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天下縱橫談
市長:YST  副市長: 貓靈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天下縱橫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文化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德政、敗筆、或兩者皆有?—簡轉繁的高難度與同音字合併
 瀏覽10,749|回應61推薦8

CXZ18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8)

ThanksYST(台灣省)
傌偀仇
貓喵XD
Pan
yichun
乱石
egjc888
YST

作者按:續集與完結篇已出爐:

續集:兩個假設,簡轉繁與同音字合併

https://city.udn.com/3011/3226238

完結篇:從白登的一段話說起--“同音字合併”系列總結與感言

https://city.udn.com/3011/3231216

德政、敗筆、或兩者皆有?—簡轉繁的高難度與同音字合併

在美國現在興起一股“品茶風”,其主要推手是一家茶具和茶葉店叫做TEAVANA,其經營方式和大陸及臺灣的茶店基本類似。顧客可以試嘗和購買來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國,日本,印度乃至非洲茶的各式散裝茶葉。店内並出售各式茶具包括各式各樣的宜興茶壺。店員和顧客多是美國人。高鼻深目的“老外”店員對著顧客滿口茶經,烏龍,碧螺春,龍井的沖泡,宜興茶具的使用說的頭頭是道,倒背如流。尤其見到我這個如假包換的中國“老外”,也像教小學生一樣從頭說起,我只好一邊聼一邊點頭,重新復習一遍什麽叫香片,什麽叫高山茶等等。

此店最近又推出了茶具加茶葉的節日禮盒,擺在店鋪顯眼處,售價不菲而包裝雅致,我趨前一看,兩個設計精美的茶葉罐上印著四個仿宋體大字:

禦園茶藝(EMPEROR'S GARDEN)

看到這四個字,令我啼笑皆非,甚至感覺像是看到一塊令人垂涎的奶油蛋糕上面嵌了一隻死蒼蠅。這想必是某廠商爲了將其商品增加一點文化氣息而使用了傳統字,怎奈傳統字的使用法今天的内地同胞們多不甚了解,乃至把“御園”錯寫成“禦園”。這種洋相出在美國不打緊,反正美國人多數也看不懂。然而同樣的東西恐怕也出口到同在漢字文化圈的港臺,東南亞,以及日韓,乃至為有識之人竊笑,總是一件難爲情的事情。中國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如今日漸恢復,然而這種對祖先文化遺產的無知(當然韓國人在這方面更是徹底的無知,他們妄圖徹底斬斷中華文化的影響,導致多數人連讀一本五十年前出版的書籍都得請學者教授們翻譯)對中國將來重新領導亞洲文化,總是一個憾事。

其實,港臺同胞們,其中當然也包括中國人中的敗類台獨分子,若單就使用繁體字這一方面來説,就像是一群繼承了在内地已失傳了的文化的專家。大陸廠商們若對在商品包裝上使用繁體字有興趣,不妨隨便聘請一位“呆胞”校對。呆胞們雖然比起大陸同胞的老成事故,常常顯得更“天真無邪”,然而他們就像是身懷六脈神劍和淩波微步的書呆子段譽一樣,常常出其不意地大顯身手。大陸同胞們有時的確應該刮目相看。

另外,我還曾在唐人街一家豆製品店見過“豆腐,豆漿,豆幹”這樣同樣令人不是滋味的招牌,委實令人“黯然神傷”。(傳統字應寫作豆干或豆乾)

讀者若仔細體會,當知本篇通篇主旨不在“反對”簡化字,而是提醒内地同胞們,尤其是在此大吹“繁體字老子全會”的某些年輕人們,簡化字轉繁體字並不簡單。原本簡化字轉成繁體字不應該是難事,原本應該是在電腦上按個鍵就好了這樣簡單的事。然而在歷經“同音字合併”的劫難后,如今怎樣正確的使用繁體字卻被變成了一門大學問倘若文字簡化是一項德政,又何必再裏面植入同音字合併這一敗筆?給後代製造麻煩呢?

後記:

本文主旨:“由於同音字不必要的合併,造成簡轉繁的難度高於繁轉簡”

1.  建議習慣使用簡化字的同胞們,與其亂用一知半解的繁體字,不如老老實實用簡化字,畢竟還有數以千萬計的同胞們通曉傳統字的使用法。

2.  亂用繁體字的根源不是内地商家之過,而是簡轉繁不能一字對一字簡單完成。

3.  究本朔源,得出簡轉繁不能一對一簡單完成的根源在於同音字合併過度。

4.  逝者以已、來者可追,同音字合併過度是可以經過微調而解決的問題。

按語一:我也曾舉例如果后和後,斗和鬥既然都能合併,爲什麽在和再,作和做,查和察不乾脆也合併?要不然乾脆洩、瀉、卸、懈、謝、解、泄這七個意義相近的字也可擇一代替,豈不更省事?事實上,同音字和倂是一個半吊子兼虎頭蛇尾的政策,典型的政治干涉文化,而且和當年毛主席和某些學者一度鼓吹的廢除漢字有很大的直接或間接關係。

按語二:不過,話説回來,這種例子也不光局限於繁簡轉換。比如説,拍攝的非常成功的大戲“雍正王朝”裏面,雍正皇帝也說過“山西好啊!清徐的醋,杏花村的汾酒...”這樣的臺詞,而實際上,當年並沒有所謂的“清徐”,而是清源、徐溝兩縣,就像當年沒有武漢市、襄樊市一樣。不過與尚被港臺以及海外幾千萬人通曉而沒有完全成爲過去式的傳統字相比,這種連續劇裏的小瑕疵恐怕只有考據癖們才有興趣爭論吧!



本文於 修改第 1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215675
引用者清單(1)
2009/02/02 10:54 【天與地之間的塵埃】 明明知道同音字過度合併給書寫帶來巨大問題,結論卻是依然贊成使用簡體字。這樣的學者「腰桿」是不直的!
 回應文章 頁/共7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严重同意
    回應給: 樂透彩秘笈(ABIAN748DPP2) 推薦0


苍穹之下
等級:1
留言加入好友

 

拿数学和文字来做对比,本身就大错特错。

看来学理科的人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的说法还真不假,可是就算是数学,里面的集合一一对应也只是其中最特殊的一个例子而已。理科不管物理化学不过用个模型来模拟现实而已,远远都是最特殊的情况,对于语言和文字这类本身就有争议的东西,还想一是一,二十二,一一对应,简直是异想天开。

语言这东西,最难统一来着,你还真得佩服TG,居然让普通话(北京话)大致推广了全国。要知道即使是现在,各地方言还是非常兴盛,差异巨大,一个城市不同乡镇之间发音,腔调就差别相当明显,更何况全国,南方市井小巷日常更是只说方言。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218405
同音字合并的问题
    回應給: 踏雪沒心情(ll2316) 推薦0


雪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我个人没有觉得同音字合并带来了多大的问题。可能是我已经习惯了“通假字”的原因吧。

但是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的“同音”字就合并。如果那样,汉字也没有几个的。汉字中还有多音字,而每个声调的不同,其字义也是不同的。这就比方说的“斗”字。而斗在康熙字典中还有“ 科斗”,也就是现在的“蝌蚪”,还有“肿庾切”的读音。问什么会把“鬥”写成“斗”,因为“斗争”的“斗”还有个字写作“鬭”,这个字才是真正的“斗争”的意思。而“鬭”在《康熙字典》中有一个简体字写成“鬦”,另还有“闘”。实际上在民国时期写标语的时候就已经简写成了“斗”和“鬥”,因为老百姓看得懂啦。中共是从农村起家的,这些简化的经验是实际生活中得出来的,能够适应农村的扫盲,讲的是实用。那么是不是要把“鬭”“鬥”和“斗”再重新区分开呢?你们认为有必要吗?

所以把斗和鬥合并并不是全无道理和没有先例,没有依据的。

要知道同音字的合并不是随便合并的。是通过论证了的。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218377
“別亂用繁體字”
    回應給: CXZ18(CXZ18) 推薦0


苍穹之下
等級:1
留言加入好友

 

如果本文出发点是这个的话,那自然是应该予以弘扬弘扬,但如果又涉及到简体繁体问题上,我就觉得没必要了,我想前面的网友估计是对那些打着羊皮卖狗肉的XX人士极其反感了,有点草木皆兵。

简转繁,繁转简,自然是不容易,问题是至少在大陆范围内2者转换不过是偶尔使用而已。非学术类的繁简转化更是没有必要,学术类的,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迟早也要化繁为简。

繁体字固然高雅,偶尔附庸风雅一下倒是可以,长期使用繁体字简直要了偶命,在电脑上看繁体,烦(小字体更不用说了),更不用说书写了。尤其大众化的东西更应该以实用为准则,这点上简体字优势就太明显了,当初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曾经汉字也确实无这方面的困恼,不过进入新世纪,我感觉简体字应用必将更广泛,尤其当中国文化重回桂冠后,简体字必要性更加重要。

至于附庸风雅,又何止限于繁体字滥用,英文照样也滥用。你说小学生实用的文具(铅笔,橡皮,修正液)明明内销,明明面向小学生,却居然汉字比英文字母更少,商家崇洋媚外,画蛇添足,附庸风雅之风何其盛。最简单的办法,还是得依靠经济方面,正如楼主这样,面对这样的附庸风雅的商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买他们的产品,销路受到影响,他们迟早会反思的。令一方面,还是显得国人不够自信,总认为made in china就不好(明明其他国家的照样也是made in china),总认为上面的外文字母多写几个,产品就显得高档,总认为把简体换成繁体,就高雅了,就提高档次了,诸如此类,数不胜数。不用说繁体字滥用,外文滥用,甚至简体字照样也有滥用的,例子太多,一时也记不得。

突然想起一个词“主角”,尤其以港台艺人误念为最,清一色年成zhu jiao(猪脚),听了就火大,国内科班出生的艺人,而且还是当红艺人,居然也相当一部分人念错,就这个历来语文中不断考试,不断强调的字念错,我还能说什么呢?更不用说成语滥用了“粉墨登场”明明是贬义词,各大电视台居然常常老喜欢挂在嘴边(只要是出现在 电视台中的成语,十有八九基本上是滥用)。简直是误导小孩子(偏偏小孩子又爱看这些垃圾剧,简直是残害祖国花朵)比起这些错误,简繁转化错误又算得了什么?至于那个什么“下面”根本就是故意调侃,恶搞,现实生活中那个SB会这么说的???

用好简体字已经是大大的贡献了!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218336
也说同音字合并
推薦1


踏雪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CXZ18

您说的“同音字”合并的问题,看了台湾诸多网友的文章,我们才知道“同音字”合并造成的困扰。使用繁体字的网友希望对简体字的某些缺陷进行再完善的用意是好的。但问题在于这种困扰只产生于长期使用繁体的网友,大陆学生从小就接受简体字教育,对繁体字只是能认的多,书写的化大部分都不会。所以关于“下面”歧义等等困扰,大陆网友就没有,因为没有困扰,也就没有改变的意愿。所以要指望大陆从内部开始纠正,暂时是不可能的。希望两岸加快融合,到时台湾的网友的意见能成为大陆必须加以注意时候才有可能。

关于规范使用繁体字的问题,我们确实应该加强。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218270
“別亂用繁體字”和“同音字和倂才是問題核心”
    回應給: YST(YST2000) 推薦3


CXZ18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YST
傷過留痕
ThanksYST(台灣省)

終於拜讀了市長的文章“YST 個人對簡體字的看法”,市長對繁簡爭論的看法立論中肯。我雖不是學理工科出身,也承認討論這種問題的確有些“吃飽了撐的”的嫌疑。對市長文中的第一和第二部分,我也承認這樣講是很有説服力的。那麽爲什麽還要討論呢?我個人的感覺是,中國今天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救亡圖存”的中國了。我總認爲,歷史演化常常是以螺旋形前進。而這個螺旋是不是到了該開始轉彎的時候了呢?

我不反對文字簡化。誰不願意寫字少寫幾筆呢?要論美觀,大小篆富有的曲綫美不是更美觀嗎?誰又受得了每天上班用篆書辦差呢?然而,就如同市長第三點所說,大部分對簡化字的遺憾並非這個政策本身,而是其施行過程的草率,才是批評者真正想要討論的部分。對我來說,這其中的敗筆主要在於“同音字和倂”,而市長“唯一的遺憾”看來也是這一部分。市長當時的原文是這樣的(註:若市長認爲我引用過多,我願意立即刪除。)

從科學的觀點來看,大陸的簡體字有點簡過了頭。如果你學過現代數學,兩個集合如果結構相同又能相互一一對應(one-to-one correspondence),便被看成是相等的兩個集合。數學家稱這兩個集合叫「同等」(註:這是YST的翻譯,英文叫做isomorphic),因為它們唯一的不同只是符號而已。如果大陸的簡體字只有「簡」,沒有「省」,那麼他們工作的成果和原來的中文是「同等的」(isomorphic),那就只有好處,不會有任何後遺症。「簡體文章」和「繁體文章」之間的翻譯也很容易電腦自動化。

科學家對「精準性」是非常敏感的。大陸從事文字簡化的工作者肯定沒有科學家參與,才會出現這種基本的錯誤。中國文字可以「簡」,但是絕對不可以「省」。簡化某些字給我們帶來書寫和辨認的方便,但是消滅某些字,文字便失去精準性,失去「文以載道」的基本目的了。這是YST對大陸文字簡化的工作成果最大的、也可以說唯一的遺憾。

我剛到美國之時,也曾迷過簡化字,甚至書寫一度全部改用簡化字。因此我對簡化字基本上決不是“恨之入骨”那一種類型的態度。然而隨著熱潮的退去,我感覺到繁簡字無法一對一的雙向轉換的確不能不説是一大遺憾。市長說的“漢字可以“簡”,但是絕對不可以省,這就是我的態度。我擧雙手大聲贊成。

另外,很遺憾的是,我開此欄的用意原本是兩個,一是提醒内地同胞們:簡轉繁大不易,與其用錯字連篇的傳統字,倒不如踏踏實實的用簡化字。倘若該茶店賣的是“御园”禮盒而不是莫名其妙的“禦園”,我當時肯定多買兩盒贈送師友,也不會因此有感而發了。二是指出,對傳統字感興趣的社會大衆和商家應該鼓勵,畢竟這是我們自己的文化,然而“同音字合併”的敗筆就像是一顆老鼠屎放在了文字改革這鍋粥裏,讓有意使用傳統字的大衆們平白冤枉寫錯字,也讓本有興趣嘗一嘗這鍋新粥的幾千萬傳統字使用者望而生畏。這又是何苦呢?

可惜的是,有的網友們依然繞著“是否要全面恢復繁體字”這個和本欄毫無關聯的題目打轉,而對正面回應“別亂用繁體字”和“同音字和倂才是問題核心”卻不置一詞。這就有些令我失望了。更有網友提出“木已成舟”,“生米已經煮成熟飯”這種論點,就更令我愕然。難道今天的國人對改革發展最基本的“去蕪存菁”的道理都沒有興趣了嗎?如果真是這樣,文化部和教育部還不如取消算了。至於有的網友拿甲骨文與今天依然健在的傳統字相提並論,我必須指出,甲骨文是中文尚未成熟的幼苗,而楷書是從漢朝到今天一直極度穩定的成熟文字,和中國的大一統思想一樣歷久不衰,如何能相提並論?如果說檢討五十年前的文字改革就是“復古派”,那麽更應該多多和港澳臺胞交流討教(這與反對台獨和獨台無涉),畢竟能和“古人”與“活化石”對話的機會是很珍貴的,不是嗎?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218084
确实是这样。
    回應給: mikale(mikale) 推薦0


雪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楼主就认为简化是“毛要消灭”汉字。但事实上不是这样。毛本身对传统文化的造诣大家看得到。而且消灭汉字也不符合“古为今用”的原则。汉字的简化,拼音化从民国就开始了。我看了市长的文章,但是这套汉字简化方案是非常保守的。楼主说“半吊子”,我看和其他的汉字简化方案相比,这套简化方案几乎是“保守”派的,因为他没有抛弃原来的汉字基础。繁体字实际上是官方用字,各地区已经形成了各自的简化字和用字习惯。加上方言,口语,异体字,多的没有办法去梳理。现在的这套简化方案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参考了其他地区用字习惯而形成的。是是基于汉字的简化。而没有进行“罗马化”“日文化”“韩文化”的改造。

这样的文字改革实际上照顾了各地方的用字习惯,但给予的统一和规范化。所谓“书同文”。

现在的台湾人很显然对民国初期各地方出现的简化字,和用字混乱的情况选择性失明。由于去台湾的人都是用“官话”,他们以为全中国是用汉字的地方都是使用的“正体字”。他们没有想一下,既然有正体字,那么也就有异体字,而且各地方的异体字都不同,如果还有疑问,你们可以去查《康熙字典》。而到了民国初期就更加混乱了。

我们可以看看现在的简体字,它的简化依据脱离的实际、脱离的汉字文化没有?大部分的字我们都在《康熙字典》上面找得到,而且有简化依据。至于说为什么“同音合并不彻底”是因为楼主提出的那些同音字没有“合并的先例和习惯”。任何改革不能忽视“实用”的原则,不能闭门造车。每一个字的简化都要经过专家们的审核,而审核的依据就是有没有人用,实用不实用,符不符合人们的书写习惯(以行书为标准)。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217601
一篇老文章
推薦2


YST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CXZ18
ThanksYST(台灣省)

An old article of mine contains some information that you may be interested:

YST 個人對簡體字的看法」(2005/11/08)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台湾人基本都认为是简体字是偶然..
    回應給: CXZ18(CXZ18) 推薦0


mikale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台湾人基本有一个假设,认为简体字是偶然,是中共造出来的..台湾之所以能留下繁体字,最重要的是蒋介石当年要为了跟中共区分开来..若老蒋当年没打败,肯定一样进行简体字的改造..

因为简体字改造的尝试从五四以来就开始了(简体字改造的初衷就是为了强国),就是从民国开始的..消灭汉字没成功,但是让拼音罗马化和字体的简化,的确是成功了..那个时候认为汉字太难学了,跟国民素质联系起来,对于强国强种所违背,所以借用鲁迅先生的意思,一切妨碍中国现代化的,都要践踏他们,继续往现代化走..

不合理的一定是不会成功的,成功的肯定是具备合理性的,例证是:第二套简体字方案就彻底失败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217412
任何的進化或改革,都是以螺旋形發展的
    回應給: 踏雪沒心情(ll2316) 推薦1


CXZ18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愛台也愛中

問題是不會用傳統字的商人,附庸風雅,誤以爲只要找那個筆畫較多的字就必然就是“繁體字”,畫虎不成反類犬,弄巧成拙,就算請不起雪城網友這樣的文字專家,哪怕是街上隨便拉一個台港澳同胞,或者查一查新華字典都可以避免。内地同胞們在對傳統字感到興趣的同時,一方面又把簡轉繁看得太簡單,以至連找個知情人校對都沒有。我的意見倒是與前幾天開欄希望大家寫“正體字”的蜀國拓拓先生相反:拜托慣用簡化字的同胞們,與其用電腦程序把文章由簡轉繁,轉的不知所云,不如就簡化字,反而不易出錯。

至於文字改革“不可逆轉”的論點,我不能苟同。任何的進化或改革,都是以螺旋形發展的。當年改的好的部分就留下來,改的不好的部分繼續研究完善,譬如“同音字和倂”這種有問題的部分就可以繼續討論。何必一竿子否定呢?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217242
争论已没有意义
推薦0


踏雪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关于繁简的争论已没有任何意义,不管简化是德政或是败笔,都已不可逆转。几十年都过去了,是与非,功与过,都不会让历史回头。让港澳台的同胞用简体不可能,同样让大陆、新加坡、马来西亚用繁体,也几乎不可能。所以,互不干涉最好。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216453
頁/共7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