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中國乃是由中華民族所組成的一個強大國家,擁有長遠的歷史、廣大的土地與眾多的人口,當我們進入到二十一世紀的時候,一定要回顧我們大一統的歷史,除了振興國家士氣之外,也要掌握正確的歷史方向,使我們走得康莊、走得昂首闊步!
二、中國的起源
公元前27世紀時,在目前的華北地區有兩大民族:華夏民族和東夷民族。華夏民族中有兩大部落:黃帝部落及炎帝部落。黃帝與炎帝曾戰於阪泉之野(阪泉之戰,中國歷史傳說時代中的第一場戰爭,位於今河北省涿鹿縣東南),黃帝獲勝,兩大部落融合,而黃帝成為華夏民族的首領,我們後世自稱是「炎黃子孫」的典故即出自於此。華夏民族由西向東擴張時,與由東向西擴張的東夷民族於華北大平原上頻頻發生衝突,最後黃帝率領軍隊進入華北大平原的涿(音同「桌」)鹿 (今 河北省涿鹿縣)與東夷民族的首領蚩尤進行決戰,打敗了蚩尤 (涿鹿之戰,中國歷史傳說時代中的第二場戰爭),奠定華夏民族據有中原地區的基礎。華夏民族經過歷史長期不斷地與其他民族融合、發展後,改稱為「漢民族」;漢民族又經過一段與其他民族融合、發展後,改稱為「中華民族」,即今日中國境內各個民族的總稱。
黃帝之後,有顓頊(二字音同「專緒」)、帝嚳(後字音同「酷」)、堯、舜等四人相繼領導華夏民族,後來舜傳位於禹,禹建立了「夏王朝」。
三、夏王朝與商王朝
夏王朝建立於公元前21-17世紀,該王朝的建立,象徵中國的社會組織由部落形態進化到國家形態,社會組織力得到進一步的強化。夏王朝末年,生活於黃河中游地區的商部落由其領導人湯(姓「子」,原名「履」,又稱「武湯」、「成湯」)發起革命,於鳴條(今山西安邑)發動戰爭(鳴條之戰),打敗桀(夏王朝的國王,戰敗後逃往南巢,不久後病死)的軍隊,建立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王朝—商王朝。
商王朝建立於公元前17-11世紀,商王朝末年,周部落的領導人武王(姬發)向夏王朝發起戰爭,於牧野(今河南省淇縣以南、衛河以北)與商王朝軍隊對決(牧野之戰),商軍大敗,周軍繼續進兵於國都—朝歌,商朝覆亡,周王朝建立(公元前11世紀)。
四、周王朝與秦王朝
公元前256年,原為周王朝諸侯國的秦國發動軍隊攻入周王朝的國都—洛邑(今河南洛陽),周王朝滅亡。35年後,即公元前221年,秦國消滅同為周王朝諸侯國的齊國,完成中國統一,建立秦王朝。秦王朝實施皇帝制度,這種政治制度於中國歷史上的實施時間長達2133年(迄公元1912年清王朝結束為止),秦王朝後於公元前206年滅亡(該年10月,劉邦率軍進入秦王朝國都—咸陽(今陜西咸陽),皇帝嬴嬰請降) 。
五、楚漢戰爭
秦王朝滅亡後,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另封十八路諸侯(漢王劉邦,雍王 章邯,塞王 司馬欣,翟王 董翳,西魏王 魏豹,河南王 申陽,韓王 韓成,殷王 司馬卯,代王 趙歇,常山王 張耳,九江王英布,衡山王 吳芮,臨江王 共敖,遼東王韓廣,燕王 藏荼,膠東王 田市,齊王 田都,濟北王 田安),後來諸王相鬥,僅剩項羽、劉邦兩大勢力,各以楚軍、漢軍相爭於中國。公元前202年,漢軍於垓下(今 安徽靈壁)擊敗楚軍(垓下之戰),劉邦統一中國,建立漢王朝。
六、漢王朝與新王朝、魏王朝
公元9年,漢王朝的權臣王莽奪取政權,改國號為「新」,後於公元23年死於起義軍之手,中國陷入內戰。公元25年漢王朝後裔劉秀(東漢光武帝)打敗群雄,統一中國,重續「漢王朝」的名號,直到公元220年,是年(曹操病逝)漢王朝權臣曹丕(曹操之子)奪取政權,改國號為「魏」。公元221年漢王朝後裔劉備以己方所控之根據地為基礎重續「漢王朝」名號(史稱:蜀漢),直到公元263年為魏王朝權臣司馬昭(公元265年病逝)派兵擊滅為止。漢王朝共分三段歷史: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計211年)、東漢(公元25-220年,計195年)及蜀漢(公元221-263年,計42年),國祚共計:448年。
七、晉王朝與吳王朝
魏王朝於公元266年為權臣司馬炎(司馬昭之子)奪取政權,改國號為「晉」。晉王朝於公元280年派兵消滅吳王朝(孫權建立於公元229年,國祚51年),完成中國統一。
八、南北朝與五胡十六國
(一)南朝
晉王朝建立於公元266年,後因王室內戰(八王之亂,公元291-306年;八王:汝南王 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 司馬倫,齊王 司馬冏,河間王 司馬顒,成都王 司馬穎,長沙王 司馬乂,東海王 司馬越),國力衰落,引發國內的胡人(主要為:匈奴、鮮卑、羯、氐、羌五大民族)興兵作亂,後來匈奴人劉曜於公元316年攻破國都長安,俘擄皇帝,隔年殺害之,晉王室司馬睿即於建康(今 江蘇省南京市)召集部眾,以原南方領土作為根據地延續國祚(史稱「東晉」,公元317年),而其原北方領土淪為胡人(主要為:匈奴、鮮卑、羯、氐、羌五大民族)發展的地方。公元420年晉王朝權臣劉裕奪取政權,改國號為「宋」,晉王朝滅亡(國祚共計154年,公元266-420年)。宋王朝之後相繼由齊、梁、陳三朝輪替,至公元589年陳朝為隋朝所滅掉,南朝共計169年(公元420-589年)。
(二)五胡十六國
晉王朝爆發八王之亂後,社會動盪,民生凋敝,公元304年匈奴人劉淵首先建立本時期第一個胡人政權(漢,史稱「漢趙」或「前趙」),公元439年鮮卑人拓跋燾(北魏太武帝)消滅北涼(漢人 段業於公元397年建立),統一北方,此一時期稱為「五胡十六國」,簡稱「十六國」,共計135年(公元304-439年)。本時期於北方建立政權者超過十六國,建國者亦不限於胡人,北魏史學家崔浩僅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十六國稱之,該十六國為:前趙、成漢、前涼、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後秦、西秦、後涼、南涼、南燕、西涼、北涼、胡夏、北燕。另未列入十六國者計有十三國:前仇池、後仇池、宕(音同「盪」)昌、鄧至、冉(音同「染」)魏、譙蜀、桓楚、翟(音同「敵」)魏、代、西燕、宇文部、段部、吐谷(音讀「裕」)渾。
(三)北朝
公元439年,北魏(鮮卑人拓跋珪建立,公元386-534年)滅北涼,統一中國北方,五胡十六國時期結束,北朝時期開始;公元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及西魏;公元550年,東魏權臣高洋(鮮卑人)奪取政權,改稱「齊」,史稱「北齊」;公元557年,西魏權臣宇文覺(鮮卑人)奪取政權,改稱「周」,史稱「北周」。公元577年,北周滅北齊,北周再度統一中國北方;公元581年,北周權臣楊堅(漢人)奪取政權,改稱「隋」,後於公元589年滅陳朝,統一中國,五胡十六國、東晉、南北朝長達285年(公元304-589年)的中國歷史第三回大分裂時代於焉告終。
九、中國歷史上的大分裂時代
(一)第一回大分裂時代
始於公元前770年西周滅亡、東周繼起,終於公元前221年秦國消滅齊國,統一中國,共計549年。其間經歷春秋、戰國時代。
(二)第二回大分裂時代
始於公元184年黃巾之亂,終於公元280年晉王朝消滅吳王朝,統一中國,共計96年。其間經歷黃巾之亂、董卓亂政、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及魏蜀吳三國鼎立時代。
(三)第三回大分裂時代
始於公元304年匈奴人劉淵建立前趙,終於公元589年隋王朝消滅陳王朝,統一中國,共計285年。其間經歷五胡十六國、東晉、南北朝時代。
(四)第四回大分裂時代
始於公元907年唐王朝滅亡,終於公元979年宋王朝消滅北漢,統一中國,共計72年。其間經歷五代十國時代。
(五)第五回大分裂時代
始於公元1949年(民國38年) 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分立,迄今已歷59年(公元1949-2008年)。
十、隋王朝與唐王朝、武周
公元581年,隋王朝建立,據有中國北方,8年後(公元589年),消滅據有中國南方的陳王朝,完成中國的統一大業。公元617年,隋王朝的地方官員李淵趁內亂自晉陽(今山西太原)起兵,侵入國都長安,擁立傀儡皇帝楊侑(隋恭帝),遙尊遠在江都(今 江蘇揚州)的隋煬帝(楊廣)為太上皇。
公元618年,隋煬帝為部屬所弒,李淵隨即廢除隋恭帝,奪取政權,改稱「唐」,並派兵征討剩餘割據勢力,公元621年,唐朝擊敗竇建德及王世充兩大勢力,完成統一。公元690年,武則天以唐朝皇太后的身分奪取唐朝政權,改稱「周」,史稱「武周」;迄公元705年,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迫武則天退位,迎立原唐王室李顯(唐中宗)即帝位,並改回「唐」的稱號,唐王朝方得以繼續傳承,直到公元907年為叛臣朱全忠奪取政權為止,共歷274年(公元618-907年,計289年,扣除公元690-705年的武周15年後得之)。
十一、五代十國與宋王朝
公元907年,唐朝宣武軍節度使朱全忠(原名 朱溫)奪取政權,改國號為「梁」,是為「梁王朝」,史稱「後梁」,該年唐朝滅亡,為五代十國的起始年。梁王朝之後,接續輪替者為「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等四個朝代,這五個朝代主要的位置是在中國北方,而「十國」主要的位置是在中國南方與河東地區(今山西省境),十國為: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閔、楚、南漢、荊南及北漢,十國各自獨立,並非如五代般係前後政權輪替交接。
公元960年,「後周」掌管禁軍的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宋太祖)奪取政權,改國號為「宋」,自公元963年起開始發動統一戰爭,雖於公元976年過世,但其弟趙光義(宋太宗)即位後,繼續推行統一戰爭,終於公元979年消滅最後一塊割據勢力—北漢,完成中國統一。
公元1127年,金人攻破宋王朝的國都—開封,擄走宋徽宗及宋
欽宗二位皇帝(靖康之變),宋王室趙構(宋高宗)於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帝位,為躲避金人攻擊,不得不沿著淮河、長江一路遷都,最後於公元1131年定都臨安(今 江蘇杭州)。
公元1279年,元朝將領張弘範率軍攻擊宋王室趙昺所轄宋軍,宋軍大敗,趙昺溺死,宋王朝於焉告終,共歷319年(公元960-1279年)。
十二、遼王朝、金王朝、西夏王朝及元王朝
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於公元916年建立契丹國,但於公元946年時改稱為「遼」,後於公元1125年時亡於金王朝,國祚共計:209年。
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於公元1115年建立金王朝,後於公元1234年亡於大蒙古國(簡稱:蒙古),國祚共計:119年。
黨項族首領李元昊於公元1038年建立西夏王朝,後於公元1227年亡於大蒙古國,國祚共計:189年。
公元1206年,蒙古族首領鐵木真(尊號: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諸部落,建立「大蒙古國」,爾後鐵木真及其子孫均不斷地派兵四出征服其他國家,形成了一個橫跨歐亞的大帝國(世界史稱:蒙古帝國,版圖最大時廣達3,300萬平方公里,約為地表面積的五分之一)。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過世,其弟阿里不哥被選立為繼任的蒙古大汗,但是忽必烈(蒙哥之弟、阿里不哥之兄,成吉思汗之孫)不服,興兵與阿里不哥爭奪汗位,於公元1264年擊敗阿里不哥,奪得汗位。由於忽必烈的汗位違反歷來蒙古大汗的選舉傳統,且漢化甚深,故大蒙古國中的三大汗國:窩闊台汗國、察合台汗國及欽察汗國自行脫離忽必烈的統治,各自獨立發展(伊兒汗國遲於公元1294年忽必烈過世後始逕自脫離忽必烈繼任者的統治,自行獨立發展)。公元1271年忽必烈於其控制區域內建立「元王朝」,公元1279年消滅宋王朝(南宋),統一中國。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並於同年的北伐戰爭中推翻元王朝,取而代之。
十三、明王朝、東寧王朝與清王朝
明朝末年,由於連年的旱災、蝗災及官府剝削,大量四川、陜西地區的流民、飢民爆發民變,組織武裝力量(農民軍)攻城掠地,造成社會動盪不安,其中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於公元1944年在西安(今陜西西安)宣布建國,國號「大順」,之後即率軍北上,攻克明王朝的國都-北京,明思宗自殺。同年,明王朝將領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合擊大順軍,李自成兵敗,清軍占領北京。
明思宗自殺後,明王朝政權接續由福王、魯王、唐王及桂王等四位王室宗親主政,直到公元1662年永曆帝(桂王)死於雲南昆明為止,明王朝國祚共計:294年(公元1368-1662年)。
公元1662年鄭成功打敗荷蘭人,攻占台灣,其子鄭經於公元1664年於台灣建立東寧王朝,該王朝後於公元1683年亡於清軍,國祚僅19年。後來台灣於1684年正式納入清王朝版圖,隸屬於福建省,設台灣府,下轄台灣縣(今台南縣市全境及高雄縣一小部分)、鳳山縣(今 高雄縣市、屏東縣及台東縣部分區域)與諸羅縣(今 嘉南平原北部、台灣中部、北部及花蓮市)。
公元1616年,女真族首領努爾哈赤建立「金王朝」,史稱「後金」,公元1636年皇太極(努爾哈赤之子)將國號改稱「大清」,是為「清王朝」。公元1644年,清軍入關,清王朝將國都自瀋陽遷移至北京,並持續進行統一戰爭(掃盪農民軍,消滅明軍、反抗軍、三藩及東寧王朝),直到公元1683年消滅東寧王朝,統一戰爭才宣告終止。
公元1911年10月10日爆發的辛亥革命加速清王朝的覆亡,公元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中央政府設於南京市,同年2月12日清室退位,清王朝結束(國祚共計296年,公元1616-1912年)統治,中華民國全面繼承清王朝,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實施共和政體的朝代。
十四、中華民國、中華帝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民國建立後,政權為袁世凱所奪取,其進而於公元1915年(民國4年)12月11日宣布國號更改為「中華帝國」,登基稱帝,並定公元1916年(民國5年)為洪憲元年,史稱「洪憲帝制」。
中華帝國成立後,受到大部分的國人反對與抵制,袁世凱只好於公元1916年3月22日取消帝制,將國號改回「中華民國」。
公元1945年(民國34年)9月,中華民國的軍隊與共產黨的共軍開啟戰端(上黨戰役),揭開全面內戰的序幕,至公元1949年(民國38年)10月1日,共產黨於其所轄境域內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都於北京市,並迫使中華民國遷都於台北市,形成雙方隔海分治的分裂局面迄今。
十五、推動中國大一統歷史的思想動力
中國歷史發源於公元前27世紀的黃帝時代,經由顓頊、帝嚳、堯、舜等四位華夏民族的領導人治理,沿續至夏王朝、商王朝、西周王朝時,華夏民族所蘊育的華夏文化已經自成一個體系長達約19個世紀(公元前27-8世紀),以至於當東周王朝處於分崩離析時,秦國仍會具有統一諸國的意識,進而於公元前221年完成中國的統一,這種追求統一的潛意識是與長達19個世紀的華夏民族集體生活過的意識分不開的。
自秦國統一中國,轉變為秦王朝之後,中國人再度重溫一回集體生活的感受,並且難以忘懷,所以當秦王朝於公元前206年瓦解後,西楚霸王與十八路諸侯之間終究是受不了國家分裂的煎熬,繼而開始互相攻伐,直到公元前202年由漢王劉邦定於一尊,開創漢王朝,這種為追求國家權力統一而不惜殺戮、流血的局勢才會停止。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孔子誕生,一生致力於宣揚儒家思想,這儒家思想乃是集孔子之前以迄當代的華夏文化之大成。漢武帝即位後,接受儒家學者董仲舒的建議,將儒家思想定位為漢王朝的文化思想範本,於是儒家思想中的大一統思想更加深藏於中國人的潛意識中,這由中國歷史中反覆的分裂、統一現象可以得到印證。
這樣的大一統思想雖然會造成許多的戰爭與死傷,卻換來了華夏民族的團結與逐步壯大,請看自公元前27世紀到公元21世紀之間,華夏民族歷經了約48個世紀,融入其中的民族多達55個,現在控有的版圖廣達約963萬平方公里(大陸地區及台灣地區併計,不包含已經獨立的蒙古國),位居世界第四;國家人口超過13億,排名世界第一。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中國)中唯一把古文化傳統給延續下來的國家,其餘三個古老國家的文化傳統都已因為外族的入侵而滅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正是因為中國文化中特有的大一統思想在深深支持著!大分裂時代並不能阻撓中國主張國家統一的決心,歷代的統一戰爭雖然會造成了少數軍民的死傷,卻因而換來了多數人民與文化的團結與融合,其利大於其弊,這也就是為什麼處於大分裂時代中的強者總要躍躍欲試地進行武力統一。
不論是大陸地區或是台灣地區的中國人,多少都會有這種大一統的思想,外國人或許會認為中國人死腦筋,既然都已經分開了59年,為何不順勢就各自成為兩個國家,以和平相處互相對待呢?殊不知這大一統的思想正是我們中華民族得以歷久彌新、融合壯大的不二法門啊!
十六、中國和平統一
中國現正處於歷史上的第五回大分裂時代,大陸地區與台灣地區各自實施著不同的制度,不論是大陸地區的一黨專政制度或是台灣地區的兩黨政治,都是當今世界政治制度中的優良制度,如果大陸地區非要以武力統一,不容許台灣地區保有兩黨政治,那是十分不智的!如果能讓大陸地區保留一黨專政制度、台灣地區保留兩黨政治制度的話,這樣的統一不是很好嗎?主導統一大業的大陸當局應該培養這樣的胸襟與肚量,如此和平統一才有希望實現。
「莫迫台灣學三桂」。公元1644年,明將吳三桂鎮守於山海關,夾在關外的清王朝與關內的大順王朝之間,吳三桂不知是該投靠清王朝或是大順王朝?面對大順王朝,大家同屬一個漢民族,本有手足之誼,但卻有遭受其武力攻擊的疑懼;面對清王朝,彼此是異族,並無手足之誼,但卻有伸出援手、合擊大順王朝的可能。三者之間的勾心鬥角與盤算形成了僵局,最後是由大順王朝先破了局,率先攻擊吳三桂,吳三桂為求自保,只好開關延請清軍合擊大順軍,大順軍不幸兵敗,頓時成了三者鬥爭下的落敗者,大順王朝也自此一蹶不振。倘若大順王朝當時能主動向吳三桂示好,招降吳三桂,並以兵馬、軍器助其鎮守山海關,清軍焉能順利入關?大順王朝的基業豈不是更加安穩、鞏固?
如今大陸當局、台灣當局與美日同盟三者之間的處境正如公元1644年的大順王朝、吳三桂與清王朝三者之間的處境相似,大陸當局究竟是要請台灣當局鎮守住台灣海峽以防美日同盟進犯,還是要逼台灣當局引美日同盟合擊大陸當局?大陸當局應當盡快地做出前者的表態與作為,適宜雙方協商的好日子未必長久,夜長夢多、好事多磨,謀國者豈可不慎思明辨、把握良機奮進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