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天下縱橫談
市長:YST  副市長: 貓靈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天下縱橫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軍事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漫談海軍(一):海洋與海權
 瀏覽9,792|回應35推薦22

YST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2)

人性關懷
小鯊
YesYouGotIt
sunism
龍公主 卡門演出側記
孫立人的粉絲
chere
墨鯉
大陸配偶台灣媳婦感謝馬政府准我全家團圓
元君

more...

中國是泱泱大國,不但有遼闊的疆土,還有遼闊的海域與漫長的海岸線。中國人都知道我們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很少人知道中國還有超過一萬公里的海岸線和三百萬平方公里的藍色海疆。為什麼?因為幾千年來中國人根深蒂固逐鹿中原、自我中心、萬方來朝的思想壓根就不重視海洋,中國的傳統裏沒有海權的觀念,直到十九世紀英國的鐵甲軍艦開進中國的港口與江河。

 

最近大家都看到中、日、台在中國東海的主權之爭,兩岸政府在對日談判上的軟弱令人嘆息。為什麼?因為海權與海上力量是分不開的,中國的海軍太弱了,和她的遼闊海疆完全不成比例。沒有強大的海軍就談不上海權,近代歷史上從未有一個國家沒有海權而能夠崛起的。

 

失望之下,為了使讀者瞭解中國在海洋疆土上的形勢,YST 準備寫一個系列文章廣泛地論述海軍,最後把焦點放在今天中日海軍在東海的對峙和明天中美海軍在南海的對決。

 

國際形勢一步步向中國緊逼,中國崛起必須經歷的考驗已經提前到來。

 

是的,所有的海上強權都是中國崛起的攔路虎。美國是今天的海上霸主,日本在二十世紀的前半葉也曾經是海上強權。中國要崛起一定逃不過與美日的海權之爭,事實上它正加速地到來,建設海軍時不我予呀。這就是我們討論的話題。

 

這個系列文章計劃寫九篇。這篇文章是本系列的第一篇,YST 用最簡單的語言非常扼要地論述海權與海軍的重要性。

 

(1)海洋的重要性

 

水和船是非常奇妙的東西,在生活中、在電影裏我們經常看到一個老婦人搖槳就可以推動一隻相當大的船,遠比同樣大小與重量的車子在陸地上推動來得容易。更有意思的是,一個年輕人搖槳並不會比一個老婦人快多少。科學家後來發現,船行進的速度是和推動功率的平方成正比。所以船行的速度如果要加倍,所需要的功率不是兩倍而是4倍。這就是為什麼船雖大、老婦人雖弱,照樣能工作,慢一點兒而已。

 

是的,人類早就知道船隻是最經濟的運輸和交通工具,一千多年前隋煬帝開鑿運河為的就是南北運輸,這是了不起的思維和決心,即使以今天的標準,這條南北運河都是一項規模宏大的工程。一千多年來,這條運河是中國南北運輸的大動脈。十九世紀侵略中國的英法海軍打廣州、打福建中國皇帝都無所謂,但是英法的軍艦一開進長江、佔領了運河,皇帝老兒立刻就慌了,馬上要求議和,訂下屈辱的條約。為什麼?江南乃富庶之地,皇帝老兒吃的、穿的、和生活用品全靠運河來供應。

 

如果你看一眼地球儀就知道地球的表面四分之三是海洋,所以海洋的重要性顯而易見。但是海洋實在太大了,在波濤洶湧的海洋上航行談何容易。船隻的建造和航海的技巧都是大學問。人類對海洋是懷有恐懼的。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航行在出發前對船員進行欺騙,在途中水手們知道真相後吵著要返航,掀起了軒然大波,差一點就折返了。

 

從黃帝發明指南車到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幾千年來,航行(navigation)一直是刺激人類研發科技的重要動力。人類利用海洋經過幾千年的努力,人類不是不想征服海洋,而是海洋的力量實在太巨大,人類需要慢慢累積科技的力量一點一點地克服困難,即使現在要說征服海洋還有遙遠的距離,我們連海洋的氣候和溫度的變化都還搞不太清楚。

 

(2)海權的重要性

 

海權是陸權的延伸。雖然地球的表面四分之三被海洋覆蓋,然而人是活在陸地上的,軍事鬥爭自然由陸權開始,在十五世紀以前海權的觀念非常薄弱。但是隨著國際貿易的開展,海上活動就越來越頻繁。到了工業革命以後原料的需求量大增,市場的規模也大增,海上運輸就變得非常重要了,於是海權的觀念應運而生。

 

簡單地說,海權就是做兩件事:一是保護原料供應,二是拓展海外市場。

 

在今天這個高度工業化的世界,海權是大國崛起的必要條件。從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到今天的美國,這些曾經躍升全球力量(world power)的國家沒有一個不是憑著強大的海軍獲得富裕,這是一個必要條件。

 

遠的歷史暫且不說,我們就看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和德國戰敗的主要原因就是戰爭資源跟不上,說得更確切些,就是石油與金屬的短缺。

為什麼戰爭資源跟不上?因為運輸交通被切斷。

為什麼運輸交通被切斷?因為海軍不敵對手。

 

今天這個世界如果發生任何大型的戰爭,交戰國如果沒有強大的海軍來保証海權,那麼戰爭就很難持久。對島國和小國而言戰爭的時間一長就必敗無疑,連一個月都拖不過。

 

(3)馬漢與嚴復

 

談到海權就不能不提馬漢。這個馬漢可不是宋朝包公手下那位和王朝併列的得力助手,而是十九世紀末的美國海軍上校 Alfred Thayer Mahan(1840-1914)。

 

西方海軍的興起與他們的經濟制度、貿易制度和全球市場制度息息相關。確切的說,現代的海權思想就是這個經濟和商業制度的軍事表述。馬漢在他的名著【海權對歷史的影響】(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 1550-1783)把這個觀念闡述得非常透徹。他說:

“海權在廣義上,不但包括以武力控制海洋的海軍也包括平時的商業與航運。海軍通過發動戰爭獲得海洋控制權,其根本目的是為了貿易途徑的暢通。所以,戰爭最終不是戰鬥,而是實業。”

上面這段話是海權的經典論述。

 

其實中國人也曾經對海權有過非常清楚的論述,那個人就是嚴復。 

 

嚴復(1854-1921)與馬漢是同時代的人,也是海軍科班出身,1879年6月畢業於格林威治的英國皇家海軍學院。回國後,被聘請為福州船政學堂的教習,次年任北洋水師學堂的總教習。

 

嚴復最出名的著作是【天演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就是其中的名句。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嚴復痛心疾首,1895年他在天津的【直報】發表「原強」,非常準確地論述了海權與現代的海軍制度。嚴復明確指出,現代海軍制度就是現代經濟制度的產物,是現代經濟制度擴增和政治體制改革的產物。因此,完全不能設想,沒有現代政治制度和現代經濟制度的改革而能產生強大的海軍。

 

馬漢的海權論述受到老羅斯福總統的高度賞識,1901年馬漢被羅斯福請到白宮,馬漢的海權思想改變了美國的海軍制度,也改變了美國的外交政策。美國從保守的美洲主義走向開放的全球利益,美國建設強大的海軍為商業服務,奠定了美國百年鼎盛的基礎。

 

中國的嚴復呢?1890年嚴復得不到李鴻章的賞識,他與李鴻章意見不和,有了退出海軍的念頭,想另謀發展。1898年光緒皇帝召見嚴復,嚴復也寫了「上光緒皇帝萬言書」闡述他對變法的主張,但是這個變法顯然沒有成功,建設強大海軍自然成了一句空話。

 

(4)結論

 

嚴復的「原強」已經發表了 113年,中國的海權還沒有真正建立,中國的海軍仍然不夠強大,不足以維持中國貿易途徑的通暢。但是更重要的是,正確的海權觀念並沒有深入民心,甚至還沒有深入國家領導人的心,這才是最危險的。

 

胡錦濤政府在東海主權上對日本的退讓已經由官方公開宣佈成為事實,令人痛心疾首。我們看得很清楚,中國領導人並沒有現代的海權觀念,不能把海權理論與商業理論、產權理論等等結合在一起。這麼荒唐的“共同開發”令海內外所有華人感到錯愕。搞了這麼多年,中國的海軍制度是怎麼建立的?如果不想拓展商業、不敢支援貿易、不能鞏固航運、不求擴大海外利益,那我們要這個海軍做什麼?有陸軍大哥在家守著這一畝三分地吃老本就行了。唉,胡錦濤才智平庸、誤國誤民。

 

人民海軍沒本事搶奪公海的資源也就罷了,為了“和諧世界”連衛護自己海洋專屬區的資源都放棄了,這算什麼?人民海軍還能見人嗎?

 

大陸政府口口聲聲東海的主權問題沒有退讓,這是自欺欺人。日本人暗笑,明眼人冷笑。

 

東海利益的退讓就是東海主權的退讓,因為日本是以擁有東海的主權提出利益的要求。

想想看,日本把一個自己從未參加建設的「春曉氣田」改名為「白樺氣田」,一個日本名字,然後要求利益分享,真是欺人太甚。這就好像我把你養大的兒子改成跟我姓,然後要求他賺的錢我要分一半,你能接受嗎?

日本敢這麼做,憑的是甚麼?答案再清楚不過了,日本憑的是堅持本不屬於他的主權。

中國被動地、事實上根本是被逼著同意與日本共同開發,就是承認了日本荒謬的主權訴求。

 

很多中國人配合政府在中日共同開發東海油氣田上高唱“雙贏”,居然還有論述說日本贏了裏子,中國贏了面子,所以是“雙贏”。能這麼說話嗎?這叫恬不知恥。阿Q思維是一個民族最深沈的悲哀。

 

唉,中國人什麼時候才真正瞭解「海權」?

 


清晨獨自慢跑的 YST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回應文章 頁/共4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黑海海軍
推薦0


25777167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http://hd.openv.com/pro_play.php?ref=CCTV7prog_20080629_6352267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2932084
中國發展航母已確定--參看前海軍司令回憶錄
    回應給: Rockwell(Rockwell) 推薦1


peilee889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ThanksYST(台灣省)

劉華清(前海軍司令,軍委副主席)回憶錄談中國發展航空母艦內情

http://www.10yan.com/html/News/xwtxwz/dsjm/zwws/2008-3/17/093944958.html

[我們搞航空母艦,目的不是為了和美國、蘇聯比賽,主要是用於解決對臺鬥爭需要、解決南沙群島爭端和維護海洋權益等方面的任務,平時還可以用於擴大維護世界和平的政治影響。] (1987年1月)

摘自《劉華清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2927426
政府與人民
推薦2


元君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egjc888
乱石

關於人民與政府的關係,中國與西方是大不相同的。中國人重視人民與政府共同努力,彼此合作,政府帶領國家發展,民間配合政府政策。在以往是如此,到了辛亥革命後依舊如此,因此有抱負的知識分子,若非進入政府機關,就是在民間表達關心。但是在西方可完全不同,文藝復興之後,自由主義時期,人才不但不願進入政府,甚至還要表現出反對、敵視政府,政府與民間基本上處於對立面,信任感不足。

從臺灣早期的發展來看,民間企業的表現,是先由政府做政策方向的規劃,指導企業發展方向,產生政府與企業聯手合作的現象,共同往世界市場邁進,但在歐美,就會認為政府干遇愈少愈好,最好完全放任,由企業自由發揮。近年來則由於政府內部經貿人才,不若以往高瞻遠囑又具有分量,決策品質大幅下降,當東協加三形成時,經貿官員居然毫無做為,連FTA的簽訂準備都沒有,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臺灣的邊緣化很大程度是自己造成,而國內相關探討居然還近乎付之闕如…,也因此使得國民經濟出現了所謂吃老本,或企業單打獨鬥的情形。但這畢竟並非常態,而是變態的表現,在正常情況下,政府與民間合作還是主要模式,發揮的效益也仍是可期的。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2927004
高壓與政治表現
    回應給: parvati(parvati) 推薦2


元君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egjc888
乱石

政治體制是否真屬高壓,以及高壓是否就導致人才流失,其實都還有可議的空間。中共的政治表現,在公共政策的規劃與推行上,比起臺灣強得多了,除了政策制定前,要針對問題做廣泛的蒐集,制定出來,還要試驗除錯﹙有點像程式完成要debug﹚,然後蒐集各地的需要與所面臨問題,將政策進一步規劃完成。政策除了要符合國家方針,還要滿足地方需求,這些做法臺灣的媒體與民眾是不願意去探討的。中共的問題,是出在地方執行的官員執行力不足或素質不夠,其中也包括了貪腐的問題,但突顯的是中央的政策法令,有時在地方難以伸張,反而顯現出中央的力量伸展不足,而不是全然的高壓。

另外,新加坡的做法,即是採用高薪政策,將最好人才吸引至政府機構中,但如果觀察他的施政措施與法令,才會感覺到「高壓」的成分,遠過於美國、歐洲、臺灣,但是他的政府表現,並未因此而降低。

將人才吸引至政府中,是中國傳統以來的政治做法,在傳統時期是如此,在現代國家的今日也有如是的主張,知識分子普遍擁有這類思潮,對國家抱持理想與關懷,這都有助於中國的興起與發展。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2926989
個人覺得“壓制知識分子、嚴防思想自由”和能否發展強大的海軍并沒有必然關系
    回應給: coho(Coho) 推薦3


parvati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傷過留痕
我們依然仰望星空
元君

第二,大陸的官僚體制和人才發揮作用也并不矛盾。
閣下并沒有做出令人信服的推理,只是直接就下了結論,實在過于武斷。

另外閣下的對大陸的官僚、集權、高壓體制的看法也比較片面。


中國的制度是要把人才吸引到體制中來為其服務;體制外的人才當然有,但是并不能就此認為體制內沒有人才。

目前胡溫的謀略,個人認為仍然是要等待實力形成;所謂的弱國無外交,中國經歷過很長時間這樣的狀態。胡溫的信息渠道和網絡絕對比我們要強大;在慘烈的政治斗爭生存下來所必備的權衡和運籌的能力(轉用到外交上很多也能通用)也非泛泛。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2926111
所謂的“軍轉民”實在不能算是政策失誤
    回應給: xaogao(xaogao2007) 推薦0


parvati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其一在于使軍事研究和實踐結合的更加緊密,其二是在當時財政不足的情況下的權宜之計。可能大家只看到長虹這樣的軍工企業變成電視工廠,但不會知道那些人所不知,只作為一個編號存在的工廠、研究所在“軍轉民”的同時,他們的水平并沒有停下腳步。實際上,很多軍品和民品是具有通用性的;比如說光學透鏡,生產民用的產品并不能說明他停止了更高標準的軍品研究,而是在當時缺錢的狀態下的臨時造血之法而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2926091
我不犯人
推薦0


25777167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CVBG也好,CVSG也罷,的確能使國家可以快速攻擊世界任何地方。

我們的國策是永不稱霸。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2926041
    回應給: Rockwell(Rockwell) 推薦0


icerhe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1.不要航母买瓦良格干什么,要模拟攻击航母拿什么不行非要买个真家伙?
2.不要航母搞053c干什么,中国不是日本,没有和米国干爹的航母共同作战的任务.难不成053c是为了保护现代级向米国航母冲?
3.不要航母买Su-33干什么?自己的J10,su-27,j11还不够,买个专业的舰载机回来搞国土防空?

海军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每一件装备都要围绕既定战略,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开发.
而十年来中国海军的几乎每一个动作,都明白的指向了同一个目标--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现代海军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2925620
又是路線問題
推薦1


UDN 的㊣綠鋼管又出來屠殺鴨湯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元君

如果不考慮政治後果,要擊毀航空母艦戰鬥群(CVBG)應該不難。飽和攻擊就是。困難在於如何把飽和攻擊送到 CVBG 旁邊。沒有空優的情況下,要做什麼都是不可能的。用人造衛星武器嗎?還是要用 supercavitation的魚雷?所有的解決方案都有很多問題需要克服。但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

沒有航空母艦,中國要怎樣確保自己的利益?

我前面說過如果印尼再發生排華暴動,如果中國要出兵維持秩序,需要四個字的什麼?____。

能破而不能立是中國過去多少年始終無法解決的問題。要打當然可以打。打完以後呢?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中國海軍不走航母路線
推薦1


Rockwell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元君

這是我的觀點,依照我看,中國似乎並不打算走航母路線。

相信中國是有在研究航母,甚至向外購買航母。不過,似乎並不是想要發展航母艦隊,可能是為了研究對付航母的戰略。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頁/共4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