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天下縱橫談
市長:YST  副市長: 貓靈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天下縱橫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文化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为什么建国后一批文豪出不了经典
 瀏覽1,430|回應4推薦0

ludahai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去年台湾排演京剧《原野》,上演国家大剧院,这使我们想到的一些争论。我们知道,建国前曹禺写了《雷雨》《原野》,郭沫若写了《屈原》《蔡文姬》,巴金写了《家》《春》《秋》,他们建国后再也没有激动人心的作品了,何谓?有人会眯起中国式精明的小眼睛,咽着口水低声附耳,言论不自由。今天以历史的眼光探讨一下原因。

一个作家在其一生中什么时候产生经典,是不是高产,这恐怕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吧,一般认为年轻时情感丰富,精力旺盛,思维活跃,容易出经典,奥斯汀在她十几岁写的《傲慢与偏见》好于其后期的30岁时的作品。前述作家前半生经历动乱、战火,似乎更容易出精品,后半生养尊处优,恐怕难以出。

另外,每一文艺形式的繁荣似乎和特定的历史阶段相关,中国历史上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昆曲,唐以后的人都在写诗,但永远也达不到唐朝人的高度了,宋诗据说说理性太强,难成为诗。民国时涌现了一批小说家,鲁迅创作了《阿Q正传》《祥林嫂》《狂人日记》《伤逝》《药》等后世难以企及的作品,以及前述作家的作品,还有解放区的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民国由于战乱似乎成全了这些作品,但绝不是因为民国的言论自由适合作家生存。这些文艺形式的繁荣更多是人们对战乱的深思造成的。

对比一下英国的小说发展历程就更清楚了,自16世纪莎翁以后英国的小说逐渐繁荣,伟大的作品层出不穷,但一战二战后,英国还有和工业革命时期的作品相媲美的出现吗?这时英国还是一个所谓“民主”国家,有高度言论自由,为什么就出不了一部伟大小说。因此说建国后言论不自由致使文豪辍笔简直是可笑。

其实建国后有伟大文艺作品,但集中在电影、舞蹈、戏剧上,有人看不上这些文艺,说那些样板戏、芭蕾舞,刀枪都上了舞台,充满杀气,还有说他们都不恋爱,没有人性。这些话不能否定这些文艺作品的伟大,为什么?处在民主时代的台湾朋友也读《游园惊梦》《桃花扇》,你也认为这是经典,且慢这些经典都充斥着皇帝、贵妇、妓女,还有包办婚姻,处处都不合台湾民主规矩啊,为什么白先勇还在大力推广?其实每一种文艺都脱不了时空的限制,超时空的人血馒头肯定就不是经典(超时空的武侠小说看的人很多,你认为是经典吗?)。那么为什么你就因为建国后的那些作品带有政治语言或它自身特有的表述就说那不是经典呢?就不能包容的接受呢?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白毛女》50年后能感动美国人,能登上巴黎著名的舞台,难道这些作品不是经典?

这些作家建国后没有出经典作品,原因很复杂,以上是一些探讨,欢迎提出不同意见。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393540
 回應文章
也不是没有经典
    回應給: 沂河(ludahai) 推薦0


雪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比如我喜欢张承志。中篇小说《北方的河》、《黑骏马》、《西省暗杀考》都是非常不错的作品。长篇小说《心灵史》也还行。不过我自己不太喜欢。

这是一个“体制外”的作家,也是一个考古学家。我自己非常喜欢。1948年生于北京。原籍山东济南市。曾供职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海军创作室、日本爱知大学等处。现为自由职业作家。1967年清华附中毕业到内蒙古乌珠穆沁旗插队当牧师,在那里度过了四年。197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历史语言系,1981年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主要进行北方民族史研究工作。

扎西达娃,我也非常喜欢。四川甘孜州人。《骚动的香巴拉》,中短篇小说集《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西藏隐秘岁月》都非常不错。

以上两个人的作品可能会流传很久。另外一个喜欢的是苏童。不过他的东西没有历史厚重感。也是大多是短篇。

另外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这两个也很受欢迎。

客观说贾平凹和王蒙的部分作品也非常不错。我个人不喜欢而已。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394428
较容易成经典名作的是悲剧
推薦0


冥想深空
等級:1
留言加入好友

 
悲剧容易成经典名作,
如果大时代不够“悲”则少有名作,
如果大时代足够悲但是作家没有写悲剧的自由,也不会有名作。

所以民国时代得天独厚,有乱世而且有写作自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394246
时势造英雄;也可以讲时势出经典吧
推薦0


hothill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时势造英雄;也可以引申:时势出经典吧。 文学家、科学家、经济学家实际上是一样的,有什么样的时势出什么样的作品。在一个政治、思想变革的时代,思考更多,这个时期经典作品多一点应该是自然的。和你说的“文艺都脱不了时空的限制”也差不多!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393721
偏颇
推薦0


cunzai1985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建国后文学上也不是没有经典作品,剧作上,有老舍的《茶馆》,在诗歌方面,食指、北岛、顾城、杨炼、海子的作品,不输于建国前任何作者的白话诗。郭沫若的《蔡文姬》也不是建国前的作品,《蔡》写于1959年前后,据说还是奉命的作品,给曹操翻案的。巴金的家春秋未必算得上多么伟大的作品。
一个国家的文学艺术固然有高峰低谷,但不可否认,建国后文学大师的凋零和政治气候有很大关系,你看看老舍、傅雷这些人的遭遇,再看看郭沫若成了什么样子就知道。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39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