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天下縱橫談
市長:YST  副市長: 貓靈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天下縱橫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文化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德政、敗筆、或兩者皆有?—簡轉繁的高難度與同音字合併
 瀏覽10,748|回應61推薦8

CXZ18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8)

ThanksYST(台灣省)
傌偀仇
貓喵XD
Pan
yichun
乱石
egjc888
YST

作者按:續集與完結篇已出爐:

續集:兩個假設,簡轉繁與同音字合併

https://city.udn.com/3011/3226238

完結篇:從白登的一段話說起--“同音字合併”系列總結與感言

https://city.udn.com/3011/3231216

德政、敗筆、或兩者皆有?—簡轉繁的高難度與同音字合併

在美國現在興起一股“品茶風”,其主要推手是一家茶具和茶葉店叫做TEAVANA,其經營方式和大陸及臺灣的茶店基本類似。顧客可以試嘗和購買來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國,日本,印度乃至非洲茶的各式散裝茶葉。店内並出售各式茶具包括各式各樣的宜興茶壺。店員和顧客多是美國人。高鼻深目的“老外”店員對著顧客滿口茶經,烏龍,碧螺春,龍井的沖泡,宜興茶具的使用說的頭頭是道,倒背如流。尤其見到我這個如假包換的中國“老外”,也像教小學生一樣從頭說起,我只好一邊聼一邊點頭,重新復習一遍什麽叫香片,什麽叫高山茶等等。

此店最近又推出了茶具加茶葉的節日禮盒,擺在店鋪顯眼處,售價不菲而包裝雅致,我趨前一看,兩個設計精美的茶葉罐上印著四個仿宋體大字:

禦園茶藝(EMPEROR'S GARDEN)

看到這四個字,令我啼笑皆非,甚至感覺像是看到一塊令人垂涎的奶油蛋糕上面嵌了一隻死蒼蠅。這想必是某廠商爲了將其商品增加一點文化氣息而使用了傳統字,怎奈傳統字的使用法今天的内地同胞們多不甚了解,乃至把“御園”錯寫成“禦園”。這種洋相出在美國不打緊,反正美國人多數也看不懂。然而同樣的東西恐怕也出口到同在漢字文化圈的港臺,東南亞,以及日韓,乃至為有識之人竊笑,總是一件難爲情的事情。中國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如今日漸恢復,然而這種對祖先文化遺產的無知(當然韓國人在這方面更是徹底的無知,他們妄圖徹底斬斷中華文化的影響,導致多數人連讀一本五十年前出版的書籍都得請學者教授們翻譯)對中國將來重新領導亞洲文化,總是一個憾事。

其實,港臺同胞們,其中當然也包括中國人中的敗類台獨分子,若單就使用繁體字這一方面來説,就像是一群繼承了在内地已失傳了的文化的專家。大陸廠商們若對在商品包裝上使用繁體字有興趣,不妨隨便聘請一位“呆胞”校對。呆胞們雖然比起大陸同胞的老成事故,常常顯得更“天真無邪”,然而他們就像是身懷六脈神劍和淩波微步的書呆子段譽一樣,常常出其不意地大顯身手。大陸同胞們有時的確應該刮目相看。

另外,我還曾在唐人街一家豆製品店見過“豆腐,豆漿,豆幹”這樣同樣令人不是滋味的招牌,委實令人“黯然神傷”。(傳統字應寫作豆干或豆乾)

讀者若仔細體會,當知本篇通篇主旨不在“反對”簡化字,而是提醒内地同胞們,尤其是在此大吹“繁體字老子全會”的某些年輕人們,簡化字轉繁體字並不簡單。原本簡化字轉成繁體字不應該是難事,原本應該是在電腦上按個鍵就好了這樣簡單的事。然而在歷經“同音字合併”的劫難后,如今怎樣正確的使用繁體字卻被變成了一門大學問倘若文字簡化是一項德政,又何必再裏面植入同音字合併這一敗筆?給後代製造麻煩呢?

後記:

本文主旨:“由於同音字不必要的合併,造成簡轉繁的難度高於繁轉簡”

1.  建議習慣使用簡化字的同胞們,與其亂用一知半解的繁體字,不如老老實實用簡化字,畢竟還有數以千萬計的同胞們通曉傳統字的使用法。

2.  亂用繁體字的根源不是内地商家之過,而是簡轉繁不能一字對一字簡單完成。

3.  究本朔源,得出簡轉繁不能一對一簡單完成的根源在於同音字合併過度。

4.  逝者以已、來者可追,同音字合併過度是可以經過微調而解決的問題。

按語一:我也曾舉例如果后和後,斗和鬥既然都能合併,爲什麽在和再,作和做,查和察不乾脆也合併?要不然乾脆洩、瀉、卸、懈、謝、解、泄這七個意義相近的字也可擇一代替,豈不更省事?事實上,同音字和倂是一個半吊子兼虎頭蛇尾的政策,典型的政治干涉文化,而且和當年毛主席和某些學者一度鼓吹的廢除漢字有很大的直接或間接關係。

按語二:不過,話説回來,這種例子也不光局限於繁簡轉換。比如説,拍攝的非常成功的大戲“雍正王朝”裏面,雍正皇帝也說過“山西好啊!清徐的醋,杏花村的汾酒...”這樣的臺詞,而實際上,當年並沒有所謂的“清徐”,而是清源、徐溝兩縣,就像當年沒有武漢市、襄樊市一樣。不過與尚被港臺以及海外幾千萬人通曉而沒有完全成爲過去式的傳統字相比,這種連續劇裏的小瑕疵恐怕只有考據癖們才有興趣爭論吧!



本文於 修改第 1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215675
引用者清單(1)
2009/02/02 10:54 【天與地之間的塵埃】 明明知道同音字過度合併給書寫帶來巨大問題,結論卻是依然贊成使用簡體字。這樣的學者「腰桿」是不直的!
 回應文章 頁/共7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估计我没表达清楚
    回應給: CXZ18(CXZ18) 推薦1


mikale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CXZ18

   我的意思是,部分不合理的合并问题,这是可争议的问题,看个人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可视为不合理,也可视为合理...我对简体字的再次改造没太大的意见..随便怎么样都行..

   就现实而言,若无重大原因,让现行政府再次进行一次汉字教育改造,有难度..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220335
不須墨守成規
    回應給: mikale(mikale) 推薦0


CXZ18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不合理的地方改進就好,國民黨,共產黨都是中國人,管它是誰的政策呢?不須墨守成規。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220307
是有不合理的地方
    回應給: CXZ18(CXZ18) 推薦0


mikale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不合理也是在民国时期,一群知识界精英认可的简化合并方法,你要怪就怪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怎么都这么愚蠢......是乎当年这些知识分子认为很合理..

   只是国民政府后来打败了而已,若不打败,简体字方案,国民政府一定做到底..

   争论这个没有意义,就好像跟古人在争辩一样,跟古人只能对话,倾听他在说什么,无法争辩..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220276
囘應給河洛人以及雪城網友
    回應給: 河洛人(heluoren) 推薦1


CXZ18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乱石

囘應給河洛人

本欄重點是提醒大家“與其亂用繁體字,不如老老實實用簡化字”,“亂用繁體字的原因出在同音字合併”以及“内地商家在往商品上印製繁體字時最好先查查新華字典,或找個知情人校對一下”。另外一個重點就是“簡轉繁的高難度原本是可以避免的,現在改進也不遲”。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對現狀提出批評不是内地人的專利。何況,我也不是臺灣人,就好像市長不是臺灣人一樣。我生於國外,兒時寄居臺灣,長大長住海外,父輩祖輩來自大江南北,妻子來自内地。套一句祖籍浙江,長於北京,曾兩度常住美國,暫居過青島,避亂於四川,最後“偏安海曲”的“臺灣人”梁實秋先生語:所有的中國人都是我的同鄉。由此奉勸不要以狹隘的地域心態討論問題。您的文不對題。“無知無恥無畏”以及“徒增笑耳”原封奉還,請笑納。

順帶囘應給雪城網友:新華字典我案上就擱著一本。無奈愛寫繁體字的内地商家似乎不甚重視。您說的“现象毕竟是少数。同样的礼盒,在大陆也是要挨骂的”我不太相信,至少我看到的這種現象太多太多了。

我同意踏雪沒心情“关于规范使用繁体字的问题,我们确实应该加强”的呼籲。



本文於 修改第 7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220201
好!我特地登入来支持你。
    回應給: 雪城(jiangchurenshi) 推薦0


heluoren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在新华字典里,这几个字确实是合并了。但却也是两个读音。而且还有名词和动词的区分,也就是说这种合并不完全忽视它们的区别。同样的例子不是从汉字出现开始就存在了的吗?如果您翻翻过去的字典就会发现,同音合并不是中共的“发明”。而是老祖宗一直在使用的方法。多音字,一字多义本身就是汉字的特点,从《说文》开始就有本义与引申义。而读音不同的时候,字义也是不同。这实在没有什么可“惊奇的”。我不知道台湾的教育教不教这些,如果教文字史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惊奇”了。大陆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就从甲骨文开始讲解汉字的演变。

××××××

台湾人以为自己写几个繁体字就懂得中国文字了。太无知了。无知无耻无畏。

台湾人拿繁体字当说辞,就是企图占据道德和文化制高点。可惜,台湾人连拼音都没过关,徒增笑耳。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220136
同音簡字在繁體化時,最好保留原字
推薦1


houston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CXZ18

同音簡字在繁體化時,最好保留原字。因為有部分的簡體字其實在臺灣也常常有在用的

家里、里面,大家可以理解。 但,公裏、裏程,就很詭異。
以后、后來,大家可以理解。 但,皇後、後羿,就很詭異。
肉松、放松,大家可以理解。 但,鬆鼠、鬆林,就很詭異。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219922
不知道您看过新华字典没有
    回應給: CXZ18(CXZ18) 推薦0


雪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在新华字典里,这几个字确实是合并了。但却也是两个读音。而且还有名词和动词的区分,也就是说这种合并不完全忽视它们的区别。同样的例子不是从汉字出现开始就存在了的吗?如果您翻翻过去的字典就会发现,同音合并不是中共的“发明”。而是老祖宗一直在使用的方法。多音字,一字多义本身就是汉字的特点,从《说文》开始就有本义与引申义。而读音不同的时候,字义也是不同。这实在没有什么可“惊奇的”。我不知道台湾的教育教不教这些,如果教文字史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惊奇”了。大陆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就从甲骨文开始讲解汉字的演变。

当然用字的规范化不仅繁体字,简体字同样存在,记得人代会上就有规范用字的提案。出现如先生所说的现象毕竟是少数。同样的礼盒,在大陆也是要挨骂的,而且从出现就要被取缔。大陆很多包装也使用繁体字。比如泸州御酒等等。大陆还有篆书的商品包装,老百姓一样认得。不过老百姓自己的用字五花八门多了去了,过去存在的许多不规范的用字和另类简体字还在使用,有时候繁简并用,地方用语以及地方特有字也在使用,比如我在很多地方都看见把“豆腐”写成“豆付”,我在云南看见有一家豆腐坊的墙壁上居然用白石灰写着“斗付”“斗皮”,我还特意问了一下,那家人很朴实,说这是因为他们家的豆腐都是“卤水点的”所以特意写成“斗付”,形象嘛。不过正式的商品包装就很少出现先生说的情况,因为会成为笑话,海外没有人笑吗?恐怕还是海外的“文字”教育没有大陆这么系统的缘故。

一种文字改革必须要面对绝大多数人的用字习惯。说的难听一点,繁体字只是“士大夫”阶层的用字,明清到民国各地方普通的老百姓的用字主要还是用简化(异体字)。我说过了,中共是老百姓中起家的,照顾绝大多数老百姓的用字习惯是很正常的。现在的网络用语和用字由于也有了一种普遍性,大陆也开始收录这些用字习惯,并尝试收入字典和词典。到时候,台湾不是更加“一片哗然”?那么我们是基于实事求是的原则,正视现实,还是“墨守成规”?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219684
半透明的墻
    回應給: 雪城(jiangchurenshi) 推薦0


CXZ18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但都是一个简化现象,又何必争论谁对谁错?台湾能简,那么大陆的简就不对了吗?”

斗與鬥,都是簡化。一個是簡化帶同音字合併,一個是單純簡化,沒有還原上的困難。對錯與否,在於大家對用音字合併的看法,恐怕見仁見智。

不過,當後代不再知道沖和衝,禦和御的差別時,一道半透明的墻矗立在我們面前,把我們和從漢朝一直到1960年代這段漢字非常穩定的中國文字史隔開了。透過這堵半透明的墻,雖然我們還能隱約看見墻後頭的景色,但這景色卻已模糊不清。如果漢字這個寶庫像一台高解析度的HDTV,那麽,如今回望漢朝到民國這段時間的文字與文學,就像是在看VCD了。雖然我家中的書大部分是簡化字版本的,然而我多麽希望在讀文言文這種以單字為單位的文體時,用不着費勁去猜,是后還是後,是發還是髮,是餘還是余。

如果同音字和倂是漢字簡化的必要元素,那麽大家可能也無話可説。然而如果漢字簡化完全不用淌同音字和倂這灘渾水,那麽我就必須提出質疑了。其實,有論點說,同音字和倂是直接或間接受漢字拼音化思想的影響,那麽如今拼音化早已被掃入歷史灰燼,今天的教育部門大可對這一部分進行微調,去蕪存菁,以使這套簡化字更爲完善,屆時再將簡化字推廣到台港澳日韓越,我想一套“可還原”的簡化字系統,更容易被漢字文化圈的全體社會大衆接受。至少,繁簡轉換成爲按一個鍵就能解決的事,大家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註解:

在傳統字裏,沖和衝、禦和御有些方面是相反的:

沖:抽象的,往上的,例如怒髮沖冠;淡泊恬靜的,例如謙沖。

衝:具體的,橫向的,例如衝鋒陷陣,橫衝直撞;交通要道,例如要衝。

禦:被動的,防守的,例如防禦。

御:主動的,皇權的,例如御宇。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219605
同意。
    回應給: CXZ18(CXZ18) 推薦0


雪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但都是一个简化现象,又何必争论谁对谁错?台湾能简,那么大陆的简就不对了吗?不是这样的。大陆并没有强行废除“繁体字”,只是在最近的三四十年推行简化字,现在也是“推行”而并没有说“取代”,大陆的文字改革除了汉字以外,还对众多的少数民族的文字进行了规范化,并也在“推行”。可是“书同文”是必须的,必须规范起来,必须有一个全国通用的文字。文字也有一个“普适”“简便”“易用”“规范”,大陆的简化正好是大大减少了“沉”“沈”两个字混用的情况,使常用字大大减少,简化字的推行实际上节约了巨大的社会成本。特别是教育和出版。回到斗和鬥,它们是可以用读音区分的,并不是完全的“替代”。

计算机的出现使汉字面临着继续简化和能够容忍汉字字库两种现象。随着中国的崛起和科技的发展,应该能看到“汉字字库”的先进性。至少比英语的字库要少吧。



本文於 修改第 5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218482
關於鬥字
    回應給: 雪城(jiangchurenshi) 推薦0


CXZ18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雪城還少說了一個“闘”

鬬闘閗鬥斗這五個選擇裏面,斗的筆畫最少,缺點是造成了同音字合併的困擾。當我們讀到“徘徊于斗牛之間”這句詩時,雖然還是能理解,但是就如同YST市長所說的,腦子一瞬間的遲疑以致理解速度減慢還是有可能的。

而鬥字筆畫也不多,卻避免了造成同音字合併,臺灣的教育部門在最後制定以何字為標準來教育小學生時,同樣的是經過理性辯證的。

另外,在臺灣方面也有例如台、臺,才、纔,沈、沉這些字某些情況下的可以混用,但是不帶表一個字完全取代了另一字,例如台端,臺甫,沈從文不能寫作沉從文,江山代有才人出不能寫成江山代有纔人出一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218444
頁/共7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