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台灣獨立和中國大陸的人口問題可能成為一個綜合性、爆炸性的問題,這種推論合情合理,但只是推論,不見得是事實。鄧小平早就說過:台灣問題處理的不好,有可能在將來成為一個爆炸性的問題。
我是個台灣人,生活在台灣,也曾生活在大陸。我必須說,台灣的統治集團並不真正了解工業革命的核心本質。很多大陸人來台灣參觀、訪問、旅遊等等,第一個感覺是“好像回到了家一樣,非常親切、熟悉”,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台灣宣稱自己是保存最多傳統文化的地方,它的確是,問題就出在這裡了,它是不是也保存了“中國傳統經濟的小農體系”?
我並不認為中國傳統的小農體系不好,它無疑是很有生命力的,要不然它不會延續了2000年,問題在於這種體系能否應對世界範圍內的各種競爭?
別的國家沒有理由也採用小農經濟體系來和中國競爭,因為各自的歷史發展不一樣。每個國家都會找到能夠發揮自身最大優勢的方式參與國際競爭。這就可能讓台灣的這種小農經濟體系一開始就面臨絕對劣勢。
台灣經濟問題多多,台灣的人口老化速度比大陸嚴重的多。今天的台灣就是整個中國大陸的縮影,但台灣和大陸不同,大陸擁有高科技的工業體系,例如火箭、航空、汽車、數字化的裝備製造業、重工業、高速鐵路等等體系,這些產業台灣全部從缺。
換句話說,台灣無法也無力用這些高附加價值的產業在世界市場上競爭,它一旦面臨這些產品的需求,就只能國際採購。政府,也就是公務員體系,這個時候就是一個打算盤的小商人,採購行為跟去菜市場比價一樣。一旦出問題根本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只能找外國人,而外國工程師的修理費到底開價多少,毫無頭緒,“扭虧為盈”根本是遙遙無期。
台灣的高速鐵路就是這麼一個情況。
為什麼瑞典可以不靠石油,但維持國內的高社會福利?秘密就在於它人口即使只有900萬,但本身具備一個相當具規模的,以重工業為核心的生產體系。這個體系可以滿足自身需求,它可以製造先進的戰鬥機、先進的汽車、先進的雷達、各式裝備,大到挖掘機、採礦設備,小到各種家電。
奧地利的奧鋼聯也扮演了類似的角色,而奧地利人口不過800萬。我們要注意的是,這種高度集中的經濟生產體系根本不是按照台灣人,或者大陸人所熟悉的“小農經濟思維”去運作的,它的運作模式是完全不同的思維體系。他們自身的民主政治也不會影響到這些生產體系的運作,民主政治反而變成一種大鍋飯式的集體分紅。
他們不窮吧?
我的看法是,台灣一定會走上獨立的道路。但中國大陸不一定要急於統一,不妨餓死台灣人。我這個餓死不是用海軍艦隊封鎖台灣,而是現在開始就持之以恆的用各種產業去擊破台灣企業在世界市場上的份額。
餓死台灣人有好處,因為這種情況下的統一才會民心順服。為什麼外蒙古最高的國會組織“大呼拉爾”會提出全體表決,是否讓外蒙古加入中國?還不是因為窮!
一個富裕的台灣對統一是有害處的。
台灣人拒絕“適當的計劃經濟體系”,台灣的政治人物們不容許一個強人成為最高領袖,而現實情況就是除非大規模的在經濟生產上做到“橫向合作和縱向分工”,否則根本無法應付激烈的世界經濟競爭,這也是為什麼台灣人感覺越來越窮了,哪怕有ECFA的經濟輸血也覺得很窮。
台灣人普遍不了解“工業革命的本質是什麼”,也不想了解。
最後我提醒你,台灣人會不會餓死,這取決於台灣人自己,就看台灣人自己能不能想得通。中國大陸的產業競爭力只會提高,不會下降,所以台灣經濟競爭力的下降是必定出現的,求神拜佛也沒用,中國大陸要不要執行“餓死戰略”也無關緊要。為什麼大陸經濟競爭力的提高會導致台灣競爭力的下降?因為台灣能做的東西大陸都能做,而大陸能做的東西台灣不一定能做。
台灣只有“以中國人最窮的省份”加入中國大陸才是最穩定的政治情況。
這個情況很快會到來。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