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些偏差 “这些年轻人并不把任何性格正直,只是政治立场不同的人判为“外国人”,也不把“中华民国”还是“台湾省”或者“台湾国”(暂且把这个名字也列进去)判为外国” 这话流露着您的美好想法(我也赞同这种善意)。但您的意思恐怕并不是“这位年轻人”的话所传达的: “如果你只認同自己是中華民國的公民或者是什麼勞什子的臺灣人,那對我來說你們根本就不是同胞,頂多就是出生在臺灣省的外國人! ”至少对他的这句话,我俩的理解谁偏差得小些一目了然。 PS:对“这位年轻人”的话的理解,我们以后最好不再争论,不值得。 (二)“既是台湾人,又是中国人”—— 这个选项,并不是“为何要添加一个”的问题,而是的确有设置的必要。更重要的是,它就如“既是宁夏人也是中国人”、“既是山西人又是中国人”……一样,都没错呀。 当然,这一选项的正确与否我们大概没有异议(对吧?)。关于您认为其是否必要的问题: 我们应该注意到:今日的台湾同胞,既有1945年以前就是台湾省籍(日本霸占时期就在台湾)的人及其后代,也有台湾光复、特别是1949年前后从大陆各地到台湾的人及其后代。即:从省籍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台湾省与大陆各省两大类。 在大陆各省籍中,对于那些老一代的大陆旅台同胞(他们中的一些人或许连汉语普通话都说得不太好,更不要说“台语”了。您提到的胡佛先生和王作荣先生当然就属于这一代,他们分别年近八旬与年过九旬),让他们表述的话,毫无疑问多数都会说“既是其各自省籍的人,又是中国人”——反映在民调上,当然一般会选“中国人”这一项(如中国国民党总裁从来没讲过自己是台湾人,但蒋经国先生晚年则认为自己既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 但对他们的后代而言——像马英九先生这样的——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是多数。像“外独会”那样的是绝对少数),虽从祖辈的教育中认识到自己是中国人,来自大陆某某省,但对他们出生(或长大、或出生长大乃至到成家立业、建设打拼)的这个地方——台湾,还是会有一份可以理解的深情。 如果这不能理解,我们反过来讲:“吃台湾米,喝台湾水长大”,他们要是不认自己是台湾人,似乎这到有点说不过去? 因此,对于他们这样的人,认同自己“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或“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就显得自然而然、无可厚非。 同样,在台湾本省籍的同胞中,自认“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也大有人在(例如林宪、连战、林正杰、李胜峰诸先生,等等)——这就如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也会自认“既是北京人也是中国人”一样自然平常。 鉴于上面两种“既是也是”认同的存在,而且是广泛存在,相关选项的设置与台胞对它们的选择,当然就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而不是“为何要添加一个”或“多此一举”的问题。 (当然还有“台湾人”、“无反应”的数据,在此没必要分析。) (三)蚍蜉撼树 您对蚍蜉撼树的比喻解释如下: “这8年,陈水扁和民进党这么一些人,似乎无法违逆潮流的,但却实实在在的改变了台湾人(这里泛指)的想法,成为了大树。而例如到这个城市的这类人当然就成了蚍蜉。这里的蚍蜉撼大树指的也是这个意思。” 对此,我认为我们并没有什么相左之处。只不过,我的比喻中是将“大树”理解为台湾同胞甚至两岸同胞的“主流”,“蚍蜉”理解为“支流”(某一支流);而您的解释中是将两个支流分别视为“蚍蜉与大树”。当然,两个支流的力量对比的确很大,这毫无疑问。因此我们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不同意见,只不过比喻范围不同——或者说,我承认我对您“蚍蜉撼树”的比喻“理解有偏差”(我原来是理解为“主流-支流”关系的,在上次的第一段)。
(四)大陆地区的“新闻自由刚刚好”等 大陆地区的“新闻自由刚刚好”,您就我之前“两边理性、反省”所讲的此类不同意见,我不再提出异议。
PS:马英九欠大陆人的道歉您忘记说了。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