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天下縱橫談
市長:YST  副市長: 貓靈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天下縱橫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國際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漫談香港(二):香港的地緣經濟
 瀏覽9,614|回應17推薦11

YST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1)

小米^^
YesYouGotIt
元君
達卡
角落裡的微光
ThanksYST(台灣省)
egjc888
易燁煌
Xuser
elai

more...

香港今天的繁榮不是正常的繁榮,因為香港的經濟不是一個正常的經濟,從1842年起就不是,現在也不是,在可預見的未來也不會是。

 

(1)香港寄生於中國

 

中國有一句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那麼香港靠什麼呢?

答案是:香港靠海,吃的自然是水。香港在割讓給英國以前是一個小漁村,居民以捕魚為生。捕魚能致富嗎?當然不能。不過那時候的香港人雖苦,過得是自食其力的正常生活。

英國佔領香港後把香港建設成英國對中國的轉口港,香港這就發達了。這時候香港人吃的是什麼?是中國辛勤創造的財富,不再是香港附近水中的魚。換句話說,香港人是寄生在中國的一群人,本身並沒有什麼生產力,生活雖好並不踏實。

 

事實是,香港人優裕的生活是建築在香港成為西方世界在中國的橋頭堡上。這是西方人的驕傲,香蕉華人的光榮,中國人的恥辱。

 

(2)香港經濟的騰飛

 

很多人,尤其是香蕉華人,肯定不同意上述香港寄生中國的說法。讓我們用一些簡單的數字來說明。

 

香港與九龍分別於1842年與1856年割讓給英國,但是在1950年以前並不比中國沿海的大城市更繁榮,譬如天津與上海。香港真正的繁榮開始於50年代,由於西方國家對中國禁運與封鎖,香港成為中國與西方世界唯一的窗口。但是由於中國主張自力更生,香港的繁榮在這段時間是有限的。

 

香港經濟真正的騰飛起於中國的改革開放。被西方封鎖將近三十年的大陸,一旦政策從自力更生變成改革開放,需要從西方引進的物質是不得了的。

 

讓我們用數字來說話。香港的恆生指數1978年以前接近500點,1998年達到18000點,20年內翻了40倍。沒有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巨大的需求和西方國家在轉口貿易的操縱,香港經濟是不可能騰飛的。

 

(3)香港的明天

 

我們要問:香港的明天會更好嗎?

答案是:不會,香港沒有這個條件。地緣決定一切,香港未來必定被邊緣化。

 

香港的未來是本文要討論的重點問題。YST想從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的角度來分析香港的未來。

 

(4)香港經濟的競爭對手

 

我們問:香港經濟的騰飛(20年內翻了40倍)是正常現象嗎?

答案是:絕對不是。香港的繁榮是畸型的,是政治操縱下的氣泡,這個被英國吹起的泡泡終歸是要破滅的。

 

我們再問:泡沫化的香港會回到一百多年前的小漁村嗎?

答案是:當然不會。這正是中國的悲哀(the true sorrow of China)。

 

好了,你一定會問:香港已經回歸中國了,它的經濟競爭對手到底是誰?

很多人都認為是上海,這個回答不全對。是的,上海已經部分取代了香港在中國金融界的地位,只等中國大陸開放人民幣自由兌換,上海很快就完全取代香港的金融地位。

 

但是上海也只能取代香港的金融地位,真正把香港全面邊緣化的城市是廣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漫談香港(0):前言

漫談香港(一):香港的地緣政治

漫談香港(二):香港的地緣經濟

漫談香港(三):香港的邊緣化

漫談香港(四):香港 — 中國長期的悲哀

漫談香港(五)香港人

漫談香港(六):結論

 


清晨獨自慢跑的 YST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实验田
推薦0


苍穹之下
等級:1
留言加入好友

 

香港的繁榮是畸型的,是政治操縱下的氣泡,這個被英國吹起的泡泡終歸是要破滅的。

我們再問:泡沫化的香港會回到一百多年前的小漁村嗎?

答案是:當然不會。這正是中國的悲哀(the true sorrow of China)。

-------------------------------------

我一直都这么认为,香港的繁荣不正常。想想看香港的房价炒的那么高,太不正常了,美国的次贷就是个例子;远的不说,97金融危机前后,很多人都从中产阶级变成负资产;现在的香港又想打造成以金融为主的服务型城市,如果延续美国那一套的体系,每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央要是不殿後,香港会死的很难看的。

简单比较一下香港和上海,我觉得未来亚洲金融中心,乃至全球金融中心很可能会是上海。为什么?YST在香港系列三中已经分析了,上海的腹地广。它比香港正常在哪?它不光有金融,它还有制造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配合它的物流,贸易,交通,上海完全可以辐射全国。说大陆体系不健全,说话的人都是以静止的眼光看问题,对比一下98年的上海,和08年的上海,变化多大,如果18年呢?

我们来逆向思维一下,或许对YST写《香港-中國的悲哀》有参考价值。

1 中央真的是为了面子,为了彰显一国两制的优越么?

2 香港2017年普选是权宜之计还是打算拿香港当实验田?

3 香港复杂的多元化,尤其是那么多不同国家,民族的人聚居在一起,会不会是将来中共解决台湾问题的模型(台湾也有很多日本后裔,外籍)?毕竟中国不是美国,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树倒猢狲散,但中国就不一样了,注定了中国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引进人才,或许将来香港和台湾将是这些外籍人的生活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区护照)别怪我小民族主义,我可不希望蓝眼金发的或者黑脸的将来也成为中华民族中的一个少数民族。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112277
香港地位
推薦0


25777167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中国政府,何所厚爱于香港,与及香港的香蕉华人耶?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110155
香港的命運…在認清自己應有的地位
推薦2


易燁煌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角落裡的微光
riquelme

如同「eastandwest」和「樂透彩密笈」網友所言,早年的香港是有一點點輕工業的
只是規模太小,再怎麼折騰也就是這麼回事

香港的輕工業…不出「來料加工」和「紡織」
都在類似“公寓”的小場房裏,讓李嘉誠等商人累積出「第一桶金」的
(炒樓也要本錢的)

鄧小平搞“改革開放”之初
選了深圳做為試點,多少也有利用香港做為初期對外門戶的意思吧

可除了港英殖民政府不可能為香港的長遠打算
沒有利用機會把香港和內地進一步連結...寧把錢拿去蓋機場,鼓勵香港人炒樓

香港人(一般市民)自己…估計也是被突如其來的大量“過路錢”驚呆了…


港仔在自己家裏就有大量的過路財神送錢上門,做點轉口的服務(手續)就有賺不完的錢
自然把輕工業都放下了,來賺這容易錢…炒樓炒股不亦樂乎?

香港人可能就有點把這「過路財神」當成“理所當然”的要惠顧香港?
「改革開放」到一定程度,廣東人不願再讓香港坐享其成
當然要自己搞貿易、搞進出口了

之所以之前都沒有動作,應該是大陸中央顧慮到香港的穩定…
中央出手緩了緩廣州的進度,讓廣東忍一下

香港人還沒領會到中央的「一片苦心」仍把這過路財當成理所當然的“香港錢”
從沒想到廣州(廣東人)也有權自己坐庄發財,不再讓“財神”過水到香港去

之前看亞洲週刊…或是其他香港的報導

自香港回歸之後,廣州、珠海等內地城市加上澳門
一直想和香港坐下來談談,協調珠三角的整體發展問題,跨海大橋,鐵公路的串連

問題不在珠三角其他城市的想法
問題在香港人還是一廂情願的要當老大,以為自己應該拿最大份的…

不夠那個力氣還要當大哥?
就別怪珠三角其他地方把香港晾在一邊了

亞洲週刊…這兩年愈見右傾之前,還算是不錯的週刊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109652
港深大都會
推薦1


25777167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yichun

香港和深圳两地政府,正在探讨組成「港深大都會」。

如能组成,在二○二○年時,港深大都會的經濟總量將達到一點一一兆美元,僅次於紐約、東京,成為全球第三大都會。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109067
可能是對什麼是"工業"的認知不同
推薦2


ABIAN748DPP2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riquelme
yichun

香港與台灣一樣,最早的輕工業都是從上海棉紡織工廠遷移到香港(與台灣)開始的,
後來也都走向"客廳及工廠"的小型家庭手工加工業及玩具塑膠服裝紡織等民生消費勞力密集輕工業,但是台灣與新加坡韓國後來進行大規模國家力量主導的產業升級計畫,因此台灣新加坡韓國高科技發達成為主力產業,但是香港的製造業卻始終停留在玩具紡織加工業勞力密集的層次(在廣東找到廉價勞動力與土地的第二春)始終未曾進行朝高科技的產業升級過‧直接就邁向金融的服務業轉型‧過去香港學生想讀科技工程往往須去英美或台灣的大學裡就讀‧1998亞洲金融危機發生後,董建華才開始認知到完全寄託在金融服務業的可怕後果,開始大量投資在香港科技大學等等引進外國教授師資與大陸學生,建設香港成為科技港的計畫‧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109061
真正边缘化香港的是香港人自己。
    回應給: YST(YST2000) 推薦3


heluoren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riquelme
易燁煌
yichun

但是上海也只能取代香港的金融地位,真正把香港全面邊緣化的城市是廣州。

××××××

真正边缘化香港的是香港人自己。

中国有句古话,有容乃大。

香港人自私就无法壮大,就无法抵御广州的竞争,香港如果开放吸收人才,广州绝对招架不住。香港不是没有地方,还有新界,甚至可以将深圳合并做大。

正如台湾人自私就搞台独或独台,又因台独或独台而无法壮大自己的力量,必然被大陆挤压。

为什么香港人和台湾人自私?很简单,护食本能,是一种很原始的本能,没有远见的。简单说,香港人和台湾人都怕大陆穷人摊薄了他们的物质享受。

自私的人注定是当不了领袖的,连当个黑帮头子都悬乎。

台湾的边缘化还有一个地理原因,台湾的地理注定她的腹地太小,辐射太小,影响太小。台湾人自私只能蜷缩在台湾岛,而不能奋力且毫无顾忌地开拓大陆。

台湾所谓的亚太营运中心其实是一种痴人说梦,是罔顾营运成本的强词。物质多经一手就多一份成本多一份耗损。海运衰弱是一种必然,跟香港一样。营运中心脱离营运地是无法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的,正如香港不可能去调控上海港一样,上海港一开始发展,由于弱小可能需要仰仗香港过驳,但力量积蓄到一定程度就必然甩掉香港自行发展直航,不经第三地以节省成本提高竞争力。

在商言商。台湾人统一的好处就是回到大陆施展手脚。

YST批判香港是一种极好的切入中国事务的角度,尤其是以香港去观察台湾。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109050
...
    回應給: 倚天屠(25777167) 推薦0


Overseas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109043
香江名句
推薦0


25777167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我地大家,用艱辛努力寫下那,不朽香江名句。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109033
To East and West
推薦0


Overseas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Your knowledge on HK is very thorough and correct.  Did you live here or, are you a Cantonese? 

 

Anyway, nice to meet you.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109003
狮子山下
    回應給: YST(YST2000) 推薦3


eastandwest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egjc888
riquelme
ThanksYST(台灣省)

香港经济是在六十年开始代起飞,同亚洲的其余三小龙基本同一个时间。同许多人的印象不一样的是,香港经济起飞最主要的动力其实是制造业,其次是旅游业,而不是它比较闻名的金融业。

七十年代的香港,曾经是世界最大的服装、饰物、钟表、玩具、家庭塑料用具、消费品电子等等产品出口的产地。香港首富之一李家诚,就是开塑料花厂起家的。以香港仅仅是一个并非非常大的城市规模,能够占据众多消费工业品世界第一的地位,是很了不起的一项成就。譬如说手表,世界第一大品牌手表国家日本牌子的许多手表,实际上是香港制造。后来瑞士为了同日本竞争,也把手表订单放在香港制造。引致后来许多假的名牌手表在香港泛滥。有些所谓的假表,其实是加工厂非法多造,所以同真货完全分不出。后来中国在改革开放后迅速成为服装、玩具等世界最大出口国家,香港的助力是非常关键的。

熟悉那段时间香港的人,应该知道当时众多的工业区,像筌湾、葵涌、官塘、土瓜湾、深水(土)步、长沙湾、香港仔等,在窄小的空间里都是几十层高的工厂大厦,里面密密麻麻布满成千上万的工厂,有些只有数人到数十员工,尤其有些厂主贪便宜,租用大厦顶层天台,搭上简易工棚开工,因为大厦电梯上不去,要徒步登上去,有如爬上山顶,被当地同行谑称为“山寨厂”,近年来这个称谓还流行起来。

香港工厂的特点其实就是“山寨”,小但非常高效率。实际上,香港整个经济的效率都非常高。香港行人在上班时间走路几乎是用小跑的的速度,说话速度也快了一两成。香港这种高效率的山寨式工厂后来移植到纽约中国城,成为一大奇观。把曼哈敦下城和中城旧楼改装成港式工厂。一家一两千英尺面积的山寨厂,产量比南卡露莱纳几万平方英尺的服装厂还要高。后来也吸引了大量的福州人偷渡纽约。

香港经济在起飞的时候,大陆在搞文革,基本上自己切断自己同外界的来往,包括经济。当然还是有一些进出口生意,通过香港转口。转口生意虽然对香港是一个大综业务,但并不是香港起飞的主要动力。另外大陆对香港的重要联系就是淡水和建筑必须用得海沙供应。香港从五十年代除不足百万人口,猛增至六十年代的五百万,水源是不可缺少的。当初英国人租借新界,一是因为防卫的纵深(在一百年前说大至足够了)。另外最重要是水源。后来香港主要储水库都在新界。

五六十年代,香港人基本认为自己无根。香港只是一个暂时歇脚的地方,是一个借来的空间和时间。不过这种心态,反而让香港人一心一意赚钱。港英的完全经济放任态度,让中国人赚钱的本事发挥得淋漓尽致,让一个基本没有资源,连土地资源都不够的香港,成为四小龙之首,是华人第一个经济体能在人均产值上超过西方大部分国家,东方之珠并非只是浪得虚名。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3108958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