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天下縱橫談
市長:YST  副市長: 貓靈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天下縱橫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經濟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台灣經濟的困局與未來末篇(下)--失敗的民主
 瀏覽9,817|回應22推薦15

voyager_ho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5)

sunism
尿布小孩
zZ
elai
角落裡的微光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
乱石
eastandwest
YST
egjc888

more...

1949年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首次有機會在臺灣推動屬於自己的工業化,日本總督為國民黨完成很多基礎工作,剩下的工作是解放佃農。二二八的鎮壓和土地改革使國民黨成為臺灣的本土統治集團的世仇。經歷“血與火”的國民黨迫於世界形勢需要工業化振作自己,但起點比明治維新的日本更低,還得應付龐大軍事開支和難民問題,靠著大陸帶來的少量黃金,國民黨暫時穩住軍心。

萬事起頭難,蔣介石發布義務教育的法令,用公職安排部分來臺的難民;發布軍令,用鳳山整訓解決國軍的山頭派系;發布戒嚴令,用軍法維持社會秩序。“糖與米”成為臺灣的工業化火車頭,用農工業剪刀差和肥料交換的方式把農業所得引導到紡織工業(英國最早的工業),同時提高關稅,保護市場,扶持臺灣的本土企業,義務教育則為臺灣未來的產業發展做好基礎。1960年臺灣的百姓生活已有改善,但是臺灣的整體經濟面貌還是遠落後於發達國家。“黨員們”在蔣介石的領導下,遵循專業官僚的指揮,繼續為“反攻大陸”的大業而努力,黨國資本主義讓人看到初步成效。

1960年歐美國家出現第一波勞力密集的產業外移趨勢。臺灣的技術官僚尹仲容和嚴家淦認為這是一個機會,1966年在高雄成立加工出口區,可以看作是大陸今天遍地“經濟技術開發區”的1.0版本。為表示對經濟建設的支持和授權,蔣介石讓嚴家淦出任副總統和行政院長。加工讓臺灣變成美日兩國的配角(刷盤子),但也讓臺灣第一次有能力累積外匯,而不再是殖民地時代供養日本的經濟奴隸。電器、紡織、塑膠等輕工業開始發展,許多臺灣家庭的“客廳即工廠”,用小作坊的形式參與加工出口。此景如同今日的珠三角、浙江和福建的部分地區。

1973年的世界石油危機使發達國家陷入經濟不景氣,加上退出聯合國,種種原因使臺灣經濟陷入危機,迫使臺灣進行第一次產業升級。這個產業升級的核心是重化工業和造船,外加高速公路及鐵路電氣化。與共產國家強行上馬重化工業不同的是,臺灣選擇農業-輕工業-重化工業三部曲這條道路。沒有饑荒的原因是臺灣的“糖與米”,而且處于英美刺刀保護之下,這是臺灣可以用三部曲展開工業化的最根本原因,也是臺灣經驗的核心內容。

1979年臺灣政府把機械、電子、電機、運輸工具列為“策略性工業”。在黨國資本主義模式下,臺灣快速發展。不可小看制定這些目標的國民黨“外省黨員們”,他們確實掌握工業化背後的核心秘密,昔日的顛沛流離和戰火歷練讓他們全力以赴。1980年,臺灣創立新竹科學園區,也是今日大陸高新技術開發區的1.0版,使臺灣首次能躋身世界IT革命浪潮,即使它最後成為一個技術密集的加工出口區,但這個對1950年的農業臺灣來說,已是非常光彩的成績。它是今日臺灣經濟成長的最大動力,也是維持今日臺灣中產階級的最重要支柱。

黨國資本主義是如何具體發展這些產業的?資本從哪里來?

國民黨首先成立中央財政委員會(財委會),下轄中央投資和光華投資。這兩個單位是黨營事業的財政發動機,臺灣最早的新興電子就是100%財委會持股,於1970年創立。這很容易理解,因為IT革命是全新的概念,臺灣沒人有能力大膽冒進,只能由國民黨出資1.8億臺幣。國民黨的冒險下注是正確的,1980年聯華電子成立,總資本26.25億臺幣:交通銀行7.2%、臺灣經濟部6.5%、光華投資4.9%、私人投資合計2%,技術人員來自臺灣經濟部所屬的工業技術研究院。這次多了私人參與,但如果沒有初始的冒險下注,能吸引私人資本嗎?臺灣、中國大陸、日本這些後進經濟體如果沒有這種官方主導的參與行為,只能永遠落後。

工業生產需要的配套產業,工業氣體、鋼鐵、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紡織工業研究中心、電機製造等不勝枚舉。工業化程度的提高,技術的含量也隨之增大,這還需要教育部門編輯合適的教材以便有系統的培養人才,需要整個政府的橫向合作和縱向分工,更需要制定適當的經濟政策以便保護國內市場。中國大陸的人民教育出版社與臺灣的國立編譯館都肩負著這個任務。國民黨成為臺灣的經團聯,共產黨則成為大陸的經團聯。中國共產黨獨立面對美蘇冷戰的軍事對峙與外交的風雲莫測,需要直接上馬自己的重化工業以支援自己的軍事武裝,這是無奈之下的選擇。我們可以看到海峽兩岸除了工業化順序不同,一個大中國,一個小省份,工業化精神則幾無二致。

投資不見得成功,失敗所在多有,國民黨的投資有失敗的,但是貪汙卻很罕見。蔣介石很清楚吏治是如何讓他失去“大好河山”,靠著威權獨裁和軍法治罪,國民黨總體上能讓臺灣的工業化平穩過渡,從1950到1988年,國民黨的兩位蔣總統用38年努力使臺灣全體人民享受工業化帶來的好處,不再“男為奴、女為娼”,被當作“殖民補充”的日本“皇民”,臺灣經濟在黨國資本主義的模式下甚至開始進軍原本只屬於發達國家的高附加價值產業:汽車。1986年,臺灣的裕隆汽車成功製造出飛羚101型汽車,如同今天中國大陸的吉利,底盤和引擎都是引進的,但其它都是臺灣自產的,改進版的102型汽車甚至有出口荷蘭的記錄。最後因為缺乏商業策略和成本因素黯然敗退。

為什麼裕隆汽車失敗了?1985年臺灣政府實施《六年汽車工業發展方案》,內容包括降低關稅和國產率等,裕隆失去能了成長茁壯的機會。政府的錯誤隨時能改正,可是更大的阻力來自日本。日本經團聯的成員包含日本汽車製造商,為了維護日本產業的世界利益,日本廠商團結一致的對抗裕隆。今天的裕隆汽車只是一家汽車經銷服務站。它只能靠更靈活的手段把自身資本進行國際化運用,美其名為海外擴張,實際上跟投資銀行沒兩樣,賺錢只剩下金融賭博。與此同時,它的員工必須面對生活中更多不確定的因素,包括失業。

豐田汽車能登上世界第一的寶座,靠得不只是自己的技術研發,還包括國家級別的商業打擊,日本在臺灣實現了“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豐田車”。我們可以看到成也經團聯,敗也經團聯,裕隆當時如果能得到國民黨的密集支援,今天會是不同的光景。瑞典的Volvo汽車在1927年生產自己的第一輛車時,還沒有現今如此高效率的物流系統和生產能力,他們有時間可以在幾乎空白的國內外市場自由發展。瑞典人口不到1000萬,但他們擁有兩家世界級汽車製造商:Volvo和Saab,原因是發展時間充裕。

我們再一次看到工業化後進國家為了推展自己的工業化,在整個過程中需要巨大的投入與努力,才能擁有自己的空間。但只要道路選擇正確,加上耐心等待,一定會豐收。臺灣裕隆、日本豐田、瑞典Volvo為我們提供汽車發展不同的教訓。

在航空工業,蔣經國領導下的國民黨製造出屬於自己的教練機:AT-3。就如同日本的“大島型”高爐一樣,雖然發動機是美制的,但它為臺灣的航空人才培育實現零的突破,並且為後來的IDF作出巨大貢獻。

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去世,轉變臺灣歷史方向的重要人物李登輝就任總統。這個外號“岩里政男”的男人曾是日軍的高射炮部隊軍官。他上臺時,國民黨這個經團聯工業體系依然運作正常,但還是由外省人主導,李登輝迫切需要集中權力到他手裏,來穩定內心的不安全感,民主化是最好的道路,因為占人口過半的福佬人一定會掩護他擺脫這個被動局面。

政治運動需要金錢,兼職工是靠不住的,李登輝需要自己的全職人馬來對抗所謂的“外來政權”,但此時的他卻是這個“外來政權”的領袖。在李登輝的授意下,國民黨內部成立“集思會”。金錢的掌櫃則是劉泰英,身為黨主席的李登輝讓他掌控國民黨的金庫,開始用各種管道扶持外部的民進黨,臺灣的民主肥皂劇開始上演了,年復一年越來越高潮,等到1996年的臺灣總統直選,解放軍甚至以發射導彈的方式參與這場盛會,美軍的航空母艦也參演,一時之間舉世矚目。能走到總統直選這一步,李登輝可謂散盡國民黨家財,股票能賣的賣,能民營化的就民營化,“國庫通黨庫”的戰略格局,讓他在民主化過渡階段裏的所作所為,跟大開綠燈沒什麼兩樣。美軍的航空母艦不是免費的,臺美之間的各種政治遊說都需要金錢打理,再加上各種政治選舉的競選開支,這一切最終都轉嫁給國民黨這個臺灣的經團聯頭上。

為了發展“盟友”,李登輝想起日本。“臺日合作”需要一些更特殊的良好氣氛。要營造這樣的氣氛,李登輝需要改變1950年來臺灣人對日本的歷史觀。於是“日據時代”成為“日治時代”;“臺灣光復”變成“日本終戰”,一切都不新奇,花樣還能更多。臺灣的福佬精英對日本的五體投地,還有種種讓大陸人無法理解的行為,包括參拜靖國神社,除了要掩蓋他們曾身為漢奸的史實,另外一個理由是徹底壟斷臺灣的“經團聯”,把臺灣的經濟成果搜刮到自己口袋裡。由於1950年的國民黨需要穩定的秩序以推動工業化,這是一筆至今沒有清算的帳。1970年代歐洲學生運動的一個重點,是反思自己父母那一輩人在二戰時期屈服於納粹淫威,因此轉變為叛逆的世代。在國民黨的戒嚴統治下,學生運動只能以保釣(釣魚臺)運動的狹窄範圍出現。保釣是愛國的,但1990年3月發生的臺灣野百合學生運動,卻只是一場政治秀而已,這些所謂“學運世代”有相當數量的人成為李登輝的外圍盟友,為肢解國民黨而全心全力。

跟清朝面對列強侵略一樣,國民黨這個經濟發動機在一波又一波的五鬼搬運下,逐漸無法承擔推動臺灣工業化的使命與責任,工業化需要的集團式橫向合作和縱向分工變得越來越不可能。雖然臺灣的晶圓代工和相關電子業發展的越來越好,但經濟瓶頸開始出現。首先是利潤率降低到只有15%以下,而歐美日高科技產業的利潤率卻有40%,這還是臺灣政府以租稅優惠和優先銀行貸款作為變相補貼手段才實現的成績;國防采購預算的88%專門用來購買美制武器,臺灣的國軍將領甚至變相成為美國的說客,認為美國貨可靠性能好,能滿足軍事的高標準要求。這些國防開支在臺灣追求民主化的過程中,因為兩岸關系日益劍拔弩張而變得越來越必要,只因為要應付來自中國的威脅與挑戰。為了保持臺灣軍事上的戰術攻勢,即使排擠教育和社會救助預算也要打落牙齒或血吞。世界先進武器“沒有我不敢買,只有你不敢賣”。在“愛臺灣”政治賽局中,國軍恨不得一夕之間變成沙漠風暴中的美軍,傭金回扣種種非法行為橫行,“貪生怕死速進此門,升官發財請來此處”成為國軍軍官今日的真實寫照。二戰國軍戰力最強的是美械師,過了幾十年的今天,國軍為了維持戰力需要更多的美械來組裝美械師,但對岸的解放軍卻已經擁有自己全套的軍事武器。

臺灣民主化是以消滅國民黨為代價的。不管發達國家的專家如何勸說國民黨臺灣沒有鋼鐵市場,進口品可以替代。經歷戰火歷練的“外省黨員們”卻無論如何也要建立臺灣的“中國鋼鐵”,只因為他們明白工業化的重要性。歲月催人老,曾經的精英技術官僚已逐漸凋零,他們的接班人是透過民主化政治洗禮的“本省政客們”,“本土VS.外來”是臺灣政治鬧劇的核心價值,這兩個因素的交互作用之下,臺灣根本沒有環境培育自己的工業技術。電子業發展的越蓬勃,對國外技術的依賴就越大。要生產高科技產品不難,需要的也不是技術,“造不如買,買不如租”,不管DRAM或者面板,其實只要會打算盤就行,設備可以租,原料可以買,自由貿易很方便。

晶片的主要原料是矽(Si),需要開發出矽生長爐來製造多晶矽,然後用其它的設備把多晶矽拉長,變成單晶矽,這中間需要很多知識來保持產品的純度。等8吋晶圓或12吋晶圓成型後,需要鐳射切割,這還是需要技術開發。切割完的晶片需要研磨,需要精密的研磨機械,這樣才能開始生產電腦裡的CPU。

世界晶片原料(silicon wafer)的最大供應商是日本住友化學。臺灣晶片行業越是成長,日本住友化學就賺越多錢。同樣是石油化學公司,住友化學可以做,臺灣塑膠卻不能做,原因還是沒有技術。日本經團聯所屬的各產業可以提供全套生產設備,但是臺灣的國民黨體系卻深陷民主化的浪潮中。“漢奸們”進化成“政客們”,他們為臺灣新時代的工業革命設下無法突破的玻璃屋頂。

由IT革命主導的工業革命需要更多的理工人才投入技術開發,舉凡材料、機械、程式語言、通信、電子等,每個領域都在渴求人力。中國大陸的人才培育是非常紮實的,從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學生教材,到大陸學生在國際比賽中的成績,我們很容易看出來這點。今年中國大陸有1000萬人去考大學,65%的人選擇理工科。這是歷史給臺灣產業界的一個機會,臺灣產業界有希望在技術開發上投入更多。但臺灣的政治氣氛卻不容許這種嘗試,臺灣選擇“戒急用忍”。學法律的臺灣本土集團妄想以法律來阻礙大陸的技術開發,搞不清楚自身任務的正是這些“本土政客們”。在“外省黨員們”的領導下,臺北推動一次都市更新,也就是今天臺北的信義計劃區,這是臺灣版的高速增長。但中國大陸的北京為了奧運,朝陽、海淀、豐台各區的基建計劃足以抵上3個信義計劃區,如果再加上全大陸各城市的大規模建設,我們說大陸有500個信義計劃區的規模也不誇張。正是這些建設帶來的“中國特需”熱潮,使得臺灣經濟的馬腳暫時沒有露出來,但臺灣還是戒急用忍,等到美國次貸危機爆發,立刻原形畢露而且愁雲慘霧。

臺灣無法籌集必要的資本進行自我改造,因為臺灣把一切資源都投入民主化。愛臺N項建設是最新的版本,核心不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品質,而是拯救地方失業,並為將來的選舉做好準備,這是臺灣政治精英的主流意識。臺灣不滿足當“三民主義的中國模範省”,臺灣要當“民主直選的世界模範生”,這才是臺灣打拼的方式。民主不殺工業,工業卻因民主而死。八年後再次上臺的國民黨,已經完成舊瓶裝新酒的質變量變,變的更愛臺灣,自然也不可能完成振興臺灣經濟的任務。

今天的臺灣經濟遇到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根本不是偶然,資金不再能有效率的投入技術開發,市場在列強脅迫和“一邊一國”的基調下全盤開放,於是臺灣有了瘦肉精的美國豬肉;一瓶160元臺幣的臺灣米酒,還有稻米炸彈客。至於日本進口的毒米果自然不能大張旗鼓的調查,只能選擇性的炒作大陸的三聚氰胺。

公道放兩旁,民主擺中間;若為兩國論,一切皆可拋,臺灣要爭取在一切國際場合上以臺灣的身份露臉,展現臺灣獨立自主的真實面貌,管它WTO還是什麼WHO,反正絕對不能OUT。其實拒絕加入WTO就能展現臺灣獨立自主的真實面貌,但不瞭解國際現實的臺灣人認為加入國際組織才能展現“臺灣人民站起來了”,臺灣無法接受這種“落後”的選擇。

民進黨的“黨員們”對黨國資本主義的批判是強力的,他們正確指出其中“極端危險的病變基因”,但是他們無法擺脫自身的狹隘歷史視野,他們只能成為“本土政客們”,最後成為自己當初發現的“極端危險的病變基因”,並且以民主化的手段瓦解了臺灣的工業技術體系。不但如此,他們甚至使“黨國資本主義”變成“權貴資本主義”。臺灣電視史上唯一毫無週末區別,隨時插播,而且已連播3個月的電視劇,就是由陳水扁家族主演的“赤貧”,其中的官商勾結和利益輸送遠非精彩所能形容。它反映了臺灣今天“就業老大難”的情形,產業只剩微利,當官才是發財的不二法門。臺灣經濟從推動民主化的第一天起,就在吃“外省黨員們”辛苦存下的老本。

臺灣經濟還有救嗎?我認為辦法是有的,道路雖然崎嶇,但前途是光明的。只是我估計臺灣無法接受。眼下的臺灣只有兩個選擇:體面的用一國兩制加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者出兵釣魚臺。

一國兩制的好處是可以保存臺灣最後的一點尊嚴,這裏就不多說了。我要說明的是:為什麼出兵釣魚臺是一個選擇?

挪威有世界上非常好的社會福利,政府沒有負債,不止女人可以休1年的帶薪產假,男人也可以休1年的帶薪產假,因此挪威的人口並沒有出現嚴重的老化現象,它的生活品質使它可以吸引人才,這一切是因為北海油田。挪威的石油基金也被稱為退休基金,總值有3500億美元,靠著特殊的決策體制和人道主義,挪威石油基金成為挪威人民的生活保證。

我們知道釣魚臺附近海域有豐富的天然資源,不管開采出石油還是天然氣,臺灣產業所需要的資源和資金都能因此得利。這也是為什麼日本想方設法要侵佔釣魚臺的最根本原因。如果臺灣能建立自己的石油基金,2300億美元分給2300萬人就是每人1萬美元,相比之下,消費卷的110美元根本只能塞牙縫。要就玩大的!

臺灣經濟不只有民主化的干擾,還有嚴重的人口老化問題。孩子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金融保險體制,在經濟條件惡化下,沒有任何外部資金補充,小孩越來越少,臺灣的大學在面臨倒店的情況下才開始討論大陸學生入學,由此我們就能看到這些“學術精英們”的眼界是如何遼闊了。位處工業後發集團的臺灣經濟自廢武功,沒有釣魚臺的資源根本不可能解決臺灣的人口老化。臺灣經濟每經過一輪選舉和愛臺建設,國民黨對工業技術的支援就越弱,臺灣經濟就越差,最後出現今天的困局。臺灣人口每經過一個世代循環數量越來越少,在素質沒有顯著提升的情況下,對經濟的影響不言而喻。

臺灣經濟為什麼還沒完全崩潰?因為有大陸的貿易輸血。貿易輸血是大陸避免臺灣出現經濟崩潰的不得已手段。如果臺灣經濟崩潰,代表大陸將提前面對美日的攤牌,穩定才能發展,這才是中國需要的。

大陸目前依然是黨國資本主義體制,能進行全方位的產業發展,每經過一個週期循環,使得國家綜合實力得到相應的增強。臺灣人看到能不酸溜溜的嗎?

失去技術開發能力的臺灣是沒有未來的,會有今天的經濟困局是臺灣人對政治民主化的咎由自取。臺灣經濟的大蕭條才剛開始,遠不到衰退高峰,距離結束更遙遙無期。為什麼很多國家民主化卻沒有富強?因為他們沒搞清楚一個核心觀念:

是不是民主體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持續獨立自主的工業化。


一個從未離開過家的人,很難理解家的重要性;
一個從未離開過家鄉的人,難以體會家鄉的局限性。
一個放眼全國的人,區域的觀念會很淡薄;
一個走遍世界的人,胸襟並不當然地寬廣,視野卻必然地開放。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137615
 回應文章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放眼
推薦0


1979YAN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2009年春事,有幸得遇市长。

我即不偽言,亦不粉饰。楼主眼界高远,思虑清晰。诸多文章,于我有扫云逐霾,解疑答惑功效。可为吾师已!

本篇,一楼仁兄所言之事自当不错,但观点不敢苟同。我自觉应以楼主为榜样,剥茧抽丝,仔细鉴赏。

诊而不医,无异于不救。改革则为医,医者有痛但可以治病,自强。当今社会不进则退,进缓亦为退。时事所致,当速去留,方可精装上路,远涉未来之富强。

最后,瑾祝各位身体安康本坛欣欣向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321155
我们是如何自觉自愿的被忽悠的
推薦1


jingzhongyuefei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riquelme

邓小平念念不忘毛泽东耽误了中国十年科技发展,他自己倒好,造了20多年的玩具.

文革时期科技成就
科学技术方面,这一时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就,特别是国防尖端技术得到了空前的突破。(现在与之相比,可有拿得出手的科技成就,能够拿出来鼓吹一下?)

1966年5月9日第一次含有热核材料的核试验成功;
1966年10月27日第一枚核导弹发射试验成功;
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9年9月23日第一次地下核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70年12月26日第一艘核潜艇研制成功;
1973年8月26日,第一台每秒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5年11月28日,第一次回收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成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后第三个能回收卫星的国家;
1975年10月20日, 由科学家袁隆平等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通过鉴定,经过推广后一般提高产量20%,为世界粮食增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些成果为以后改革开放时期的科学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准备了物质基础和保障。正如邓小平1988年所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邓小平文选》,第279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想想现在拿得出手的航天,底子是改革开放以前打下来的,现在对毛泽东时代的科研成就和科研人员,近乎全盘否定,实在没有说服力。这个可以用事实说话。
  
    改革开放以前,且不说航天、核子武器等国防工业,就是在基础科学领域,也有不凡成绩。中科院生物所王应睐小组的人工合成胰岛素,数学所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等等也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不多的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这个体系的建立,早期还有苏联帮忙,后期完全是自力更生的。如果没有前辈科研人员辛勤劳动,这些成就从何而来?即使受人诟病的航空工业,到运十诞生,从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运输机、干线客机、直升机,航空工业已经能够为共和国提供成系列的军民用产品。这才仅仅走了三十多年。比较今天,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我们又能拿出些什么嘲笑前辈?满大街的外国品牌汽车,满天的波音、空客,难道改革开放的就这个成果?本人也算与科研占点边吧,每每想起这个,真的为我辈汗颜。
  
    说到过去政治运动、文革对科研的干扰,不少人也常夸大其词。现在搞市场经济把一切产业化,对科学研究破坏、干扰比文革政治运动尤甚。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摧毁,是深入骨髓的。现今拿着博导、院士身价的想方设法捞钱、谋私利的不在少数吧,个人都富起来,不似过去“茶叶蛋”待遇了,但对“公”贡献了什么?一切向钱看对科研院所、大学的冲击,比文革政治运动厉害不止百倍。

文革之后中国狗屁倒灶的事情又做了有多少, 中国就这么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于是不断周期性跌到,现在又走在崩溃的道路上。下面是引自[Killem]网友的一篇文章:

我们是如何自觉自愿的偏安的。

  我很能理解当时沈图们是如何做出这类偏安决定的。因为我也从那个逆反而又缺乏见识的青少年时代 走过。

  国门开放之初,我们面对的是在市场经济中滚爬几百年的新面孔。他们几百年来最主要的经验之一就是 不惜一切代价占领市场。哪怕赔钱10年20年也要占领。市场经济的规律之一就是占领后就没那么 容易被挤走了。而我们呢?30年代洋货一统上海市场的记忆已经成了书本上的说教。而我们现实的 震撼却是那么强烈:人家的产品比我们的好得不知道多少倍,而且还那么便宜,太多的东西几乎是白给。 英特尔,微软免费赠送了我们多少东西啊(那时我们肯定是不知道什么是倾销,更不知道TRY-AND -BUY的市场战略)。我们对自己的落后是那么的震惊与羞愧,我们根本注意不到其实以前我们比这还要落后得多,更不能理解配套综合的优势。(直到20年后听一个台商说起:“当时我们看到你们大陆 虽然做得差些,但什么都能生产简直就象捡到了金字”时,我才再一次被震惊。)

  一边是拼命赔钱,一边是保你赚钱;一边是自己的东西比别人差还不知什么时候能赶上,一边是好的东西马上可以拿到手。组装,包装赚的钱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你还愿意去做那寂寞的,吃力不讨好的,穷光蛋的研发吗?我甚至可以想象,一个老总对我说,不用去绞尽脑汁了,在生产线上 做些轻松的监管,你年底可以分套房子了。作为研发人员的我,我会拒绝吗?作为工人的我, 我会拒绝吗?

  想象一下在南宋那晴朗的天空下,伟大的秦宰相,对我们说,战乱可以结束了,和平来临了。金国已经答应永不入侵了,我们只要在贸易上让个步,每年给他们几个钱,我们就可以享受这片蓝天了。如果不愿,可以打,但你们看到我们军力的落后了吗?看到金国海陆空的优势了吗?看到金国爱国者牌铁浮屠的厉害了吗?。。。这时候我们会选择战还是和?

  我的鼠目寸光又哪里能看到20年后当时被飞机轱辘的利润兴奋死的我会下了岗呢?

  (啊,下岗的人,谁叫他们不努力,不读书。可现在大学生毕业工作也开始难找了啊。这条线, 鼠目寸光者能看到吗?)

  我的鼠目寸光又哪能看得到没过几十年,我的蓝天被蹂躏在铁蹄下?

  这是人性的原因。环境的原因嘛,就是我们的榜样是离我们最近的亚洲四小龙。学也只能学出个小样儿 来。何况其中的香港本身就是殖民地文化加寄生虫文化的结合。靠大陆做那最低端发起来的,当然继续 鼓励。大陆白领的今天就是香港自以为有文化的爆发户的昨天。

  我想不是没有聪明人。他们在想:“我们引进,我们靠技术转让,最终会把师傅的招儿全偷过来, 那时再踢开你”。“我们先靠市场换技术,等技术学到了,再回抢市场”。

  呵呵,真是学生自以为比老师聪明啊。从“以我为主”的原则丧失起,合资也好,引进也好,这人生的 路就是师傅来影响了。与汽车业的内行人士谈,他们告诉我,中国汽车业十几年基本完了。现在在重 拾核心技术研发,困难重重。微电子业当年英特尔做386,486。我们可以做286。现在已经 是找不着北了。研发这种活儿,停个10年20年再想东山再起,呵呵,不是没有成功的,太小概率 事件了。记得20年前,我们文人同志们唾沫星子乱溅地痛骂文革使科研中断了10年。可嘴里骂着, 却乐哈哈的自觉自愿的中断了战略产业集团研发20多年。

  市场也一样。先占领的就有压倒的优势继续占领。现在还想不明白这个道理满嘴市场经济跑火车的 SB通通应该被轮过以后,鸡过以后,扒皮碎剐。

  再回到我们那偏安的南宋。嘿,秦宰相赢得和平后完全可以发奋图强,苦练精兵。灭金灭蒙嘛。呵呵, 可能这么做吗?选择了偏安的道路就意味着将沿这条道路惯性下滑。选择了轻松数钞票的道路,他还会回头吃苦自力更生?(能理解当年路线斗争为什么那么残酷了吗?)。

  要么说软刀子最可怕。金兵打到头上来围住了打,南宋再后庭花的文人,也知道只好打了。

  (咱老祖宗智慧中那围三阕一,那“一”才可怕)。可蓝天白云美女一泡,大多数人会如何,历史上找 答案吧。嘴里喊着,脑里想着自力更生,没有措施限制外力,好东西在身边流着,谁都会得过且过。

  观我战略产业。成果最大者,航天导弹这些别人绝对不让你进口的,只好自己干的。其他能进口的,几乎全被冲得稀里花啦。

怎么办

  上面一段我说了这么多煽情的东东想说什么?

  1。过去发生的事我们人人都有责任(当然有大小之分)。骂卖国买办这几个名词是推卸责任于事无补的见小不见大。

  2。有其历史和人性背景,并不意味着没有是非,没有责任。南宋时的我选择秦桧有无穷多的人性理由,但我知道其后果后,人性的反应应该是后悔得脑袋砸地板--真是短视,怎么听了那个混蛋的。并应该 从自己摔的跤里爬起来,争取眼光长远些。明知道当时是个愚蠢决定还拒不后悔,百般狡辩,就差不多 是该被靠了。还有更邪乎的,为了自己的脸面,将错就错,还要沿这条道儿往下走一杆子捅到黑。这群人就是该被轮了,鸡了,扒皮活剐的。(厉以宁,吴敬莲,樊纲自己把自己出的主意和结果比一比。 脸皮不能老这么厚,光耍舌头,不担责任)。

  3。既不要百般辩解也不要过分后悔。就象平时不好好学习又中断学业的学生走向社会谋生乏力。 不要打肿脸充胖子,也不要悔得喝闷酒。经历本身也是财富,有了苦的经历才更有动力学更知道学什么。 我们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可以说基本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吧),也学了大量的杂七杂八的东西(技术上)。 在资金运作,市场开发销售领域更是有长足进步(但愿不是都靠回扣和贿赂开发的市场)。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146525
从意识形态上来看
    回應給: 小猪熊(cmq2008) 推薦0


WNFuture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感谢楼主的文章,真是长见识。

台湾西方民主化之后,中国就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右派。国民党最混蛋的地方就是把政权给了李倭寇!

唉,今天的大陆除了中左派,就只有卖国派(右派不是卖国派)。这帮卖国分子恬不知耻的套上爱国右派的名头,真是一帮垃圾。我为什么一个大陆人常来这个台湾的站点啊?所谓论坛就是要有辩论,中左派我不管他们,我本人本身偏左。你看看大陆论坛上剩下卖国分子,从理论到人品都垃圾的很。你怎么和这帮卖国者讲如何爱国。

今天又看见张卖国在大放厥词,要取消新劳动法,后边还有一帮拍马屁的混帐东西!居然还说,新劳动法是在残害工人,我去,人无耻到了这种地步,我说什么?后边还有人跟回复,中国有张老是万幸。我吐........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144329
好文!
推薦2


苍穹之下
等級:1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riquelme
ThanksYST(台灣省)

上半篇分析了台湾的过去,下半篇分析了台湾的今生。

楼主的描述,让我对台湾自国民党时期到现在的政治经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正如楼主所说我觉得台湾在国民党领导下和现在的大陆有挺大的相似之处。YST此前有篇文章说民主是欧美向中国兜售的毒酒,以台湾为模板来看待的话,确实是这样的。很难想像如果大陆真的也像台湾一样民主化,后果是多么可怕。现在很多YY民主(欧美的形式的民主)的人,这些人只会提出空口号,跟那群六四学生一副德行,不是无知就是无耻。

据说台湾也曾研发过核武器,不过被美国给强制拆除了,我觉得从这个时候起,蒋介石的光复大陆已经彻底无望了,中国靠国民党也彻底无望了。一国两制想法(后来邓小平正式命名为一国两制)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这个点子还是毛泽东提出来的,据说当年国共2党也曾打算谈判,不过后来因为某种原因告吹了。我记得YST在说道台湾的时候,说蒋经国是一个合格的省长,但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人。如果蒋经国真有那种豁达的胸襟和高瞻远瞩,及时和大陆方面谈妥,凭借着台湾技术,经济方面的有事,无疑大中华经济提速更快,对国民党来说也是最好的结局(这个时侯谈判,筹码最多),更不会有台湾现在这些问题,也不存在香港问题。

我一直都认为台湾现在是吃国民党时期的老本,看看过去8年冥近挡的所做所谓,称为蛀虫,一点都不为过,它们在一点一点的腐蚀台湾,自己捞够钱,哪管你们人民的死活。台湾舞台太小,人口又太少,政治上有不独立,注定台湾将被边缘化。台湾的汽车被打压,台湾的芯片(威盛)被打压,都源于台湾太小了,影响力太弱。台湾原本相对大陆还是有很大的有事,电子产业,台湾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发达的,但过去台湾当局目光短浅,企图对大陆“技术封锁”,结果芯片产业却被美日占了先机;台湾大学的教育,优于内地,也由于固步自封,到现在才考虑吸引大陆学生,真感觉有些迟了。

大陆现在的发展模式,和当初的台湾还是很像的(但我觉得大陆还多了条自主创新,大陆出来都是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并行,又互补)。其实大陆的体育(奥运)模式就是其发展模式最好模型,集中国家财力,资源,挑选优质运动员培养,是最有效率,最捷径的方式。犹如火车头带动后面的车厢运动一样。其实大陆各个方面都是如此,大陆优先发展高尖端技术,一则是避免与欧美日直接竞争,二则是以高尖端技术带动民用科技进步,以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面对这样一个个头庞大,又成长如此迅速,如此有效率的大陆,欧美国家能不害怕么,推销民主人权就成了一个不要成本却最毒的方式!

站在中国立场,或者说站在大陆立场,我觉得台湾的衰弱是好事!一个中国绝对是不能有2个强势政治经济体,否则只会加剧内耗。既然当初大陆内乱的时候,最佳机会,国民党没有光复大陆成功,那么现在就轮到大陆光复台湾了。一方衰弱,另一方强大,这个时候统一,代价最小,根据这个逻辑,统一的时间就很好推测了。

栏主的这段话,一针见血的点破了2岸形式:

臺灣經濟為什麼還沒完全崩潰?因為有大陸的貿易輸血。貿易輸血是大陸避免臺灣出現經濟崩潰的不得已手段。如果臺灣經濟崩潰,代表大陸將提前面對美日的攤牌,穩定才能發展,這才是中國需要的。

所以,大陆大陆对台政策,就很好理解了。大陆不是凯子,大陆是在争取时间。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144136
这个,不是真的吧@-@
推薦0


dreamilylibra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台北地方法院裁定当庭释放陈水扁 但限制住居】http://news.qq.com/a/20081213/000060.htm

这个,不是真的吧@-@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143677
大陆的60年回顾
    回應給: voyager_ho(voyager_ho) 推薦0


redondo616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毛泽东主政的革命岁月前30年和邓小平路线主导下的改革开放后30年是一个截然相反的两条路,毛主席建国后建立的生产关系说穿了就是“反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所有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制度法规,尽量反其道而行,其目的是消灭私人资本,把资本集中在国家手中,再运用其个人与共产党的巨大威望,进行中国的工业化,然后对农副业实行平均配额供应,建立全面初级低价的社会公共福利如教育、医疗、交通等部门,至于文革,个人估计毛泽东希望通过群众运动,强行完成人民的觉悟,已达到人民对权力要素的控制,结果是低估了人民盲目性,导致了群众运动的民粹性,最终酿成了文革的悲哀。

邓小平路线就是看到了共产主义现实的空想性,回到了新民主主义路线,回归资本主义社会的最高级阶段垄断资本主义,并结合中国传统的家国思想和二战后的日本台湾发展经验,实现现行的党国资本主义制度。

那么现行的党国资本主义已经推动大陆社会经济已经高速发展长达二十余年,增长的根源是什么,还有多久的发展空间,以及未来发展的瓶颈是什么,都是需要完整的厘清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142297
拿回釣魚台,台灣工業需再升級
推薦1


大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riquelme

>>我們知道釣魚臺附近海域有豐富的天然資源,不管開采出石油還是天然氣,臺灣產業所需要的資源和資金都能因此得利。這也是為什麼日本想方設法要侵佔釣魚臺的最根本原因。如果臺灣能建立自己的石油基金,2300億美元分給2300萬人就是每人1萬美元,相比之下,消費卷的110美元根本只能塞牙縫。要就玩大的!

拿回釣魚台.這的確是台灣經濟自救的處方之一.台灣民眾應加以考慮.獨派親日派閉嘴吧.

李家同說要啟動第二次工業革命,應是看到問題所在.台灣工業需再升級.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142072
《失敗的民主》背后的真實寫作理由
    回應給: Joey2008(Joey2008) 推薦6


voyager_ho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6)

riquelme
尿布小孩
sunism
elai
yichun
大風

任何國家都無法承受高失業率的風險,因為高失業率代表的是政治不穩定,甚至是暴亂,看看阿根廷在金融破產以後的情況就知道了,再看看非洲。任何一個政治領導人都不會讓自己靠近這個危險邊緣。

臺灣經濟走向崩潰的證明是高失業率,因為臺灣有很嚴重的失業黑數。今天在看守所外支持阿扁的遊民並不是免費的,他們每個人每天都會領便當(盒飯)。但是高失業率並不一定帶來暴亂,只要政府能從稅金籌集一定的社會福利,並且分發下去,還是能夠穩住最後陣腳。

大陸的貿易輸血正是為了讓臺灣這個最後的閥門保持穩定,二二八事件的潛在爆發原因就是社會資源的稀缺。由於臺灣缺乏工業技術,一直從事這種加工經濟,政治上不思進取,工業上不投入研究,所以臺灣經濟長時期一直保持一種被歐美日抽血的局面,今天的經濟危機就是逼近這個數學極限值的結果。

鄧小平曾說過大陸對台必定出兵的四個條件:擁有核武、獨立、外國駐軍、暴亂。臺灣擁核必定使臺灣走向獨立,因為最原始的核武,哪怕是一個巨大可以引爆的核炸彈,都可以嚇阻外國勢力的佔領,先進如美軍都無法承受這種核爆威力。

前陣子美國在台協會傳出考慮派遣美國陸戰隊做安保,著實使台獨振奮,就是這個原因。

鄧小平所說的暴亂,二二八發生過。你不妨看看聯合新聞網每天的社會新聞,臺灣社會秩序實際上正面臨解體,這個趨勢是由於失業所導致的。沒有工業技術,缺乏投資機會,放高利貸成為民間資本的最佳選擇和唯一去向,隨之而來的黑社會暴力討債自然必不可少。陳雲林來台所引發的衝突其實正反映出這個危機,只是這個問題被臺灣獨立這個假面具給遮掩了。

大陸六四事件之前的政治背景正是經濟問題。如果臺灣經濟發生崩潰,難保不會出現這種衝突,解放軍必定要為這個突發情況作出反應。一旦解放軍開始動作,美日安保體系也必然隨之而動,這是一個連鎖反應。對中國來說,立即在台海與美日全方位的軍事對抗不是最好的時間,勝利沒有絕對把握,而且成本相對高。反過來看,臺灣經濟崩潰所引發的連鎖反應,對美日列強卻是介入的好機會,理由是中國正在侵略民主。因此貿易輸血成為大陸相對廉價的現實選擇。

這就是為什麼我在文章中只用一句話帶過去的背後理由。

《失敗的民主》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所以難產了半年。寫這篇文章的理由還包括對民主這個議題做另外一種角度的思考。大陸人對民主的討論非常激烈,但在我看來這些討論都沒有涉及工業化和產業,而只是在“國家會內亂分裂“的論述上打轉,至於為什麼會亂,沒有人提出一個讓人信服的解釋。這也是為什麼一直有人要強力追求民主,也有人一直強力反對的根本原因。

中國人總覺得是政治制度問題,其實是工業技術問題,技術強大必然導致國民富裕,富裕自然容易民主,而且很容易穩定,否則只能集權獨裁來工業化。

這才是中國人應該有的主流意識。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141974
未免太悲觀了
    回應給: 中国特色(jingzhongyuefei) 推薦0


bramble7680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一個國家發展不光是工業,還有教育文化的興盛,人民的物質生活更不能全部犧牲掉,一個平衡還是要掌握的。到改革開放前夕,整個國家已經是瀕臨破產的地步,教育文化事業沒錢去辦,人民貧困,通過融入西方工業體系確實就緩解了這些問題嘛,而且也反哺了國家工業建設,比如現在全國出的工程師就遠比80年代多(我知道現在大學生平均質量不比那會兒,但精英的絕對量是多的多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是必要的,比如在電腦前的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是被“犧牲”掉的老百姓,不會希望高墻里研究著頂級科技而自己在墻外種地。老百姓生活更是關系到政權穩定的問題,如果80年代沒有改革開放而繼續文革的黑暗,很可能90年蘇聯解體的時候中共也同時垮臺了。胡景濤說過目前所有問題中最讓他晚上睡不著的噩夢就是失業問題,每年不惜一切代價的保持GDP增速就是為了吸收新增的勞動力,為什么吃這個毒藥?也就是因為這個關系到“政權的穩定”。

當然我也非常的贊同您關于現在大陸工業發展策略的偏斜問題的看法,非常贊同原文作者關于工業化的理論,同時也從二位的文章中受益匪淺。完整而獨立的工業體系是最根本,記得看過一個對國內某些參與過改革開放最初政策設計的政治經濟學家的采訪,問道目前中國繼續改革前進的最大障礙是什么,答:既得利益者。也就是您說的“買辦階層”。

另外一個考慮就是江朱二人都是清華的技術專業出身(电子和电机),胡則是水利溫是地質,工業性性不那么強了,而之后的習无大学经历李是经济,被文革耽误的那一代确实让人有点担心。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140218
我所找到的voyager_ho先生天下文章整理
推薦1


zZ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riquelme

台灣經濟的困局與未來首篇--工業革命與發達國家(上)
台灣經濟的困局與未來首篇--工業革命與發達國家(下)
台灣經濟的困局與未來中篇(上)中日兩國的近代工業化道路
台灣經濟的困局與未來中篇(下)中日兩國的近代工業化道路
台灣經濟的困局與未來末篇--失敗的民主(上)

中美貨幣戰爭下的臺灣
年輕人、經濟自由化、景氣
我對台灣民主政治的一些看法
台灣經濟裡的"黨國問題"與未來
釣魚臺事件是從天上掉下來送給國民黨的超大禮包
海嘯作戰
假設性的數學問題

我對伊朗和美國潛在戰爭的一些看法

"大圈仔"主演的預告片
台灣採用瑞士民兵制的可能性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139483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