所用?
更具體一點兒,日本據台50年,連一個小學校長都是日本人,日本人會培養了什麼台籍“菁英”?我們把上校團長以上、大學畢業、鄉鎮長以上的人當作“菁英”的標準,請台獨告訴我,日本人到底培養了多少台籍“菁英”?
特別是1949年蔣介石帶著200萬外省人,其中一大半都是全中國黨、政、軍的領導,所謂台籍“菁英”在這一大批流竄到台灣的外省菁英前更相形失色了,在這種時空背景之下,高層幾乎都是外省人又有什麼問題呢?
我出生在1960年代,讀大學是1980年代,那個時候填寫個人資料有籍貫這一欄位、畢業同學錄上也有各同學的籍貫,我看了看我大學班上的同學籍貫,55個人裡面30個是出生在台灣的外省籍同學,我也看了下中正預校的畢業同學錄,一個學生連隊裡面超過75%都是外省籍,這些人現在應該是當將官的年紀,等於是台灣的將官裡應該75%是外省籍的才正常。這些比例已經遠遠超過當時外省人在台灣人口中的比例,而且當時大學聯考招生、中正預校招生,可沒有特別對外省籍優待。可見當時1949年大量的中國菁英家庭會影響到外省第二代的表現。
很多台獨也造謠說什麼高考按照省籍分配,對台灣籍的不公平?如果仔細查考選部的資料,根本不是這麼回事,還是按照成績依序錄取,如果有保障各省份一定要有一人錄取的,真正占到便宜的是稀少省份的考生,像青海、新疆、蒙古、嫩江、西康這樣的省份,根本沒有像態度所說的台灣最多只能錄取1/35的人。
要討論台灣的省籍問題,一定要考慮時空背景的不同,也一定要就事實數字說話。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7091482
中華民族和帝國主義勢力的鬥爭
推薦3


易燁煌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驀然回首 (新納粹的認知戰)
呵呵one
愛台也愛中

日本殖民統治台灣
英國殖民統治香港
都是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土地上對中國人的殖民統治

即使中國人把帝國主義從自己的土地上趕走
帶來的副作用恐怕需要上百年才能完全消散

台灣脫離日本殖民統治至今60多年,還是有這麼多「二鬼子」心態的人在亂
李登輝許文龍那一輩因為年輕時見識、經歷的是日本殖民台灣多年後「穩定發展」的局面,加上一些個人認知、經歷,在情感上偏向日本人也不是難以理解的
只是年輕一輩並沒有李、許那樣的經歷,只是經由有限的長輩口述感受,甚或道聽塗說而美化日本人對台灣的殖民的統治
就很莫名奇妙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778978
「補充」 (1)
    回應給: 卜算子(alpha1960) 推薦6


俠客巡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6)

大風
驀然回首 (新納粹的認知戰)
愛台也愛中
易燁煌
大刀豁豁
『講真話』

卜算子開欄文寫的非常的好!

但可惜的是,漏列了從老蔣遷台後,乃至於一直到蔣經國辭世為止,其間有關各階段社會結構來龍去脈造成的根本原因(“重要部分仍然漏列”)、文教與制度、以及各階段的社會財富變遷,...等等,著墨不足。卜算子開欄文內容雖然非常的好,但由於未能道盡,因此未能足夠的澄清李扁二十年執政,集體鋪天蓋地的抹黑及扭曲事實的宣傳,因此卜算子的開欄文澄清的效果、幫助台灣社會的"陳見"開導仍屬有限。

(注:在二蔣時代幾乎從未對此一“重要的區域部分”做出澄清或開導,甚至採取駝鳥姿態避談,僅一昧的宣傳民族的團結、或者宣傳大家都是中國人,...等等醬缸式的說法,使得一般民眾長期以來至今,然存在著錯誤的省籍“陳見”。甚至於“至今”的外省族群仍然在廣泛的存有駝鳥、怕事的心態,更誇張的是,以打自己小孩的方式來企圖掩蓋事端(例如范蘭欽事件)、任人殘踏“苟延殘喘”的弱者文化;於是,其結果反而是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任由在弱者面前特別“神勇”的綠色台灣福佬人,更加的猖狂與鴨霸)。

綠營則是利用在台灣社會中原來就早已存在的「省籍偏見」,藉刻意喧染挑起全台的省籍情結,進而擴大全台省籍的仇恨,領導全台人民進行群眾運動,以毛澤東式的批鬥,讓台灣陷入人民的“一片汪洋大海中”(毛澤東語),藉披著以民主為名的羊皮,鼓動自『台灣史』以來就一直存在著的羅漢腳運動大福佬惡霸的沙文意識,用以眾凌寡、殺番搶田的「霸凌」術方式,來達成台獨永世專政的根本目的。

所以,基本上,綠營的『構成結構』是:

1).由毛共共產黨所長期訓練出來的“馬列黨族”的仇恨分化集合體。「台灣獨立」的台灣共產黨有其長遠的歷史背景(包含228事變)。

2). 『台灣史』四百年以來至今的羅漢腳特質,殘忍無比的大規模群眾運動流血械鬥、大福佬惡霸沙文“以眾凌寡、殺番搶田”的「霸凌」術,有持無恐。(現今的外省弱勢族群世代是第一受害者;等外省弱勢族群死光了、不再於政壇出現了,下一個鬥死的將會是‘客’人 - 客家族群。)

3). 日殖殘渣(部分的老台灣人日據時代既得利益士紳日奴皇民及其直接的第一代後裔)死灰復燃:

如李登輝、辜寬敏、黃昭堂、彭敏明,...等等人物,登高一呼,成為台灣的政治及運動的精神領導、全台台獨的精神領袖;以「皇民史觀及皇民文化意識形態」推動全台的思想毒化改造,讓全體台灣人民重返日殖時代,與日本附傭台灣國的台獨運動相結合,二十年以來至今,成果斐然。
所以,台灣目前的社會,並非是老台灣人的鬱悶悲情,反而是以老台灣人為主流領導的最高精神標兵

「至今」的綠營及惡毒的綠色政客們,仍然在利用任何相關的政治議題、或政治焦點,發動全台的省籍仇恨濫調,繼續在全臺散播台獨的仇恨八股文...,等等,用來攻擊在民主政治運作下的競爭政黨,企圖讓人民放棄「選賢與能」- 國家興亡的鐵律。如此一來,自然綠營民進黨,成為台灣「不可或缺」的"唯一"「永遠執政黨」,綠營政客及民進黨於是在有持無恐的情況下,成為共犯結構集體貪污掏空,台灣自然向下沉淪。引用市長文章 台灣走向衰亡已成定局,不可逆轉(原創文)

「引用」墨綠政客煽動省籍仇恨的台獨八股文為例:階級歧視造成17倍圖利與34倍威權- "...就是當時國民黨刻意營造階級歧視的餘毒,他們學習元朝入主中國的作法,也將生活在台灣的人分為四等,隨蔣政權來台灣的黨政高層及他們的權貴子弟,不少人利用甲等特考成功黑官漂白,位階甚至還高於高考,2000年之前一共只舉辦過9次,且從歷年的錄取名單,馬英九(權貴子弟)、胡志強(貴子弟)、章孝嚴權(貴子弟)等諸多權貴,都是經由這個方便之門取得公務人員身分的,甚至黨職年資還能併入公職年資,坐領種種的圖利措施,這是第一等人。... " 評:墨綠作者意圖挑起省籍情結與省籍仇恨

節錄評論並加以補充之:

過去李扁二十年獨裁執政時期,利用其掌控的全台媒體及網路,大量發散此等具有毒性偏頗及謊言性的文章,來毒害台灣人民,謂之“惡性”台獨深綠八股文。 

縱觀其內容,絕大多數均以扭曲的方式呈現(類似「三民自」、大話新聞),以毛澤東共產黨的手法,目的在於挑起省籍仇恨、挑起階級對立、族群對立等等,讓貪腐的綠色獨裁政權遂行永世專政為目的。

李扁獨裁執政時期,不但將黑手伸入司法、還遍及全台搞黑道黑金政治,甚至利用其掌控的全台媒體及國安情治檢調,監控、封殺箝制真相的言論,得以讓此等“惡性”台獨深綠八股文遍佈全台,毒害全民(包含篡改造假
228事件歷史)。

最可惡的是,如今的馬政府上台已近三年,卻不見其有任何行動以正義的專業人士介入為文,駁斥全台大量發散的“惡性”台獨深綠八股文。也不見藍營將這些具有族群陳見性質的、有毒
害誤導性質的的仇恨八股文(包含228),做全面有組織的、有系統分析與駁斥,實為馬政府的敗筆!不但馬政府可惡,甚至就連擁護中華民國體制及民主憲政的藍色有線媒體及平面媒體(包含聯合報),也未做有效的整理與駁斥。 

【臺灣光復後 國府遷臺治理臺灣的全貌】:

(1). 「上層結構」:

a). 政治權力方面

當時的蔣介石在遷台前,是統治「全中國」的中央政府,文武百官全是由全中國“各省”來的精英,共同襄助國政,早在中央政府遷台前就已成形;自然,蔣中正在遷台的早期時,老蔣不可能立刻將“各省”來的精英「大批汰換」改為本省籍的人士,這並不符合“各省”的比例與公平原則。

因為民族主義者蔣中正當時認為國府在台灣只是短暫的,認為必可在數年內「反攻大陸」重返中國,自然在蔣中正時期,在身份證和戶口名簿上登記"省籍身份"。而台灣只是中國的一省,自然在台時只能依“各省”的比例與公平原則,提拔部分本省籍的人士參政與重用,比如:台籍人士 連震東、謝東閩、辜振甫、等等大佬都能入列。。

在蔣中正時期,實施地方自治,普遍開放台灣地方縣市長選舉及議會參政。(例:高雄縣為本人故鄉,在蔣中正時期,高雄縣長始終為本省籍人士當選出任‧高雄縣縣民自蔣中正以來至今,反而都是在歧視與排斥外省籍或國民黨的候選人,讓他們落選) 

注:在後來的蔣經國時期,不管省籍的祖源地,通通都改成以台灣"出生地"為準-是台灣人;而蔣經國當時公開認為,他自己也是台灣人,台灣已是他的故鄉。



b). 所謂的上層結構"第一等公務人員"指的是:

當時1949年國府遷台時期的來兩百多萬人,其中『公教與學界』集中了當時全中國的“精華”-高水準的知識份子!北大、清華之類的一流學府,如:胡適、傅斯年、吳大猷、葉公超、趙元任、蔡元培、錢穆...等等,為世界公認的學者泰斗。他們的生活簡樸,並非權貴。以胡適為例,他個人的生活不但非常簡樸,還將省吃簡用的一點積蓄,用來資助彭敏明出國留學(胡適當時竟然不知彭敏明實為拆解中華民族、反華的惡性皇獨份子?糊塗啊!) 

而馬英九、胡志強、章孝嚴,等等人物,那裡能算上第一等公務人員"權貴的來源"?以馬英九為例,他的父親馬鶴凌先生做了一輩子,做到頂不過是個小小的市黨部書記,一家住在萬華市場旁髒亂的"破爛公寓裡",生活小康清貧;而章孝嚴、章孝慈,為蔣經國不來相認的棄兒們,他們也是生活在小康清貧中成長的;而胡志強就更不用說了,無啥靠山。莫說
是馬英九、胡志強、章孝嚴, 就算是孫運璿、蔣經國也同樣的是生活的非常簡樸;陳文茜有做過影視專集深入報導,發覺蔣經國個人生活"太過"孤寒,官邸簡樸到僅存幾張破舊的藤椅。

無論馬英九、胡志強、章孝嚴,等等人物,他們都是靠自己奮發向上努力讀書,分別獲得了哈佛大學博士、英國牛津大學博士,本身具備實力,焉須甲等特考漂白!?對照:當時在台灣社會中程度低落、不識幾個英文字的混混學生,大批進入高工、高職就讀;諸如:程度低落的(草包?)綠營的游錫X(高工畢業)、陳菊,竟然被扁直升為全台最高的「黑官」行政院院長、高雄市長...?


(2). 所謂的"第二、三等公務人員"指的是:

當時1949年國府遷台時期的來兩百多萬人,其中「公教人員」乃大陸各省來的知識份子"精華",「普遍」具有高中以上,專科、大學學歷的高等知識份子或學者專家的背景(※請參考:中共在1949年間的史料及鳳凰衛視所做的專集系列報導,證實了當時大批遷台的人員,除了軍人、商人、學生之外,多為全中國知識份子中的"精華")。

本人在開頭的引言文中提及,有關卜算子在開欄文內,對各時段台灣社會結構的來龍去脈所造成的根本原因“重要部分漏列”如下:

所謂當時採用分省區定額錄取制度,是指針對這些新移民知識份子的安頓而言;而當時的本省籍的人士在總數量上相對較少加入公教行列,並非是當時的國府排斥本省籍的人士加入之故。

而是:(這就是
卜算子“重要部分的漏列”如下)

第一,日本治台時之教育政策,用的是愚民政策,如兒玉總督、後藤新平。愚民政策引起台人自覺與反抗。一九一二年林獻堂領導之中部士紳捐款興學運動。日本中央如法制局長官高橋作衛反對的理由是:「土人(=台人)能理解高度之思想,如果授與抽象之高等教育,助長其提昇文明意願,徒昂進土人之自覺心而造成統治之困難…避免普及抽象之高等教育,防止其自覺心之增長。」於是,日據時代教育土人(臺灣人)其目的是培養《優秀的“勞力”》,重點應放在《低層次的“職業”教育》。http://big51.chinataiwan.org/twzlk/jy/gk/200512/t20051216_220819.htm

所以,日據時代培養了許多低層技術性的勞工以
及高級技師方面的勞工嚴重缺乏大學(含)以上的高等知識份子及管理的人才(上層結構)。這些較低層次的技術性的勞工及技師在國府遷台前後,大批加入了台灣的工商業界,根本無興趣加入當時“收入微薄”的軍公教行列。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555722
補充 (2)
推薦5


俠客巡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驀然回首 (新納粹的認知戰)
愛台也愛中
易燁煌
大刀豁豁
『講真話』

第二,日本治台時嚴重缺乏台灣人的民族工業:

http://blog.nownews.com/article.php?bid=4179&tid=151246&tyid=Q

...自從1912年2月,總督府制定府令第16號「商號中禁止使用會社文字」,禁止台灣人與清國人設立會社(公司),向現代企業發展之後,台灣人設立現代企業,必須與日本企業合作,台灣本地資本被迫,必須隸屬於日本資本之下,不然就只好陷入,被日本大資本兼併的命運。這樣阻止台灣「民族資本」的抬頭,讓日本的壟斷資本,在台任意宰割。到1941年時,資金20萬円以上的股分公司,91.1%由日本資本所佔,台灣人資本僅僅佔8.3%而已。

台灣殖民地的資金統制 日本對台灣人民過重的租稅負擔,並隨著日本侵略戰爭的進行,發行公債和強制儲蓄,以累積資金。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1935年4月,台灣實施「臨時所得稅」;在1937年七七事變之後,1938年3月,台灣實施「支那事變特別稅」;1941年12月珍珠港事變以後,1943年3月,再增加「台灣大東亞戰爭特別稅」。當時的稅負擔,與英國的殖民地印度相比,印度人一人一年的稅負擔是10圓,而台灣人一人一年的稅負擔是34圓半。軍需工業的建設資金,來源除了重稅之外,在全島展開強制儲蓄,由總督府定出一定的額度,每一公司或工廠、各州廳到市、郡、街、莊的儲蓄總額,然後分派到,每一個人的頭上,這是強迫台灣人民犧牲生活來儲蓄。這種愛國儲蓄,1937年底只1.1%,到1940年8月,一舉擴大到45.1%。儲蓄運動犧牲最大的,不用說是農村的廣大農民。

工業日本、農業台灣...在日本統治時期,紡織業根本不讓台灣的資本家染指,必須依賴日本的紡織廠,提供布料。戰後興起的台灣財團台南幫,在日據時代,只是一家新和興布行,採購日本布疋批發。光復後,創始人侯雨利,發現日本過時的布料,常被廉價拋售,認為日本與台灣的天候、環境、流行不同,在台灣仍然搶手,連絡在台灣的胞弟進貨,他在日本廉價採購過時布料,而大賺利潤。於是新和興布行,以布疋批發興起,先在台北迪化街,成立台北三興行,接著在上海,成立上海三興行,1951年成立三興織布廠,1954年發展為台南紡織公司,從布商踏入生產事業。如果台灣沒有光復,仍然是日本的殖民統治,哪裡還有台灣的民族資本,台南幫的興起呢?

● 當時的台灣,除了國府接手經營日產外,也著手經營台灣的工業化,是以民生必需品的輕工業為主,特別是棉紡織工業,這些也都是從大陸特別是上海,搬遷機器到台灣來。台元、遠東、大秦、中國、雍興、申一等紡織廠,都是從大陸搬遷到台灣來的。其他,麵粉廠的機器也是如此。

第三‧「普遍性的人才結構」:

日本歧視台灣人的教育政策-- Japan discriminates against Taiwanese's policy for education 作者 許介鱗http://blog.nownews.com/article.php?bid=4179&tid=366513
(這就是卜算子“重要部分的漏列”如下)日據統治台灣時代,因為歧視與嚴重差別待遇,讓當年只占台灣人口5%的日本人,包辦占有台北帝國大學(台灣大學)學生人數的95%。當時台灣人能念高中的,在每15個高中生只有一個是台灣人,其他的都是日本人。當時台灣兩百多個鄉鎮長中只有三個是台灣人。在台灣一千多個小學裡,台灣人做校長的只有六個。在政府文官方面,臺灣人任職不超過科長、武官不超過中校,日本據臺期間屠殺了六十五萬臺灣人,高壓統治。 

普遍性的歧視與排斥台灣人民,導致台籍人才高等知識份子"極少與不足",當時台灣以農立國,高達80~85%以上為農民,其餘為勞工及商業人口。

在遷台初期,國府是將「整個」國家政府的上層結構文武百官及管理階層搬遷過來的,由於日本據台時的歧視政策,台灣
人才高等知識份子"極少與不足",自然,在比例上偏向由這些各省來的精英主導,殊為自然。

國府在台灣的文教政策延續五四餘緒(如胡適領導的中研院),基礎教育之外進行「西化」及「現代化」運動。國府遷台,帶來了全中國各階層的菁英,立刻充實了台灣的社會結構,台灣從 一個單純的農業省廣大的農奴結構,只有單純的農民、工人階級變成了有士農工商,管理階層,中產階級等複雜而具有國家規模的社會。國府在台灣創造了經濟奇蹟,台灣漸漸進入一個以華人、以漢文化為基礎的現代化社會。 

第四‧「民族主義結構」:

日本據台五十年,消滅中華文化、消滅台灣漢民族祖祀,改以日本神,並且在全台推動皇民化運動與教育,改認日本為祖國,錯亂台灣漢民族的祖先意識;因此,在台灣光復後,急需的,就是重拾失散的中華文化與教育,俾能讓台灣漢民族能重返祖祀與愼終追遠的優良文化,認祖歸宗,實為當時台灣漢民族的第一大事與要務。但這須要"大批"知識份子投入,剛好,當時這批遷台的高等知識份子,對全台人民的教育,起了勞苦功高的重大成果。

第五‧「普遍性的教育與任用升遷的結構」 

『扶助工農政策、教育普及』- 蔣介石「盜國」到台灣—Chiang Kai-shek “stole the country” to Taiwan 當時佔全台人口百分之80%以上的農民,全數受到國府二蔣的“特別照顧”!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將全台人口百分之80%以上被壓榨的農民獲得了自耕地豐衣足食。將農村的資金驅趕到工業方面,使台灣以農地為主的封建農奴社會,轉向資本主義社會發展

由於日據統治台灣時代,歧視與差別待遇,導致台籍人才高等知識份子"極少與不足"。因此,隨著老蔣大力推動中華文化及全台教育普及,三級貧民戶陳水扁能接受完整的教育進入一流大學。推動公開競爭的大專聯考制度、高普考制度,逐漸培養了足夠的人才,讓新一代受教育的年輕人逐漸成長崛起,而蔣經國那時剛好接手任用這批戰後經國府普及教育所培養出來的人才。接著大力推動台灣本土化、大量提拔本省籍精英,軍公教階層普遍讓全台人民參與。
 

從1953年第一次經濟建設四年計畫,到1969年第五次經濟建設四年計畫,就有五次經建計畫。其中1954年獎勵外國人投資條例,1955年獎勵華僑回國投資條例,都成為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先驅。台灣經濟的工業生產總值,在1964年超過了農業生產值,國民總生產(GNP)的成長第一次達到12%的兩位數,台灣開始轉向經濟高度成長期。
(這就是卜算子“重要部分的漏列”如下) 在1970年(民國60年)代,台灣社會財富已普遍集中在本省籍大眾之手,呈現社會財富差距分配不公,本省籍大眾普遍較外省族群富有,老蔣為討好台灣人仍一昧包庇本省籍大眾,對外省族群行社會財富的差別待遇。 

1973年蔣介石命蔣經國,從事十大建設計畫,到1978年之間,投資總額達50億美元,躍登亞洲四小龍龍首。在蔣經國時期,台灣一飛沖天,躍居四小龍龍首,台灣錢淹腳目;須知“社會財富”乃是全體人民,各行各業共同參與所獲得的辛苦成果,按國父孫中山先生的主張「平均地權」、「平均社會財富」,必須讓全體人民"公平均享"!
(這就是卜算子“重要部分的漏列”如下) 四小龍後台灣錢淹腳目,結果卻讓當年光復時期的【赤腳農民】,一夕間成了暴發戶!即使是無啥價值山坡地的農民,也照樣成了暴發戶!農民工商業界紛紛開工廠、蓋大樓、當台商巨富、兒女放洋留學生活舒適"巨款置產",【子孫三代】財產財富累算驚人!!等於是盜竊全體清苦軍公教大眾的財富!! 

而這些暴發戶子孫們,視這些不法橫財為「理所當然」,甚至加入綠營“恩將仇報”!而蔣經國搞差別待遇,仍舊讓全體軍公教大眾處於清貧狀態,兩袖清風!更甚者,等而下之的臭狗屎老芋仔,不但仍然窮無立椎之地,還勒令加入開鑿橫貫公路,每日僅得一元!被落下的岩石擊中死亡,當成野狗草蓆一捲掩埋之! 

 “絕大多數”清貧軍公教大眾的財富已為綠營農民子孫三代所盜走,應該要追討這些“恩將仇報”綠營民眾的財富,回歸清貧的軍公教大眾! 

注:綠毒所提在各種考試和公務員任用資格上用“省籍保障名額”來歧視台灣族群,純為胡扯、毒舌造謠、與事實不符!相反的,二蔣對外省族群勞苦大眾反而搞差別待遇,極力巴結討好本省籍大眾來鞏固他的政權!對外省族群勞苦大眾軍公教僅保障“基本”溫飽,而等而下之的老芋仔生活就更加淒慘了。須知,全國性高普考都是公開公平競爭,沒有省籍之分!只有「早期」的非高普考性質的特考,由少部分退除役軍官,經輔導會輔導、經過在職進修輔導後轉入公務員職缺,而二蔣時代所做的輔導及任職,是【不分省籍的】;因為國府從軍的大門永遠是開著的,歡迎全台人民加入,【不分省籍】的退除役軍官可享有輔導任職"低階" 公務員,保障“基本”溫飽。反而在二蔣時代,本省籍所把持的工商企業界,『非常惡劣的「公開」歧視與排擠外省族群』!牠們“明定”工作錄用『限台籍』!非本省籍的外省籍人士不得報考!「公然」排擠與歧視!曾有許多台語流利,完全聽不出口音破綻的外省籍人士來報考後被錄取,結果後來經台灣人顧主查戶籍資料證實為外省人,馬上勒令他辭職!當時的外省籍人士根本無法在台灣人的社會謀生求取一職“存活“!這些叫囂的綠毒們作賊卻喊捉賊,可惡至極!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555718
无法苟同!
    回應給: 俠客巡(aaax) 推薦1


emma321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驀然回首 (新納粹的認知戰)
Wilford

1)中国国库里的黄金,属于全体中国人民的集体财产,政府只有监管的责任,没有大多数人民的同意私自挪用后由小部分人占有花费绝对非法。

2)故宫文物是中国历史的见证,即不属于汉朝唐朝,也不属于明朝清朝,同样不属于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句话,不属于中国任何一个朝代,属于中国几千年高度文明的历史,属于全体中国人民。

未经人民同意许可,私自把属于全体人民的国库黄金和国宝偷运到自己势力范围的小岛,中国人民有权对当政者在倒台前的私自作为的合法性做出人民的裁决。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549290
幸好「祖產」黃金搬到中華民國
推薦3


俠客巡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大刀豁豁
『講真話』
深藍不肖生

俺在樓下早已說過了 引用文章 黃金故宮 當然是屬於在中華民國法統之內的

黃金搬來搬去,最後還是搬到屬於中國的國土(台灣)之內的,並無搬到它國。按照「中」華民「國」的一中憲法及國籍法,凡是屬於中華民國的國民,就是中國人。所以任何花費,都還是花在中國人的身上的。

當年自大陸搬來的黃金,用於作為國際貨幣幣值的存底金,如此以來,才能夠向國際金融業界,借貸到美金現金用於台灣的十大重工業建設,扶植全國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各類企業界及工商業界,最後連本帶利全部都已回收,不但償還了國際的現金借貸,還有豐富的盈餘。

自大陸搬來的黃金僅是做為存底壓寶用的,始終未動 (絕不是李扁時期台獨宣傳機器所造謠宣傳的“黃金早已花光”)。最後,不但保有原來黃金的存量,還增購了更多黃金,共約4倍以上遷台時的黃金儲量。

東森關鍵時刻 20091123 (1/9) ~ 深山中450噸黃金


爾後,國民黨政府持續推動經濟建設及高科技產業的投資與研發,才能以更大的潛能,在國際間進一步的擴大市場的量產與品質,最後讓台灣發展成了四小龍龍首;台灣豐碩的成果,對照曾歷經過激烈的階級鬥爭、抗美援朝、大躍進、大饑荒,乃至於文革後的大陸,更加的一窮二白,當初被TG甜言蜜語欺騙投共的大陸人民,在看到老蔣的中華民國善於持家與理財後的豐裕社會,許多大陸人民後悔投共,羨慕台灣不已。不只大陸人羨慕,當時的南韓人也羨慕臺灣不已!因為當時的韓國落後臺灣甚多。

所以,幸好「祖產」黃金搬到善於勤檢持家、善於理財的中華民國是對的;否則,光一個毛澤東大躍進餓死3,000萬人,都已經將國庫裡的「祖產」黃金敗光。

參考網友曾提供的好文連接:蔣介石「盜國」到台灣 — Chiang Kai-shek “stole the country” to Taiwan 

                  

                                              蔣介石也會跟孫子們玩


作者  許介鱗


如果沒有蔣介石,台灣哪來「國家」?

台灣本來只生長香蕉、蕃薯藤等粗俗的東西,沒有政客們最喜歡的「國家」這種高貴的東西。翻開台灣的歷史,台灣頂多只是一個「省」,哪裡有過「國家」。台灣有「國家」,歸根究底,完全是蔣介石的功勞。1949年蔣介石從大陸逃亡台灣時,把「國家」這個東西,從大陸「偷運」到台灣來。

「國家」在形式上,是要一部像樣的憲法、還要「領土」、「人民」,最重要的是,有效行使統治權的「政府」,號稱「主權」。實際上,蔣介石退守台灣孤島時,從大陸運來「中華民國憲法」,率領了「國民大會」和「五院」的文武百官「政府」人員,以及保衛其政權的軍隊,在台灣有效行使統治權。至於「領土」和「人民」,就限定在台灣、澎湖、金門、馬祖等小島的土地和人民了。

蔣介石「盜國」到台灣,不單是「偷運」國家政府,把在大陸的財富,可以運得走的一切,都「偷運」到台灣來。不論外匯、黃金、白金、白銀,每件價值連城的故宮古董等等,一切大陸的財富,都搬到台灣來。台灣的工業化,特別是棉紡織工業,也都是從大陸特別是上海,搬遷機器到台灣來。台元、遠東、大秦、中國、雍興、申一等紡織廠,都是從大陸搬遷到台灣來的。其他,麵粉廠的機器也是如此。如果,有搬不過來的值錢東西,就用大榔頭敲壞,或用火燒毀,不留給共產黨使用。難怪,之後,台灣的經濟能躍升為亞洲四小龍,大陸則被剝得光光的,一窮二白,只好搞「人民公社」糊口。

民進黨政府今天口口聲聲說,台灣是一個國家,主權獨立的國家,其實,他們最應該感謝的是蔣介石,因為蔣在台灣創立了「中華民國」,並得到世界各國的承認。台灣在1895年,也宣佈成立「台灣民主國」(國號「永清」),但是未能得到外國的承認,很快就夭折了。

蔣介石統治下的台灣,過去曾代表全中國,從國際社會獲得,應給中國的援助:包括國際貨幣基金(IMF)、世界銀行、國際救災總署等,給中國的援助。光是美國對「中華民國」的經濟援助,從1950年6月韓戰爆發到1965年6月的15年期間,共達14億8200百萬美元,平均每年約1億美元。另外,在軍事援助方面,由1950年開始,一直持續到1973年,台灣配合美國的「台灣反共基地要塞化」,從1950年到1964年,就從美國獲得22億美元的軍事援助。

但是蔣並不完全屈服於美國當美國於1949年8月發表「中國白皮書」,評論國民黨政府的貪污、腐敗、沒有效率時,蔣就機警地,邀請舊日軍的富田直亮,化名為「白鴻亮」,在台祕密設置日軍顧問「白團」。一方面可以對抗中共的「紅軍」,另一方面防備美國搞鬼「棄蔣」。好在1950年6月爆發韓戰,美國第七艦隊,開來台灣海峽巡戈,並對台重新開啟「美援」。當蔣探知美國有意圖,讓吳國楨、孫立人取代他時,都能及時擺平一切。在第一次台海危機時,即1954年9月3日金門炮戰,利用兩名美國軍官戰死的機會,於同年12月2日,簽訂「美華共同防禦條約」。1957年『自由中國』雜誌,開始鼓吹組織「反對黨」時,令蔣經國手下演出「美國大使館砸毀事件」,偵察美國大使館內所藏的資料,有否美國顛覆蔣家政權的意圖。之後,1960年9月「自由中國」社長雷震被捕,1965年3月陳誠病逝,在蔣介石的活命期間,美國再也沒有敢動蔣汗毛的念頭,蔣在台的統治屹立不搖。台灣不像越南的吳廷琰、韓國的朴正熙,最後政治生命的遭遇那麼悲慘。

蔣在內政方面的成就,也反省了大陸失敗的經驗,在於沒有繼承國父遺志中的「扶助農工」。因此任命陳誠,進行台灣式的「土地改革」。從1949年的三七五減租,經1951年的公地放領,到1953年的耕者有其田,同時,將農村的資金,驅趕到工業方面,使台灣以農地為主的封建社會,轉向資本主義社會發展。

另一方面,蔣介石也加強經濟建設。從1953年第一次經濟建設四年計畫,到1969年第五次經濟建設四年計畫,就有五次經建計畫。其中1954年獎勵外國人投資條例,1955年獎勵華僑回國投資條例,都成為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先驅

台灣經濟的工業生產總值,在1964年超過了農業生產值,國民總生產(GNP)的成長第一次達到12%的兩位數,台灣開始轉向經濟高度成長期。1973年蔣介石命蔣經國,從事十大建設計畫,到1978年之間,投資總額達50億美元雖然1975年蔣去世,那些基幹產業和交通建設,就成為蔣經國的治績。

蔣在台灣的經濟起飛,是靠「反共賺錢」術。美國要台灣「反共基地要塞化」,蔣就可以要脅美國,給予台灣經濟上、軍事上的援助。美國給的「美金寶盒」(Dollar Box),在1950年稱作「共同安全總署」(Mutual Security Agency),1957年改稱「國際合作總署」(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dministration),1961年再改稱為「國際開發總署」(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名稱儘管變來變去,「台灣」就是國際社會的一員,其名稱是「中華民國」,得到國際社會的援助。中華民國就是一個「國家」,「主權獨立不獨立」不關緊要,緊要的是在國際社會有一個地位,拉住霸權的美國,北京政權不能隨意侵犯。

蔣能夠成為國際政治的大魔師,其實並不是偶然的。蔣親身留日,學習日本「武士道」的殘酷精神。妻子宋美齡,出身美國名門學校,精通美國的社交世界。長子蔣經國,留俄多年,精通俄羅斯共產社會的一切。次子蔣緯國,雖是公子哥兒,也還是去過歐洲德國遊學,而有其特殊的人脈關係。這樣全家人,構成了小型聯合國,玩國際政治的遊戲。

其後台灣的歷任總統,都沒有蔣的天賦條件,只能依靠蔣介石在台開創的「中華民國」政府,勉強維持台灣的統治權,但在國際社會上的「國家」地位,一年不如一年。現在,亞洲沒有一個邦交國,歐洲沒有一國承認台灣是國家,連沒有國家體統的教廷,也快要斷交了。

民進黨和國民黨的「權位者」,能夠吃香喝辣,是否應該感謝蔣公的「盜國」?



本文於 修改第 5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549161
不敢苟同
    回應給: madkao(madkao) 推薦1


emma321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驀然回首 (新納粹的認知戰)
Wilford

就當時的國民黨政權而言,同樣的在法律上道德上並無可指摘,除非是只站在共產黨與大陸人民的立場看問題,而不站在兩岸都是中國人的立場。

=====================

呵呵,大陆国库的黄金可以任由当权者肆意挪到一个小岛做出与大陆人幅值无关的随意花费?

属于中国几千历史的国宝也可以任由一个即将下台的统治者私自搬运到自认为属于自己的势力地盘的小岛,还在“法律上道德上並無可指摘”,只要口头高喊都是中国人就可了事?

哈哈,还有民主法制和人民的意愿可言?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549057
中國的不幸是國民黨的傑作
推薦0


十八公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被人民唾棄的中國國民黨在倉皇奔逃之際:

偷走的:
屬於當時四億中國人的建國根本, 黃金,
屬於萬億中國今人古人的國寶,
屬於中華民族的土地,臺澎金馬。
知識份子。

破壞的:
工廠,礦山。
學校,醫院。
科研機構。
銀行系統。

留下的:
百萬土匪。
滿目瘡痍。
34歲的平均壽命。
幾乎是零的GDP。

置之死地而後生,大陸人民其實幸甚, 3年就趕走了國民黨。

台灣人也不必幸災樂禍, 因為那“禍”不是早就來到了台灣嗎? 李登輝,陳水扁之流不是偶然, 他們是國民黨結的苦果。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548722
非常讚賞卜算子的這篇貼文
推薦4


狂老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驀然回首 (新納粹的認知戰)
深藍不肖生
俠客巡
尿布小孩

這文若是能列入中學國文教材就好了。
至於論及黃金,故宮文物由國民黨移來到台灣,如果說連六十萬軍民也都到台灣了,就當時的國民黨政權而言,同樣的在法律上道德上並無可指摘,除非是只站在共產黨與大陸人民的立場看問題,而不站在兩岸都是中國人的立場。
中國大陸的『一窮二白』的時期,是中國的不幸,有台灣的所謂經濟奇蹟,也非後來對中國不好。
黃金,故宮文物沒有[歸還]的問題,要[歸還]的是國民黨帶到台灣的人心,這是仍叫[中國國民黨]的國民黨必須還給中國的,其它的現在就沒什麼好抬槓好爭吵的了。

老子曰:道遠而險. 高子註:登高臨遠低浮雲 尋幽探險明道路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548324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