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天下縱橫談
市長:YST  副市長: 貓靈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天下縱橫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集結號、第九連、光榮戰役、風吹稻浪、搶救雷恩大兵…-看看這樣的中國人戰役有多醜陋
 瀏覽12,452|回應55推薦2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Russ Wod
CXZ18

一年以前,我寫了一篇「原來共產黨是這樣看待台灣外省人的!?從「集結號」到「內戰英雄」再到蔣介石、蔣友柏與蔣方智怡」,到今年6月,光在sina就累積了有9000以上的點閱,這是很不可思議的,我認為這完全要歸功於搜尋引擎與對「集結號」喜愛或好奇的網友,因為我已經不紅很久了,呵呵(我在sina的文一般只有20左右的點閱)

在此,我認為應該要特別感謝軍迷與中國的網友。不過,我雖看了不少軍事電影,卻非軍迷,對裡面的設定、武器自然難以評論,但對戰述戰略的質疑還是有的,畢竟還是玩了不少戰爭遊戲嘛。

言歸正傳,說起戰爭電影,特別是「現代戰爭電影」,主軸很少不反戰的,描寫的套路大概就是先從主角未打仗時先描寫起,然後描寫他們的朋友與友情,之後就是接受極不合理的死守或進攻命令然後血肉橫飛,最後的「大結局」就是主角的朋友幾乎陣亡,也最後終於等到救援了,這種拍法我覺得拍的最好的是《第九連》(9 rota)

《第九連》(9 rota9 rota (2005))講的是蘇聯入侵阿富汗的故事,簡單說就是一群不知世事的蘇聯年輕人去阿富汗,他們奉命死守3234高地,最後幾乎死光了,你可以看到一群男孩變成男人,這種戲最多的就是武器、屍體與男人的眼淚。《第九連》(9 rota)把蘇聯士兵不知「為何而戰」的心態描寫出來了,那種生死與絕望,男子漢絕命的付託,真的令人動容。

在我心中能與此片相提並論的就是光榮戰役(GloryGlory (1989)),這是一場發生在美國內戰時期的戰爭,一個白人軍官(Robert Gould Shaw)率領黑人士兵跟南軍作戰的故事。美國內戰時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種族問題,看著白人軍官終於贏得黑人士兵的軍心,最後Robert Gould Shaw帶領士兵攻打華格納堡(Fort Wagner)而陣亡,那幕,相信很少人不感動。

這電影有兩位我很喜歡的黑人明星丹佐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與摩根·費裏曼(Morgan Freeman),這場戰爭是為了讓黑人成為Freeman的戰爭,Morgan Freeman演的也為了他祖先的遭遇做了側寫,如今黑人當總統,我覺得很有意思。

其實,突顯戰爭的悲慘與荒謬,從來都不是從大人物來看,小人物的血與憾,當然才是主題,這種東西才有血肉,太過強調單方面的正義就會讓整部電影薄弱、失敗甚至於怪異。

集結號與搶救雷恩大兵就有這個問題。

在集結號中,共軍的敵人是國軍,如果主角是正義的,那攻擊主角的就是邪惡的,在集結號這部電影中,國軍當然是邪惡的。

看了不少中國網友對集結號的討論,進一步探討,國軍是共產黨的敵人還是朋友?

現在來說,胡錦濤跟國民黨主席握手了,馬英九開始全面性的與共產黨交往,中國遊客來台灣,這都不像是「敵人」應有的表現。

集結號高唱「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這裡的「牺牲」當然不是對日抗戰而是內戰,講到「內戰」,如果有一方是「邪惡的」,那就註定這兩者永無和解的可能,就像國民黨與民進黨互相的看法一樣,一些自稱「台灣派」的網友對中國的痛恨可見一斑

換句話說,我實在懷疑中國網友對台灣的「大陸人」有什麼「同胞情誼」,看了很多網友對集結號的評論,我覺得不少中國網友只愛「台灣這塊地」,不愛「台灣這些人」,「台灣這些人」最主要的是「外省人」

看看光榮戰役(GloryGlory (1989)),美國人的北軍與南軍打的死去活來,死傷慘重,但也不會記仇如此深,在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1939))中,那幕經典的傷兵畫面令人膽戰心驚,不過郝思嘉與他黑人奴僕的對應其實還是讓人覺得她有把他們當人看(倒是有點不把白瑞德當人看,所謂內戰,究竟是兄弟意見不合,還是徹底的分裂?

中國網友的意見就用中國的典故來解釋,在「雍正奪嫡」的歷史中,雍正最後當了皇帝,且對他兩個弟弟很不爽,把允禟被改名為塞思黑”(“”),允祀改名叫阿其那”(“”),這兩個人最後還比這個哥哥早死,很多人說是雍正下的手。

雍正的兒子,弘曆,50多年後的乾隆皇帝,後來在乾隆四十三年將他的八叔、九叔改回原名,把其子孫歸入宗室,仍在皇室族譜中,他說那是一時「誤會」,60年後的共產黨呢?

封建時代的君王可以做得到的事,那才叫「渡盡餘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但共產黨是做不到的。

集結號固然是商業電影,但也是全中國的主旋律,後來出的一堆片族繁不及備載,60年後的共產黨仍然痛恨60年前的國民黨,仍然把外省人一體化、妖魔化。

對中國共產黨看的越多,越明白這些事,如果有一天老共真的登上台灣島,貴族(如蔣氏一族、社經地位高的外省貴族)會受到禮遇好當樣板,其他的外省人大概會遭受到不可測的危險吧!本省人,當然是被攏絡囉,民進黨現在扭捏不過是喊價而已。

集結號可以看出共產黨對台灣外省人的態度,風吹稻浪(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2006) ,台灣叫「吹動大麥的風」)就是答案!

據說民進黨立委林濁水看了風吹稻浪後決定辭職,這電影用幾句話來說,就是幾個愛爾蘭兄弟因為理想共同對抗英國,但後來卻因為立場不同而自相殘殺,看現在國民黨與民進黨、藍與綠的狀況就可以知道了。進一步探討,由於「集結號」的出現與中國網友的討論,我認為兩岸真的統一的話,或許就是非貴族外省人的末日到了,而今日的民進黨與貴族外省人,則會像過去對日軍開台北城的辜家一樣,繼續當紅頂商人吃喝玩樂。

戰爭的追求,也有很荒謬的,我最後以「搶救雷恩大兵」做結。

「搶救雷恩大兵」(Saving Private Ryan (1998))建立在一個很荒謬又合理的劇情上,因為雷恩大兵的三個兄弟戰死,為了不讓雷恩大兵的母親哭泣,美國國防部決定派兵搶救雷恩大兵。

假設這是真的故事,我認為「搶救雷恩大兵」是一個戰略行動,是為了向美國人「宣傳美國政府重視一個大兵平凡母親」的宣傳,但是,誰來關心救雷恩大兵的8個軍人,誰來關心在當地死守的其他軍人,為什麼只有雷恩可以回家?

那是戰術問題。

荒謬的是戰術,合理的是戰略。

「搶救雷恩大兵」這個小戰爭追求的不是公平,而是政治利益,他既不像美國內戰的理想,也不像蘇聯入侵阿富汗那麼樣的怪異,「搶救雷恩大兵」是醜陋的,人的生命太不平等。

蔣介石在他統治中國最後的日子裡,進行大規模的階級犯罪,把中國農民抓來當兵,不是為了復國,而是為了他自己的榮華富貴,他在台灣當皇帝的日子進行白色恐怖,他豢養的貴族外省人當他的鷹犬,被他禁婚的外省低階士兵當然不被當人看。

國共內戰過去60年了,共產黨的仇恨仍然熾熱,見微知著,集結號描繪出中國人醜陋的戰爭,看出了非貴族外省人的未來看到國共越熱絡,看到民進黨色厲內茬,未來,只會比現在更荒謬,所謂「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當然是權利者令人作嘔的遮羞布而已。

Written by blackjack 2009/6/21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493788
引用者清單(1)
2009/06/21 03:36 【blackjack的blog】 集結號、光榮戰役、風吹稻浪、搶救雷恩大兵…-看看這樣的中國人戰役有多醜陋
 回應文章 頁/共6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谢谢你提供详细的资料帮助我了解美台关系发展的背后
    回應給: 魚流感(kleenex500) 推薦1


天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elai

我想说的有几点:

1、观察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

2、一切以条件为转移;

3、台湾对美国是利用关系,蒋先生失败之后,对土共虽恨,但并不想以此脱离中国,投入美国的怀抱;坚决反对台独就是明证。

4、在双方有仇的情况下,任何向我伸出橄榄枝的人,都可以视为朋友,朋友的说教也容易听的进去;共产党与国民党历史的原因,势如水火,要国民党能够接受共产党的观点是很难的。所以美国的手段并不能彰显共产党手段的落后,只是各自处在的位置不同罢了;

5、共产党一向被认为是贫穷落后的标志,共产党要打破这种偏见和魔咒,从金钱入手,解台湾金融危机风波之困,是高明的。那些受益于共产党专项采购的台湾本土商人以及加班赶工的工友对此铭记在心,想必他们对此的态度,没有你我坐而论道那么轻松,而会感慨经济寒流下的阵阵暖流吧;

6、这些手段也好,方法也好,都只是促进两岸和谐交流的一个子集,不是两岸良性互动的全部。综合评价效果还需要等上好一段时间,现在不急。

7、美国有他先进之处,好的地方我们也要虚心学习,不是说一对立了,成敌人了,什么都是坏的,都要打倒,这是偏激的作为,不可取也。

8、但是,他好自他好,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要忘记了我们自己是谁,我们灿烂的、悠久的文化价值,美国也会有感到望尘莫及的时候,不信,那就等着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496765
正義只是「高明的騙術」罷了
    回應給: 坐而论道(zuoerlundao) 推薦1


尋緣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尋緣

>> 正義

說穿了,用“正義”來抓民心 解民之所饑,是“政治與宣傳”上的「高明騙術」罷了!古今皆然!

毛擅長
階級鬥爭論,鼓動群眾仇恨暴力、分化整個社會的階級層,這一招煽動性最厲害 - 號召“人多勢眾”的文盲農民;另外,以馬列毛語錄“烏拖邦理想”拉攏知青;因此將所有擁戴利益,歸功於毛澤東一身,將極大破壞留給整個國家社會。

李倭登灰、陳貪水扁,也是使用同樣的招數,搞煽動“人多勢眾”的台灣福佬傳統械鬥(謂之「正義」);因此將擁戴利益,歸功於李倭登灰、陳貪水扁 登上大位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496566
不能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待過去
    回應給: blackjack(blackjack) 推薦0


坐而论道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1946—1949的國共内戰不能視爲兩黨的私人恩怨,無論今天的中共和國民黨的關係發展到什麽程度,也不論今天的中共墮落到什麽程度,那場戰爭至少在當時,正義是在中共一方的。
       另外送頂樓一句:沒有什麽比黑白不分更讓一個民族墮落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496442
楼主真的看过《集结号》?
推薦0


efudiluote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晕,真的很想知道楼主是否看过了《集结号》,这部电影的主题根本就不是国共内战,如果不仔细看,甚至都注意不到谷子地队伍牺牲的那一站是跟国民党打的,而这一战不过是剧情需要的一个故事背景,根本不是主要内容和线索,楼主是靠什么样的联想力才能够将电影和国共内战挂上钩啊,预设立场这么强烈,看待问题自然有失偏颇。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496317
漢武帝能夠做到輪台下詔罪己 胡溫官僚出身的只會文過飾非
    回應給: 天风(trshin) 推薦1


kleenex500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何偉濤

如果說胡溫認為每年向台灣納錢進貢數百億美元就能收買藍綠權貴統一台灣
那只是典型的文過飾非的官僚思維 漢武帝受夠了向匈奴和親納貢 改向烏孫國和親(劉細君 悲愁歌) 聯合烏孫打匈奴 晚年還得靠輪台下詔罪己保住政權......
何況土共官員在台灣官員命令下 在台灣瘋狂血拼 買單的卻是家電下鄉的中國農民
這些中國農民許多連起碼的全民健保都沒有 這也是典型的劫貧濟富政策
台灣人起碼有全民健保的基本社會福利
號稱社會主義的中國 卻連像樣的全民健保都沒有 (醫療市場化更是土共學美國的惡政) 胡溫[ 兩個凡是] 能說服自己嗎? 如果連世界屋脊中國水源地的人民 都不服今日的土共 台灣 [ 三年一小反 五年一大反 ]的會服土共的收買藍綠權貴嗎? 土共真正該做的是學漢武帝下詔罪己反省唯利是圖思維 好好管好自己內政 照顧好轄境人民
土共泥菩薩過海  自身難保 土共收買台灣 冤大頭擺大款手法更是拙劣
既晚了美國六十年 遠不如美國佬手法細膩 也不如國民黨在北大搞的光華管理學院
別忘了當年美援台灣十幾年的總金額 也不過區區十數億美元
美國當年收買台灣可不是靠金錢 ..........................
《歐美研究》第三十一卷第一期 (民國九十年三月),79-127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美國政府在台灣的教育與文化交流活動 (一九五一至一九七○)
趙綺娜*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摘要 :從一九五一年到一九七○年,美國幾乎壟斷了海外文化輸入台灣的管道。共同安全法案 (Mutual Security
Act)、史墨法案 (Smith-Mundt Act) 及傅爾布萊特法案 (Fulbright Act) 是美國政府在台灣進行文化外交活動的主要工具。華府所要達成的主要目標有四。其一,促進台灣人民對美國文化、制度之了解,增進台灣人民以及東南亞華人對美國反共政策之信心;其二,提高中華民國政府的國際聲望,塑造其在海外「傳統中國文化的保存者,現代中國文明的真正代表」之形象;其三,協助培養台灣現代化所需的經貿、科技人才;其四,在台灣社會、政治的領袖階層中,培養一大批親美人士,以維持甚至擴大美國在台灣政治、社會中之影響力,特別是刻意培植華府與本省籍政治、社會領袖之友誼與特殊關係‧

壹、前言

二次大戰以後,西方民主陣營與蘇聯共產集團的冷戰,不只是一種國際政治權力的鬥爭,也是兩種不同信仰系統、制度、生活方式在世界各地爭取民心的鬥爭 (battle for the mind)。在一九四六年十月,當時美國駐蘇聯大使哈里曼 (W. Averell Harriman) 就曾說過美、蘇之間的冷戰是「一種意識形態的戰爭和一場殊死鬥。」(“It
is a war of ideology and a fight unto the death.”) 1 為了反共,身為西方民主集團龍頭老大的美國,除了給予盟國軍事、經濟、技術援助之外,還要促進彼此的文化、社會的交流,增進彼此的了解,更重要是要說服盟國的人民:美國制度、文化要比共產制度優越。只有美國文化爭取到海外人民的認同,才能避免他們接受共產思想宣傳,保持美國在「自由世界」的影響力。因此向海外推銷美國文化是對抗共產集團的另一個冷戰戰略。一般所謂公共外交
(public diplomacy),也就是爭取外國民心的工作。依照其爭取對象與方式的不同,分為兩種:一種是新聞外交 (information
diplomacy) 或是宣傳性的,主要是利用快速媒體 (fast media),如廣播、電影、報紙等,適時且快速地散播資訊,塑造對美國有利的形象。另一種是文化外交
(cultural diplomacy)。這種外交是透過慢速媒體 (slow media),如藝術、書籍、教師、學者、學生等交換活動,來影響外國菁英分子對美國的觀感。本文探討美國國務院從一九五一年到一九七○年間,美國政府利用「教育交換」 (educational exchange) 的方式,對台灣社會菁英、學生進行文化外交,推銷美國制度、價值系統、生活方式,使他們對美國產生好感,進而增加美國在台灣的影響力。
本研究發現從一九五一年到一九七年,美國政府主要是透過共同安全法案
(Mutual Security Act)
、史墨法案 (Smith-Mundt Act) 及傅爾布萊特法案
(Fulbright Act)
的經費,在台灣進行教育、文化交換活動。華府所要達成的主要目標有四,其一是促進台灣人民對美國政治、經濟、文化、制度,以及外交政策之了解,增進台灣人民以及東南亞華人對美國反共政策之信心;其二,提高台灣的國際聲望,加強中華民國政府在海外「傳統中國文化的保存者,現代中國文明的真正代表」之形象;其三,協助改進台灣的教育,培養現代化所需的經濟、貿易、科學、技術人才;其四,在台灣社會、政治的領袖階層中,培養一大批熟悉美國文化、制度、價值,容易與美國溝通的人士,以維持甚至擴大美國在台灣政治、社會中之影響力,特別是刻意培植華府與本省籍政治、社會領袖之友誼與特殊關係。套用國務院主管教育交換的詹士敦 (William C. Johnstone) 的話,教育交換「基本上是一個政治性的工作,因為它是美國外交政策的一個有效的武器或工具。以最簡單的方式來說,這個工作就是把一套思想或事實,放進一個人的腦袋裡。當我們成功地完成這件事,就會產生有利於美國外交政策的結果。它可以有助於團結自由國家,邁向和平之路。」



貳、戰後美國文化外交之政策與機制 
美國人向海外推銷美國文化,最早可追溯到十九世紀美國傳教士到海外傳教佈道。這些傳教士在中國及近東、非洲建立學校,希望藉著教育活動來傳播福音,吸收外國教徒。二十世紀上半葉,許多慈善團體、基金會、個人也積極參與海外教育交流活動,傳播美國文化與價值。
除了少數例外 (例如一九八年美國政府將退還中國的庚子賠款移做中國學生留美費用基金,藉以向中國青年灌輸西方的道德、經濟與政治價值)直到二次大戰前夕為止,美國一般在海外擴展文化的活動,都是由民間團體所推動,聯邦政府很少介入,這與英、法、德、蘇俄等國情形大相逕庭。美國自由傳統
(liberal traditions)
觀念,對於政府掌控新聞、文化事業一直懷有極深的疑慮,美國人認為政府掌控新聞與文化事業,會阻礙思想自由流通,與極權國家政府操弄教育、文化,製造官方文化沒兩樣,不符合美國的民主傳統。









本文於 修改第 9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495455
看不懂的世界
推薦0


jiyuanjie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这个世界太多看不懂的东西,就说影视吧。  

      大陆每天都有国军抗日的电视剧播放,从来没听说过台湾有反映共产党抗日的电影,但总是听见有台湾人指责中共抹煞国军抗日功绩。

      大陆媒体谈起台湾无一不是宝岛,谈及台湾人无一不是同胞,报道台湾负面消息通常都引用台湾媒体报道。而台湾媒体中的大陆,犹如人间地狱。但是大陆通常被指责妖魔化台湾。

     上世纪中国打了几场仗,打得最不气壮的就是抗日战争。但是现在从来看不到抗美援朝、中印、中苏、中越的影视作品。抗日战争的电影倒是层出不穷,每天至少有数千鬼子死在中国的电视机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495332
感觉只是楼主的自卑
推薦0


bluevov13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楼下各位,其实怎样解释也是没用的。

台湾对共产党是根深蒂固的仇共恐共,再加上本身就是战败的一方,

只要稍稍一提起内战的内容,他们心里都会是这个想法,认为别人在跟他们对立~~

其实只是败者的自卑心里罢了

就像在日本对公众讨论原子弹爆炸这个话题,几乎所有人都会不接受,不许提一样。

只要你一提,他就会愤怒。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495104
呵呵您實在言重了
    回應給: blackjack(blackjack) 推薦5


arvin0079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riquelme
尋緣
P1PB0Y
何偉濤
elai

您張口閉口說:“從《集結號》看出共產黨如何如何……”

不好意思,據我所知《集結號》是根據小說《官司》改編的一部電影,編劇是誰忘了,導演是馮小剛。所以這是一部馮小剛執導拍攝的電影,不是共產黨八一製片廠拍攝的政治宣傳電影,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就是說,這只是部商業電影,你大可以查出其所有的投資方來歷,還有參與特效製作的美國人、澳洲人,專門負責製作爆炸效果的韓國團隊等等等等,你會發現這些人都是沒有任何共產黨背景的。

共產黨官方對於整部電影的參與程度只限于:允許其播映。或者剪掉一些認為“不合適”的片段。

所以無論電影的立意怎樣,片中把共軍和國軍描寫得如何,把內戰又如何詮釋,那基本都是導演的想法罷了,馮小剛也不可能上頭一句話,把整部片從頭開始改一遍吧。那您爲什麽可以從《結集號》里看出共產黨如何如何呢?難道您認為是胡錦濤操縱馮小剛拍的嗎?

再重複一次,這是馮小剛的電影,不是共產黨的電影。所以您想從其中看出共產黨對待台灣的政策是絕無可能的。這種思想,我們大陸這邊叫:捕風捉影。

電影就是電影,你扯得實在是夠遠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495016
我看集結號
推薦1


Thorongil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P1PB0Y

小弟看集結號後,沒有對片中的國軍有太大的憎恨,片中本身並沒有明顯的把共軍和國軍正義化或邪惡化....小弟不知道集結號哪段令閣下覺得有把共軍和國軍正義化或邪惡化的感覺,如果有,告訴小弟好讓小弟再看一回.....或是這只是純粹的主觀感覺??

小弟在看集結號時,覺得集結號有很大進步了....意識形態沒有了,完美的主角沒有了,嘔心沒營養的對白也沒有了....集結號中,有國軍出場的說那最初30分鐘,在我看來,閣下不過是一片林子材看到一棵樹,而且被有色眼鏡矇住了不少....當然集結號本身有很多缺憾,但小弟怎樣找都找不到有哪處把國軍邪惡化的地方

如果真的只是閣下純粹的主觀感覺...那麼,閣下這文章大都是廢話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494872
等等,能不能说的再详细一点?
推薦0


我的护球像亨利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你一个“如果...就...”就给共军国军定了性,是不是武断了?
我有点转不过弯来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494720
頁/共6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