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天下縱橫談
市長:YST  副市長: 貓靈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天下縱橫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台灣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台獨人士喜歡自稱平埔族的原因
 瀏覽46,208|回應19推薦32

Pa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2)

tanapima
泥土‧‧‧郭譽孚
驀然回首 (新納粹的認知戰)
typhooonn
重殼蝸牛
龍的传人
炎黃子孫
琴歐洲--34F爆乳魔女袁曼軒
八龄叟
透視

more...

圖:美國人對『跨族通婚』的支持度

原本,我認為是什麼族群背景其實不太重要,我從來只說自己是本省人,沒說過自己是那個族群的。昨天看到有個台獨在那裡自稱是平埔族的,覺得很有趣。其實不少臺灣漢人自從信了『綠教』之後,是非不分,胡言亂語也不是什麽新聞。有很多台獨人士假稱自己是平埔族的,其實說自己是平埔族還算客氣的,甚至還有不少人自稱『可能有荷蘭血統』哩!這些人幾乎毫無例外都是綠教中人。為各位介紹一下平埔族的背景,以及他們假冒的動機。

平埔族在台灣的現況:

台灣西部的平埔族已經徹底漢化,沒有平埔族語言了。例如台灣西部最大的平埔族聚落-小林村(此次被風災所毀)的典禮完全以閩南語進行。在西部的平埔族由於受到漢族擴張的壓迫,少數的平埔族由南或由北向台灣的後山地區(花蓮、台東)遷徙。例如花蓮豐濱鄉的新社有少數孤立的平埔族族群的噶瑪蘭亞族,他們由北方的宜蘭遷來花蓮;以及
經由屏東翻山遷入後山花蓮南部例如分佈于富裡鄉竹田村後街一帶的西拉雅亞族富裡鄉馬家洛村馬卡道亞族以及台東縣部分地區的平埔族,這些孤立的族群保留了相對完整的平埔族文化與習俗,可能還有部份平埔族老人會說一點簡單的語言。

我的祖父他頗有語言天分,會說日語、國語、客語以及台灣原住民阿美族的語言。由於我從小在花蓮長大,阿美族的語言我是能夠分辨的,但我曾親見他曾經與他的幾個老朋友說一種我完全聽不懂、沒聽過的片段語言,那時他還得意地說只有很少人會這種話,我猜想也許就是平埔族語言。可惜他已經過世15年了。

現存的平埔族裡面潘為大姓。我就是姓潘。我來自花蓮後山的竹田後街,就是平埔西拉雅人的聚落。張振岳先生所著的平埔族遷徙研究的著作『後山西拉雅人物誌』,第 1XX頁的竹田潘家大廳照片與我老家的擺設類似,14X頁、15X頁的羅山西拉雅族的金老先生就是我的『舅公』。可惜他也因胃癌過世5年了。我曾在某個場合遇見過時任民進黨政府客委會主委的吳錦輝(為知名的客家作家),他對族群很有研究,我才自我介紹,他就根據我的姓氏、家族的籍貫、花蓮的老家,就鐵口直斷我屬於西拉雅族,讓我對他的族群研究功力頗為佩服,至於我們家是不是真的平埔族,也衹能説非常可能是的,至少與平埔族的關係非常密切。

一般來說平埔族漢化很早,因此有人認為平埔族與漢人通婚的時間很早,所以推論很多本土台灣人可能為平埔族後裔,但具體台灣有多少平埔族後裔則難以計算。可是有學者(例如尹章義)反對這種說法,因為平埔族為母系社會,女性為一家之主,那裡那麼容易給漢人的『羅漢腳』娶走?基本上我同意這個說法。

又如下面的宜蘭通志的歷史記載:『漢人羅漢腳卻將不吉利的死狗死貓 丟進葛瑪蘭人耕種的土地上 趁機霸佔土地 後來乾脆 一不做二不休 屠殺葛瑪蘭族男人 逃入山中的葛瑪蘭族女人小孩 又被獵人頭的泰雅族人追殺 山中婦女孩童淒慘哭聲 持續月餘』。花蓮新社的葛瑪蘭族就是有宜蘭逃來花蓮的殘餘。種族的仇恨既然那麼『苦大仇深』,那裡還可能太多的通婚?一直到現在,台灣原住民的投票取向還非常敵視以閩南人為主的民進黨。

很多想當然耳的推論其實也違反我過去在花東多民族地區的居住經驗。在花東平原上,一般平埔族雖然漢化,但是即便在30年前,平埔族的聚落也並未與漢人混雜。以我的家鄉花蓮富里鄉為例,馬家洛村為馬卡道亞族定居的村落,竹田村後街以西拉雅亞族為主,觀音村為原住民阿美族為主,東里、萬寧一帶為客家人。一直到我念小學的時候,都沒有明顯的雜居現象。花蓮吉安的舊田埔車站旁有一間「榕樹下黑白切」很有名。現在往往一堆西部來的、搞不清楚狀況的觀光客在榕樹下大吃大喝。我父親告訴我那棵樹在他小時候可是剽悍的Natawran荳蘭(田埔)社掛出草割回來人頭的地方呢!年紀稍長的花蓮人回想過去應該還記得:小時候閩客通婚都已經不算多了,原住民與平地漢人通婚的例子更少!過去閩南人貶抑原住民為『番仔』,哪裡有可能有太多通婚的案例呢?因此原住民與漢族通婚也是晚近二、三十年才開始有比較多案例,這才接近真實。

平埔族在日據時代仍有注記,顯然與漢族仍有差異。直到國民政府來台前後平埔族才與漢人無異。因此台灣政府在估算台灣原住民時候,並不把平埔族列為少數民族,具有平埔族血統的漢人更未列入統計。

台獨人士喜歡自稱平埔族的原因

自稱平埔族有以下幾點好處:

(1)隨人胡說、無法驗證。因為台灣政府對平埔族身份並無正式的登錄記載,倒是在日本據臺時期,對平埔族在戶籍謄本上有註記為『熟番』,光復之後熟番的註記已經取消。但其他的原住民在身份證及戶籍上仍然保持註記。

(2)不想與『中國』『漢族』有瓜葛,當被人指責『數典忘祖』時,搬出自己是平埔族或荷蘭後裔的說法,可以將這樣的指控推得乾乾淨淨。

(3)有些台灣閩南人希望對台灣這塊土地取得『佔住的正當性』,所以喜歡自稱平埔族人。就像我碰過不少美國人白人自稱有印第安血統,我認為這也是鬼話連篇。美國直到19世紀的法律根本認為「interracial marrage」(跨族婚姻)是非法的,
美國最高法院遲至1967年才完全承認地方州政府立法禁止跨族通婚為『違憲』資料來源WIKI)。因此那裡會有那麼多跨族通婚的案例?說穿了,就只是藉此證明自己也是合法的美洲主人。

即使法律允許,美國人對跨族婚姻的接受度也是近年來才逐漸提高。上圖的多年統計資料顯示即顯示在1958年,尚且有97%,1968年有72%的美國人口反對跨族通婚。這證明所謂的『跨族婚姻』在美國也是非常晚近的社會現象,以前是非常罕見的。

談到臺灣人的荷蘭血統的問題更不值一駁!臺灣的荷蘭人在荷屬東印度公司全盛時期,全台灣的荷蘭人也僅有約2000人,後來全部撤回Betavia(印尼)。至於有沒有通婚,由於年代久遠,難以觀察。也就因為如此,給不少台獨分子『意淫的空間』。可是有另一個孤立的荷蘭人族群也在四百年前的大航海時代來到海外定居,他們的集體族群行為可以供我們後人借鑒。那就是南非的荷蘭裔的波爾人(Boers或稱
Afrikaans)。他們在辛巴威(以前的Rhodesia與南非基本上完全不進行異族通婚,甚至還一直強悍地堅持種族隔離政策奮戰到1990年代,成為非常特殊的、孤立的非洲白人社群。我有個原籍辛巴威的荷蘭的白人女學生,我問過她關於這群海外荷蘭人的的跨族通婚問題,她說這群非洲荷蘭人跟西班牙人或葡萄牙人不同,基本完全不從事跨族通婚,原因?『得不到其他人以及上帝的祝福』。

所以,部分台獨分子假冒平埔族、或亂認荷蘭親戚的動機完全是政治性,是不折不扣的假冒貨。下次祭祖拜拜的時候,看著你們自己的『公媽』不要覺得太心虛才好。


附錄:


網友透視兄在我的雜文後面,以非常嚴謹的學術論文的寫作方法寫了不少科學性的佐證,特別附在文章後面以供參考。


您提及「人類學者」的加入研究是完全正確的方向!台獨人士林媽利本人只是學醫,因為欠缺「人類學者」的研究與專業,用台灣俗諺來說,屬“三腳貓”,因此所得出來的結論純屬不倫不類的大偏差,更何況她原本就是台獨不認漢人祖先的皇民裔份子,以此『使命感』來企圖證明台灣人就是原住民平埔族,先射箭再劃靶,自然結果是不倫不類的大偏差。

這裡有一位青出於藍更勝於藍的「中立」學者陳叔倬,他不但出身於台灣大學醫事技術專業,研習到林媽利同樣的技術,還獲得了史丹佛大學『人類科學系博士』。他個人的研究結果,清楚的證實了林媽利的結論純屬不倫不類的大偏差。

許多臺灣漢人相信一句臺灣諺語「有唐山公、無唐山媽」,也就是早期渡海來臺的祖先大多是男性而極少女性,所以只能與臺灣平埔族女性結婚。這句諺語引起「原住民基因迷思」的高漲,相信臺灣漢人是早期漢人與平埔族混血的後代,以致與大陸漢人不同。一些臺獨臺灣國族運動者甚至主張臺灣應該藉此獨立,並積極尋找科學性的證據來證實。

許多臺灣漢人認為臺灣不屬於中國,並積極的尋求新的文化與歷史詮釋以抵抗中國的一個中國政策。雖然這些臺灣漢人了解他們的祖先是近四百年才從大陸中國東南沿海渡海來臺,但他們選擇相信「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的臺灣諺語,認為現在臺灣漢人的母系祖先大部分是平埔族,而非漢族,並強調現在臺灣漢人的遺傳組成應該與大陸漢人不同。許多臺灣獨立的臺獨擁護者並以此作為臺灣獨立的出發點。

在人類學理論中,認同的形成主要分為兩種:原生論、與情境論。原生論強調認同決定於出生時的血緣、語言、或是文化特色,是先天命定的(e.g., Geertz 1973; Keyes 1976)。情論強調認同是人為後天建構而成,可隨不同情境而改變(e.g., Barth 1969; Anderson 1983; Harrell 1996)。

漢族認同基本上是經由原生論所構成:只要父親是漢人,其子嗣就是漢人;因此歷史上漢族的構成從來就不被混血的概念所混淆。而歷史上中國的國族認同與漢民族的民族認同高度重疊(Brown 2004: 40),因此對許多臺灣漢人而言,宣稱擁有非漢族的祖先以及混血的家族歷史,是切斷與漢族以及中國認同最直接的方法。

然而,「有唐山公、無唐山媽」諺語是否真實,卻從未被證實。最主要的原因是只有很少的臺灣漢人可以正確無誤的追溯出擁有平埔祖先。

臺灣原住民族都屬於南島語族。語言學家預測古南島語與古漢藏語在東亞大陸上分裂的年代約是五萬到七萬年前。十七世紀始臺灣原住民族被依照漢化的程度歸類為「生番」(漢化較淺)與「熟番」(漢化較深)兩類;前者後來改稱「高山族」,後者改稱「平埔族」,大略與居住位置想吻合。現今臺灣政府承認13個高山族為官方原住民;過去學界曾分類平埔族為7到 10族不等。

在十七世紀前臺灣平原上基本上只有平埔族人。1645年臺灣人口第一次被測量時,全臺平埔族人有45,000人,是漢人移入者的三倍。然而到1943年平埔族人口最後一次被測量時,全臺平埔族人口為62,119人,僅佔全臺人口的1%(潘英海 1995)。1954年後官方行政不再承認平埔族(林江義 2003)。

然而,多少平埔族的基因藉由通婚流入漢族組成中一直無法確認。許多研究者提出不同的估算。然而這些估計的跨度過大,無法讓人信服。由實際的人口統計資料應該可以估算的較為精準,但對於同一地區、同一時間點的人口紀錄,估算出的混血程度也有極大的誤差。

估算的誤差原因在於十七到十九世紀的清朝人口統計中,漢人與平埔族人並沒有被分開計算。尋找非漢人的證據,但人口學的估算並無法提供正確的證據。

遺傳學適時吸引了大眾的目光,被認為可以提供精準的估算。然而,至今並沒有任何平埔族群的遺傳研究結果被正式發表,使漢人平埔族的混血程度估算無從著手。相對的,遺傳人類學已經對於高山族群有深入的研究。

高山族與平埔族系出同源,他們的遺傳組成應該有極高的相似性。如果臺灣漢族與平埔族有高度的混血,則臺灣漢族與高山族的遺傳組成有高度相似性,是可以預期的。讓人驚訝的是,所有傳統遺傳指標的研究結果(ABO, Rh, HLA, etc.)並不支持這個觀點(Cavalli-Sforza et al. 1994:234-8; Lee et al. 1990; Lin et al. 2000, 2001; Shaw et al. 1999)。

Y染色體研究是近年來遺傳人類學中最有力的工具,可以直接追蹤人群男性祖先的起源與擴散。從彙整的Y 染色體數據中顯示臺灣漢人與高山原住民沒有直接的關聯性(Capelli et al. 2001; Karafet et al. 2001; Kivisid et al. 2003; Semino et al. 2000; Su et al. 1999; Su et al. 2000a, 2000b; Wells et al. 2001)。 利用Admix 2.0(Dupanloup and Bertorelle 2001; Admix Web site),彙整過去已發表資料重新計算,臺灣漢人男性遺傳組成中93+5%來自長江以南漢人男性。

粒線體DNA(mtDNA)則是近年來發展出追蹤人群女性祖先的利器。彙整過去已發表資料重新計算,臺灣漢人女性遺傳組成中79+6%來自長江以南漢人女性(Horai et al. 1996; Kivisid et al. 2002; Melton et al. 1998; Metspalu et al. 2004; Tajima et al. 2003; Trejaut et al. 2005; Wen et al. 2005; Yao et al. 2002a, 2002b)。這樣的分布與諺語所述相近,亦即現今臺灣漢人基因中平埔族女性成分高於平埔族男性成分,但就算是女性成分,來自原住民也只有約20%,與一般臺灣漢人的信仰相距甚遠。

一個台獨政治團體亦發表聲明:「最新生物學研究顯示絕大多數的臺灣漢人是南島語族後裔(60%),與大陸漢人明顯有別」(Stainton 1999)。

事實上陳順勝與林媽利對於台灣居民遺傳組成的推論有極大的差距,卻被同樣的影射為台灣人原生論的基礎。林媽利醫師對於HLA的研究發現,台灣原住民的HLA跟中國的漢人不相同,可粗估目前台灣的客家及福佬人有13%原住民的血統(Lin et al. 2000)。林媽利於「台灣獨立聯盟-共和國雜誌第十九期」網頁發表「從組織抗原推論閩南人及客家人,所謂台灣人的來源」一文指出:台灣的閩南人及客家人也就是所謂的「台灣人」,是近幾世紀來自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地區移民的後代。研究中發現「台灣人」13%的基因是來自原住民,這顯示「台灣人」的基因中並沒有像想像中的有許多原住民的基因(林媽利 2001a)。

但林媽利在同一篇文章中,將台灣漢人的血源連向另一個族群:越族。在她的文章中提到:經本實驗室的HLA族群遺傳學研究發現,台灣閩南人及客家人有別於中原漢人,反倒與新加坡華人和泰國華人比較接近,這剛好配合民族史的記載,認為「台灣人」是大陸東南沿海原住民「越族」的後代。

2001年4月29日,自由時報刊載上述林媽利的研究內容,標題為「新發現:台灣人非漢人,閩客都是越族」。一時之間,台灣人是越族後代的說法又廣為流傳。

其實歷史上越族後代與從中原南遷的漢族後代共同生活許久,閩南、客家先祖在渡海來台之前原先就是漢越一家的共同體。

根據文獻記載,早在商、周時期,就有被稱之為「越」的古民族。古代原民族泛稱東南方蠻族為「越」,北方蠻族為「胡」。而越又分為東越、甌越、南越、西越、俚、畬、洞、獠、洛等等。因為越人族群複雜而且眾多,因此又稱為百越。其地理分佈的範圍甚廣,從今日的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廣東、海南、廣西、甚至到越南的北部等等都是古越人活動範圍。臺灣原住民族亦可能與統稱百越族中的一些民族有同源關係。所以越族可能不是一個單一起源的民族,也有可能是依地理區域劃分的多起源民族集合。除此之外,許多其他遺傳基因分析資料亦可以明顯看出南方漢人與北方漢人不同,但這無法推論南方漢人完全是百越後代,完全排除中原漢族血源的貢獻。最主要的爭議點是林媽利並沒有採集到任何越族的標本,或查詢到任何越族的發表文獻,在缺少對比數據的情形下,直接做出台灣漢人是越族後代的結論,太過武斷(先射箭再劃靶)。

林媽利的最新報紙讀者投書,推翻了自己過去所有的估算。林媽利於2007年8月11日自由時報以「非原住民台灣人的基因結構」一文讀者投書,根據他對100個台灣漢人的基因分析,研究文章中對於HLA與mtDNA的估算明顯高於過去自己的估算(HLA:13% vs. 52%,mtDNA:26% vs. 47%)。林媽利文末的結論有故意誤導讀者之嫌。她文末最後提到:「根據三個系統的分析,85%的台灣人是帶有台灣原住民的血緣」。理由是每個系統的百分比各是100%,就算將同時帶有台灣原住民HLA、mtDNA、Y染色體基因型的受檢者只計算一次,三個系統的百分比相加後雖然不到300%,但絕對超過 100%。由於沒有那100位受檢者的原始數據無法進行精確計算,但根據以上三個系統的百分比分佈來推估,台灣人帶有亞洲大陸血緣的比例,比帶有台灣原住民血緣的百分比還高,絕對超過85%。因此林媽利可以得到85%台灣人帶有台灣原住民血緣的結論,也可以得到超過85%台灣人帶有亞洲大陸血緣的結論。如果林媽利結合三種系統的估算方式合理的話,再多加到4個、5個基因系統的研究結果,可以使85%的估算值再增加。台灣人帶有亞洲大陸血緣的比例,比帶有台灣原住民血緣的百分比還高,絕對超過85%。

林媽利醫師在演講中,談到她的實驗室已經幫許多人做過鑑定,其中有一位曾宣稱「自已是日本人」的台獨之父彭明敏,彭明敏先生的鑑定結果是有原住民血統,他拿到鑑定結果的反應是:好險我不是中國人!(註:即使證明有原住民血統,但原住民血統仍佔血液中百分比的少數,而血液中的多數卻仍是來自於中國大陸;如果彭明敏認定中國人是支那豬的話,恐怕彭先生得要失望了,仍然得要做為一位中國豬先生了。)

平埔族後裔也清楚台灣國族原生運動者希望藉由平埔血緣建構台灣國族的企圖,但這樣的企圖,與平埔族群的發展,似乎是背道而馳的。

謝若蘭是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助理教授,西拉雅族後裔。在2002年的博士論文中,她提到:就一個以平埔西拉雅族人的我而言,對於一些大力倡導台灣人絕大多數是平埔族,因此要回歸平埔族認同的論點,有時會覺得非常的不安。我相信有許多人是真正出於原住民身分的真正認同,但是卻也有不少是藉此以倡導脫離華人的同文同種之起源,藉此達到建立台灣人意識與認同的目的。我的不安來自這不僅是一種利用原住民的身分認同來達到台灣福佬人(漢人)台獨份子的建立台灣國族之計謀,更重要的是我擔心這是另一場經由包裝後的「我們都是一家人」之號召下很可能會讓原本已經漸漸被殖民化後的原住民族失去「原」味。重點是,這種藉由平埔認同來脫離漢文化的伎倆一點新意也沒有,也就是說,這種反「同文同種」的倡導不僅缺乏結構性的歷史因素探討與建構性的可能方式思索,卻落入原生論的論述圈套中。更重要的是,這種因素讓現有的原住民朋友們所引起的反感。現階段沒有明顯資料顯示,原生論的母族後代—平埔族後裔實際介入支持。

本文以敘事形式,著重在於事實陳述,不用套用理論來臆測其意圖。凸顯出關於林媽利、台獨政客誤用或有心誤導,關於這個議題的態度,企圖以科學為台獨政治服務等。至為明確。

台灣族群間的生物類緣關係
平埔族群血源與台灣國族原生認同
陳叔倬



本文於 修改第 3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596149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彭明敏從未自稱是日本人後裔
推薦0


udn2012316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相反地他在他的著作中反覆強調自己祖先是福建人,他是在台的第六代子孫。 他還特別強調他的開台一世祖是打著赤膊坐船到台灣的,如此來加強別人的印象。 許多台獨都喜歡強調自己是漢人,祖先是福建人,可是他們真正的族裔背景都可以在日據時代的戶籍資料中找到,幾乎都是假的,他們幾乎都是熟番子孫,祖先都是平埔族。他們特意強調自己是閩南人後裔的目的一方面是自尊,覺得平埔族是落後民族太丟自己的面子;二方面他們台獨是正當的政治訴求,和種族沒有關係,就和美國白人要求脫離英國一樣。

台灣人認為他們唯有脫離中國他們才能掌握所有的歷史資料不被人發現他們原來是平埔族的子孫,但是這個企圖現在已經沒有意義了,因為我們都知道了他們真正的血統是平埔族,不是漢人。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897804
很多独派都强调自己的混血 以此表示自己不是“中国人”
    回應給: 俠客巡(aaax) 推薦0


六道轮回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跟中国没有关系

比如跟本土少数原住民的混血啊

跟日本人混血啊 或者干脆宣称自己是东南亚人种等等凡此种种

这在论坛上 在台湾一些独派人士跟大陆人的接触中反复强调这一点

并不是稀奇古怪的事情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897752
因為台獨人士的確是平埔族
推薦0


udn2012316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我有一位長輩十年前看了阿修伯的一篇斥責台獨的文章,該文章提到平埔族。 後來他分析台獨肯定和平埔族有關係,台灣的統獨之爭肯定就是種族之爭,種族埋藏在獨立主張的背後。日據時代一九一二年被日本人登記為熟番的台灣人有321萬人,超過當時台灣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台獨人士是平埔族這還有假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897613
特別推薦琴歐洲的兩篇大作
推薦2


Pa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驀然回首 (新納粹的認知戰)
我愛夏天

特別推薦琴歐洲的兩篇大作,豐富了我們的討論,也更接近真相。

揭發台獨平埔神話---父系9成8來自大陸 母系8成5來自大陸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722017
台湾人还不知道跟个什么政权作对,所以不知死
    回應給: Pan(panwh) 推薦0


ximenqing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这个政权,被它们贬低为共匪,可不知道这匪手里掌握的这神器,经过60年历任领袖的擦拭这个本来已经蒙尘的神器,再次焕发神力。

一切悖逆掌握这神器人意志的都将被灭绝!

一旦这神器的神力积累到一定阶段,掌握这神器的人将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一切的主宰。过去称这个主宰为天子。

而且他灭绝任何人都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以前有很多悖逆手握这神器的人的意志的民族被灭绝,彻底的灭绝,将来还会有,所谓的平埔族以前被灭绝一次,虽然不是这人的意志,但是如果这所谓的平埔族与中华为敌,不介意彻底灭绝它一次。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721816
台灣媒體不會揭發這重造謠的
推薦1


琴歐洲--34F爆乳魔女袁曼軒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Pan

  這得依靠各位努力 揭發這種造謠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4721739
那是操弄族群說法
推薦3


老魚頭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愛台也愛中
ccoh
深藍不肖生

這是為了操弄族群玩弄政治語言所做出來的血統證明

來顯現自己的血統有多純正

區別外省人的外來血統

可憐的是那些認同綠色的外省人的第二代〈陳師孟、王天宇那些人〉

儼然地在血統證明之下就成為〝搖著尾巴的哈巴狗〞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939480
不要氣餒,閣下的觀察與判斷反而是正確的!
    回應給: Pan(panwh) 推薦8


透視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8)

ccoh
Pan
易燁煌
愛台也愛中
齋貓
深藍不肖生
八龄叟
Jentu

樓下的laofu兄台說得完全正確!


>>
Pan...坦白說我也不是「人類學者」,應該沒有這樣的發言分量。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就算是篇雜文吧!只是因為自己是平埔族的殘餘,倒是對平埔族的新聞與資料比較關心。再加上自己對周遭環境的觀察,寫出自己的看法與判斷,沒想到還有十幾個推薦。

“...屠殺葛瑪蘭族男人 逃入山中的葛瑪蘭族女人小孩 又被獵人頭的泰雅族人追殺山中婦女孩童淒慘哭聲持續月餘』。花蓮新社的葛瑪蘭族就是有宜蘭逃來花蓮的殘餘。種族的仇恨既然那麼『苦大仇深』,那裡還可能太多的通婚?...
其實原住民與漢族通婚也是晚近才開始有比較多案例,過去閩南人貶抑原住民為『番仔』,哪裡有可能有太多通婚的案例呢?”

...
不要氣餒,閣下的觀察與判斷反而是正確的!

通婚也是晚近才開始”是正確的!請再接再勵!

而您提及「人類學者」的加入研究也是完全正確的!台獨人士林媽利本人只是學醫,因為欠缺「人類學者」的研究與專業,用台灣俗諺來說,屬“三腳貓”,因此所得出來的結論純屬不倫不類的大偏差,更何況她原本就是台獨不認漢人祖先的皇民裔份子,以此『使命感』來企圖證明台灣人就是原住民平埔族,先射箭再劃靶,自然結果是不倫不類的大偏差。

這裡有一位青出於藍更勝於藍的「中立」學者陳叔倬,他不但出身於台灣大學醫事技術專業,研習到林媽利同樣的技術,還獲得了史丹佛大學『人類科學系博士』。他個人的研究結果,清楚的證實了林媽利的結論純屬不倫不類的大偏差。

許多臺灣漢人相信一句臺灣諺語「有唐山公、無唐山媽」,也就是早期渡海來臺的祖先大多是男性而極少女性,所以只能與臺灣平埔族女性結婚。這句諺語引起「原住民基因迷思」的高漲,相信臺灣漢人是早期漢人與平埔族混血的後代,以致與大陸漢人不同。一些臺獨臺灣國族運動者甚至主張臺灣應該藉此獨立,並積極尋找科學性的證據來證實。

許多臺灣漢人人認為臺灣不屬於中國,並積極的尋求新的文化與歷史詮釋以抵抗中國的一個中國政策。雖然這些臺灣漢人了解他們的祖先是近四百年才從大陸中國東南沿海渡海來臺,但他們選擇相信「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的臺灣諺語,認為現在臺灣漢人的母系祖先大部分是平埔族,而非漢族,並強調現在臺灣漢人的遺傳組成應該與大陸漢人不同。許多臺灣獨立的臺獨擁護者並以此作為臺灣獨立的出發點。

在人類學理論中,認同的形成主要分為兩種:原生論、與情境論。原生論強調認同決定於出生時的血緣、語言、或是文化特色,是先天命定的(e.g., Geertz 1973; Keyes 1976)。情論強調認同是人為後天建構而成,可隨不同情境而改變(e.g., Barth 1969; Anderson 1983; Harrell 1996)。

漢族認同基本上是經由原生論所構成:只要父親是漢人,其子嗣就是漢人;因此歷史上漢族的構成從來就不被混血的概念所混淆。而歷史上中國的國族認同與漢民族的民族認同高度重疊(Brown 2004: 40),因此對許多臺灣漢人而言,宣稱擁有非漢族的祖先以及混血的家族歷史,是切斷與漢族以及中國認同最直接的方法。

然而,「有唐山公、無唐山媽」諺語是否真實,卻從未被證實。最主要的原因是只有很少的臺灣漢人可以正確無誤的追溯出擁有平埔祖先。

臺灣原住民族都屬於南島語族。語言學家預測古南島語與古漢藏語在東亞大陸上分裂的年代約是五萬到七萬年前。十七世紀始臺灣原住民族被依照漢化的程度歸類為「生番」(漢化較淺)與「熟番」(漢化較深)兩類;前者後來改稱「高山族」,後者改稱「平埔族」,大略與居住位置想吻合。現今臺灣政府承認13個高山族為官方原住民;過去學界曾分類平埔族為7到10族不等。

在十七世紀前臺灣平原上基本上只有平埔族人。1645年臺灣人口第一次被測量時,全臺平埔族人有45,000人,是漢人移入者的三倍。然而到1943年平埔族人口最後一次被測量時,全臺平埔族人口為62,119人,僅佔全臺人口的1%(潘英海 1995)。1954年後官方行政不再承認平埔族(林江義 2003)。

然而,多少平埔族的基因藉由通婚流入漢族組成中一直無法確認。許多研究者提出不同的估算。然而這些估計的跨度過大,無法讓人信服。由實際的人口統計資料應該可以估算的較為精準,但對於同一地區、同一時間點的人口紀錄,估算出的混血程度也有極大的誤差。

估算的誤差原因在於十七到十九世紀的清朝人口統計中,漢人與平埔族人並沒有被分開計算。尋找非漢人的證據,但人口學的估算並無法提供正確的證據。

遺傳學適時吸引了大眾的目光,被認為可以提供精準的估算。然而,至今並沒有任何平埔族群的遺傳研究結果被正式發表,使漢人平埔族的混血程度估算無從著手。相對的,遺傳人類學已經對於高山族群有深入的研究。

高山族與平埔族系出同源,他們的遺傳組成應該有極高的相似性。如果臺灣漢族與平埔族有高度的混血,則臺灣漢族與高山族的遺傳組成有高度相似性,是可以預期的。讓人驚訝的是,所有傳統遺傳指標的研究結果(ABO, Rh, HLA, etc.)並不支持這個觀點(Cavalli-Sforza et al. 1994:234-8; Lee et al. 1990; Lin et al. 2000, 2001; Shaw et al. 1999)。

Y染色體研究是近年來遺傳人類學中最有力的工具,可以直接追蹤人群男性祖先的起源與擴散。從彙整的Y染色體數據中顯示臺灣漢人與高山原住民沒有直接的關聯性(Capelli et al. 2001; Karafet et al. 2001; Kivisid et al. 2003; Semino et al. 2000; Su et al. 1999; Su et al. 2000a, 2000b; Wells et al. 2001)。 利用Admix 2.0(Dupanloup and Bertorelle 2001; Admix Web site),彙整過去已發表資料重新計算,臺灣漢人男性遺傳組成中93+5%來自長江以南漢人男性。

粒線體DNA(mtDNA)則是近年來發展出追蹤人群女性祖先的利器。彙整過去已發表資料重新計算,臺灣漢人女性遺傳組成中79+6%來自長江以南漢人女性(Horai et al. 1996; Kivisid et al. 2002; Melton et al. 1998; Metspalu et al. 2004; Tajima et al. 2003; Trejaut et al. 2005; Wen et al. 2005; Yao et al. 2002a, 2002b)。這樣的分布與諺語所述相近,亦即現今臺灣漢人基因中平埔族女性成分高於平埔族男性成分,但就算是女性成分,來自原住民也只有約20%,與一般臺灣漢人的信仰相距甚遠。

一個台獨政治團體亦發表聲明:「最新生物學研究顯示絕大多數的臺灣漢人是南島語族後裔(60%),與大陸漢人明顯有別」(Stainton 1999)。

事實上陳順勝與林媽利對於台灣居民遺傳組成的推論有極大的差距,卻被同樣的影射為台灣人原生論的基礎。林媽利醫師對於HLA的研究發現,台灣原住民的HLA跟中國的漢人不相同,可粗估目前台灣的客家及福佬人有13%原住民的血統(Lin et al. 2000)。林媽利於「台灣獨立聯盟-共和國雜誌第十九期」網頁發表「從組織抗原推論閩南人及客家人,所謂台灣人的來源」一文指出:台灣的閩南人及客家人也就是所謂的「台灣人」,是近幾世紀來自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地區移民的後代。研究中發現「台灣人」13%的基因是來自原住民,這顯示「台灣人」的基因中並沒有像想像中的有許多原住民的基因(林媽利 2001a)。

但林媽利在同一篇文章中,將台灣漢人的血源連向另一個族群:越族。在她的文章中提到:經本實驗室的HLA族群遺傳學研究發現,台灣閩南人及客家人有別於中原漢人,反倒與新加坡華人和泰國華人比較接近,這剛好配合民族史的記載,認為「台灣人」是大陸東南沿海原住民「越族」的後代。

2001年4月29日,自由時報刊載上述林媽利的研究內容,標題為「新發現:台灣人非漢人,閩客都是越族」。一時之間,台灣人是越族後代的說法又廣為流傳。

其實歷史上越族後代與從中原南遷的漢族後代共同生活許久,閩南、客家先祖在渡海來台之前原先就是漢越一家的共同體

根據文獻記載,早在商、周時期,就有被稱之為「越」的古民族。古代原民族泛稱東南方蠻族為「越」,北方蠻族為「胡」。而越又分為東越、甌越、南越、西越、俚、畬、洞、獠、洛等等。因為越人族群複雜而且眾多,因此又稱為百越。其地理分佈的範圍甚廣,從今日的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廣東、海南、廣西、甚至到越南的北部等等都是古越人活動範圍。臺灣原住民族亦可能與統稱百越族中的一些民族有同源關係。所以越族可能不是一個單一起源的民族,也有可能是依地理區域劃分的多起源民族集合。除此之外,許多其他遺傳基因分析資料亦可以明顯看出南方漢人與北方漢人不同,但這無法推論南方漢人完全是百越後代,完全排除中原漢族血源的貢獻最主要的爭議點是林媽利並沒有採集到任何越族的標本,或查詢到任何越族的發表文獻,在缺少對比數據的情形下,直接做出台灣漢人是越族後代的結論,太過武斷(先射箭再劃靶)。

林媽利的最新報紙讀者投書,推翻了自己過去所有的估算。林媽利於2007年8月11日自由時報以「非原住民台灣人的基因結構」一文讀者投書,根據他對100個台灣漢人的基因分析,研究文章中對於HLA與mtDNA的估算明顯高於過去自己的估算(HLA:13% vs. 52%,mtDNA:26% vs. 47%)。林媽利文末的結論有故意誤導讀者之嫌。她文末最後提到:「根據三個系統的分析,85%的台灣人是帶有台灣原住民的血緣」。理由是每個系統的百分比各是100%,就算將同時帶有台灣原住民HLA、mtDNA、Y染色體基因型的受檢者只計算一次,三個系統的百分比相加後雖然不到300%,但絕對超過100%。由於沒有那100位受檢者的原始數據無法進行精確計算,但根據以上三個系統的百分比分佈來推估,台灣人帶有亞洲大陸血緣的比例,比帶有台灣原住民血緣的百分比還高,絕對超過85%。因此林媽利可以得到85%台灣人帶有台灣原住民血緣的結論,也可以得到超過85%台灣人帶有亞洲大陸血緣的結論。如果林媽利結合三種系統的估算方式合理的話,再多加到4個、5個基因系統的研究結果,可以使85%的估算值再增加。台灣人帶有亞洲大陸血緣的比例,比帶有台灣原住民血緣的百分比還高,絕對超過85%。

林媽利醫師在演講中,談到她的實驗室已經幫許多人做過鑑定,其中有一位曾宣稱「自已是日本人」的台獨之父彭明敏,彭明敏先生的鑑定結果是有原住民血統,他拿到鑑定結果的反應是:好險我不是中國人!

(註:即使證明有原住民血統,但原住民血統仍佔血液中百分比的少數,而血液中的多數卻仍是來自於中國大陸;如果彭明敏認定中國人是支那豬的話,恐怕彭先生得要失望了,仍然得要做為一位中國豬先生了。)

平埔族後裔也清楚台灣國族原生運動者希望藉由平埔血緣建構台灣國族的企圖,但這樣的企圖,與平埔族群的發展,似乎是背道而馳的。

謝若蘭是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助理教授,西拉雅族後裔。在2002年的博士論文中,她提到:就一個以平埔西拉雅族人的我而言,對於一些大力倡導台灣人絕大多數是平埔族,因此要回歸平埔族認同的論點,有時會覺得非常的不安。我相信有許多人是真正出於原住民身分的真正認同,但是卻也有不少是藉此以倡導脫離華人的同文同種之起源,藉此達到建立台灣人意識與認同的目的。我的不安來自這不僅是一種利用原住民的身分認同來達到台灣福佬人(漢人)台獨份子的建立台灣國族之計謀,更重要的是我擔心這是另一場經由包裝後的「我們都是一家人」之號召下很可能會讓原本已經漸漸被殖民化後的原住民族失去「原」味。重點是,這種藉由平埔認同來脫離漢文化的伎倆一點新意也沒有,也就是說,這種反「同文同種」的倡導不僅缺乏結構性的歷史因素探討與建構性的可能方式思索,卻落入原生論的論述圈套中。更重要的是,這種因素讓現有的原住民朋友們所引起的反感現階段沒有明顯資料顯示,原生論的母族後代—平埔族後裔實際介入支持。

本文以敘事形式,著重在於事實陳述,不用套用理論來臆測其意圖。凸顯出關於林媽利、台獨政客誤用或有心誤導,關於這個議題的態度,企圖以科學為台獨政治服務等。至為明確。

台灣族群間的生物類緣關係
平埔族群血源與台灣國族原生認同
陳叔倬



本文於 修改第 5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937585
林媽利的研究
推薦7


laofu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7)

驀然回首 (新納粹的認知戰)
愛台也愛中
易燁煌
深藍不肖生
八龄叟
透視
Jentu

看到大家在這裡提到林媽利﹐卻不見有人清楚指出林的研究到底是什麼﹐忍不住說兩句。

林媽利研究的對象﹐是一般人所謂的台灣本省人﹐也就是福佬人和客家人。他的結論是台灣人就血緣關係﹐和北方的漢人相距較遠﹐卻和南方的漢人相同。對於南北漢族差異的研究大陸也有﹐也早就有了類似的結論。

其實中國南北方人的差異本來就是一個常識﹐今天的南方人是古越族﹑南下漢族移民﹑以及兩者融合的後代﹐南方人北方人就外貌的特徵常常很容易就分辨出來。一個有趣的例子就是觀察香港的明星﹐南方種﹑北方種和南北混合種很容易看得出來。同樣是“廣東人”﹐像周潤發深膚圓眼﹐有明顯南方種族的特徵﹐而李小龍膚色較淺﹐眼形較為細長﹐就比較類似北方的漢人。

林媽利如果把研究的對象換成福建人或廣東人也會得到同樣的結論。這更證明了大部份台灣人的祖先來自閩﹑粵﹐真不知台獨看了他的結論有什麼好高興的

﹐至於扯到平埔族更讓人有些莫名其妙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937509
有點不好意思
    回應給: 非常容易滑倒(kouiou) 推薦3


Pa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深藍不肖生
易燁煌
透視

還是那句話:坦白說我也不是人類學者,應該沒有這樣的發言分量。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句話是真理,很多無聊的問題就是一堆人根據『想當然耳』信口胡說編造出來的。其實我這篇文,多少有這樣的成份啦!就算是篇雜文吧!只是因為自己是平埔族的殘餘,倒是對平埔族的新聞與資料比較關心。再加上自己對周遭環境的觀察,寫出自己的看法與判斷,沒想到還有十幾個推薦。

過了這麼久了,還在天下流傳,自己真是覺得有些慚愧呢。


轉帖OK啦!有點不好意思就是了。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937308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