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 (ECFA),終於於6月29日在重慶簽署完畢。
但在臺灣方面,其生效尚需經立法院審議通過。由於國民黨在立法院所占席位具壓倒性多數,其通過應在預料之中。獨派眼看ECFA 已簽署完成,難以回天,目前能做的,只有儘量以杯葛拖延其生效時間,因此,近日通過遊行示威,文宣廣告,座談等形式,無所不用其極地對ECFA進行負面宣傳,並不惜施出歪曲,造謠,恐嚇等手段,想方設法來破壞,拖延ECFA的實施,希望最好能拖過“五都選舉“,以免人民在普遍看清真相後,衝擊其選情。
但他們能得逞嗎?根據臺灣的議事規程推算,若兩黨無法在立法院就ACFA達成共識,至遲到今年8月初將可對其徑付表決通過。
ECFA的簽署受到島內外普遍歡迎,連美,日亦不例外。尤令人意外的是,連綠營內部也有20% 的人表示支援。最近臺灣南部幾個由民進黨執政的縣市長,均主張開拓大陸市場,以實際行動肯定了ECFA的簽署。他們不惜背上對抗黨中央的駡名,而義無反顧地踏出這一步,此既爲著轄區人民的利益,也爲著拓展個人的政治前途。獨派如何面對ECFA,將對他們提出空前嚴峻的考驗與挑戰,雖非生死存亡的鬥爭,但必然成爲他們未來能否奪回執政權極爲關鍵的因素。ECFA現已無可避免地將成爲年底國,民兩黨“五都選舉“決戰的焦點所在。
獨派以ECFA作爲選戰主軸,是一項極其冒險的戰略選擇,這明顯地對他們不利,因爲ECFA的簽署,乃臺灣擺脫經濟困境,打破自我封鎖,不得不走的一條路,即使前面可能會有險阻,也非奮力一搏不可。難道除此之外還有更好的選擇嗎? 獨派執政二十年,在政治經濟上實行鎖國政策,弄得臺灣民窮財盡,民不聊生,從中小企業開始,台商紛紛出走大陸,尋求生存空間。即使沒有東盟市場,十加一,加二,加三形成的壓力,僅著眼於這十幾年來,兩岸間逐步形成越來越密切的經貿關係,難道不應該簽定一個兩岸的經貿協定,以規範兩岸的經貿關係,保護台商的利益嗎?
毋庸諱言,兩岸ECFA的簽定既有政治上的考量,也有經濟上的考量,但大陸主打的是政治算盤,而臺灣主打的則是經濟算盤。因此前者著眼的是,如何通過ECFA使兩岸朝著和平發展的方向攜手共進,營造和諧互信的基礎,從而化解長期以來在兩岸形成的心理藩籬,進而使兩岸在互信,雙贏的基礎上自然走向融合。
而後者乃鑒於目前在經貿上有不得不依賴大陸市場的現實需要,而在可預見的未來又看不到其他更可取代大陸市場的替代方案,因此不得不與大陸接觸,並設法改善雙方關係。
對臺灣而言,前代留下的對峙形勢雖一時尚難解除,內心難免仍有幾分忐忑不安,但鑒於大陸改革開放後,從政治,經濟,文化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無異進行了一場不流血的“二次革命“,其對中華民族影響之深遠,猶勝於1949年那次革命。兩岸意識形態的的差異正在快速縮小,因此兩岸形式上的對峙雖仍一如既往,但心理上的敵意卻在快速退卻中。這就爲兩岸ECFA的簽署提供了物質和心理的雙重基礎。
鑒於大陸對ECFA主打的是政治算盤,可以預見他們必將想方設法,絕不允許ECFA在執行的過程中遭遇障礙,否則恐將全功盡棄,一敗塗地。雖然臺灣有許多人不願承認,在ECFA談判中,大陸作出了大量“讓利“的行動,但這是任何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得出來的。大陸願意向臺灣讓利,固基於兩岸是兄弟關係,但更有其政治上的盤算,即前面提到的,借著ECFA建立起兩岸互信,和諧的關係,使兩岸逐漸走向融合。如果能達成這樣的目標,即使讓利讓得再多也是值得的。
如果大陸能堅持此一信念,則ECFA在實施的過程中,便不可能發生障礙。因此,獨派希望看到的結局 – 馬英九與國民黨隨著ECFA的失敗而垮臺,是絕不可能出現的。而相反地,他們極有可能,借著ECFA的順利推展,給臺灣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而於2012年後得以在臺灣繼續執政下去。
獨派究竟爲什麽要如此反對ECFA的簽署,甚至到了歇斯底里的地步呢?他們內心的恐懼已到了難以掩飾的地步。目前在臺灣贊成簽ECFA的人占了明顯的多數,而絕大多數不贊成的人,只是由於一時尚看不清ECFA將爲臺灣及其個人帶來的利益。隨著ECFA好處的逐漸呈現,贊成ECFA的人必將不斷增加,這是可以斷言的。最終基於意識形態而反對ECFA的人將成爲極少數。一旦出現這樣的形勢,獨派還會有政治前途可言嗎? 這就難怪幾個南部民進党的縣市長,要通過實際行動與黨中央反ECFA的立場劃清界限,漸行漸遠了。
獨派欲利用一般臺灣人民一時尚難擺脫的“恐共病“,以及對大陸的長期誤解,來喚起臺灣人民對ECFA的抗拒。他們把將通過ECFA形成的兩岸經貿關係,說成是“一中市場“,用以恐嚇不明究理的人。獨派高調突出“一中市場“,其要害顯然非“市場“,而爲“一中“,因爲至今大多數臺灣人民仍對“一中“或“一國“的提法,存有疑慮,以爲“一中“或“一國“指的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往往忽略了“一中“或“一國“也可以是指“中華民國“。
因此獨派在上周末舉辦的遊行示威中,其所主打的不是反ECFA,而是反“一中“。既然通過ECFA將在兩岸間形成共同市場,則鑒於兩岸就主權而論本是一個國家,將此稱爲“一中市場“又有何不妥? 但情況並非如此,中國目前仍處於分裂對峙狀態,就治權而論,在同一個中國內部尚存有兩個互不相屬的政治實體,其情況一如1949年前,南京,重慶與瑞金,延安的狀況。
此一現實我們必須面對,因此“一中市場“的提法是不恰當,也是不正確的。目前唯一正確的提法應爲“兩岸共同市場“,或簡稱“兩岸市場“,而絕非“一中市場“。後者只有當兩岸從主權到治權都完全統一後才能實現。這有待兩岸人民共同努力爭取,但絕不宜拔苗助長。
獨派曾一度在李登輝大力幫助下,於2000年僥倖利用國民黨的分裂,以及假造所謂“興票案“愚弄選民,而以未過半數的選票奪得政權。其後複於2004年利用“槍擊案“獲得繼續執政。由此看來,獨派的兩次執政都是利用不正當手段取得的,因此,其執政基礎異常脆弱。
他們不僅在中央一級的選舉中如此,而在地方選舉中的手段也不遑稍讓。其中最爲大家所熟知的,莫過於兩次高雄市長的選舉,在選舉中,獨派分別利用假錄音,假“走路工“欺騙選民,獲得勝選。即使他們採取了如此卑鄙齷齪的手段,我們並不因此就認爲獨派中沒有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
獨派中不乏有理想的正義之士,但他們普遍長期自我催眠,認爲自己始終處於“外省族群“的統治,壓迫下,因此推翻國民黨的統治就是最高的道德標準,爲此採取任何手段都不爲過,都是可以原諒的,甚至連阿扁明目張膽的貪污行爲,也企圖用“ 籌集台獨基金“來掩飾,使之正當化。
如此則在“台獨“的名義下,又還有什麽壞事做不出來呢? 相形之下,造一點謠,歪曲一下事實來恐嚇百姓,使ECFA不能順利施行,又算得了什麽呢?
我們深爲獨派不肯面對現實,正視兩岸間迅速發展的形勢而遺憾,而惋惜,這樣盲目地走下去,他們必然會被邊緣化,甚至泡沫化。一個跟不上形勢發展的政黨,無可避免地將被形勢所淘汰,所抛棄。
臺灣除國民黨外,本需要有一個監督制衡的力量,但獨派卻始終不肯承擔起這個任務,一心要做“革命黨“,不肯做在野黨。從即將在立法院對ECFA進行的審議中,獨派所表現的態度,將清楚地暴露出,他們究竟是一個在野的民主政黨,還是一個赤裸裸的“革命黨“。革命黨必須以國家,人民的福祉作爲奮鬥的最高目標,否則即將淪爲“亂黨“,不可不慎之又慎。
當全世界都普遍看好兩岸簽署ACFA,將爲臺灣及周邊,甚至全世界帶來好處之
際,獨派卻僅爲著一黨選舉之私,一意孤行地要破壞ECFA的施行,這究竟是革命
行動,還是搗亂,希望獨派的朋友們能慎思再三,否則走錯一步,固無法阻擋
ECFA的生效,以及ECFA將爲臺灣與臺灣人民帶來的利益,而自己卻將爲此付出從
此一蹶不振的慘重代價。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